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12, 2013

司徒福柱獲邀擔任波市長就職禮共同主席

波士頓準市長馬丁華殊(Martin J. Walsh)日前宣佈十二月十四日召開交接團隊總公聽會,昨(十一)日宣布就職典禮委員會共同主席,其中包括一名華人,保險公司東主司徒福柱(Richard Soo Hoo)。
        馬丁華殊(Martin J. Walsh)即將舉行的就任大典,很可能是波士頓市最近這廿、三十年來,最盛大的一場慶典。委員會共同主席逾十人,其中包括卡普阿諾(Michael Capuano),史蒂芬林奇(Stephen Lynch)兩對國會議員夫婦。
            曾任波士頓市議員,也是即將卸的波士頓市議員小阿若約父親的阿若約(Felix D. Arroyo)也是其中一人。
            司徒福柱出生在波士頓華埠,現居南端( South End),擔任家族經營表險公司執行長,已服務社區工作廿餘年,曾任鳳倫公所主席。
            馬丁華殊陣營表示,就職典禮活動將以支持,推廣鄰里及社區服務為主題。這一就職典禮委員會將不單只負責策劃,安排正式的宣誓就任儀式,也將設計就職嘉年華會,以及相關的社區活動。
            獲選擔任就職典禮委員會的其他人包括曾任十點聯盟行政主任的牧師 Jeffrey Brown,曾為同性戀等許多團體爭權益的 Arline Isaacson,國際第五代精神執行主任暨薩福克大學校董 John McDonnell夫婦,校園機構(The Campus Agency)董事會主席 Larry Moulter,UFCW 本地工會 1459會員暨大波士頓勞工會(Greater Boston Labor Council)執行秘書級財政 Rich Rogers,曾任WBZ電視台記者的 Sarah-Ann Shaw。
馬丁華殊的交接團隊將於十二月十四日(週六),從早上十點至下午五點,在洛士百利社區學院(1234 Columbus Ave),麥迪遜高中(Madison Park High School, 75 Malcolm X Blvd),約翰奧布來安特數學及科學學校(John D. O’Bryant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55 Malcolm X. Blvd.)等三地,舉行為期一整日,分組舉行的城鎮會議,以容許波士頓居民和交接團隊的各工作小組交流意見。
這些城鎮會議,將由大波士頓拉帕波特研究院(Rappaport Institute for Greater Boston)主持。波士頓准市長馬丁華殊和該院主任Ed Glaeser洛士百利學院校長Valerie Roberson,麥迪遜高中校長Diane Ross Gary約翰奧布來安特數學及科學學校Stephen C. Sullivan等人都將在早上的歡迎儀式中發言。馬丁華殊本人另將於下午出席城鎮會議中的討論環節。
有意參加分組討論者,查詢詳情,都可上網www.boston14.org/rsvp-town-hall-meeting


