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27, 2014

波市要求麻州賭博局延遲發牌照決定

麻州建賭場一事,最近風波不少。波士頓市市長馬丁華殊昨(廿六)等﷽﷽﷽﷽﷽﷽﷽﷽﷽﷽﷽﷽﷽﷽﷽﷽一月以後,麻州民眾就麻州堵法﷽﷽﷽﷽﷽﷽﷽﷽日下午要求麻州賭博局( Massachusetts Gaming Commission)在波士頓賭場牌照上,延遲做決定。
馬丁華殊表示,波士頓是希望麻州賭博局延遲到十一月以後,等麻州政府就麻州賭博法舉行公投後再做發牌照決定。
他說,目前波士頓市希望保留權利。
麻州最高法院早前批准了十一月就廢除賭場一事辦理投票。

已在麻州建賭場一事上投資極多的發展商們,據悉正在討論合作,爭許保留麻州在2011年通過的賭場法,也保留賭博業爭取這估計有十七億元市場的機會。

星期四, 6月 26, 2014

波市府官員大陣仗進華埠聽取民意

十二名波士頓市府各部門首長,代表,廿四日晚聯袂進華埠,在昆士小學禮堂舉行社區會議,親自聆聽華埠居民意見,和大約五十名出席民眾當面交流。

這是波士頓新市長馬丁華殊上任以來,首次出現的市府官員大陣仗進華埠和民眾互動。市長的政策長林蓮涵(Joyce Linehan,以下姓名全為譯音),房屋長暨鄰里發展長狄倫(Sheila Dillon),ISD檢查長克里斯多福(William "Buddy" Christopher),公共工程局奧布萊恩(Frank O'Brien),老人局局長夏愛咪(Emily Shea),新波士頓人辦公室主任盛紀蓮(Alejandra St. Guillen等,共有十二名市府要員或代表出席。
五月五日接掌波士頓市長辦公室鄰里服務主任一職的史密斯(Jerome Smith表示,這是他上任以來的第一場社區會議,也是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Martin Walsh)關心社區民眾的行動之一。他將居間做橋樑,協助民眾從市府各部門獲得所需服務。
他在會中屢次提及,華埠民眾有事可撥打市長熱線(617-635-4500),更可以和負責華埠地區的社區聯絡專員翁耀漢(Denny Chin)聯繫,617-635-3891
波市府也將從七月十二日起再度舉辦公民學校(Civic Academy),提供如何應用社交媒體等課程,教民眾和市府互動,瞭解各部門工作職能。
當晚發言民眾,多半都是華埠社區平日常見的活躍者,包括華人前進會共同主席湯建華,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梅陳月嫦,執委陳丹心。梅陳月嫦的先生梅大衛,曾經在華人前進會工作的劉健儀等人。
他們提出的意見,要求,集中在增加可負擔住宅,改善地方治安,街道清潔,美化環境,創造就業機會,容許民眾參與土地規劃,透明化發展連鎖金去向,更多雙語資訊等。
較為特別的是華人前進會員工鄺寶蓮建議波士頓市府把停車場發展成可負擔住宅。一名年輕女子希望波士頓市府把華埠某些街道改成行人徒步區,多辦活動,種植花草樹木,以吸引更多人進華埠。
昆士中學校長張可仁,昆士小學校長何少華當晚也都出席了會議。張可仁感謝社區各界支持該校爭取建新校舍。何少華籲請市府協助維持小學周遭街道的乾淨,別讓小朋友,耆英看到滿地都是吸毒者丟棄的針頭。
廿四日晚,波士頓市府在會場門口擺出了一份簡報,內有檢查局(ISD),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波士頓青年及家庭中心,華埠土地發展的說明。
其中的檢查局(ISD)匯報指出,該局把華埠分成五區,除好事福(Oxford),益士石(Essex),愛丁保羅(Edinboro),必珠(Beach)街將於七月一日早上十一點開會外,已逐區開過會。該局在會議中向居民說明,凡是有三個單位以上的公寓大樓,業主必須安排有垃圾計劃,並以書面通知承租者倒垃圾時間。一至二個單位的公寓大樓,承租者必須自己有倒垃圾的計劃。商業租戶必須安排有私人的收垃圾,除油漬辦法。業主必須負責私有巷道的清潔計劃等。
ISD檢查長克里斯多福(William "Buddy" Christopher)並在會中說明,華埠居民的垃圾回收率最低。七月一日起,華埠地區一週有兩天,市府會派人來收垃圾,每週一及週五的早上七點,民眾可以把垃圾拿出來。他也提醒民眾,不可用太薄的塑膠袋,或是裝雜貨的紙袋。把居家垃圾或商用垃圾丟進人行道旁的垃圾桶,或是市府安置的大肚垃圾箱(Big Belly),都是非法行為,將受處罰。
            當晚出席的市府人員,還包括波士頓青年及家庭中心的華盛頓街中心負責人黃願明,波士頓重建局幕僚長康壁沙(Heather Campisano),以及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的Amy Ryan, Christine Schonhart等人。

圖片說明:
            右起,ISD檢查長克里斯多福(William "Buddy" Christopher),房屋長暨鄰里發展長狄倫(Sheila Dillon),波士頓重建局幕僚長康壁沙(Heather Campisano),老人局局長夏愛咪(Emily Shea),黃願明,公共工程局奧布萊恩(Frank O'Brien)等人廿四日晚和華埠民眾互動。(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的政策長林蓮涵(Joyce Linehan)表示,市府的工作機會網站上都查得到。(菊子攝)

