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7月 03, 2012

MBTA七月一日起漲價23% 地鐵Token即起停用


不但從七月一日起,全面漲價了23%,地鐵硬幣(token)也即起不再通用,付費方式正式進入新時代。
            仍然持有地鐵硬幣者,可在七月廿日前,把地鐵硬幣拿到MBTA的指定地點,換回票面價值。
            麻州地鐵從1919年起,至少有三次停用這種金屬地鐵硬幣,但從來沒有全面禁絕使用,甚至從MBTA2006126日這天,最後一個旋轉入閘機被換成滑開的票門後,開始停售地鐵硬幣起,迄今已六年後,仍是付費方式中的一種,
            有些地鐵乘客,聽說了地鐵硬幣將停用後,開始把他們儲存的地鐵硬幣拿出來用,結果卻發現收費機不收,地鐵站員工也說不上來是為什麼。現在地鐵人員決定撥出三週,容許人們在七月廿日以前,把這些地鐵硬幣拿到指定地點換回其價值。
            這引發了誰在使用地鐵硬幣,這些地鐵硬幣停用後,怎麼處理等問題。                    過去這幾年來,在城中區(Downtown Crossing)售票辦公室有投幣口的345個電腦化售票機中,每月都能收到約二千個地鐵硬幣。每個硬幣都等於查理卡(CharlieCard)或查理票(CharlieTicket)的一元二角五分。
這些地鐵硬幣會被送到MBTA設在查理士城的錢屋,一個沒有窗戶的暗堡,每五千個裝成一袋,存起來。這些每袋約55磅,總數約三百四十萬個的地鐵硬幣,以乘搭地鐵的價值來算,等於四百廿五萬元,由交通警察(Transit Police)監管。
MBTA的代總經理Jonathan R. Davis表示,七月廿日以後,這些地鐵硬幣將被送進高溫爐鎔化。MBTA打算招標,賣給有興趣鎔解這些硬幣的金屬商人,以及一些珠寶商人。他說,這些地鐵硬幣的數量之大,使得收集、儲存及看管的開支過高,更遑論它們佔用的保險庫空間,
地鐵硬幣是在1837年時,快速運輸系統取代了私營馬車路線後引進的金屬票。
            MBTA地鐵的新票價為,單程巴士,查理卡一元二角五分到一元五角,查理票一元五角到二元,耆英及學生,四十分、六十分及七十五分。
單程地下鐵,查理卡一元七角到二元,查理票二元到二元五角,耆英及學生,六十分、八十五分及一元。
渡輪,FI區六到八元,F2波士頓區六到八元,F2跨港線(Cross Harbor)十元到十三元,F2羅根機場線十二元到十六元,港內線一元七角到三元。
七日套票,巴士從十五到十八元,巴士加地鐵的連線票十五元到十八元。
月票,巴士四十元到四十八元,巴士加地鐵的連線票五十九元到七十元。
通勤船隻,一百九十八元至二百六十二元。
通勤火車票價,從一區段的一點七元到五區段的八元,十區段的十一元。

竹蜻蜓台商盃壘球賽開打 球季三個月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會長胡美惠(前左一)七月一日宣佈,竹蜻蜓台商盃壘球賽今年由昆士老虎主辦,即日起在南波士頓的Joe Moakley公園開賽,將一連進行三個月。
今年共有六隊參賽,包括昆士老虎隊、新英格蘭大波士頓台灣商會隊、台灣黑熊隊、新英格蘭大波士頓青商隊、台客隊、麻州理工學院隊。晉級隊伍將在十月份的國慶盃中角逐冠軍。
七月一日當天的比賽結果為,台客隊和新英格蘭大波士頓台灣商會隊,六比十五,台灣黑熊隊對麻州理工學院隊,十六比十三。
七月八日這個星期,因為七月四日為美國國慶,休戰一週。(圖由胡美惠提供)

