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02, 2012

高桅帆船進波城 誌記1812戰爭200年


大波士頓今年慶祝美國生日,不但有海港節、七月四日煙火音樂會,還有海軍週(Navy Week),共有包括13艘高桅帆船的共20艘戰船,將分駐在大波士頓六個碼頭,供民眾參觀。
            已從六月廿八日起展開,將進行至七月五日的這大規模船隻展示活動,主要是為「波士頓海軍週」,慶祝1812戰爭兩百週年。民眾可上船參觀。
            其中至少有四艘船,來自其他國家,包括六月三十日抵達波士頓海港,停洎在魚碼頭(Fish Pier)的船隻,包括來自巴西的Cisne Branco,厄瓜多爾的BAE Guayas,哥倫比亞的ARC Gloria,以及印尼的Dewaruci
            印尼的Dewaruci號,是印尼海軍中最大的高桅帆船,共有11,738平方呎的風帆,主要用於訓練實習船員,也是印尼面向世界的友好大使。這次全船約有130名年紀廿上下的實習船員。
            哥倫比亞的榮耀號(ARC Gloria)是該國海軍的旗艦船,造於1968年,長60呎,寬42.5呎,主要用作訓練船,訓練海軍官校學生航海、導航和團隊合作。該船代表哥倫比亞海事節,已有行駛50萬海哩記錄。該船以金葉裝飾的船頭人像,名叫Maria Salud,取自一名雕刻家的女而。
厄瓜多爾的Bae Guayas三桅帆船是1976年在西班牙Bilbao打造,名稱來自當地首長,河流 、以及南美洲建造的第一艘船。
Cisne Branco是「白天鵝」的意思,是巴西訓練巴西海軍軍官及商船學院實習生用的船隻。
            六月三十日下午,在魚碼頭的入口處,安全人員只要求入場民眾打開揹包、手袋供檢視而已,並未索閱證件。
            美國自從1776年獨立以來,就一直是個海洋國家(maritime nation),享受著進出海洋無阻的便利,並於1812年派船出海,悍衛美國。今年的波士頓海軍週,紀念1812年戰爭兩百週年,向當年參加那場戰爭的所有水手及軍人致敬。
            根據維基百科,美國憲法號( USS Constitution)號是美國海軍的超級護衛艦(super frigate),分類在38-44門砲的那一級船艦,擁有兩層全裝砲甲板和較多的加農砲,以及堅韌的橡木船殼,因此得來「老式鐵殼船 (Old Ironsides)」這綽號。
            1812年這場戰爭中打敗英國的美國憲法號,六月三十日時,停洎在查理士城(Charlestown)的波士頓海軍碼頭(Boston Navy Yard)。是全世界迄今仍浮在水面上的最古老戰艦。美國海岸巡航艦─切割老鷹三桅帆船(Cutter Barque Eagle)就停在美國憲法號後面。
            美國憲法號是波士頓的Hartt船廠打造出來,在1797年十月21日下海的。這艘船也是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當年訂造來保護美國海上利益的六艘船之一。
            參展船隻的停洎地點,除了前述四艘來自其他國家船隻停洎在魚碼頭外,其他船隻及停洎地點分別為,北傑特麻州港(North Jetty Massport)、黑鷹港(Black Falcon Terminal)、波士頓四號碼頭(Pier 4)、查理士城海軍碼頭(Charlestown Navy Yard)、波士頓市第一區(USCG First District Boston)等。
           
            在即日起至七月五日間,還有的一些特別活動,包括七月一日至三日的每日下午兩點,在巴爾的摩之驕二號的模仿海戰,波士頓茶黨事件重演,美國海岸巡衛隊樂隊將於七月二日下午四點在查理士城海軍碼頭,七月四日下午兩點在波士頓市府廣場演奏。七月三日下午兩點,美國憲法號演習槍戰。




圖片說明:

            厄瓜多爾的Bae Guayas三桅帆船。(菊子攝)

            巴西的白天鵝(Cisne Branco)、厄瓜多爾的Bae Guayas及哥倫比亞的榮耀號,依序排列在魚碼頭旁。(菊子攝)

