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月 09, 2012

「誰殺了陳果仁?」 紀錄片推動亞裔爭民權



1982619日發生的陳果仁事件,儘管事隔近30年,在今日居美亞裔人權仍然頻遭挑戰之際,亞裔社區內的活躍份子,繼續以此事件為據,默默努力,希望教育亞美人士,瞭解自己的權益,也要勇於爭取應有的權益。
昆市府人權委員會和昆市亞裔協調會合作,經昆市亞協吳健寧協助,邀得黃鷹立贊助,七日晚在湯姆斯鶴公共圖書館舉辦了一場「誰是陳果仁(Vincent Who?)」記錄片放映討論會。
陳果仁(Vincent Chin)事件是1982年時,密西根州底特律(Detroit)失業汽車廠工人的兩父子,把27歲的華裔青年陳果仁誤認為日本人,以棒球棍毆打致死後,法官竟只判他們緩刑三年、罰款三千、庭費780元。
兩名白人打死一名亞裔,一天牢也不用坐,就步出法庭的消息,當年震驚了所有的少數族裔。許多人走上街頭抗議,拉橫布條申訴「那不公平(It’s not fair)」。
根據「誰是陳果仁(Vincent Who?)」網站所搜集的相關資料,許多亞裔父母也開始以陳果仁案提醒子女,「別以為你真是美國人」。
亞美法律辯護基金會(AALDEF)Emil Guillermo,在2011年六月十三日時發表了「陳果仁?記得嗎─Ronald Ebens─那個甩脫謀殺罪的人」這篇文章,指出當年的審判,代表陳果仁一方的人,完全未獲通知,也當然沒有出席,於是法官在無人反對之下,輕易判予輕刑。
這案子因判刑太輕,引發第二次審判,並在聯邦地方法院就民權罪起訴。但審判結果,一樣令人詫異。打死人的這兩父子,兒子無罪,父親判入獄25年。Ronald Ebens其後向第六巡迴上訴法庭提起上訴。五年之後,該法庭在俄亥俄州判他在聯邦民權罪控訴上無罪。
「誰是陳果仁(Vincent Who?)」的製片,創辦了亞太裔美人前進會(Asian Pacific Americans for Progress)的陳國材(Curtis Chin),七日晚親自出席,在昆市湯姆斯鶴公共圖書館,與到會的約六十名中西各半觀眾互動。
轄區在昆士市的麻州眾議員陳德基,社區活躍份子朱碧玉(Cindy Chu Young Porter)分別在會上為此片做引言及註釋。
「誰是陳果仁(Vincent Who?)」這部記錄片,長45分鐘,以鏡頭對準年輕一輩亞裔,問他們知不知道「誰是陳果仁」開始,也藉著年輕人一連串的回答「不知道」,以及其後的訪問相關人士,帶出教育亞美人士要為自己的權益發聲,迄今仍然重要這課題。
這部影片大約在2009年完成,訪問了許多當年陳果仁事件發生後參與抗議者,身受影響者,以及引述陳果仁事件含意者,包括現任聯邦眾議員趙美心,知名新聞從業人員,當年為陳果仁事件發起抗議主要人物之一的謝漢蘭(Helen Zia)、知名新聞記者凌志慧(Lisa Ling)加州大學希斯汀(UC Hastings)法學院院長吳華揚(Frank H. Wu)等等。
陳國材七日晚表示,陳果仁是他們家的朋友。小時候就已從身邊人們感受到陳果仁事件的影響,五年前他回底特律老家處理事務時,又再引發心中熱情,希望藉此事件,促使亞美人士醒覺,爭取權益得靠彼此的團結與發聲。
陳國材也透露,此事迄今仍縈繞在許多人心中,當他們獲悉他在拍攝記錄片時,紛紛主動捐款,或挪出時間給他做訪談。
此片拍成後,他已到不下二百多個校園,巡迴放映此片,推動關注亞美人權。
陳國材希望藉此片,以及他所設置的VincentWhoFilm.com,廣泛搜集亞美議題,逐漸形成教育性資源。


圖片說明:

      「誰是陳果仁」放映會現場。(菊子攝)

      影片中抗議群眾拉布條,以陳果仁的臨終遺言「那不公平」做申訴。(菊子攝)

      陳德基(左起)、朱碧玉、陳國材等人在放映後主持問答。(菊子攝)

