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10, 2013

昆士華樂耆年中心辦講座教預防腦中風


昆士市華樂耆年中心昨(九)日舉辦講座,邀來Carney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何恭睿,講談“腦中風”。
何恭睿曾在北京協和醫院做科研,畢業於耶魯大學,並於麻省總醫院受過科研培訓,臨床專長包括中風,癲癇,帕金森症,多發性硬化,老年痴呆等。
他指出,腦中風在美國人死因中,排名在前,每年約有795 千人患腦中風,每年都有134千人死於此病,在1996年到2006年間,因中風而死的比率,降到33.5%,死亡人數也減少了18.4%
            昨日他為出席耆英們解釋了什麼叫做“腦中風”,也提出九點預防做法。
何恭睿指出,腦中風是腦血液循環突然發生障礙的疾病,可能是各種因素引起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又叫腦血管意外。
這一病症在臨床上的表現為永久應腦功能障礙,少數是開始時為過渡性,再轉變成永久性。
腦中紛紛為缺血性腦中風(腦梗死),和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其中腦梗死佔80%以上。
預防腦中風,有九個要點,包括要了解血壓,知道是否有房顛,戒煙,飲酒適度,瞭解膽固醇,控制糖尿病,適當運動,飲食要低鹽低脂,減重並縮小腹圍。
常見的腦中風預兆有,頭暈,肢體麻木,暫時性吐字不清,講話不靈,肢體無力或動作不靈活,和平時不同的突然頭痛,不明原因地突然跌倒,一側肢體不自主地抽動,雙眼突然間一時看不清眼前景象等。
突然發生腦中風時,一般會出現的情況包括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或理解語言困難,雙眼向一側凝視,一側或雙眼的視力喪失或模糊等,暈眩加複視,出現以前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意識出現障礙或抽搐等。
他提醒耆英們,出現腦中風,送醫院治療前,應先評估血糖是否過低,要讓患者保持平臥或側臥位置,清除口腔中的嘔吐物,撥打911電話。

圖片說明:

            華樂耆年中心羅文燦牧師(右一),華康家護中心發展主任譚秀婷(左起),華樂耆年中心主任關靜儀邀何恭睿醫師講解腦中風。(圖由華樂耆年中心提供)

            會場聽講者眾。(圖由華樂耆年中心提供)

華美專業人士將於加州辦環保持續會議


   

Burlingame, CA - The Chinese American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s (CAEP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kes place on October 12 and 13 at the Double Tree by Hilton Hotel at 835 Airport Blvd. in Burlingame, CA.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 will focus on three area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1)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 Re-inventing our waste water infrastructure and 3) Effective clean up of our air, soil and groundwater.
Speakers include Harlan Kelly Jr. General Manager of the San Francisco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 1996 Nobel Laureate in Physics, Dr. Douglas Osheroff of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technical and policy staff from State and local agencies, the private sector and academia.
The Chinese American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 (CAEPA) founded in 1988, i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rough seminars and workshops, CAEPA provides a forum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knowledge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policies. Many members have extensiv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continue to work on environmental efforts in Pacific Rim countries.
For more conference information, visit: www.caepa.us.com.