下面為船隻及停洎地點資訊:

至孝篤親頒獎學金 鼓勵宗親子弟傳承中華文化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昨()日頒發一千五百元獎學金,給十八名在廣教、僑立中文學校就讀,成績優異的宗親子弟,鼓勵他們傳承中華文化,發揚該公所事親至孝,篤愛同宗的傳統精神。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家驊、陳滋源,以及獎學金委員會的陳毓禮、陳黃美蘭、陳文浩等人,主持頒獎儀式。其中陳家驊和陳毓禮還分別為頒獎禮致詞。
            陳家驊語重心長的提醒一眾宗親後進,學習中文,不只是要學會寫幾個中文字,更是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分辨是非,勇於維護真理正義。
            陳毓禮簡述公所歷史,稱許宗親熱心,期許後輩效法先人。他說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已近九十歲(成立於1923),能夠傳承、發揚光大,全因為宗親們個個不計較,熱心的服務公所、關懷社區。陳家驊上任主席後,陳家驊本人與公所在慈善捐助上,不遺餘力,包括華埠王氏青年會、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廣教學校等等,他相信,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是波士頓華埠內慈善活動做得最多的組織,宗親後進們,都應該為身為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會員,感到驕傲。
            陳毓禮還講述了帝舜的故事,希望領取獎學金的宗親子弟們能瞭解到,他們的祖先帝舜,侍奉父母至孝,名聲遠播,締造出帝堯禪位的歷史佳話,希望宗親子弟們也能效法帝舜,孝順父母,關愛社區,造福百姓。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議長陳文浩表示,雖然廣教、僑立中文學校在兩校各自的畢業典禮中,都已表揚過學業成績前三名的學生,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在自己的公所會址內,再舉辦一次活動,頒發獎學金給成績優異的陳胡袁三姓宗親子弟,目的之一,是藉此鼓勵年輕宗親認識公所,與其他宗親互動,培養感情。
            昨日得獎學生之一,陳萬輝的父親,在波士頓科學公司做系統管理員的陳逸龍就說,他們一家住在阿靈頓市,送孩子上廣教學校學中文,但要不是因為這頒發獎學金活動,還真沒到至孝篤親公所走動過。昨日應邀帶孩子領獎學金後,他也順理成章,加入公所,成為會員,開始和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連上線。
            昨日獲頒獎學金的十八人,包括廣教學校陳曉彤、陳萬輝、陳杰祺、陳華玲、陳恒宇、陳麗娜、陳卓琳、陳行茵、陳卓思、陳景榮、陳景欣,以及僑立學校的陳浩斌、陳訕(改為火字邊)鋒、陳樹信、陳卓明、陳卓盈、陳慧晶、陳美棋。



圖片說明: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幹部和得獎宗親們合影。(菊子攝)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左二)主席陳家驊在頒獎禮中致詞。(菊子攝)

            陳建立(左起)、陳黃美蘭、陳家驊、陳滋源、陳毓禮、陳文浩、陳余寶愛等人和一對得獎的姊弟,陳景欣(前左)、陳景榮合影。(菊子攝)

