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18, 2015

台灣大廚秀美食 深入鱈魚角

波士頓安良工商會主辦的僑委會“臺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活動,今年從波士頓市區走進麻州郊區,十五日晚在波士頓龍鳳酒樓, 十六日晚在鱈魚角“美食之家”推出“大廚宴”。
十五日晚在波士頓龍鳳酒樓擺出來的菜餚,包括台式北京烤鴨、四色拼盤、湯、沙窩獅子頭、兩道松子燒黃魚櫻花蝦等,共十道菜,享用價格每人三十五元。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副處長陳銘俊,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波士頓市議員吳弭,波士頓僑務諮詢委員陳家驊,僑務委員馬滌凡等嘉賓與出席大眾大快朵頤,盛讚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
喜歡做菜的出席者指出,得過許多獎的潘盟仁,蔡萬利這兩名大廚,把每道菜都形容得很容易調理,當晚品嚐結果也的確入口不油膩,顯然很健康,有機會一定要自己動手試試。
當晚波士頓安良工商會,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是支持最力的出席社團。一眾出席者各自圍桌而聚,邊享美食,兼論社區時事,度過愜意一晚。
            十六日晚,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為把台灣美食推廣到麻州郊區去,在波士頓華商經貿聯誼會會長郭競儒推介下,把兩名大廚帶到離波士頓市中心有一個半小時之遠,人口只有31,532的鱈魚角觀光勝地Falmouth鎮去,在洪榮倫,徐曉玲所開設美食之家 (Peking Palace)舉辦了一場廚藝交流。
            這場晚宴以西人賓客為主要對象,出席嘉賓中包括刻在波士頓做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的總統府資政江宜樺,排出的菜餚顯然更加豐盛,包括雙拼─府城蝦捲、台式蜜番茄,雙拼─黃金泡菜、五味鮮墨魚,日式生魚片,台式風味烤鴨,蒜泥蒸龍蝦,四喜山藥捲,花開富貴,台式蒜味煎牛排,台式八寶滷鮮羹,櫻花蝦米糕,水果拼盤。
            洪榮倫坦言,當地居民以西人為多,習慣了口味重,調料多的西式中餐,兩名大廚展示的健康菜餚,居然清淡得來味道絕佳,都忍不住探問到底用了什麼材料,烹飪步驟有哪些。
            Falmouth商會會長Zavala Jay應邀出席,品嘗佳餚後,也頻頻表示,希望兩名大廚明年再來。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議員吳弭(中)也讚兩名大廚,潘盟仁(左),蔡萬利(右)的廚藝讚。(圖由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提供)

            右起,陳毓璇,阮鴻燦,劉秀春,黃國健,郭大文,蔡萬利,潘盟仁,李天生,吳弭,陳家驊,陳文棟,梅伍銀寬,陳銘俊,梅麗梨等人享用美食後合影。(圖由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提供)


            左起,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Falmouth商會會長Zavala Jay、駐波士頓經文處處長賴銘琪、潘盟仁、美食之家東家徐小玲、總統府資政江宜樺、蔡萬利、波士頓華商經貿聯誼會會長郭競儒、僑務委員馬滌凡、美食之家東家洪榮倫。(圖由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提供)

星期六, 5月 16, 2015

四重量級人馬爭當首任四年制昆士市長

昆士市今年的市長選舉,勢必激烈,已知有六人參選,其中四人均為昆市重量級政治人物。
競選第五度連任,52歲的昆士市長柯奇(Thomas P. Koch),前任昆市長,55歲的費連(William J. Phelan),昆市資深不分區市議員,50歲的古楚(Douglas S. Gutro),以及昆市學校委員會委員,49歲的馬洪妮(Anne M. Mahoney)等四人,都是昆士市居民熟悉的政治人物,各有支持者。
其中的馬洪妮,費連都曾經和柯奇競爭市長職位,但敗陣而下。一個月前,坊間傳出費連將參與角逐昆士市長一職,但他直到上週才確定將參選。
        昆市英文報章指這四人都很有經驗,對於昆市應該如何經營,各有強烈的主觀看法,對於昆市過去這八年來做得好還是不好,意見分歧。
            人口九萬三千多的昆市,今年將是第一次選出一名可一任做四年的市長,在昆市正在進行大規模土地重新發展之際,市長一職變得格外重要。
            在昆市中心改建,鄰近一帶景觀大變之際,昆市也正在和聯邦政府協商,以確定哪些住宅屋主必須購買水災保險。昆市也面對著昆士醫療中心關門,昆市成為麻州中境內連一家醫院都沒有的最大城市這窘況。
            昆市將於九月廿二日進行初選,剩下的兩人再於十一月三日面對大選。

