星期四, 10月 15, 2015

中華公所乒乓球賽成績揭曉

紐英崙中華公所乒乓球隊日前舉辦乒乓球賽,慶祝中秋節。三十多人從9月下旬,輪番上場比賽,一直賽至101日。比賽結果,2人一組的團體賽,冠軍為陳德慈,黃少君,亞軍為梅宇國,陸琦,季軍為陳海富,楊文慧。單打組的前三名,依序為梁凌綺霞,黃榮智,黃小玲。

日前,乒乓球隊在中華公所活動室內舉行了頒獎典禮,領獎者左起,依序為陸琦、梅宇國、黃少君、陳德慈、陳海富、楊文慧。(圖由梅宇國提供)

MIT中國房地產創新論壇探討社會責任意識

麻省理工學院日前以“思考地與創新”為主題,在該校媒體實驗室大樓舉辦首屆中國房地創新論壇,從中國角度探討如何利用房地空間設計,聚集更多社區能量,催生創新價,實現“器以載道”理想。
            麻省理工學院在該校第62及64屆校友李德義捐款1.18億美元後,今年1月8日成立了李德義麻省理工學院地創業實驗室,期以提升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國地實業界及研究領域的社會責任與精神。
            該實驗室的發展,促使該校學生與哈佛大學建築系學生合作,推出首屆中國房地創新論壇,在10月10日及11日,假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大樓,以中國的城鎮化進程為背景,聚焦城發展動向,探討中美地領域的創新和創業,容包括主題演講,專題圓桌討論,創業展示,展覽等。
            第一天的主題為“新常態下的中國城市化”,有“大都市的規劃”與“重建中國村”兩大板塊,以及“從城市到村”的主題演講。
            第二天的主題為“創新中的地產產業”,有“共創空間與孵化”,“共享型經濟”,“社區營造”等三大板塊。
            麻省理工學院房地中心主任Albert Seiz做開幕致詞後,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師室主任兼城市規劃總監杜雁,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五所所長李繼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西部分院院長彭曉雷,天津薊縣副縣長秦川等人,就“大都市的規劃”做討論。
杜雁,李繼軍等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的規劃師和執政者,討論大都市圈在發展中所面對,來自環境、資源以及城市開發層面的挑戰,以及在城市化中各尺度和層級間的協調與博弈。
            南加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馬達思班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始人馬清運接著做“從城市到村”的主題演講。
            馬清運闡述了“文化+農業+自然”,把城市和村農業結合起來的“能(CAN)“構想,舉出多項為市區提供新鮮水果的農業計畫案例,包括擴建桃林玉村計畫等。
            馬清運指出,生鮮農品從地採摘,再運到出售地點貨架上,中間的各種狀況,都造成大量損失,找方法來減少這種損失,並增加農品新鮮度,是人們探討城經濟,都市綠化等問題時的關注點之一。
            奧雅設計集團董事、總經理李方悅,”碧山共同體”計劃發起人歐寧,製片人張震燕,多彩投創始人、執行長張森華等人,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城市人口返與農村社區復興”的近況。
 歐寧談”通過文化保育實現村老屋的價“,張震燕談”文旅開發的互聯網思維和分享經濟“,李方悅談”村的眾籌眾建之路“,張森華談”建構多方協作的建平台“。
            麻省理工學院馬丁創業中心常駐創業導師Trish Cotter,Wework紐約及波士頓地區拓展部高級主管 Hunter Perry,中美企業創新中心執行董事(美國)、(成都)天府新谷創業社區執行長王超,分享了他們在“共創空間與孵化”上的經驗。
            VacationFuture創始人執行長Andrew McConnell,Uber高級運營主管Andrew Salzberg,來自加拿大的Flatbook聯合創始人執行長Francis Davidson討論“共享型經濟”。
            Lasell Village總裁Lasell學院副校長Anne Doyle,中國万科地全球戰略投資營銷運營管理部助理總經理馬千里,Ernst Valery Investments Corp創始人、總裁 Ernst Valery,同濟大學教授於一凡等人談“社區營造。
            大會最後在”有社會責任意識的地開發和城市發展“的閉幕演講中落幕。