星期三, 10月 09, 2013

波士頓校巴司機罷工 三萬餘學童受影響 市長大怒


波士頓市學校巴士司機昨(八)早罷工,逾三萬名學童上學受影響。波市府大動作,指責司機們這麼做不合法, 將採取法律行動,控告司機工會,並對參與罷工司機做紀律懲罰。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 Menino)在市府召開記者會表示,這非法罷工行動必須停止,“我要所有這些巴士司機明早恢復上班”。
            萬寧路表示,那些去到學校的學生們,昨日下午沒有巴士可搭,但校方人員將設法讓學生能回到家。市府也會在昨晚通知家長們,校巴司機們週三是否繼續罷工。
            波市府估計,約有33000名學受這罷工事件影響,不但市府人員意外,警察巡邏找流落街頭的學生,家長們也焦頭爛額,臨時找替代交通工具,送子女上學。
            波市學校系統的約650輛校吧,只有約30輛昨早上了路。有關人員表示,罷工事件源起於代表司機的工會,和承辦學校交通的公司意見不同。
            代理公校總監約翰麥當諾夫(John McDonough )表示,他們知道也感受到家長們對昨早情況的不滿。他誓言將動用公校部門可用的一切辦法,來讓校巴上路。
聯合鐵工地方工會8751代表大約700名為Veolia公司工作的校巴司機。該會的申訴委員會主席Steve Kirschbaum表示,該抗議行動反映了Veolia公司今年取得巴士合約以來,司機們的不滿。
南端(South End)的黑石(Blackstone)小學,昨早有好幾名學生搭警車到校。校長Danielle Morrissey表示,該校640名學生中,約70%得搭校巴上學,其中包括250人來自東波士頓,35人有多重殘障,需要特殊巴士載送,但昨日沒有巴士開到該校。
聯合鐵工地方工會8751代表大約700名為Veolia公司工作的校巴司機。該會的申訴委員會主席Steve Kirschbaum表示,該抗議行動反映了Veolia公司今年取得巴士合約以來,司機們的不滿。
波市校巴司機上一次罷工,發生在1991年。
波士頓公校為因應這一狀況,昨日取消了所有的下午體育課。Veolia公司申請禁制令,要求司機們回去上班。
波市府表示,需要查詢最新相關資訊的家長,可上網
 bostonpublicschools.org,或打電話617-635-9520

圖片說明:

            校巴司機罷工,三萬餘學生上學受影響,波士頓市長萬寧路大發雷霆。(圖由波市府提供,Isabel Leon攝)

15名台灣藝術家抵波士頓辦台灣新媒體藝術展


竹圍創藝國際公司率15人代表團,昨(八)日抵達波士頓,將代表台灣文化部,於十月十日至十三日間,在假波士頓大學舉辦的2013年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中,推出「超越:臺灣新媒體藝術」展覽。
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2年升格的文化部,為培養台灣的藝術人才,每年都辦「選送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交流計畫」及「國內藝術村營運扶植計畫」這兩大計畫,一方面選拔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與國際藝術家近距離交流、對話,一方面補助國內藝術村進行國際交流及設備升級等項目。
今年文化部另以組團方式,派員參加美國波士頓大學舉行的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TransCultural Exchange,簡稱TCE),並在會中建立臺灣藝術村,形成與國際藝術村面對面溝通局面,讓臺灣藝術村正式邁向國際。
獲選組團的竹圍創藝國際有限公司,率領了15名台灣藝術村負責人、策展人及藝術家來參加這次訂名為“啓發思想(Engaging Mind):亞洲內的國際機會“雙年會,以「超越:台灣藝術行動」為主題,展現台灣藝術家與策展人在數位錄影,影像表達等方面跨領域的近期藝術創作。
團員中的蕭麗虹、吳瑪悧和黃文浩等三人,將參加會議座談。
蕭麗虹是竹圍工作室負責人,在台灣從事藝術村經營管理逾19年,將分享實務經驗,以及她對亞洲藝術村生態的觀察和研究。
吳瑪悧本身是藝術家暨策展人,曾於2013年獲得台新藝術獎視覺類首獎,她將談論台灣藝術家在生態環境與社會永續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以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計畫作為代表案例。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黃文浩,則以台灣藝術與科技的最新突破為發表主題,進行台灣案例分享。
台灣藝術村的成員將包括:橋仔頭糖廠藝術村(白屋藝術村)執行長商毓芳、都蘭糖廠藝術村專案經理李佳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策展經理王麗雅,以及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專案經理孫育晴等。目前正在美國參加駐村計畫的趙書榕、黃翊、郭奕臣、廖祈羽、吳孟璇等台灣藝術新秀們,也將參加活動,展示他們的視覺、舞蹈、新媒體與數位的駐村藝術創作。
「超越:台灣藝術行動」計畫的共同策展人,當代藝術館前館長、現為獨立策展人的賴香伶,也將出席展會,擔任諮詢顧問,審查各國新興藝術家的駐村計畫和個人簡歷,媒合台灣藝術村的國際交流計畫。
台灣新興編舞家黃翊將於10月12日的開幕式後,在年會晚宴中演出他最新的駐村創作
「超越:臺灣新媒體藝術」將於10月10日至13日,在波士頓大學808藝廊(808 Commonwealth Avenue, Boston, MA 02215)展出,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會議資訊