      麻州眾議員陳德基()和陳國材。(菊子攝)

      「誰是陳果仁」製片陳國材()和吳健寧。(菊子攝)

國民黨賀馬英九當選 吃蘿蔔絲餅慶元宵


中國國民黨波士頓分部上週末在黨部聚會,以特製的蘿蔔絲餅、紅豆餅,豐盛自助餐,既慶祝馬英九、吳敦義當選第13屆總統副總統,也歡渡元宵佳節。六、七十人開心暢聚一下午。
      波士頓國民黨常委王競芳在會中宣讀了馬英九總統致海外組織及後援會的感謝函。馬英九在謝函中強調,這不是他個人的勝利,而是台灣人民的勝利,也代表了人民肯定他在拒絕貪腐、堅持清廉上的努力,他一定不會辜負眾人的期望,會更重視人民的感受,用生命捍衛國家主權、人民尊嚴和台灣安全。他相信未來四年,兩岸關係會更和諧,衝突更少,台灣也會繼續擴大和世界各國互動的機會,讓台灣人民在世界上走路有風。
      王競芳當天笑說,波士頓國民黨今年娘子軍當家,服務幹將全是女生,包括執行委員張韻蘭、江文玲、候補委員李若蘭、嚴玲,評議委員蘇麗萍、韓幼文等等,全都出動,分工張羅佈置、訂菜、分菜、主持卡拉OK、猜燈謎、抽獎等餘興節目等等。
      前任常委李伍綺蓮透露,新月宮餐廳和波士頓國民黨分部關係很好。老闆聽說這天是特別高興的慶祝會,不但做菜時更細心,送餐時也加碼給菜,讓每個人都吃得很開心。
      黨員祝保湘應江文玲之請,親自下廚,做了130多個蘿蔔絲餅和紅豆餅。出席的黨員及親友們,個個都讚好吃。許多人還迫不及待的開始追問食譜及製作訣竅。
      祝保湘透露,做菜要好吃,材料最重要。她的蘿蔔絲餅嚐起來味道就是不一樣,關鍵之一是選用了一瓶約九元的Filippo Berio特輕品味橄欖油。
      委員殷尚堅等人主持抽獎時,似乎穿紅色衣服有助好運,頭二個抽中獎品的王梵、張偉文,就一個穿紅背心,一個穿紅T恤。台下有人打趣道,下次出席有抽獎的活動,也要穿個一身紅,添點運氣。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副處長鍾麗文,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黃正杰等人,當天也都出席同歡。

圖片說明:

            波士頓國民黨的娘子軍,右起李若蘭、王競芳、蘇麗萍、韓幼文、王麗楓、嚴玲等人為黨員們分菜。(菊子攝)

            歷任波士頓國民黨常委的范紀琛(右起)、鄭月華、李伍綺蓮,始終支持波士頓國民黨,卸任後,仍幾乎每會必到。(菊子攝)

            張偉林()領獎時,殷尚堅先對號碼。宣佈號碼的是李若蘭。(菊子攝)