            華人前進會共同主席湯建華(前右)在陳玉珍(前中)協助翻譯下,向史密斯(前左)等人強調,市府應要求建築工程提高聘用少數族裔比例。(菊子攝)

            新市府進華埠的首場社區會議,出席民眾人數不多。(菊子攝)

            昆士中學校長張可仁也出席發言。(菊子攝)

            昆士小學前任校長李素影(左),現任副校長陳炳鑑也到會關心社區會議情況。(菊子攝)

右起,ISD檢查長克里斯多福(William "Buddy" Christopher),房屋長暨鄰里發展長狄倫(Sheila Dillon),波士頓重建局幕僚長康壁沙(Heather Campisano),老人局局長夏愛咪(Emily Shea),黃願明,公共工程局奧布萊恩(Frank O'Brien),波士頓公共圖書館代表等人廿四日晚和華埠民眾互動。(菊子攝)

波士頓重建局公佈與華埠有關土地發展連鎖金去向

波士頓市府廿四日晚在社區會議中派發的華埠匯報資料,列出了九項在華埠一帶的土地發展計劃連鎖金分佈概況。
出席民眾幾乎都十分高興看到這份報告,包括劉健儀,梁永基,都發言稱許,並強調希望波市府以後能持續提供這樣的資訊給華埠民眾。
這九項土地發展計劃及提撥的連鎖金,社區福利,市府的報告內容分別為:

京士頓(Kingston)街120
依照可包容發展政策法(Inclusionary Development Policy簡稱IDP)的要求,提撥了一百零八十五萬元給好事福平安巷(Oxford Ping On)項目,在華埠公園旁撥出二千平方尺開放空間,發展商為綠路保護會提供維修物品儲藏空間,鋪設新的人行道,栽路樹,改善京士頓街,益士石街一帶人行道安全島。

康樂樓,益士石(Essex)街十一至十三號。
這棟樓是百分之百的可負擔住宅,不需提交連鎖金或社區福利。

京盛園(Kensington Place
為公共公園之友提供樹木基金,每年一次,共提撥款項十年。第一筆款項五萬元,已於2013年十月三十日提撥。改善自由樹公園及相連的波約斯頓廣場。依照可包容發展政策法(IDP)提撥7026272元,其中包括資助康樂樓的款項。

千禧地(Millennium Place),原名海華地(Hayward Place)。
依照可包容發展政策法(IDP)提撥八百萬元。已付。

24號地段
改善開放空間及街道景觀。50%的單位將為可負擔房屋。

好事福平安巷,好事福街10-12號。
百分之百為可負擔住宅。

天普街(Temple Place59
改善周遭街道景觀,在主要入口處安裝人行道篷蓋,在市府許可下,為MBTA地鐵站入口加亮燈光。提撥共十萬元給四個華埠社區項目,包括王氏滑不清年會,波士頓亞裔青年會(YES),廣教學校,華美福利會人力發展項目等,各撥二萬五千元。

墨水塊(Ink Block
在大樓內安裝有頂遮頭的,安全的自行車儲存處,藉Zipcar或類似的公共自行車車站,公共電動汽車充電站,停車點,建造移動樞紐。在土地發展項目完工時,為夏利臣街重建一個完整的街道迴廊。在土地發展地段大筆投資的改善街道景觀及公共地區。根據波士頓重建局董事會今年二月十三日的投票結果,該發展計劃需付25萬元給波士頓重建局做額外的社區福利。

史都華街45
            沿著史都華街和 拉格潤(LaGrange )街重建人行道和街景。把建築費用的1%捐給波士頓公園及波士頓廣場。依照可包容發展政策法(IDP)提撥280萬元。其中的120萬元給好事福平安巷計劃, 以每年一次,每次171,429元,共七次方式給付。


波士頓華人佈道會有意購聖三一教堂

波士頓華人佈道會已於四月底完成中華頤養院(South Cove Manor Nursing Home)所物街(Shawmut Ave.)1200號舊址的購買手續,現正評估購買旁邊聖三一(The Holy Trinity Church)教堂的可能性。  
            波士頓華人佈道會前日發出聲明,指該會經過這些年發展,已從原本只有十八名華裔移民教友,擴大到現在,成為有1200人的紐英崙地區最大亞裔教會。教友們目前主要在兩個地方集會,一為華埠的夏利臣街249號,一為牛頓村(Newtonville)的胡桃(Walnut)街218號。
            該會每週都以廣東話,英文,普通話等三種語言,舉行七場禮拜服務,除了為教友
安排許多牧師外,該會也以青少年暑期項目,命運項目,以及英文是第二語言的英文班等
項目來服務社區。
            由於地方逐漸不敷使用,該會領導層決定在現有會址之外,另購土地擴展服務。2012年,中華頤養院決定遷往昆士市時,波士頓華人佈道會與之協商,並內部投票通過購買決議,2014年四月才完成全部的一應手續。

            由於中華頤養院舊址所物街120號旁的聖三一教堂,最近放進市場求售。該教堂的內部設備,十分符合波士頓華人佈道會的同時舉行多個崇拜服務的需要,該會正在調查是否有可能獲得波士頓羅馬天主教區同意,買下該地,用作基督教禮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