長興豆腐贊助 甘國衛波城弘佛法


原為香港演藝明星,現為佛教法音傳播中心創辦人的甘國衛,六月廿九、三十兩日,分別在牛頓市與劍橋市,舉辦了兩場佛法講座,講談「無量義」與「禪悟」。
            根據佛教法音傳播中心網站的創辦人介紹,無線電視台第7期藝員培訓班畢業的甘國衛,皈依於香港菩提學會會長西方寺永惺老和尚座下,早從八十年代起,就不斷到各地講法,2007年在西方寺舉辦供千僧的「齋僧大會」,2008年協助香港菩提學會西方寺策劃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的「梵音響新春獻吉祥」大型佛教音樂會,2010年在馬來西亞成立佛教法音傳播中心馬來西亞吉隆坡秘書處,2012年五月30日,獲廣東省茂名市佛教協會聘為第三屆名譽副會長。
            甘國衛去年九月曾與其妻朱璧汶來波士頓演出並弘法。這次再訪波士頓,是由篤信佛教,一向樂善好施,從越南來美已逾32年的長興豆腐公司老闆,姚敬清、黃錦鄉夫婦贊助。
            他在波士頓的行程,從六月廿三、廿四兩日,在昆士市的千佛寺,講談「大乘禪修體驗營」,六月廿五日晚在帝苑大酒樓,舉辦紅伶金曲會知音的演唱活動,六月廿七日,到羅德島敦煌文化服務中心辦了場佛學講座。
六月三十日下午,甘國衛再應哈佛大學虎鶴太極少林基金會及昆士少林中心之邀,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講「禪悟」,有李健遠師傅、關麗莎為開場致詞。
甘國衛強調,佛法雖然精深,道理其實易懂,他在哈佛燕京的這場講座,主旨是「禪悟:就是心靈淨化工夫,就是解脫之妙藥」。他認為,菩提達摩祖師當年把佛教和禪法到代中國嵩山少林寺,從而影響了中國佛教和武術的發展,而佛教修禪的目的,是要達到佛陀的清淨知覺,擺脫生死病痛等苦惱的境地。他說,佛陀教育弟子必須明白宇宙虛空,一切轉瞬即逝,變幻無常,皆不可依,能夠明白並勘破這些幻起幻滅,就能夠擺脫痛苦。
甘國衛在講談中還指,佛陀教導眾生順應因果變化的規律,要致力改變害人害己的壞習慣,包括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等。
(七月一)日,甘國衛已轉往紐約,在紐約中華公所演出「甘國衛妙韻會知音文藝滙演」。稍後他將再轉往多倫多。
查詢甘國衛美加巡迴弘法及演唱會詳情,可洽李德寶1-781-248-3605


圖片說明:

            甘國衛(右二)和司徒宗達(左一)、關麗莎(左二),以及千佛寺、觀音寺信眾在哈佛燕京圖書館前留影。(菊子攝)

            長興豆腐公司老闆,姚敬清()、黃錦鄉()夫婦贊助甘國衛()訪波弘法。(菊子攝)

星期六, 6月 30, 2012

波士頓人口再添7500 邁入62萬5大關


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US Census)(廿九)日公佈的最新人口數據,波士頓的人口又增加了。從2010年的617,594人,增加到2011年的625,087人,共增加7,493人,增幅1.2%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homas M. Menin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數目證明了波士頓市是個很有吸引力的城市。波市的住宅單位、新工作增加,社區環境優良,都吸引人遷來居住。
波士頓市這幾年人口持續增加。根據2010年的人口統計,和十年前的2000年相比,波市人口增加了二萬八千,首度打破1970年以來的六十萬大關。最近這十年的從2000年到2010年增幅4.8%,遠比1990年到2000年時的2.6%增幅為高。