臺灣文化部代表團參加2013年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特舉辦「超越:臺灣新媒體藝術」展覽,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文化部為拓展國內藝術村與國際之交流互動,增加臺灣文化相關人才參加國際藝術村之駐村機會,今年首度辦理「國際藝術村交流暨博覽雙年會」,經過評選後委託竹圍創藝國際有限公司辦理,預計於本(102)108日至14日組織臺灣藝術村、策展人及藝術家代表團,前往美國波士頓參加國際藝術村交流會(TransCultural Exchange,簡稱TCE),於1010日至13日在波士頓大學808藝廊舉辦「超越:臺灣新媒體藝術」展覽,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前往808畫廊觀賞。

文化部長期重視國內外藝術村交流對藝術人才養成之重要性,每年辦理「選送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交流計畫」及「國內藝術村營運扶植計畫」兩大計畫,一方面選拔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與國際藝術家近距離交流、對話,一方面補助國內藝術村進行國際交流及設備升級等項目。今年則另透過組團參加美國波士頓國際藝術村交流會建立臺灣藝術村與國際藝術村面對面溝通之機會,讓臺灣藝術村正式邁向國際。

在文化部的支持下,竹圍創藝國際有限公司將率領台灣藝術村負責人、策展人及藝術家共15位參加本次雙年會,內容包括數位錄、影像展覽,參與年會座談會以及簡介臺灣藝術村等活動,並以「超越:台灣藝術行動」為主題,展現台灣藝術家與策展人近期創作的跨領域計畫,以及創意融入生活的藝術實踐。

台灣代表將有蕭麗虹、吳瑪悧和黃文浩等三位成員參加會議座談。蕭麗虹是竹圍工作室的負責人,她將把在台灣從事藝術村經營管理超過十九年的實務經驗與大家分享,並說明她對亞洲藝術村生態的觀察和研究。吳瑪悧身為藝術家暨策展人,曾於2013年獲得台新藝術獎視覺類首獎,她將談論台灣藝術家在生態環境與社會永續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以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計畫作為代表案例。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黃文浩,則以台灣藝術與科技的最新突破為發表主題,進行台灣案例分享。此外,台灣藝術村代表,包括:橋仔頭糖廠藝術村(白屋藝術村)執行長商毓芳、都蘭糖廠藝術村專案經理李佳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策展經理王麗雅,以及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專案經理孫育晴等也將出席大會,將各藝術村的專長與特色分別展示。最後,當代藝術館前館長、現為獨立策展人的賴香伶女士,其也是本次「超越:台灣藝術行動」計畫的共同策展人,亦將前往擔任諮詢顧問,審查各國新興藝術家的駐村計畫和個人簡歷,為台灣藝術村的國際交流計畫進行媒合。

本代表團也邀請目前正在美國參加駐村計畫的趙書榕、黃翊、郭奕臣、廖祈羽、吳孟璇等台灣藝術新秀們參加,他們的創作領域包羅萬象,包括視覺、舞蹈、新媒體與數位藝術等。透過他們的實際駐村經驗,可讓與會者了解台灣藝術家在世界各地參與國際交流計畫的現況和實際案例。另在交流會中,亦設有攤位介紹台灣的藝術村。

台灣在新媒體與高科技領域有領先世界的知識與技術,許多創意人才在政府與民間的支持下發揮創新精神的基礎。本次參展,亦設有台灣新媒體特展,邀請策展人邱誌勇教授,以「超越」為主軸,挑選出台灣最具當代跨領域精神的20件作品,包括充滿詩意的互動性裝置藝術、科技與數位表演實驗,以及新型態的劇場創作,展現新媒體藝術家跳脫制式化的前瞻風格,藉此增加台灣藝術家的知名度及曝光率。該展預計於1012日在波士頓大學808藝廊舉行開幕,開幕式之後,將由台灣新興編舞家黃翊於年會晚宴中演出他最新的駐村創作。

「超越:臺灣新媒體藝術」展覽訊息如下,歡迎有興趣之民眾前往觀賞。

特展:超越:台灣新媒體藝術
日期:20131010日至1013
地點:波士頓大學808藝廊(808 Commonwealth Avenue, Boston, MA 02215)

會議資訊:
TransCultural Exchange Conference國際藝術村交流會2013年雙年會
日期:20131010日至1013
地點:波士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