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07, 2011

第五屆「中國走向全球化」會議做全方位探討

第五屆「中國走向全球化」會議,四日在學者紛陳最大挑戰是人事、企業管理、政治穩定、世界各國可能有反中情緒等論述聲中結束。
      在閉幕前的「中國及中國公司的未來道路(Future Path of China & Chinese Companies)」專家座談中,喬治華盛頓大學管理及國際商務系主任葛思林(Doug Guthrie)的發言,最令人矚目。
      葛思林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舉行的這場會議中,毫不保留的表示,他認為北京的領導其實很精明,有能力以其獨特方式處理政治轉變。中國從計劃經濟轉型到市場經濟的做法,也很聰明,只是世界好像不太能接受,抱著恐懼之心,尤其是美國,不斷以不平等貿易,勞工及人權問題等,來挑剔、指責中國。其中的幣值問題是個愚蠢爭論。真正關鍵不在於中國的勞工廉價,而是美國已開始缺乏具技術勞工。
葛思林還說,再以人權來說,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有艾未未、劉曉波這些爭取人權的人,但如果是在俄國,他們早已被暗殺,根本就沒人知道。
      但在他看來,中國追求發展的行動,和世界其他各國,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世界各國要懼怕,該怕的大概是世界上沒有那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國家和企業是那麼一致的站在同一發展路線上。他認為世界各國如果想要瞭解中國的發展動向,就應該研究中國的國資委。
      這場專家座談,由舊金山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楊小華主持,參與講談者包括以「中國特色的抗議:明清示威、暴動及請願」一書,獲得2010年社會科學歷史協會(SSHA)會長書獎,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都經常引用他的文章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孔誥峰 (H0-Fung Hung),中歐國際商務學院主席Juan Antonio Fernandez,以及英國伯明罕大學的John Child等人。
            為期兩日的這會議,共有三場專題演講,分別邀有麥阿密大學商務研究所傑出主席暨管理學教授陸亞東、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前院長,傑出服務就授奈爾(Joseph Nye),英國伯明罕大學榮譽退休教授John Child等人講談。
            陸亞東以「中國跨國公司研究:前進道路(Research on Chinese Multinationalsl: The Raod Ahead)」為題發表講談。他指出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OFDI),到2010年時,已增長1850億美元,儘次於美國、歐盟,已超過日本。但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仍處於早期階段,在國際視野,競爭力、充份利用國際資源這國際化的三大核心要素上,還在緩步前進。其中的一個模式是由產業鍊的中小規模企業攜手合作,組成團隊,走進其他國家發展的溫州模式。
            奈爾教授的講談,主要指中國雖然崛起,美國無需恐懼。時代發展的巨變,已使日本模式等歷史,不見得具參考價值。中國在人文素質及社會架構上,和美國仍有相當大的差距。不過一名來荷蘭裔的年輕學者會後表示,她認為奈爾教授的觀點過於美國本位。在她看來,美國應該恐懼。她認為繼續發展下去,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不保,遇事將必須和中國協商。
      「中國走向全球化」會議是由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艾許民主統治及創新中心(Ash Center for D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羅林斯(Rollins)學院、傑克伯(Jacob)大學、喬治亞科技學院國際商務教育及研究中心等院校合作,最初由德國亞歷山大基金(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資助的會議。
      包括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Rajajwali基金亞洲學院執行主任張伯庚等的五名主辦人指出,「中國走向全球化」會議自舉辦以來,每年都收到六十多篇論文,有一百多人參加。2009年他們還將開會結果集結,出版了「中國統治:全球化及政治轉型(China Rules: 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一書,以及中國管理研究專刊發表的一份特刊。2012年時,雷鳥國際商務評論(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也將就此發行一份特刊。
      張伯庚指出,今年的會議特色之一,是他們收到了許多中國進非洲投資的論文。兩日會議中的其中一場座談,就專門以中國進非洲的海外直接投資(OFDI)為主題。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艾許民主統治及創新中心主任賽奇(Anthony Saich)也在開幕式中指出,全世界都正目睹中國在現代政治、經濟發展上的大轉變,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機及美國的政治癱瘓,使得許多國家、地區都仰賴中國來持續推動經濟發展復甦,也使中國在世界體系中有了新角色。「中國走向全球化」會議就是要討論中國這引人入勝(fascinating)的國際地位成長所帶來的含義。