Obama 錄音祝賀 麻州美國公民再添1665人


美國下週將慶祝236歲生日,移民局趁高興,昨(廿九)日在海港世貿中心(Seaport World Trade Center)舉辦宣示入籍儀式,歡迎來自114國的1665人,加入美國公民行列,並提醒他們,公民的義務之一是投票。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 (USCIS) )每年都在各州不同地點,為申請成為公民者舉辦入籍宣誓儀式。昨日固然有很多人在同一地點成為公民,但波士頓市規模最大,場面最壯觀的宣誓入籍記錄,發生在2010年九月十四日,那天也正好是總統大選初選日,共有來自151個國家的5189人,在紅襪隊的芬衛球場,宣誓入籍。
      昨日主持入籍宣誓的法官是美國第方法官(Magistrate Judge)鮑樂(Marianne Bowler),領唱美國國歌的是劍橋市警察局警官魏爾絲(Pauline Wells),致詞祝賀的有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波士頓地區主任李奧丹(Denis Riordan)
      儀式中還播了一段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講話。他提醒一眾新美國人,美國是個沒有夢是不可能的國家,希望大家能繼續傳述美國故事。
宣誓入籍的1665人,來自114個不同國家,包括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保利維亞、剛果、巴西、希臘、芬蘭、法國、英國、德國、摩洛哥、印度、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等。當然中、港、台,也一樣不缺。
      一名六年前從中國廣州來美,進東北大學就讀的年輕女士,畢業後進了劍橋市的生化公司工作,覺得美國這兒的工作及生活質量都很好,愛上了波士頓,又遇見華裔心上人,結了婚,就申請入籍了。她覺得昨日的宣誓儀式還好,但是為了等法官出席主持儀式,在那枯坐兩小時,實在太久了些。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原籍馬來西亞,刻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男子,語帶批評的表示,法官遲到那麼久,顯得對新移民不夠尊重。
昨日宣誓入籍者中,也有不少人並非新移民。原籍馬來西亞的華裔藝術家陳素(Sand T. Kalloch),來美已20年,也是昨日才成為公民。在丈夫一家人陪同中來到宣誓會場的她表示,那麼久以後才入籍公民,倒並不是申請費時,而是她要求自己,要等到在美國居住的時間和她當年住在馬來西亞的時間一樣長時,才申請入籍。她已婚,以丈夫威斯理(Wesley Kalloch)的名義申請,原本以為要花九到十二個月,沒想到三個月文件就批下來了。
由於居美已久,昨日的宣誓入籍,並未讓她覺得自己在宣誓前後,有何不同,有權投票,大概是最大的差異。
      麻州難民移民援助處(MIRA)昨日啟動「回擊投票(FIGHT BACK: VOTE)」行動,派出九十多名義工,在會場促請新移民登記成為選民。MIRA也揚言,要在大選日前,挨家挨戶的拜訪五千戶人家,打電話給兩萬名新移民,促請他們出席投票。MIRA還打算進入新罕布夏州(NH),遊說一萬名對移民友好的選民出席投票。


圖片說明:

      1665人在海港世貿中心宣誓,親友坐在後面的場面,很壯觀。(菊子攝)

      集體宣誓後,還要排隊領公民證。(菊子攝)

      華裔藝術家陳素昨日也成為美國公民。(菊子攝)
C      華裔藝術家陳素昨日成為美國公民,和丈夫威斯理(Wesley Kalloch)挑了個彰顯波士頓精神的地方留影。(菊子攝)