嚴文強以彝族為例申論國家法應納入習慣法


法理不外人情,是中國古諺。刻在哈佛大學進修的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副教授嚴文強,日前以涼山彝族對中國法制採取陽奉陰違對策為例,引申探討把西方法律制度照搬進中國的做法是否妥當。
            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和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倫分會合作,日前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聚會廳舉辦演講會。主持人張鳳共邀來八名學者,各就其專業領域發表論述。其中嚴文強發言時,最是激情,內容也很具故事性。
      來美後已應邀往各地做過不下十九場講談的嚴文強,以「涼山彝族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法律信仰問題~婦女自殺案的法律人類學分析」為題,和出席者分享他深入涼山考察、調研的整理結果,指國家法的中心主義不應有霸權思想,視角不應由上而下,宜結合、尊重傳統,重視普世價值。
      強調鑑往知來,研究歷史有其重要性的嚴文強指出,認為美國今日就是中國明天的人,應該以涼山彝族接受中國政府統管的經驗為參考,仔細評估,要重建新社會,是否一定得貶低原有的傳統價值、文化觀。
      嚴文強先以地圖指出,彝族聚居的涼山,是個山窮水惡的地方,但有人的地方就有其生活規則,在中國政府成為彝族管轄機構前,彝族有「黑彝(貴族)」、「白彝(平民)」,猶如印度種姓的階級區分傳統,彼此和諧共存。共產黨以出示槍枝砲彈方式,在意識形態上下工夫,不戰而屈彝族頭人後,策動奴隸階級革命,在彝族人中引發許多狀況。彝族人在共產黨的國家法與其傳統文化、習俗有衝突時,往往選擇了陽奉陰違做法。
      嚴文強以一婦女自殺案為例指出,有習慣法380多條的彝族,對於各種糾紛案件,自有其傳統協商根據,能夠因應不同細節,談出涉事雙方都滿意的賠償、解決辦法。一旦事件鬧到政府動用國家法時,彝族人往往一邊順應國家法,一邊雙方覓地悄悄繼續談判,甚至偷黑摸夜的到山區裏談,連談二、三日也要談到雙方都滿意了,問題才算解決。彝族人彼此之間還有不到不得已,不碰國家法的不成文默契。
      嚴文強還舉了個糾紛解決比較表做例證。管轄人口215,348的五個法庭區,在2008年共發生3972件民事糾紛,由家支頭人協商解決的,有3115件,佔總數的78.4%,由村鎮政府解決的有708件,佔總數的17.8%,由人民法庭解決的,只有149件,佔總數的3.75%而已。
      當天應邀講談的其他講者和講題包括,哈佛大學參訪團團長暨北京龍泉寺研修處主管法師悟光,將講談「中國佛教文化與現代社會」,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暨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江湄,將講談「『事上磨練』的新道學:五四后梁啟超對儒學與儒學史的重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訪問學者暨中國人民大學外語學院英語系副教授謝江南,將講談「中西戲劇比較初探」,哈佛大學神學院訪問學者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研究員黃慧珍博士將講談「『無言』的靈性~與 『萬有』和解」,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助理研究員高海波博士講談「明代陽明學的分化及修正運動」,哈佛大學英語系訪問學者暨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教授李尚宏將講談「黑與白如何對弈~評奧古斯特威爾遜關於黑人出路的思想」,哈佛大學延續學校(Harvard Extension School)的楊宿珍博士將講談「刻石於聖域:論從東漢到中唐的孔子廟碑」。




圖片說明:

      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訪問學者講座。(菊子攝)

      三益公所的江天源()特地寫了幅字,送給參加座談的同宗學者江湄(前左),還送她一本族譜。(菊子攝)

      嚴文強()在張鳳()介紹後,開始講談。(圖由馮國棟提供)

      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張鳳(前左三)和部份講者及出席者在會後合影。(圖由馮國棟提供)