黃西講笑話 哈佛學子好開懷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日前舉辦「黃西中文脫口秀」特別活動,不下二百名學生、學者聞風而來,一瞻風采,競搶合照,更對黃西的打算拍電視劇,製做動漫系列大感興趣。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副主席張旭在開幕時指出,黃西自從上了美國電視網聯播節目大衛雷特曼秀(David Letterman),知名度急遽竄升。他的上節目片段,短時間內就在youtube創下點擊率千萬次記錄。她也說,在中國成長的黃西,猶如喜劇界的姚明,改變了「我們」對幽默的認知。
      黃西自己則以他新出版的自傳書名,「黃瓜的黃,西瓜的西」做開場介紹,簡略說明他自己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再進中科院深造,取得德州萊斯(Rice)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轉行發展喜劇事業前,在麻州的Sanofi-Aventis Genomics Center工作。
      黃西這晚說笑話,從他自己的中國和美國生活對比開始說起,包括中國春運有2.5億人流動,如把整個美國人口,往墨西哥搬;他小時候喜歡放鞭炮,來到美國,卻發現美國准人擁有槍枝,卻不准放鞭炮;美國有21歲以前不准飲酒的規定,但小時候,父親怕人說自己貪杯,卻是讓他去打酒;剛來美國時,他是說中式英文,過新年時,照譯中文的祝詞,把祝人財源滾滾說成「Wish you money roll roll」,聽得美國人莫明其妙,不知他要把錢滾到那兒去。小時候上勞作課,是幫學校鋪路,來美國才知道,那是當童工,該有工資才對。
      黃西透露,自己是來到波士頓後,才開始學搞單口相聲,起初很難有機會上台,那些表演場所的老闆對新人都特別粗暴。他是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生成立了相聲俱樂部後,才開始多了些演出機會。之後在劍橋市麻州大道上,哈佛大學對面香港餐廳樓上的喜劇俱樂部逐步奠定往這條路發展的基礎。
      大衛雷特曼秀(David Letterman)的星探發現他後,就曾要他在那兒表演,錄試用片段。
      黃西這晚也說,他從生化博士轉行當諧星,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曾經有一年時間,因為發展及演出機會的不理想,他一度想放棄,但在參與一項和哈佛大學合作的項目時,他發現生化醫藥領域,已有太多華人博士,少他一個不少,但喜劇界卻還真沒幾個人,一旦他真闖出名堂,可就是為後人鋪路了。
      黃西當晚並透露,來美後,他從所接觸的事務中發現,第一代移民對美國的貢獻其實相當大,但卻不太為廣大美國人所接受,他因此希望拍電視連續劇,講述移民故事,也正籌劃成立動漫公司,藉由幽默兒童故事,來幫助華人學英文。
      上週六,他應真格基金等機構之邀,回中國出席活動,並為他正籌劃中的電視劇、動漫等長期工作做準備。

圖片說明: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孫雷之()、副主席張旭()和黃西在會後合影。(菊子攝)

      黃西在會中以幻燈片介紹他的自傳新書「黃瓜的黃,西瓜的西」。(菊子攝)

星期三, 2月 08, 2012

雲門舞集2 十五日威廉斯學院演出


創辦雲門舞集,享譽國際的林懷民,今年二月帶雲門舞集2,做首度巡迴美國演出,預定二月十五日(週三)晚八點,在麻州的威廉斯學院62’戲劇舞蹈中心的主舞台(Mainstage, 62’ Center for Theater and Dance)表演。
經文處新聞組表示,雲門舞集去年十月初,才第五度獲邀,在紐約著名的下一波藝術節(Next Wave Festival)中,參加150週年慶的大師系列,演出了《屋漏痕》(Water Stains on the Wall),大獲好評。
現在,雲門舞集2,由林懷民帶領,從二月初起,展開他們的首度巡迴美國演出。繼二月四日在田納西州納許維爾Vanderbilt 大學的Langford 禮堂演出一場後,二月八日至十二日間,雲門舞集2將在紐約市現代舞重鎮聞名的喬伊斯劇院(The Joyce Theater),為二〇一二年春夏舞季做開幕週演出,共將演出四場。
訂二月十五日(週三)晚八點,在離波士頓市有三小時多之遠的麻州威廉斯學院62’戲劇舞蹈中心舉行的這場演出,將是該團此行在麻州的唯一一場演出。
二月十八日及廿二日,雲門舞集2將再轉往洛杉磯、聖地牙哥表演。
雲門2這次將演出四名台灣青年編舞家,布拉瑞揚、黃翊、鄭宗龍與伍國柱等人的五齣膾炙人口作品,出遊Ta-Ta for Now流魚Tantalus
其中的編舞家鄭宗龍,今年七月與十月,連續奪得義大利與西班牙世界編舞大賞的頭獎。舞團這次帶來鄭宗龍被舞評家稱為「美麗、流暢、發人深省」的作品
身為台東排灣族原住民的布拉瑞揚,曾於二〇〇九年與二〇一一年,兩度受邀為美國現代舞指標性的瑪莎葛蘭姆舞團編舞。雲門2將演他編的「出遊」。
最年輕的編舞家黃翊二十七歲,被林懷民稱為「可怕的孩子」(I’enfant terrible),法文意指才華洋溢的小孩。他在二〇一〇年時,獲得丹麥編舞比賽大獎,二〇一一年再獲美國舞蹈雜誌推舉為「二十五位最受矚目的舞蹈工作者」。雲門2這次將演出兩個他的作品,Ta-Ta for Now流魚
            二〇〇五年,才三十五歲時,就當上德國卡薩爾國家歌劇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的伍國柱,二〇〇六年因血癌病逝台北。由於他的作品深受歡迎,雲門2這次將演出他的作品Tantalus
            「雲門舞集」是林懷民於一九七三年在華人世界中創立的第一個華人當代舞團。在世界舞壇與威廉佛塞、碧納鮑許等舞蹈大師齊名。一九九九年,林懷民為使舞蹈深入紮根台灣各角落,創立了雲門2
            迄今,雲門2在創團藝術總監羅曼菲帶領下,不但深入台灣一百多個鄉鎮市,兩百多個校園,每年春天還固定演出「春鬥」,為青年編舞家提供發表創作的機會。