羅州星星中文學校頒獎烤肉慶結業


羅德島州星星中文學校日前舉辦畢業、結業典禮,頒發獎狀給各項比賽成績優異同學,逾百人歡聚一堂。典禮後還舉行燒烤會,慶祝學期結束。
      1996年由高興亞創辦的羅德島州星星中文學校,在曾任校長的萬寅生、雷公民,以及現任校長王曉元,校長顧問章賢信、副校長才旭、饒彬、張華、中文教學部部長徐海英、數學部部長孫曉娟、校刊宣傳部白立芬、趙軍、鄭穎蘋、網路管理鄭小清,以及一眾老師努力下,校務越辦越有聲有色,藉著租用的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場地既有充足教室,還有籃球場、排球場、聚會場所,環境優良,學生人數還一度增加到逾120人,開辦的班別也也八個中文班、七個數學班,SAT的數學、英文、中文班,以及繪畫班、國際象棋班、成人中文班等等,教學內容十分多元。
      其中的數學班,更包括算術、代數、幾何、微積分,程度頗高。繪畫班也在一名新聘的西人藝術家老師悉心執教下,啟發了學生們的創意,讓學校得以辦出一場頗具水準的畫展。
      六月廿三日畢業、結業典禮這天,是星星中文學校每年的發獎大日子。在學期進行間參加演講、作文、歌唱、數學等各項比賽的得獎學生,這天分批上台領獎,家長們在台下舉相機猛拍。
      中文教學部部長徐海英指出,該校的第三屆中文演講比賽,學生們參賽更積極,表現更佳,籌辦工作也比往年順利,令人高興。其中第一冊至第四冊班的朗誦組有24人參賽,第五冊以上的演講組有13人參賽。副校長張華、社區代表馬玲、家長代表蒼玉會、魏叄擔任評審,中文部老師張曉君主持。
      比賽時,第五冊班的劉晶、張國威等人,還在老師羅瀟芳指導下,表演配樂詩朗誦「千古唐詩」。
      演講組的得獎者有一等獎劉陽熙(朋友),二等獎劉晶(保護大熊貓)、林劍涵(青春沒有失敗)、三等獎張國樑(去馬來西亞探親),禹昆倫(電子遊戲),馮嘉慧(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朗誦組,特等獎王晨瀅(把酒對月)、一等獎王芬妮(聰明的愛迪生),二等獎四名,高展輝(猴子撈月、陳娜娜(彎彎的月亮)、高詩婷(晒太陽)、龐籽貝(狼來了);三等獎四名,吳皓(阿凡提)、鄭方屹(大自然的語言)、蘇菲(你喜歡我的帽子嗎?)、陳姗姗(蔡倫造紙)
      作文比賽有八人獲獎,包來一等獎林劍涵、陳琳珍,二等獎武欣怡、王樂山,三等獎江雨瀟、黃夫杰,吳明一,以及來自外校,獲特別獎的陳養卉。星星中文學校把他們的作品,以及另外兩名學生的作品,都推薦參加了由中國僑聯、全國台聯、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快樂作文」雜誌社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世界華人小學生作文大賽。其中有吳明一、林劍涵、武欣怡、江雨瀟、劉陽熙等五人,依序獲一、二、三獎。
      第二屆數學盃,有五隊51名同學參加,第二組、第四組和第五組,依序獲一、二、三名。
      星星中文學校在2011年秋,還有20名同學報名參加YCT考試。王樂山和吳明一參加了HSK四級考試。
      典禮結束後,所有出席者移步到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旁,由羅德島設計學院學生為該會整建出來的涼台、花園,享受義工萬更生、劉廉生、王匯、萬禛、姚金品等人費心燒烤出來,香氣四溢的各色美食。

圖片說明:

      星星中文學校結業,頒獎鼓勵學生。右一為校長顧問章賢信,後排右一為校長王曉元,副校長張華(後右二)(菊子攝)

      星星中文學校結業,頒獎鼓勵學生。後起左一,徐海英、王曉元、萬寅生、章賢信等人。(菊子攝)

      星星中文學校中文教學部部長徐海英宣佈得獎名單。(菊子攝)

      星星中文學校繪畫班學生作品貼在牆上、擺在桌上展示。(菊子攝)

波市公圖館中文讀書會暢論如何和老外打交道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的中文讀書會在該館中文部的楊慶儀、陳貴英等人經營下,越來越受歡迎,最近還增開了電腦中文班。
      楊慶儀指出,該館自中文讀書會舉辦以來,已有越來越多讀者知道該館中文圖書及影音資料,藏量豐富,前來借用的人數增加不少,令人高興。
      日前該館中文讀書會討論在報章上寫實用英文專欄的作者懷中,2011年十二月出版的新書「如何和老外打交道」,書友們更是談得口沫橫飛。
      懷中原名任德惠,台大外文系高材生,居美四十多年,曾在大學、圖書館任職,對口語英文有深入研究,「如何和老外打交道」是他的心得整理。許多讀者閱後,認為該書結合實際生活經驗,十分有參考價值。甚至還有從中國大陸來者,希望懷中能在中國大陸出版相關著作。
      出席討論會的書友都認為,「如何和老外打交道」這本書,以通俗英文會話,介紹了美國社會的禮節,包括慰問、致謝、推薦、道賀、抱怨、解窘等,極具參考價值。他們說,初到美國的移民,往往因為語言不通、人地生疏,又不明白當地習俗,生活起居常遇困擾,有了懷中這本書,不但學到實用英文,也可學到美國禮儀,以及實際生活中需要用到的英語。例如和法院車禍有關的對話,申請老人福利、醫療卡、地鐵卡等等。
      楊慶儀表示,中文讀書會可為本地華人提供一個聚會,見面,互助的機會。由於華人的喜愛讀書,該館中文圖書出借率越來越高,購書經費也因此並未刪減。該館還為服務華裔讀者,增設了以中文教授電腦應用服務。
查詢波士頓公共圖書館詳情,可洽楊慶儀(Caroline Young)或陳貴英(Kay Chen)電話617-859-2339 