華裔老夫婦恐嚇殺女兒全家遭捕


麻州郊區六月下旬傳出令人驚詫消息。一對華裔夫婦因出口威脅,如果女兒不償還廿年前把她走私來美後,撫養她的費用,就要殺死女兒及孫兒、燒毀女兒家而被捕。
西都會日報及CBS電視台日前在報導中指出,傅萊明罕鎮警方表示,57歲的陳宜美(譯音,Yimei Chen),和她丈夫,60歲的潘易西(譯音,Yixi Pan)住在位於康可(Concord)1168號的女兒家。六月十九日晚上九點十七分,她倆被捕。她倆另一名33歲的女兒潘秀(譯音,Xiu Pan),也一同不捕。
根據警方交給傅萊明罕地方法院的警察報告,潘、陳倆夫婦36歲的女兒,在大約晚上九點時,打了911電話報警,告訴警察,她父親掌摑她,索要六萬元。
            在限制令聆訊中,這名女兒告訴法官James Barretto,她和她先生已付給父親至少五到六萬元,但父親要更多錢,要她償還當年父親把她和她先生偷渡進美國,以及撫養她的費用。她父親還要她付當年把大兒子送回中國和祖父母住的費用。
            該份報告寫著,潘易西要求女兒馬上還錢。接著潘易西說會殺死小孩,然後再殺其他家人,燒毀房子。
            該報告還指母親陳宜美也在爭執中,威脅要殺三名小孩。還說全家會一起死在屋裏。該報告表示,潘秀做出了類似威脅。
            傅萊明喊地區法院檢控官Sarah Affel原定廿日提訊此案,但應要求延至廿一日。
            案中受害者的丈夫表示,岳父母常威脅說,如果他們不還錢,就向移民局檢舉他們。
            該報告指出,案中女兒表示,她父母的威脅是很認真的,而且她父母真會那麼做。
            在聆訊中,陳宜美以個人名義交保,潘易西須繳二千元保釋金。法官James Barretto批准了禁制令,禁止潘易西及陳宜美接近他們的女兒及孫子女。她們倆人都同意住到昆士市的親戚家中。

星期一, 7月 02, 2012

高桅帆船進波城 誌記1812戰爭200年


大波士頓今年慶祝美國生日,不但有海港節、七月四日煙火音樂會,還有海軍週(Navy Week),共有包括13艘高桅帆船的共20艘戰船,將分駐在大波士頓六個碼頭,供民眾參觀。
            已從六月廿八日起展開,將進行至七月五日的這大規模船隻展示活動,主要是為「波士頓海軍週」,慶祝1812戰爭兩百週年。民眾可上船參觀。
            其中至少有四艘船,來自其他國家,包括六月三十日抵達波士頓海港,停洎在魚碼頭(Fish Pier)的船隻,包括來自巴西的Cisne Branco,厄瓜多爾的BAE Guayas,哥倫比亞的ARC Gloria,以及印尼的Dewaruci
            印尼的Dewaruci號,是印尼海軍中最大的高桅帆船,共有11,738平方呎的風帆,主要用於訓練實習船員,也是印尼面向世界的友好大使。這次全船約有130名年紀廿上下的實習船員。
            哥倫比亞的榮耀號(ARC Gloria)是該國海軍的旗艦船,造於1968年,長60呎,寬42.5呎,主要用作訓練船,訓練海軍官校學生航海、導航和團隊合作。該船代表哥倫比亞海事節,已有行駛50萬海哩記錄。該船以金葉裝飾的船頭人像,名叫Maria Salud,取自一名雕刻家的女而。
厄瓜多爾的Bae Guayas三桅帆船是1976年在西班牙Bilbao打造,名稱來自當地首長,河流 、以及南美洲建造的第一艘船。
Cisne Branco是「白天鵝」的意思,是巴西訓練巴西海軍軍官及商船學院實習生用的船隻。
            六月三十日下午,在魚碼頭的入口處,安全人員只要求入場民眾打開揹包、手袋供檢視而已,並未索閱證件。
            美國自從1776年獨立以來,就一直是個海洋國家(maritime nation),享受著進出海洋無阻的便利,並於1812年派船出海,悍衛美國。今年的波士頓海軍週,紀念1812年戰爭兩百週年,向當年參加那場戰爭的所有水手及軍人致敬。
            根據維基百科,美國憲法號( USS Constitution)號是美國海軍的超級護衛艦(super frigate),分類在38-44門砲的那一級船艦,擁有兩層全裝砲甲板和較多的加農砲,以及堅韌的橡木船殼,因此得來「老式鐵殼船 (Old Ironsides)」這綽號。
            1812年這場戰爭中打敗英國的美國憲法號,六月三十日時,停洎在查理士城(Charlestown)的波士頓海軍碼頭(Boston Navy Yard)。是全世界迄今仍浮在水面上的最古老戰艦。美國海岸巡航艦─切割老鷹三桅帆船(Cutter Barque Eagle)就停在美國憲法號後面。
            美國憲法號是波士頓的Hartt船廠打造出來,在1797年十月21日下海的。這艘船也是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當年訂造來保護美國海上利益的六艘船之一。
            參展船隻的停洎地點,除了前述四艘來自其他國家船隻停洎在魚碼頭外,其他船隻及停洎地點分別為,北傑特麻州港(North Jetty Massport)、黑鷹港(Black Falcon Terminal)、波士頓四號碼頭(Pier 4)、查理士城海軍碼頭(Charlestown Navy Yard)、波士頓市第一區(USCG First District Boston)等。
           