華森老人慶新年猜燈謎賞哈爾濱冰節照



中華耆英會六日中午為華森市法蘭西斯卡伯羅爾磨坊(Francis Cabot Lowell Mill)的耆英居民,舉辦龍年新春暨元宵慶祝會。七十多名耆英自己佈置場地、自己表演,享用耆英會提供的美食,歡樂一午。
            中華耆英會白禮頓樓主任梅麗梨和該會副行政主任張昆,當天和法蘭西斯卡伯羅爾磨坊的物業經理、居民服務聯絡員等人合作,為耆英們安排這場有歌舞表演、猜謎、哈爾濱冰雕節照片展的慶祝會。
            梅麗梨和張昆表示,今年報名參加活動的耆英,人數多達七十。大樓管理人員特地調動場所,給了他們一個透天大廳,寬敞非常的活動空間,感覺非常舒服。
            梅麗梨也透露,她在耆英會負責西區的八個服務點,包括布魯克蘭、衛斯頓、水城、華森市、德膽市、尼罕市、牛頓市及貝爾蒙市等。過去15年來,儘管有時沒有特定經費,中華耆英會也一直設法保持,為法蘭西斯卡伯羅爾磨坊耆英提供的服務,也固定有專車接送老人家到白禮頓樓參加活動。今年雖然沒有經費辦理各項資詢及保健等社會服務,但有位陳小姐大方捐款了,所以仍能舉辦六日的這場慶祝會。
            耆英們這天安排了楊閔貴菊、何少溪、湯芸芳等人獨唱,舞蹈小組跳華爾滋舞,耆英們大合唱「茉莉花」、「小城故事」、「哎呀媽媽」等中文歌,以及「交換舞伴」、「雪絨花」、「你是我的陽光」等英文歌。
表演部份最後是在耆英們表演太極舞中結束。
法蘭西斯卡伯羅爾磨坊大樓的居民服務聯絡員潘蜜拉(Pamela Crane)透露,這棟由磨坊改建的住宅大樓,共有約250戶人家,其中華人不下六、七十家,但大都英語不太流利。平日經常得靠已高齡88,來自台灣的張宗旭,以及高齡86,來自上海的萬鮑賢玲幫忙,居間翻譯。
萬鮑賢玲當年是聖約翰大學英文系高才生。1979年來美後,原本住在羅德島州,兩年後因子女都在東北大學唸書,為彼此照應方便,遷來麻州,還進了華人醫務中心工作,做過包括商務發展的許多不同工作。
萬鮑賢玲表示,法蘭西斯卡伯羅爾磨坊大樓是座由磨坊改建的住宅大樓,每一戶人家的居住空間都很寬敞。大樓裏華人不少,活動豐富,每天早上打太極拳,下午四到五點唱歌,週一跳排舞,週三有人來賣水果蔬菜,週五跳元極舞,住在這兒,一點也不會寂寞。

圖片說明:

            華森市法蘭西斯卡伯羅爾磨坊(Francis Cabot Lowell Mill)的耆英居民們合影。(菊子攝)

            中華耆英會白禮頓樓主任梅麗梨(右起)、華森市法蘭西斯卡伯羅爾磨坊助理物業經理Dorna Malak、居民服務聯絡員潘蜜拉(Pamela Crane)、萬鮑賢玲、張宗旭,以及耆英會副行政主任張昆(左起)、周信本、大樓物業經理Kuet Tommy等人合影。(菊子攝)

            耆英們跳太極舞。(菊子攝)