圖片說明:

      楊慶儀(右四)和中文讀書會的書友們合影。(圖由中文讀書會提供)

星期五, 6月 29, 2012

羅州馮偉傑市長宣佈競選連任 華人力挺


羅德島州唯一的華裔市長,克蘭斯頓(Cranston)市市長馮偉傑,日前一宣佈競選連任,七、八十名羅州華人立即在皇都餐廳舉辦籌款會,為他打氣。
      由於羅州克蘭斯頓市才修訂了市法,目前已連任兩屆,在位三年餘的馮偉傑,一旦今年順利連任,新的市長任期將由現在的兩年,延長為四年。
      羅德島華人協會主席葉超,全美安良工商會總理胡英僚和陳卓任、鄺英偉、吳子平等人在馮偉傑宣佈競選連任後,立即在羅州皇都餐廳(King’s Garden)為他舉辦籌款會造勢。羅德島大學商學院院長陳紹寬,新華飯店東主甄小莉、敦煌文化服務中心五名創辦人之一的黃鳳慈、曾任欖城安良工商會會長的葉鈺霖、中心雜貨東主連漢強、羅德島華人協會理事黃樺、Jacky’s 星河餐廳東主高建華,即將開張Villari’s武術中心的梁素英等,不下七、八十人,興致高昂的趕到皇都餐廳,和新朋舊友打招呼,預祝馮偉傑當選。
      出席支持者中,還包括已高齡九十,1936年就從中國台山移民來美的羅鴻紹。馮偉傑的父母,馮廣運、勞丹萍也在會場,與一眾出席者寒暄問好。     
      羅州當地的前鋒報(Herald)指出,馮偉傑自從當選為羅州克蘭斯頓市市長後,經歷了一連串大事,包括一次歷史性的大水災,高達兩位數的經濟衰退,以及一名學校祈禱者帶來的爭議,都曾經讓他成為全美國關注的對象。
      馮偉傑日前在平原梭魚韻律(Cadence on Plainfield Pike)宣佈競選連任時表示,當市長是他的夢想之一,而大家都知道,克市面對許多挑戰,他很高興過去這幾年與市民共同努力,穩定了市內經濟,但他不諱言,未來大家還得犧牲,做不少痛苦決定。
      馮偉傑當初首度上任時,立即面對州政府減少撥給數以百萬元計的地方補助,逼使他採取裁員、重新辦理市債貸款,加入其他市鎮的購買醫療保險聯盟等大膽的刪減開支做法。
      馮偉傑表示,他在任內的成績包括和強森威爾士(Johnson & Wales)大學簽定協議,將在十一年內,為克市帶來一百六十萬元收入,儘管某些屋主的物業估計上升了,但物業稅今年卻保持不變。
      馮偉傑辦公室表示,在競選連任之際,克市將於七月六日的下午四點到六點,在克市市政府大樓前,歡迎今年當選為美國小姐的克市居民古波(Olivia Culpo)回家,送她一把市鑰。

圖片說明:

      羅州克蘭斯頓市市長馮偉傑(後排右六)和父母馮廣運(前右一)、勞丹萍(前右二),以及部份支持者合影。後右起,高華建、黃鳳慈、葉超、羅鴻紹、陳任卓(左六)、鄺英偉(左四)、黃頂中(左三)、吳子平(左二),梁素英(前中)等人。(菊子攝)

      羅州克蘭斯頓市市長馮偉傑()早在還未當選市長前,就和陳紹寬教授合作過許多商業研究調查。(菊子攝)

麻州牛頓元極舞首辦郊遊烤肉會


麻州牛頓元極舞健身會日前在牛頓市奧本岱爾公園,舉辦該會首次的夏日烤肉會,共有八十多名來自昆士市、牛頓市的會員、會友歡聚一處,享受當天的萬里晴空好天氣,鳥語花香、河清草綠的美環境。
會長鄭玉春(前右三)、秘書長勞少儀表示,當天大家玩得很高興,固然因為老天作美,更因為會員們個個熱心,自動自發幫忙準備一應物品,還大方贊助美食。(圖片由麻州牛頓元極舞健身會提供)