            在即日起至七月五日間,還有的一些特別活動,包括七月一日至三日的每日下午兩點,在巴爾的摩之驕二號的模仿海戰,波士頓茶黨事件重演,美國海岸巡衛隊樂隊將於七月二日下午四點在查理士城海軍碼頭,七月四日下午兩點在波士頓市府廣場演奏。七月三日下午兩點,美國憲法號演習槍戰。




圖片說明:

            厄瓜多爾的Bae Guayas三桅帆船。(菊子攝)

            巴西的白天鵝(Cisne Branco)、厄瓜多爾的Bae Guayas及哥倫比亞的榮耀號,依序排列在魚碼頭旁。(菊子攝)

下面為船隻及停洎地點資訊:

至孝篤親頒獎學金 鼓勵宗親子弟傳承中華文化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昨()日頒發一千五百元獎學金,給十八名在廣教、僑立中文學校就讀,成績優異的宗親子弟,鼓勵他們傳承中華文化,發揚該公所事親至孝,篤愛同宗的傳統精神。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家驊、陳滋源,以及獎學金委員會的陳毓禮、陳黃美蘭、陳文浩等人,主持頒獎儀式。其中陳家驊和陳毓禮還分別為頒獎禮致詞。
            陳家驊語重心長的提醒一眾宗親後進,學習中文,不只是要學會寫幾個中文字,更是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分辨是非,勇於維護真理正義。
            陳毓禮簡述公所歷史,稱許宗親熱心,期許後輩效法先人。他說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已近九十歲(成立於1923),能夠傳承、發揚光大,全因為宗親們個個不計較,熱心的服務公所、關懷社區。陳家驊上任主席後,陳家驊本人與公所在慈善捐助上,不遺餘力,包括華埠王氏青年會、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廣教學校等等,他相信,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是波士頓華埠內慈善活動做得最多的組織,宗親後進們,都應該為身為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會員,感到驕傲。
            陳毓禮還講述了帝舜的故事,希望領取獎學金的宗親子弟們能瞭解到,他們的祖先帝舜,侍奉父母至孝,名聲遠播,締造出帝堯禪位的歷史佳話,希望宗親子弟們也能效法帝舜,孝順父母,關愛社區,造福百姓。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議長陳文浩表示,雖然廣教、僑立中文學校在兩校各自的畢業典禮中,都已表揚過學業成績前三名的學生,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在自己的公所會址內,再舉辦一次活動,頒發獎學金給成績優異的陳胡袁三姓宗親子弟,目的之一,是藉此鼓勵年輕宗親認識公所,與其他宗親互動,培養感情。
            昨日得獎學生之一,陳萬輝的父親,在波士頓科學公司做系統管理員的陳逸龍就說,他們一家住在阿靈頓市,送孩子上廣教學校學中文,但要不是因為這頒發獎學金活動,還真沒到至孝篤親公所走動過。昨日應邀帶孩子領獎學金後,他也順理成章,加入公所,成為會員,開始和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連上線。
            昨日獲頒獎學金的十八人,包括廣教學校陳曉彤、陳萬輝、陳杰祺、陳華玲、陳恒宇、陳麗娜、陳卓琳、陳行茵、陳卓思、陳景榮、陳景欣,以及僑立學校的陳浩斌、陳訕(改為火字邊)鋒、陳樹信、陳卓明、陳卓盈、陳慧晶、陳美棋。