昆士市長柯奇正式展開第五度連任競選 麻州長、波市長馳賀

昆士市市長柯奇(Tom Koch)十四日晚在五百多名支持者擁護中,正式展開競選第五度連任行動。他說自己有信心,但絕不把任何一票視為理所當然,籲請支持者一路追隨,直到十一月。
柯奇強調,過去七,八年的一路走來,昆市進展極大,所有人的攜手合作,讓昆市度過許多難關,還能建成新高中,新中學,新耆英中心,整修了道路,下水道,排水溝。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打造更好的昆市未來。
他坦言市府員工未必在每一件事上都意見一致,但很幸運,大家都有心為昆市服務,彼此合作的持續改善昆市方方面面,包括使得昆是成為全美性雜誌所評選的五十大最適宜養家的城市之一。他認為這次選舉,真的是一場關於想法,遠景,生活,成就的選舉,他需要選民支持他繼續改善工作。
柯奇十四日晚在昆市麋鹿小屋(Elks Lodge)的Tirrell室,舉行競選連任行動會。他的妻子,三名子女,母親,妹妹等全都出席支持。柯奇競選陣營表示,從柯奇2007年當選昆士市長以來,這是規模最大的一次競選活動。
麻州州長查理貝克(Charlie Baker),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Martin Walsh),聯邦眾議員林奇(Steven Lynch)當晚分別以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體,轉達祝賀。查理貝克說,“我的朋友要展開連任競選了”,“願力量與你同在”;馬丁華殊說“祝我的朋友湯姆有最好的一切”,林奇謝謝柯奇的領導力,以及他為昆市人民所做的一切。
柯奇的妹妹在柯奇上台致詞時指出,今年是昆士市長一職開始一任四年的第一次選舉,選情勢必激烈,請支持者務必互相轉請鄰居,朋友加入支持行列。
十四日晚,出席支持的華裔選民也不少,在擔任柯奇市長助理的邱潔芳外,柯奇的鄰居梁寶炎,以及翁渭澄(Al Young),池元山,唐若望的妻子等,有不下三十名華人出席。

圖片說明:

            昆市長柯奇(中)與妻子,三名子女一起站台,啟動競選連任。(菊子攝)

            昆市長柯奇競選連任活動,出席華人散坐四方。(菊子攝)

            柯奇的鄰居梁寶炎(中左)也到助選桌,填表領助選文件。(菊子攝)

BRA想延長徵用土地權十年 CPA促居民想像2030年

波士頓重建局(BRA)有意展延十年,在“都市更新”名目下,該局可徵用土地等等的建設發展權力,昨(十五)日來到華埠公園,徵詢民意,尋求支持。華人前進會為鼓吹“穩定華埠”,在同一地點舉辦“想像華埠2030“活動。
         美國聯邦政府在1949年時通過住宅法,藉以促進房屋建造速度,刺激經濟,更新環境日漸惡化的市區。波士頓市在19501960年代引進該法,成立了波士頓重建局,也賦予該局徵用(eminent domain)土地等權利。
         波士頓華埠乞臣街,原本宏偉壯觀的波士頓安良工商會大樓,都因為波士頓重建局的這一權力,當年被一刀切成兩半,讓出土地建高速公路幹道。紐約街一帶數以百計住宅,都被迫拆除。
         目前全麻州有三十一個城市,可使用這種都市更新權力。波士頓市的權限效期,大抵於2016年四月期滿。波士頓重建局有意就十六個都市更新區中,除了奧斯頓(Allston),一部分城中區(Downtown)之外的十四個,申請展延權限十年。
         波士頓重建局為此在去年十二月時,設立網站www.bostonurbanrenewal.org,還於三月底到四月中,在波士頓市政府大樓,黑石社區中心(Blackstone Community Center),麥迪遜公園(Madison Park )高中舉辦了三場社區會議。
         現在,波士頓重建局繼續收集民意,推出“都市更新在行動(Urban Renewal on the Move)”活動,預定在五月十五日至廿一日之間,隨著“流動波士頓市府(City Hall on the Go)”的卡車,深入社區,邀請民眾直接提交意見。
         昨日,波士頓重建局人員隨著“流動市政府“,到南端和波士頓華埠公園收集民意。
         華人前進會為此,特地於昨日在華埠公園,“流動市政府”卡車的對面,擺開一個“穩定華埠”標語牌,鋪開一幅15x15呎的手繪華埠地圖,標出華埠內的有哪些地方是可負擔住宅,公有土地,呼應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Martin Walsh)日前提出“想像波士頓2030“計畫,要市民一起參與規劃未來的波士頓行動,打出”想像華埠2030“口號,請華埠居民表達一下,他們希望到2030年時,見到一個什麼樣的華埠。
         華人前進會表示,必須有方法界定波士頓重建局使用“都市更新”的權力,釐清責任,保護居民,使他們不致於受到如狼似虎發展商的欺負。
         昨日出席的華埠居民,紛紛在波士頓重建局的留言板上以中文寫下,“需要更多適合低收入的平價房屋”,“要求房東不能隨便加租”,“增加私人屋的住客保障”,“唐人街市我們的家園,拒絕任何藉口‘等字句。