外交小尖兵訪波士頓


來自台灣的「外交小尖兵」訪問團一行18人,二月五日抵波士頓訪問,參觀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後,昨()日結束行程,返回台灣。
      率團訪問的外交部新聞文化司副司長夏季昌表示,外交部為鼓勵年青學子將來加入外交工作,十年前在時任外交部長的簡又新發起下,開始舉辦全國高中職外交小尖兵英語選拔比賽。
      今年在145所組隊參賽的高中職及五專學校中,奪得前三名的是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以及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
前述學校老師,依序程蘭惠、夏家暉、張麗峰等人,陪同三校共11名團員,在130日至27日來到美國的華府、紐約及波士頓等地訪問。
      夏季昌表示,這些外交小尖兵到華府拜會時,袁健生大使雖忙於處理蔣孝嚴、賴幸媛等人參加美國祈禱早餐會事務,仍抽出時間和學生們晤談一個半小時。到紐約時,他們參觀了聯合國總部,世界青年聯盟,瞭解該非政府組織在關心環保、清潔能源等方面的工作,也拜會了當地的曼哈頓中心數理中學,進一步瞭解美國的高中教育體系。
      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的江東陽,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的蘇桂樟,以及陳秦伯、伍庭寬是今年外交小尖兵中的男生組。他們談及此行的印象時,紛紛表示,有機會進入雙橡園,拜會駐美大使,各地辦事處,和長官們直接對談,的確很令人興奮。和美國高中生的接觸,則讓他們瞭解到中美高中的不同學制,但認為各有利弊。行程中,令他們印象深刻的還包括,沿路嚐到的龍蝦、蚌等各色美食,以及在紐約百老匯欣賞了一場,在世界上演出歷史最長的非音樂舞台劇之一,「純粹瘋狂(Shear Madness)」等。
            六日晚,經文處組長官大鉎特地邀請了五名在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的大哥哥、姊姊,和這批外交小尖兵們在「法定海產(Legal Seafood)」餐廳中聚餐、交流。
外交部表示,該部與教育部合作,2002年起每年舉辦的外交小尖兵選拔,旨在鼓勵青 年學子關心國際事務,提高英語溝通能力,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活動舉辦以來,已有26隊、104名高中生,分別前往新加坡、澳洲、美國、荷蘭、比利 時、加拿大、英國、愛爾蘭、梵蒂岡及義大利參訪,贏得不少國際友誼。

圖片說明:

            外交部新聞文化司副司長夏季昌(後中)率領的外交小尖兵們,在波士頓的行程由官大鉎(右一)安排。(菊子攝)

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協會講座老師收穫多



 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協會二月四日在紐頓市華僑文教中心舉辦冬季教師研習會,30多名來自麻州、新罕布夏州和康州的中文老師都表示收穫良多,期待該會訂本月2021兩日的結合科技與中文教學講座。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組長黃薳玉,當天為研習會致開幕詞。波士頓公校外語部資深主任林遊嵐博士、Needam高中老師王兪文、舒士百利(Shrewsbury)中學老師葉金惠、新罕布夏州貝得福(Bedford)高中老師王明德,依序講談了「語言學習及應用的策略」,「12種促使學生參與的課堂活動」,「Animoto—中文教學的講故事工具」,以及「中國結的製作」。
林遊嵐講談的主要是語言學習和語言應用的政策。她指出一般課堂教學,太強調語言學習,過於重視刻板練習,以致學生上了很多中文課,在真實場合中卻不會使用。她期許老師們能在語言的學習和應用上加以平衡。
該會前任會長王兪文在會中分享了十二種實用有趣的教學遊戲。她還當場示範,讓出席老師們邊笑邊學,覺得效果特別好。
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協會現任會長葉金惠,當天介紹網路工具Animoto。她強調一般來說,老師都喜歡免費並且容易上手的教學工具。Animoto除了可以記錄學生學習活動,可以用來製作影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使用的新詞卡之外,也是訓練學生寫作表達的利器,不但操作容易,也可輕易把所製作內容上載到部落格、電子郵件或臉書(facebook)上給人欣賞。iPad也能夠充份應用這一工具。
      笑稱自己是該會特約手工藝講師的王明德,當天教做美麗精緻的中國結。她除了介紹材料選購和製做訣竅外,還和老師們分享如何為課堂教學示範準備不同的材料。
      葉金惠表示,新英格蘭專業教師協會的宗旨之一,就是為本地中文老師,提供互相切磋學習、連絡分享的園地。二月2021日這兩天,該會將舉辦另一場結合科技和中文教學的講座。查詢或報名,可洽葉老師,chyeh33@gmail.com