麻大孔子學院走進社區介紹端午節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孔子學院日前在昆士市朱家樓餐廳,舉辦「端午節」慶祝會,以文化表演配合與主題有關的問答活動,讓出席者在趣味中增加對中國文化傳統的了解。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當天支援了所有的一共八項表演節目,包括馬麗娜吹葫蘆絲「月光下的鳳尾竹」,舞蹈學前班跳「小星星睡覺」舞,舞蹈隊演出藏族舞「小小格桑花」,傣族舞「雀之靈」,新疆舞「阿拉木汗」等三支民族舞,馬麗娜頭戴頂冠、身穿戲服,以現代歌詞唱京劇「說唱臉譜」,鎮德華獨奏京調笛子「塔塔爾族舞曲」,趙瑩表演中國古典舞「墨舞丹青」等。
            這些表演節目,全由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少兒主持班的三名學員,黃瑞奇、吳貝貝、戴靈珂,做串場主持。她們三人雖然小小年紀,主持節目卻有模有樣,連串場台詞都很講究,在舞蹈隊演出藏族舞「小小格桑花」前,特地說明「桑格花」是一種生長在高原上,桿細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風,卻經得起風吹雨打的花朵。桑格還是藏語幸福的意思。
當天的會場,以扇子、燈籠佈置出中國味,麻省總醫院麻醉科訪問學者丘一諾的女兒李萌萌,還即席揮毫,為會場添加墨香。
            麻大孔子學院的孫翼、吳瑜,在活動中主持有獎問答,藉著一一提出端午節是那個國家的節日、紀念什麼人、落在那一天等等問題,既讓在座西人,也讓在美出生的華裔子女,藉此對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了進一步認識。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孔子學院共同負責人孫百鳳、劉成運表示,麻大孔子學院的主要工作,包括漢語教學、傳授中國文化,過去以來都在校內舉辦活動,這「端午節」慶祝會,還是第一次把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動,帶到學校以外去。他們希望能把傳揚中國文化的影響範圍,從學校擴大到校外主流社會中。稍後他們或許在中秋節時,繼續這一嚐試。
 
圖片說明: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孔子學院共同負責人孫百鳳為「端午節」慶祝會做開幕致詞。(菊子攝)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少兒班主持人戴靈珂(右起)、吳貝貝、黃瑞奇主持節目。(菊子攝)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舞蹈隊表演藏族舞「桑格花」。(菊子攝)     

            中西混血兒馬麗娜唱京劇,歌詞改編得現代又搞笑。(菊子攝)

星期四, 6月 28, 2012

YES獲補助款推動追求改變的文化


波士頓亞裔青年會(YES)在波士頓基金會、Barr基金會的「追求改變的文化(Culture for Change)」贊助下,刻正為十五至廿一歲的青少年,提供音樂、藝術及領導力訓練。
      波士頓基金會的資深項目專員F. Javier Torres將負責管理「追求改變的文化」項目。他表示,文化及藝術都是人們瞭解及處理社會議題的重要力量。波士頓亞裔青年會在和藝術家及青少年合作,促使他們參與社區,建立跨文化關係,並激發公民對話上,有極佳的能力。該會的凡事盡心盡力態度及領導力,都將能支持青少年成為波士頓市內有力的改變經紀。
波士頓亞裔青年會行政主任梁素珍表示,接受「追求改變的文化」培訓的青少年們,將能透過這獨特、難得的機會,沉浸在學習圖象設計的藝術中。他們也將學習中國字及中國書法,進而創作出帶有中國藝術及文化味道的圖象藝術。
            「追求改變的文化」項目以十五到廿一歲的波士頓青少年為對象,將藉著把青少年工作者和專業藝術家 配成一對方式,培養學生們掌握諸如劇場、音樂,或甚至做DJ等某一種藝術的能力。整個項目還包括瞭解所選藝術種類上,與各青少年個人族裔及文化傳統有關的歷史,掌握該藝術的核心技能,以及根據其人生經驗來詮釋這種藝術的能力。
兩基金會今年挑選了十二個機構辦理這一項目,波士頓亞裔青年會是其中之一。參加活動的這些青少年,將使用他們接受的藝術訓練作有效的文化表達工具,鼓勵自己及其他人以創意、尊重及重要的思考來關注橋接文化及種族不平等議題。