圖片說明: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幹部和得獎宗親們合影。(菊子攝)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左二)主席陳家驊在頒獎禮中致詞。(菊子攝)

            陳建立(左起)、陳黃美蘭、陳家驊、陳滋源、陳毓禮、陳文浩、陳余寶愛等人和一對得獎的姊弟,陳景欣(前左)、陳景榮合影。(菊子攝)

長興豆腐贊助 甘國衛波城弘佛法


原為香港演藝明星,現為佛教法音傳播中心創辦人的甘國衛,六月廿九、三十兩日,分別在牛頓市與劍橋市,舉辦了兩場佛法講座,講談「無量義」與「禪悟」。
            根據佛教法音傳播中心網站的創辦人介紹,無線電視台第7期藝員培訓班畢業的甘國衛,皈依於香港菩提學會會長西方寺永惺老和尚座下,早從八十年代起,就不斷到各地講法,2007年在西方寺舉辦供千僧的「齋僧大會」,2008年協助香港菩提學會西方寺策劃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的「梵音響新春獻吉祥」大型佛教音樂會,2010年在馬來西亞成立佛教法音傳播中心馬來西亞吉隆坡秘書處,2012年五月30日,獲廣東省茂名市佛教協會聘為第三屆名譽副會長。
            甘國衛去年九月曾與其妻朱璧汶來波士頓演出並弘法。這次再訪波士頓,是由篤信佛教,一向樂善好施,從越南來美已逾32年的長興豆腐公司老闆,姚敬清、黃錦鄉夫婦贊助。
            他在波士頓的行程,從六月廿三、廿四兩日,在昆士市的千佛寺,講談「大乘禪修體驗營」,六月廿五日晚在帝苑大酒樓,舉辦紅伶金曲會知音的演唱活動,六月廿七日,到羅德島敦煌文化服務中心辦了場佛學講座。
六月三十日下午,甘國衛再應哈佛大學虎鶴太極少林基金會及昆士少林中心之邀,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講「禪悟」,有李健遠師傅、關麗莎為開場致詞。
甘國衛強調,佛法雖然精深,道理其實易懂,他在哈佛燕京的這場講座,主旨是「禪悟:就是心靈淨化工夫,就是解脫之妙藥」。他認為,菩提達摩祖師當年把佛教和禪法到代中國嵩山少林寺,從而影響了中國佛教和武術的發展,而佛教修禪的目的,是要達到佛陀的清淨知覺,擺脫生死病痛等苦惱的境地。他說,佛陀教育弟子必須明白宇宙虛空,一切轉瞬即逝,變幻無常,皆不可依,能夠明白並勘破這些幻起幻滅,就能夠擺脫痛苦。
甘國衛在講談中還指,佛陀教導眾生順應因果變化的規律,要致力改變害人害己的壞習慣,包括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等。
(七月一)日,甘國衛已轉往紐約,在紐約中華公所演出「甘國衛妙韻會知音文藝滙演」。稍後他將再轉往多倫多。
查詢甘國衛美加巡迴弘法及演唱會詳情,可洽李德寶1-781-248-3605


圖片說明:

            甘國衛(右二)和司徒宗達(左一)、關麗莎(左二),以及千佛寺、觀音寺信眾在哈佛燕京圖書館前留影。(菊子攝)

            長興豆腐公司老闆,姚敬清()、黃錦鄉()夫婦贊助甘國衛()訪波弘法。(菊子攝)