圖片說明:

            南加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馬清運暢談從城市到鄉村。(與會者提供)

            ”碧山共同體”計劃發起人歐寧。(與會者提供)

            張震燕談”文旅開發的互聯網思維和分享經濟“。(與會者提供)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師室主任兼城市規劃總監杜雁。(與會者提供)

星期三, 10月 14, 2015

波士頓千人唱黃河 聲勢前所未有

大波士頓地區熱心華人籌辦的「黃河大合唱金秋十月大型文藝演出」,1011日在波士頓大學Agganis Arena體育館,以來自21022個合唱團的約900人合唱,200人樂隊伴奏,震撼了近4000名觀眾。
這場無論是人數規模或籌辦費用都打破美東紀錄的大合唱,由“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活動籌備委員會”主辦,由李捷,李少娜負責常務,整個組織執行團隊將近百人。
11日晚的這演出,由呂樹美,齊亞萍,趙世林,王鄭光主持,分兩段表演。
前半段節目有手拉手藝術團表演,“中國喜洋洋”,“天山春天”,“南粵茶香”等舞蹈,男聲合唱“人民軍隊忠於黨”,“當那一天真的來臨”,服裝秀“京韻風華”,“西關風韻”,“唐古拉風“,女高音段岭獨唱“納西篝火阿哩哩”,女聲民歌聯唱“心中的歌獻給金珠瑪”,“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彈起我的冬不拉”,周玉萍、王鄭光男女聲對唱“兒行千里”,劉旭峰女歌音獨唱“我愛你中國”,男女聲合唱”人生不老歌“。
後半段節目是喬萬鈞指揮,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詞的“黃河大合唱”,從“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水謠”,“河邊對口唱”,“黃河怨”,“保衛黃河”,到“怒吼吧!黃河”等八段曲目,由近千名穿黑西裝,打領結的男生,穿白長裙,紅絲巾的女生,在表演台上整齊列隊,配合著呂忠堂的朗誦,周懿的琵琶,美國男中音 Robert Weitraub、女高音沁的一起演唱。那場面,陣仗,震攝得台下觀眾,心情激動非常。
由於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世界各地有不少地方以“黃河大合唱”為慶祝方式,美國的波士頓,西雅圖,以及中國武漢,更都以千人黃河大合唱這浩大陣仗,來強調慶祝聲勢。
波士頓的這場“千人黃河大合唱”,經籌備委員張羅,不但波士頓本地有牛頓中文學校東方之聲合唱團,艾克頓中文學校愛之聲合唱團,安多福中文學校合唱團,世紀中文學校合唱團,雪倫合唱團,木蘭藝術團,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夕陽紅合唱團,牛頓中文學校成人交際舞班,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合唱團,哈佛大學合唱團,以及波士頓黃河大合唱新團員等新舊合唱團隊,另有來自康州、費城、渥太華、亞特蘭大、舊金山、華府、明尼蘇達、紐約、新澤西的合唱團參與演出,
苟嬿妮,紀虎民,王慶,吳凱彬等人更紛紛出馬,把身為波士大頓學校有的IDG中國熊曉鴿,賣酒的勁牌公司等等,遊說得分別砸出數以萬元計贊助款。
在演出節目冊上,喬萬鈞留言感嘆,70年滄海桑田,歲月變遷,變的是容顏,不變的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信念。“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無論過去、 現在、未來,黃河都仍將是中華民族的自豪和驕傲。他們是藉著唱響黃河,唱響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

圖片說明:

            演出者謝幕。(楊波攝)

            千人黃河大合唱,場面壯觀。(楊波攝)

            手拉手藝術團表演。(楊波攝)


            男聲合唱。(楊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