圖片說明:
         華人前進會共同主席陳玉珍(右五)為人解釋該手繪地圖的作用。(菊子攝)
            華人前進會共同主席湯建華(右起),工作人員鄺寶蓮,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執委陳佐平等人也在留言板上寫下看法。(菊子攝)

華森愛樂樂團慶29週年 林湛濤二胡技藝觀眾讚嘆

華森愛樂樂團(Walth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慶祝成立29年,日前在華森市JFK中學舉辦“東方夢境”亞洲音樂晚會,四百多名出席者大讚飽享耳福,二胡演奏家林湛濤的演奏,讓觀眾激動得頻呼安可,逼他一連出場謝幕了三次。
這場音樂會由該團指揮Michael Korn帶領, 上半場第一首曲目是19世紀作曲家Aram Khachaturian創作的《D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由今年獲得華森愛樂樂團器樂比賽優勝獎的小提琴新秀Haig Aram Hovsepian擔任獨奏;第二首曲目是18世紀作曲家Alexander Borodin(鮑羅丁)的交響音畫《on the steppes central Asia在中亞細亞草原上》; 中場休息後,華森普林普頓兒童合唱團演唱了韓國歌曲《阿里郎》和日本歌曲《獻給日本》;接著交響樂團奏了中國作曲家葉小鋼創作的《嶺南組曲》。
華森愛樂樂團是一群音樂專業人士1985年組成的樂團。2009年加入該團的現任指揮Michael Korn,出生於西伯利亞,擅拉小提琴,具有豐富音樂演奏經驗。
該樂團現有團員60多人,大部份人在做為團員演奏之外,都另有其他的維生工作。他們為了準備這次演出,從去年9月份開始,每週排練一次。
當晚的壓軸節目是二胡演奏家林湛濤表演的兩首作品,蒙古小曲(清奏),以及二胡名曲《戰馬奔騰》。在華森愛樂樂團的管弦樂隊伴奏下,整場音樂會揉和出全新韻味,聽眾們都流露出興味盎然的表情。尤其是林湛濤與管弦樂團合作《戰馬奔騰》時,由於曲風激烈,演奏時還用上了大擊弓、雙弦抖弓等二胡特技,觀眾們不但聽得過癮,也看得投入。林湛濤剛一收弓,全場觀眾與台上樂隊就同時爆出熱烈掌聲,觀眾連呼“安可、安可”,林湛濤三次走回舞台謝幕,觀眾仍欲罷不從,情緒高昂的遲遲不肯離去。
當晚出席音樂會,認識林湛濤的人透露,華森愛樂樂團每年都舉辦樂器比賽,林湛濤的二胡學生,包括潘杰,陳微而,張牧含等人,分別在大波士頓地區各樂團舉辦的樂器演奏比賽中得過獎,華森愛樂樂團因而對林湛濤的二胡造詣早有所聞,今年辦慶祝週年演奏會,決定以東方夢境為主題,邀請林湛濤合作演出,就成了當然之舉。觀眾們的反應,也讓他們深為該決定高興。


圖片說明:

            林湛濤(中)演奏完畢謝幕,獲贈鮮花。前右為樂團指揮Michael Korn。(圖由Cary Chu提供)

            Haig Aram Hovsepian在華森愛樂樂團伴奏中拉小提琴。(圖由Cary Chu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