美國國慶活動今起開鑼 波士頓海港節將切大蛋糕


跨入第31屆的「波士頓海港節(Boston Harborfest)」,廿八日在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切大蛋糕下,拉開波士頓今年慶祝美國236歲生日的序幕。
波士頓海港節籌委會表示,即日起至七月四日(週三),大波士頓各地將舉辦二百多項活動,來慶祝美國國慶。
今年還是美國憲法號(The U.S. Frigate Constitution)從波士頓出發,往Nova Scotia執行掃盪任務的二百週年。共有來自七個國家的軍用高桅帆船及戰艦,駛抵波士頓參加慶祝活動。民眾將可上船參觀。
      廿八日中午十二點,在芬紐廳(Faneuil Hall)舉行的海港節揭幕儀式中,安排了切大蛋糕場面。波士頓海港節特地邀請曾為美國總統、來訪皇后,大企業製做糕點,在這行已有50年經驗的Montilio公司,製做了一個超大蛋糕,動用的的材料包括,100磅麵粉、80磅奶油、750隻蛋、125磅砂糖、50磅可可粉、10加倫牛奶、20磅植物油(shortening)5磅蘇打粉、3磅鹽。
      二百多項活動中的重點節目,包括波士頓市政府廣場上的2012音樂表演,批薩派對,第18屆兒童日,第31屆周打魚湯節,波士頓的傳統周打魚湯挑戰賽,以及參觀來自外國的高桅帆船等。
六月三十日(週六),在波士頓海港將有船隻遊行活動。在海港節期間,這些船隻將開放供公眾上船參觀。
      六月三十日(週六)的晚上六到十點,將舉行年度批薩派對,還有迪斯可地域(Disco Inferno)樂隊演奏。
      慶祝期間的活動,還包括歷史重演活動、徒步遊、日落遊船河等。在波士頓市府廣場前,還每天中午有免費音樂會。
      七月一日(週日)時,參加第31屆周打魚湯節(Chowderfest的遊客,還可以在試吃波士頓各餐館的傳統紐英崙式蜆湯後,就那家餐廳的周打魚湯最好投票,
      這二百多項慶祝活動中,將近一半是免費活動,查詢詳情可洽(617) 227-1528,或上網www.bostonharborfest.com.,也可上推特(Twitter) www.twitter.com/bostonharborfest.。
      MBTA表示,估計有五千名美國海事人員及遊客,將在本週末來到波士頓欣賞高桅帆船,參加美國憲法號1812年出發征戰迄今兩百週年紀念,七月四日美國國慶期間,也將有數以萬計的遊客訪波,MBTA地鐵紅線、橙線、銀線都將加開班次。海港區的巴士也會增加行駛班次。MBTA還將以三元價格,提供從JFK麻州大學車站到堡壘島的來回巴士服務。七月四日那天,晚上十點半以後,MBTA將不收費。

台灣青年大使團抵波 將訪問一週


外交部贊助的「青年大使波士頓訪問團」,一行七人,已於六月廿五日抵達波士頓,刻正進行為期一週的訪問、交流活動。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負責協調該團訪波行程的簡宏昇組長表示,「青年大使波士頓訪問團」由國立政治大學教授姜家雄率領,廿五日抵波後,已直奔麻州春田市,支援當地中文夏令營的教學活動。該團在波士頓訪問期間,經文處將代為安排青訪團和哈佛大學等學校師生交流。
      「青年大使波士頓訪問團」預定七月三日晚和萬馬奔騰學員餐敘,七月七日下午2點至3點半,在牛頓市的波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禮堂,舉行訪問成果發表會,並表演才藝。活動開放供各界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