圖片說明: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Rajajwali基金亞洲學院執行主任張伯庚(坐者右一)等人主持開幕式。(菊子攝)

      麥阿密大學商務研究所傑出主席暨管理學教授陸亞東。(菊子攝)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和羅林斯學院教授張文獻()等人合作了一本新書「中國的創業家及商業精英」,在會中做介紹。(菊子攝)

喬治華盛頓大學管理及國際商務系主任葛思林(Doug Guthrie)(菊子攝)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孔誥峰 (H0-Fung Hung)(菊子攝)

星期四, 10月 06, 2011

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專業協會慶成立二週年

前排左起,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經文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經文處組長簡宏昇
,和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專業協會
(NECTA)的老師們會後合影,包括(後左起)書記張福增、
卸任會長王俞文、財務王明德、新會長葉金惠、楊怡卿、陳秋玲、副會長劉善理、
連華等人。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報導)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專業協會(NECTA)日前在牛頓市僑教中心慶祝成立兩週年,宣佈創會會長王俞文卸任,新會長葉金惠,副會長劉善理上任。
            該會當天還推選出布魯克蘭(Brookline)高中張福增任書記,新罕布夏州貝德福學校(Bedford, NH)王明德續任財務,鼓勵老師們在1027日至29日時,參加麻州外語教師協會在斯特布理(Sturbridge)舉行的年會。115(周六)晚六點半,該會將邀波士頓公校世界語項目資深主任林遊嵐講談「美國主流學校的中文教學趨勢」。
            出席老師們當天在會中交流意見、經驗。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鍾麗文,文化組組長黃薳玉,外交部組長簡宏昇,駐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黃正杰都特地到會打氣。
            目前在波士頓拉丁學校任教的劉善理在會中提出建立師資人才庫,培訓資料庫等建議。她強調,台灣各大學中文系所,僑委會華語文教學網等,都有既優良,又多元、豐富的教材與教師,如果她們能夠和這些機構合作,建立起師資人才庫,培訓資料庫,需要進修的本地老師們,或許可以透過網路,在地學習,節省時間與經費。這樣或能幫助更多老師,尤其是已有在社區中文學校裏教中文經驗的老師們,更快取得主流學校的中文教師資格。
            劉善理也指出,麻州外語教師協會(MAFLA)資源豐富。如果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專業協會能夠登記成為MAFLA的一員,或許在場地及專業培訓、能力評估上,都得到更多幫助。
            麻州中小學教育局規定,持有該局發出執照者,才能在州內的公立中小學任教。這些執照分初期執照、臨時執照、專業執照等。其中的臨時執照,是以來自他州的有經驗教師為對象,效期一年。初期執照(Preliminary initial)及專業執照,則是效期五年,屆滿後必須申請更新執照。
            麻州教育部門也規定,申請更新執照者,必須修滿一定數額的專業進修學分(PDP)
            張福增以他本人的經驗指出,有意申請麻州教師執照的人應該注意到,專業進修學分是對已取得教師執照者的要求。持有初期執照或臨時執照者,修讀再多的專業進修課,在申請執照上都沒作用。
            去年獲僑委會全球華文網優良教師部落格大賽視覺設計獎,當天獲選為會長,製作有「葉老師教室」教學部落格,目前在舒士百利舍伍中學(Shrewsbury Sherwood Middle School)任教的葉金惠,發表感言時表示,現在是數位時代,無論是教或學,方法都改變很多,她希望能藉著自己,利用華語文教學網的數位學習工具來和所有的老師們。葉金惠最近還為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專業協會做了一個新網站,方便會員交流necta.wikispaces.com
            該會創會會長,在尼登(Needham)高中已有十二年教中文、法文經驗的王俞文指出,由於麻州在認定教師資格,發給執照上的要求繁複,來自台灣,在主流社會中小學裏教中文的老師,迄今人數有限。成立了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專業協會後,老師們在教學材料,執教方法,或學校行政制度、人事問題上,都有了互通有無的交流對象,感覺非常良好。
            當天出席的老師還包括在波士頓市Orchard Gardens學校任教的連華,在牛頓市F. A. Day中學任教的陳秋玲,以及楊怡卿等人。在春田公校任教的黃美珠未克出席。       