新英格蘭台商會換屆 許炳煌接任會長

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左二)應邀為新英格蘭台灣商會主持幹部
交接儀式。右起為副會長許欽俊,卸任會長胡美惠,新任會長
許炳煌,副會長趙章績。(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報導) 新英格蘭大波士頓台灣商會(TCCNE)7日晚在傅萊明罕鎮(Framingham)荷花苑餐廳尾牙。新舊會長許炳煌、胡美惠在五十名理事及嘉賓見證中交接大印。
卸任會長胡美惠當晚並頒發感謝獎牌,表揚陳裕逢,蔡高進,以及當晚未克出席的許漱馨,歐陽露等該會理事過去一年來的熱心服務。
會中也宣佈該會副會長許欽俊、趙章績,雙雙獲選連任。
蔡坤喜(立者左)邊摸新會長許炳煌(右)手中的會長印,
邊打趣笑說好大。(
菊子攝)
曾任台商會會長的蔡坤喜當晚擔任主持人。他先指出尾牙是台商文化之一,再點明新英格蘭大波士頓台灣商會尾牙晚宴,有歷任會長出資,宴請理事及社團負責人的傳統。
蔡坤喜還細數了該會從1996年成立以來,關懷台灣,服務社區的成績,包括2003年非典(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簡稱SARS)發生時,新英格蘭台灣商會是第一個寄出約五萬個口罩到台灣的機構,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2009年八八風災,台商會都發揮了人溺己溺精神,捐款濟助。日本發生災情時,台商會也有表示。該會因此獲得僑委會,經濟部,以及日本領事館等單位的表揚。
他本人也獲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指定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委員會主任,服務達七年之久。
蔡坤喜強調,該會近年來關心子女教育,房地產投資等的理財,以及身心健康等三大議題,舉辦過多次講座,交流意見。
 陳裕逢(後左),蔡高進(後右)領完感謝獎後,又即場服務,
主持抽獎環節。(
菊子攝)
蔡坤喜還做了首詼諧的打油詩,來形容台商的苦幹精神,以及該會的如海納百川,會員不限台商現狀。
卸任會長胡美惠在交接前致詞時簡單表示,該會維持至今,走過一個特別過渡期,全靠歷屆會長,理事的鼎力支持。其中青商會的發展迅速,臉書上會員已有九百多人,更是令人欣喜。她還笑言,經營青商會有“成功諸葛亮,不成功豬哥亮”的感覺。
新任會長許炳煌(後右)在蔡坤喜(後左)介紹後,致就任詞。(菊子攝)
接任會長的許炳煌,在蔡坤喜爆料透露他已年逾七十後,坦言自己今年七十四歲,已經退休,可全天候為台商會服務,手機會一天廿四小時都開著,也會積極和青商會攜手,推廣會務。
經文處處長洪慧珠(中)應邀為新英格蘭台灣商會主持會長交接儀式。
許炳煌(右)從胡美惠(左)接過會長大印。(
菊子攝)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副處長陳銘俊、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經濟組組長石大玲,僑務委員馬滌凡,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林展輝,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會會長黃淑英,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董事長張重華,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會長陳昇宏,劍橋合唱團團長陳立英等,當晚有許多嘉賓到會。
洪慧珠在致詞時稱許台商會在服務社區上的成績,說明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已改善,希望也能簽成自由貿易協定,台灣將在軟硬實力上繼續加強努力。郭大文借用蔡坤喜的打油詩,打趣祝福座中眾人,明年可睡得比小偷早,起得比公雞晚。石大玲則稱台灣對台商抱期望,有意回台投資須協助者,可隨時找他。
台商會的尾牙晚宴,還安排有抽獎活動。柯氏汽車集團創辦人柯乃南捐出了四張波士頓凱爾特人(Celtic)籃球賽門票。台商會前任會長林海倫抽中現金獎一百元。



         