圖片說明:

      出席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協會講座的老師們會中合影。會長葉金惠(前左六)、林遊嵐(前左五)、王俞文(前右三)、王明德(後右五)(劉晨懿之攝)
林遊嵐
葉金惠
王俞文
王明德


星期二, 2月 07, 2012

賴幸媛強調台灣追求不可逆轉的和平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賴幸媛,昨()日下午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暢言台灣要追求兩岸不可逆轉的和平,而台灣的民主成就將是最大驅對力。但會中有出席學者質疑,九二共識使台灣在主權問題上,態度前後不一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賴幸媛此行是趁來美出席祈禱早餐會之便,應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台灣問題研究社邀請,講談「中華民國的民主成就是建設兩岸可持續和平的主要驅動力(The Republic of China's Democratic Achievement Is the Key Driver to Construct Sustainable Peac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賴幸媛在演講中說明過去三年八個月來,陸委會和馬英九政府為台灣利益把關的成就,聲稱台灣的期望與堅持,就是捍衛台灣主體性,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以憲法架構下的「不統、不獨、不武」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推動兩岸制度化的協商。
      賴幸媛強調,馬英九總統的「黃金十年,國家願景─和平兩岸」,就以發揚台灣軟實力,分享台灣經驗為出發點,要使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成為推動兩岸關係的核心價值。
      賴幸媛在演講時,照稿宣讀,提出五個重點,一為民主憲政是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也是決定兩岸關係發展方向的基礎。二為大陸必須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客觀現實,三為台灣的民主經驗與價值,是大陸政治、社會及經濟改革的參考模式,四為不統、不獨、不武不是靜止的關係,是動態發展的過程,兩岸交流是推廣台灣核心價值與軟實力的平台。五為國際社會應繼續支持民主台灣,共同維護台海及區域安全。
            昨日有不少知名哈佛學者出席,在主持講座的哈佛費正清中心主任柯偉林(William Kirby)、台灣問題研究社主席戈迪溫(Steve Goldstein)之外,麥法珪、傅仕卓、陸伯彬、譚若思都趕來聽講、提問。
            來自台灣的哈佛大學教授李敦厚在提問時指賴幸媛在有關台灣主權上的發言,態度前後不一。他認為既然台灣是個主權獨立國家,「不統、不獨」的說法,就根本不必要。
            譚若思問賴幸媛在過去的三年八個月中,對中國大陸有何新認知。賴幸媛在回答時表示,在和大陸協商時,她瞭解到的是,大陸其實有很多可以、願意改變的地方。譚若思在會後在回答本報提問時表示,他認為賴幸媛基本是根本未回答他的問題。
            有一名女教授問及台灣近年實施軍隊國家化做法。台灣和大陸在軍事上有否溝通機制?
            賴幸媛直接了當的答說沒有,並指兩岸現在並沒有適當的條件來談。
            陸伯彬指台灣和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將越來越不對等,問台灣要如何達到不可逆轉的和平這目標。賴幸媛表示她不同意兩岸關係不對等的說法。她認為兩岸在協商時,非常小心的在對等關係下進行。
            會中有人問到台灣與中國大陸會否採行聯邦共治形式。賴幸媛表示台灣還未做這方面的考慮。




圖片說明: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賴幸媛()會後贈送「龍騰虎躍、福滿寶島」的春聯給哈佛台灣問題研究社主席戈迪溫(Steve Goldstein)(菊子攝)

            哈佛費正清中心主任柯偉林(William Kirby)(左起)、賴幸媛、經文處處長洪慧珠、波士頓大學教授傅仕卓,在講座開始前小敘。(菊子攝)