星期六, 6月 30, 2012

波士頓人口再添7500 邁入62萬5大關


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US Census)(廿九)日公佈的最新人口數據,波士頓的人口又增加了。從2010年的617,594人,增加到2011年的625,087人,共增加7,493人,增幅1.2%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homas M. Menin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數目證明了波士頓市是個很有吸引力的城市。波市的住宅單位、新工作增加,社區環境優良,都吸引人遷來居住。
波士頓市這幾年人口持續增加。根據2010年的人口統計,和十年前的2000年相比,波市人口增加了二萬八千,首度打破1970年以來的六十萬大關。最近這十年的從2000年到2010年增幅4.8%,遠比1990年到2000年時的2.6%增幅為高。

Obama 錄音祝賀 麻州美國公民再添1665人


美國下週將慶祝236歲生日,移民局趁高興,昨(廿九)日在海港世貿中心(Seaport World Trade Center)舉辦宣示入籍儀式,歡迎來自114國的1665人,加入美國公民行列,並提醒他們,公民的義務之一是投票。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 (USCIS) )每年都在各州不同地點,為申請成為公民者舉辦入籍宣誓儀式。昨日固然有很多人在同一地點成為公民,但波士頓市規模最大,場面最壯觀的宣誓入籍記錄,發生在2010年九月十四日,那天也正好是總統大選初選日,共有來自151個國家的5189人,在紅襪隊的芬衛球場,宣誓入籍。
      昨日主持入籍宣誓的法官是美國第方法官(Magistrate Judge)鮑樂(Marianne Bowler),領唱美國國歌的是劍橋市警察局警官魏爾絲(Pauline Wells),致詞祝賀的有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波士頓地區主任李奧丹(Denis Riordan)
      儀式中還播了一段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講話。他提醒一眾新美國人,美國是個沒有夢是不可能的國家,希望大家能繼續傳述美國故事。
宣誓入籍的1665人,來自114個不同國家,包括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保利維亞、剛果、巴西、希臘、芬蘭、法國、英國、德國、摩洛哥、印度、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等。當然中、港、台,也一樣不缺。
      一名六年前從中國廣州來美,進東北大學就讀的年輕女士,畢業後進了劍橋市的生化公司工作,覺得美國這兒的工作及生活質量都很好,愛上了波士頓,又遇見華裔心上人,結了婚,就申請入籍了。她覺得昨日的宣誓儀式還好,但是為了等法官出席主持儀式,在那枯坐兩小時,實在太久了些。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原籍馬來西亞,刻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男子,語帶批評的表示,法官遲到那麼久,顯得對新移民不夠尊重。
昨日宣誓入籍者中,也有不少人並非新移民。原籍馬來西亞的華裔藝術家陳素(Sand T. Kalloch),來美已20年,也是昨日才成為公民。在丈夫一家人陪同中來到宣誓會場的她表示,那麼久以後才入籍公民,倒並不是申請費時,而是她要求自己,要等到在美國居住的時間和她當年住在馬來西亞的時間一樣長時,才申請入籍。她已婚,以丈夫威斯理(Wesley Kalloch)的名義申請,原本以為要花九到十二個月,沒想到三個月文件就批下來了。
由於居美已久,昨日的宣誓入籍,並未讓她覺得自己在宣誓前後,有何不同,有權投票,大概是最大的差異。
      麻州難民移民援助處(MIRA)昨日啟動「回擊投票(FIGHT BACK: VOTE)」行動,派出九十多名義工,在會場促請新移民登記成為選民。MIRA也揚言,要在大選日前,挨家挨戶的拜訪五千戶人家,打電話給兩萬名新移民,促請他們出席投票。MIRA還打算進入新罕布夏州(NH),遊說一萬名對移民友好的選民出席投票。


圖片說明:

      1665人在海港世貿中心宣誓,親友坐在後面的場面,很壯觀。(菊子攝)

      集體宣誓後,還要排隊領公民證。(菊子攝)

      華裔藝術家陳素昨日也成為美國公民。(菊子攝)
C      華裔藝術家陳素昨日成為美國公民,和丈夫威斯理(Wesley Kalloch)挑了個彰顯波士頓精神的地方留影。(菊子攝)