星期三, 12月 11, 2013

Menino市長任內最後一次大型演講 強調波市已改變得更好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昨出席波士頓商會早餐會,
細數過去廿年來的成就。(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昨(十)日出席波士頓商會政府事務論壇早餐會,綜論以往成就,強調過去廿年來,是“改變”令波士頓市更好,新市長上任將需在聯邦政府支援減少,收入差距大增,高等教育面對費用及科技挑戰等三方面,設法因應,並推動改變。
波士頓海港協會會長李威儀(左)將於下週一傍晚五點半
主持交接團隊小組座談,昨日到會和市長萬寧路合影。
(周菊子攝)
笑稱下一次再給大型演講,大概會在學校講堂的    型演講,大概會在學校講堂的萬寧路市長,描繪波市在過去這廿年間所做的改變與更新。 他說,是改變吸引移民,是機會招來學生,是行動邀來遊客,是城市的進步,促使鄰里居民留住在波士頓這地方。
他告訴準市長,市長工作本身,已經夠艱辛的了,他不會留在旁邊轉的做批評。不過他提醒準市長,要在三方面做好準備。
            一是聯邦政府資助,急劇減少。非牟利事業及研究機構,恐怕都需要找新營運方式來因應。
 波士頓重建局計劃長沈其樂(左)和波士頓準市議員吳弭
昨日坐隔桌。(周菊子攝)
            二是人們收入差距大幅增加。不論是市長或企業界,都必須考慮收入差距對從業人員及消費顧客的影響,任由收入不平等的差距持續加大,只會使波市變得更分裂。
            三是高等教育費用越來越昂貴,讓人更難上進,同時,科技又使得人們更容易以其他方法獲取教育。這兩種情況都將對波士頓的經濟造成重大影響,
            萬寧路歷數的改變,包括他剛上任波士頓市長時,市內的五歲幼兒,每五人中就有一人上不了幼稚園,現在卻每個五歲小孩,都有全天的幼兒園可上,而且有將近3000明三到四歲的小朋友,能在波士頓公校內接受幼兒教育。
已宣佈參選麻州州長的麻州財政廳廳長葛羅斯曼(Steve
 Grossman)
昨日也現身波市商會早餐會。(周菊子攝)
            波士頓市有了個新會議展覽中心,水前區有了個全新的區域。他們剷平了許多停車場,填滿了許多空置樓宇,帶來5000名新工作者,以及新的工作風格。
        在過去這廿年間,波市增加了一千三百萬平方呎的辦公室面積,有如每隔一年就為波市增加一座普天壽大樓。明年在波市內工作的人數,還會創下歷史高點。
他說,波市建的新住宅,比整個尚莫維爾市(Somerville)加起來都還要多,增加的可負擔住宅比衛斯理鎮增加的所有種類樓宇都多。波市還重新發展了2300個新公共住宅。
            萬寧諾也強調,一個城市的財政好,城市狀況就好,因為歷年的改變,波市撐過了兩次經濟衰退,以及州政府的刪減地方補助,財政達到前所未有的安全度。他接任市長時,波市有財政赤字二千三百萬元,但明年一月,波市儲備估計達二億元。
            他們還把波是這豆城(Beantown)改成了綠城(Greentown)。波市增加了20%綠地,二氧化碳排放率的縮減,有如把劍橋市那麼大的地方從電網上拿了下來。今秋波是還被選為全美能源效率最佳城市。
            波市也把犯罪率降低了一半。他接任時,波市一年有98宗兇殺案。今年只有38宗。如今防止犯罪已經不僅是警察問題,還是整個城市的公共健康問題。波市也把治療愛滋病變得不再令人羞於啓齒,讓餐廳禁煙,讓學校不再販售含糖過高的飲料。波是也是第一個坦然討論健康上的種族差異,並採取行動的城市。
            波市創辦了新波士頓人辦公室,為新移民提供服務與聯繫。波市也已成為少數族裔佔多數的城市。
            波市在同性婚姻上也走在前頭。市內發出的結婚證書,每十張中就有一張是發給同性戀佳偶。
            萬寧路昨日也強調波市在青少年暑期工上的成就,去年讓廿萬名青少年得到
暑期打工機會。他在結束演講時,也再次呼籲企業界繼續支持市府的暑期工項目。
            波士頓商會會長Paul Guzzi當場回應,代表商會遞出一張一萬元的大支票。
            昨日的早餐會有不少政要出席,包括麻州財政廳廳長葛羅斯曼(Steve Grossman),麻州參議員彼楚西里(Anthony Petruccelli),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Nick Collins,剛當選連任的波市第二區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不分區市議員普斯莉(Ayanna Pressley),新當選波市議員的吳弭(Michelle Wu)Josh Zakim。麻州港務局執行長Tom Glynn等人。
            獲邀為準市長交接團隊交通小組共同組長的波士頓海港協會會長黎惠儀(Vivien Li),波士頓重建局計劃長沈其樂,昨日也都參加了早餐會。