常春藤盟校春晚 秀學生主持才藝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邀集八所常春藤名校聯合會舉行的第二屆「美國常春藤盟校春節聯歡晚會」,四日晚在波士頓約翰漢考克表演廳(John Hancock Hall),讓逾千名觀眾飽享耳目之福,盛讚學生水準不亞於專業人士。
由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孫雷之和張旭、雷雨擔任總策劃,創辦木蘭藝術團的王藐若擔任總導演的這場常春藤盟校春晚,這晚既有知名藝人,優秀學生,社區團體參與表演,更安排八名各有背景學生,男的穿燕尾服,女的穿美豔晚禮服,分成四組,搭檔當主持人,個個青春貌美,伶牙利齒,還中英文流利,讓大波士頓社區華人對中國大陸留學生的印象,頓有耳目一新感覺。
表演節目中,曾在美國林肯中心主演「猴子王」的著名雜技表演藝術家楊小弟,這晚搬演的「特別廚師」,空手丟接蘋果、刀子;鼻尖頂細桿,撐起一個疊一個的共三個生雞蛋,頻頻引來全場驚呼。他請小朋友上台,親身體會細桿轉盤的雜技,也搞笑的令台下笑聲頻傳。
曾獲「巴黎國際聲樂大獎」、「英國卡迪夫國際歌唱家大賽」等許多獎項的女中音楊光,表演了一曲歌劇「卡門」選段中的「我住長江頭」,寬宏音量的給人盪氣迴腸感覺。
學生們自己的表演中,曾獲世界大學生小姐亞軍的袁佳怡,穿著黃綠鑲亮片的舞服,以修長身形,柔美身段,細致的手勢,演繹「孔 雀飛來」舞蹈,讓許多人看得眼睛發亮。普林斯頓大學石磊、程博龍的相聲「乞丐出國」,妙比孔子、唐三藏當年都曾乞討,進而把普林斯頓比作「盆裏十頓」,科研比做刻鹽,灌水,曬成紙就是寫論文(paper),以及現在流行哈日、哈韓和哈佛等等,都把台下觀眾逗得笑不可抑。
主持人是今年常春藤盟校春晚的一大噱頭。陣容強大不說,個個都穿上十分正式的服裝,為整場晚會增加了隆重感覺。其中最搶眼的搭檔,是目前就讀哈佛商學院,有代表作電影「紅樓夢」、「幸運52」,曾經在好萊塢電影圈工作過的謝世強,以及目前在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唸碩士,曾是重慶電視台少兒欄目主持人,得過英國大使館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的萬朵。
其他的主持人,有目前在達特茅斯學院就讀的湖北衛視主持人李寧宇,曾參與重建紐約世貿大廈的加州註冊建築師鄭成賀,現任路透社─中央電視台財經節目評論員,在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就讀的艾誠,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手李昕旸,曾任中央電視台少兒主持人,並獲優秀主持人獎的曲直,曾獲微軟明日之星獎的姜公略等人。
當晚的其他表演節目包括在陳凱歌的「和你 在一起」電影中擔演二號女主角的章婧,以小提琴獨奏了一曲Wieniawaski的主題與變奏,哈佛及大波士頓地區舞者演出街舞「命定」,天使舞蹈團演出「綠野奔騰」,達特茅斯學院中國舞蹈團演出「落花」,布朗大學張舒桓朗誦「我的祖國」,曼哈頓音樂學院龐旋演唱「祖國,我的最愛」,汪婕演唱「祈禱」,哈佛大學謝雯獨舞「雨聲」,東方舞蹈團演出「風酥雨意」,賓州大學佟曉帆表演魔術,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團演出「毅梅頌」舞蹈,哈佛大學公衛學院舞蹈團演出「誕生、火」等。
湖北武漢市三角湖小學的小百靈合唱團,當晚也應邀獻藝,大合唱「美麗的村庄」、「夢中的卓瑪」。
晚會最後在全體演職人員大合唱「難忘今宵」中落幕。許多學生,晚會後轉往公園廣場酒店開派對狂歡。

圖片說明:

            第二屆「美國常春藤盟校春節聯歡晚會」主持人與策劃及演員們謝幕。(菊子攝)

            其中一場舞蹈表演。(菊子攝)

            袁佳怡的孔雀舞。(菊子攝)

            楊光演唱。(菊子攝)

            楊小弟表演雜技。(菊子攝)


            舞蹈表演。 (菊子攝)