羅州星星中文學校頒獎烤肉慶結業


羅德島州星星中文學校日前舉辦畢業、結業典禮,頒發獎狀給各項比賽成績優異同學,逾百人歡聚一堂。典禮後還舉行燒烤會,慶祝學期結束。
      1996年由高興亞創辦的羅德島州星星中文學校,在曾任校長的萬寅生、雷公民,以及現任校長王曉元,校長顧問章賢信、副校長才旭、饒彬、張華、中文教學部部長徐海英、數學部部長孫曉娟、校刊宣傳部白立芬、趙軍、鄭穎蘋、網路管理鄭小清,以及一眾老師努力下,校務越辦越有聲有色,藉著租用的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場地既有充足教室,還有籃球場、排球場、聚會場所,環境優良,學生人數還一度增加到逾120人,開辦的班別也也八個中文班、七個數學班,SAT的數學、英文、中文班,以及繪畫班、國際象棋班、成人中文班等等,教學內容十分多元。
      其中的數學班,更包括算術、代數、幾何、微積分,程度頗高。繪畫班也在一名新聘的西人藝術家老師悉心執教下,啟發了學生們的創意,讓學校得以辦出一場頗具水準的畫展。
      六月廿三日畢業、結業典禮這天,是星星中文學校每年的發獎大日子。在學期進行間參加演講、作文、歌唱、數學等各項比賽的得獎學生,這天分批上台領獎,家長們在台下舉相機猛拍。
      中文教學部部長徐海英指出,該校的第三屆中文演講比賽,學生們參賽更積極,表現更佳,籌辦工作也比往年順利,令人高興。其中第一冊至第四冊班的朗誦組有24人參賽,第五冊以上的演講組有13人參賽。副校長張華、社區代表馬玲、家長代表蒼玉會、魏叄擔任評審,中文部老師張曉君主持。
      比賽時,第五冊班的劉晶、張國威等人,還在老師羅瀟芳指導下,表演配樂詩朗誦「千古唐詩」。
      演講組的得獎者有一等獎劉陽熙(朋友),二等獎劉晶(保護大熊貓)、林劍涵(青春沒有失敗)、三等獎張國樑(去馬來西亞探親),禹昆倫(電子遊戲),馮嘉慧(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朗誦組,特等獎王晨瀅(把酒對月)、一等獎王芬妮(聰明的愛迪生),二等獎四名,高展輝(猴子撈月、陳娜娜(彎彎的月亮)、高詩婷(晒太陽)、龐籽貝(狼來了);三等獎四名,吳皓(阿凡提)、鄭方屹(大自然的語言)、蘇菲(你喜歡我的帽子嗎?)、陳姗姗(蔡倫造紙)
      作文比賽有八人獲獎,包來一等獎林劍涵、陳琳珍,二等獎武欣怡、王樂山,三等獎江雨瀟、黃夫杰,吳明一,以及來自外校,獲特別獎的陳養卉。星星中文學校把他們的作品,以及另外兩名學生的作品,都推薦參加了由中國僑聯、全國台聯、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快樂作文」雜誌社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世界華人小學生作文大賽。其中有吳明一、林劍涵、武欣怡、江雨瀟、劉陽熙等五人,依序獲一、二、三獎。
      第二屆數學盃,有五隊51名同學參加,第二組、第四組和第五組,依序獲一、二、三名。
      星星中文學校在2011年秋,還有20名同學報名參加YCT考試。王樂山和吳明一參加了HSK四級考試。
      典禮結束後,所有出席者移步到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旁,由羅德島設計學院學生為該會整建出來的涼台、花園,享受義工萬更生、劉廉生、王匯、萬禛、姚金品等人費心燒烤出來,香氣四溢的各色美食。

圖片說明:

      星星中文學校結業,頒獎鼓勵學生。右一為校長顧問章賢信,後排右一為校長王曉元,副校長張華(後右二)(菊子攝)

      星星中文學校結業,頒獎鼓勵學生。後起左一,徐海英、王曉元、萬寅生、章賢信等人。(菊子攝)

      星星中文學校中文教學部部長徐海英宣佈得獎名單。(菊子攝)

      星星中文學校繪畫班學生作品貼在牆上、擺在桌上展示。(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