Mo Cowan和亞裔分享國會經驗強調容納不同意見

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的講者系列,九日晚請到新鮮下台的補位聯邦參議員柯文(William “Mo” Cowan),生動暢述他和麻州長相識過程,在華府數月的國會生涯。數十名出席者聽得津津有味。
柯文現年四十四歲,杜克大學社會系畢業,獲有東北大學法律博士學位,曾在麻州審判法庭,北卡州監獄法律服務部,以及棕櫚灘公辯律師辦公室工作,1997年才加入Mintz Levin 律師樓。2009年加入麻州州長派區克政府,擔任律師,幕僚長等職務。2013年一月經麻州州長派區克指派,在克里(John Kerry)轉任美國國務卿後,暫時遞補,成為麻州歷史中第二位聯邦參議員,。
今年六月,馬基在特別選舉中當選聯邦參議員後,柯文辭職,進了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做學者,十月時應聘回Mintz Levin律師樓,和曾任麻州州長的威爾德(William Weld) 共事,擔任ML 策略(ML Strategies)的資深副總裁和營運長。
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李超榮指出,過去數個月來,美國國會經歷了爭辯預算,政府關門,修改“冗長辯論(Filibuster)”法等等事件,柯文正好躬逢其盛,現在又回到麻州,他們才獲這難得機會,聽聽第一手資料。
柯文言談幽默,廣獲當晚出席者好評。他和麻州州長結緣的經過,也對年輕人很有啓發性。
柯文坦言,他以前並不認識派區克(Deval Patrick),只是聽了他的演講,覺得非常精彩,就主動打電話約派區克喝咖啡。兩人相談甚歡,就此結緣,派區克成了他的輔導者(mentor)。那天的咖啡錢都還是派區克付的。
            談及在華府的國會生涯時,柯文坦言,最讓他感慨的是,國會內黨派歧見太深,議事時不論是非,對黨不對事,只要是敵對黨的意見就反對,預算案無法過關就是讓人痛心的一個例子。
            談及該改革事項,柯文認為學校應加強社會教育,培養學生國際觀,瞭解現在是個全球化的世界。
            當晚的出席者中有不少律師,民代。有人問柯文會否競選公職,他對修改“冗長辯論(Filibuster)”法的意見。
            柯文坦言,做公僕,民代,是向全天候,一天廿四小時的工作,很累人的。目前他無意往這方向走。他建議一名有意參選勒星頓鎮民代的年輕人,多和當晚出席的民代,公僕交流,聽聽他們的意見。
            “冗長辯論(Filibuster)”是美國議會中,少數黨為阻擾大黨通過議案,站上發言台,作冗長發言的一種議會程序。民主黨最近成功推動修法,把打斷“冗長辯論(Filibuster)”做法所需的票數,從六十票降到五十一票。柯文指出,民主黨這麼做是為一旦失去參議院的控制權時,可有較大的反制空間。
 李超榮感嘆表示,柯文是他請進社區講談的嘉賓中,最能言善道的一位,又已有豐富政府經驗,卻決定不參選公職,實在可惜。
            當晚出席會議者,包括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主席陳穎玉,副主席李超榮,委員陳綽敏,牛頓市議員馬惠美,波士頓市議員提多傑克遜,薩福克郡治安官Steven W. Tompkin,以及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行政主任李隆華,律師吳玉琦,摩頓市市長助理于艷,波士頓市議員助理陳偉民,紀念譚金源法律援助基金董事譚國民等人



圖片說明:

曾任聯邦參議員的柯文(William “Mo” Cowan)分享經驗。(菊子攝)

            出席聽眾中包括牛頓市議員馬惠美(左三)。(菊子攝)


            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主席陳穎玉(右起),BCNC主任李隆華,州長亞顧會副主席李超榮,委員陳綽敏等人歡迎曾任聯邦參議員的柯文(William “Mo” Cowan)。(圖由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