昭倫公所慶新春 喜報將回全美所

 紐英崙昭倫公所五日晚在龍鳳酒樓強調敬老主題,慶祝龍年新春,雖然適逢超級盃大賽,出席宗親卻出人意料之外的多逾37桌。主席許揚威也喜滋滋透露,該所於2009年復會,今年有望重回全美昭倫公所。
            紐英崙昭倫公所為幫助宗親瞭解昭倫公所來源,認識公所內為宗親服務的幹部,五日晚特地在入場接待桌上,擺有加拿大、溫哥華昭倫親義公所執監委員會考訂的「昭倫堂宗史之備述」,以及紐英崙昭倫公所2012年度職員表。
根據該備述,昭倫公所的談、譚、許、謝四姓,均為姜太公後裔,其先祖在東周列國時代,受阮翁庇護,家族始得以繁衍。昭倫公所因此與阮氏其實淵源頗深。
慶祝會由昭倫宗親,牛頓市議員談繼欣領唱美國國歌,揭開序幕。副主席謝雲鵬擔任司儀,譚發海等宗親統籌會場的卡拉OK演唱。
抽獎部份是慶祝會的一大高潮。由於昭倫公所有許多事業有成的宗親,包括威威餐廳、濠江芽菜、聯發瓜菜,家福影業,見聞旅遊、中立地產等,都捐贈了豐富禮品。一名來自澳門的嘉賓,也捐出「七星伴月茶」、寓意「更上一層樓」的獎品。
當晚最特別的抽獎品是昭倫宗親譚瑞乾花了一年時間製做的金龍木雕。當晚坐在他身旁的謝婉寧,見到就說喜歡,稍後抽獎就抽中,靦腆露出抑不住的微笑。
昭倫公所當晚並未廣邀嘉賓,強調宗親同樂,嘉賓除了自家人,牛頓市議員談繼欣,就只有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處長洪慧珠、副處長鍾麗文、組長簡宏昇,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黃正杰,以及兩名波士頓僑務委員,陳家驊、馬滌凡。
紐英崙昭倫公所目前會址設於波士頓華埠泰勒街98B2012年度職員包括主席許揚威、副主席許柏照、譚瑞新、謝雲鵬、譚榮熾、譚潤新,財政謝保生、核數譚兆倫、中文書記談家權、謝迺康、謝文、謝子立,英文書記譚健、謝雲生,外交聯絡譚禮天、謝庭賜、譚發海,婦女部譚新順、謝布愛娟、康樂部譚明珠、譚發海,總務謝中之。

圖片說明:

            昭倫公所職員在台上向宗親祝酒、拜年。前排左起為譚瑞新、謝樂兒、談繼欣。後左四為主席許揚威。(菊子攝)

            昭倫公所副主席謝雲鵬(右起)、主席許揚威、總務謝中之、顧問謝達兒,在宗親暨牛頓市市議員談繼欣()離席時送行。(菊子攝)

            昭倫副主席謝雲鵬宣佈,宗親中的藝術家譚瑞乾()所雕木龍,由謝婉寧抽中該一獎品。(菊子攝)

            昭倫宗親康樂譚發海為負責娛賓,當晚又中、又西的換了好幾套衣服。(菊子攝)

星期一, 2月 06, 2012

賴幸媛抵波 先探僑情


甫於二月二日在華府參加美國祈禱早餐會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四日抵達波士頓,昨()日下午在華埠京川園和本地僑團首長聚餐,今()日下午四點,將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演講。
            根據行政院資料,賴幸媛是1956119日出生,獲有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發展研究博士學位,曾歷任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淡江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兼任副教授,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立法委員,並從2008年起擔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
            賴幸媛昨日由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等人陪同,在京川園和兩名波士頓僑務委員陳家驊、馬滌凡,以及國民黨波士頓常委王競芳、前任常委李伍綺蓮、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榮譽董事長蔣宗壬、會長張重華,以及波克萊台灣商會,新英格蘭台灣商會等數會代表,共約廿多人餐敘,略述過去這些年來陸委會的工作成績,也探問僑胞意見。
            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台灣問題研究社主席戈迪溫(Steve Goldstein)等人邀約下,賴幸媛今日下午四點,將在費正清中心南大樓的020室,以「中華民國的民主成就是建設兩岸可持續和平的主要驅動力(The Republic of China's Democratic Achievement Is the Key Driver to Construct Sustainable Peac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為題,發表演講。
            費正清中心在介紹文中指出,從2008年以來,馬英九政府和中國大陸恢復了機構性對話,達成16項協議,為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奠定基礎。賴幸媛將在講談中討論這些發展的重要性,以及馬英九第二任內的兩岸關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