布朗大學舉辦中國年系列活動

布朗大學為擴大該校走向全球化腳步,20112012學年間,以「中國年」為主題,舉辦有一系列免費,公開供大眾參加的與中國相關活動。
            其中蔡國強的「向前走,這兒沒東西看」展覽,即日起至十月廿八日,在該校Cohen藝廊(154 Angell St., Providence)展出。
            蔡國強是國際著名藝術家,得過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為中國北京2008年奧運開幕、閉幕式做特效設計。他的「向前走,這裏沒東西看(Move Along, Nothing to See Here)」展覽,即日起至十月廿八日,每週三至週五的早上十一點至下午四點,以及週六的下午一點至四點,在Cohen藝廊(154 Angell St., Providence)展出。
            布朗大學的系列「中國年系列活動」,還包括訂十月十一日、十二日舉辦的兩場講座,探討過去一世紀以來,華裔學生來美留學的變化,以及如今的留學潮。    撰寫「工廠女孩」這本2008年獲選為紐約時報100本著名書籍,2009年美國筆會研究性非小說類文學獎的作者Leslie Chang,將於1011(週二)的下午4PM5:30PM,在布朗大學的Barus & Holley大樓,190室,講談該書。
她和撰寫「向前站進世界:華人訪美教育性使命,1872-81」一書的作者Ed Rhoads,以及布朗大學教授唐傑(Jay Tang),拍攝影片者沈岳(Yue Shen)等人,在1012(週三)的前述同一時間、地點,將座談「一世紀,還更多的華裔留學生」,從2010年內,有127,628名華人學生在美國就讀,若加上來自台灣的學生,人數更陡增至154,000這前所未有的留學熱,以及中國的註冊讀大學人數從1997年的六百萬人,激增至今日的三千萬人談起,探討段歷史怎麼促成這中美學生交換彈道,再把話題轉到布朗大學內中美教育交換的影響。
布朗大學九月份已舉行了的活動,包括邀請布朗校友,好萊塢名製片人,曾製作有「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的Janet Yang,講談「從布朗到好萊塢」,並放映她製作的迪斯奈的高中音樂片(中國)、黑事(Dark Matter)
查詢布朗中國年活動詳情,可上網www.brown.edu/year-of-china

圖片說明:

            蔡國強「向前走,這兒沒東西看」展覽中的其中一景。(圖由布朗大學提供)

星期三, 10月 05, 2011

新英格蘭學聯賞楓瞎拼樂趣多



新英格蘭地區台灣同學會聯合會(FTSANE)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合作的「白山賞楓、瞎拼趣」,十月一日載運了十校120人歡欣遠遊,既享受大自然山光水色,更把握免稅機會搶購冬衣。
幹勁十足的新英格蘭地區台灣同學會聯合會(FTSANE)這學期開學後好忙碌,九月18 日才辦完大型迎新活動,就馬不停蹄的又和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合辦「白山賞楓、瞎拼趣」。                                                                                                                                            101日當天雖然早上下雨但報名參加活動的人,一個不少的早上八 點半就在紅線地鐵南車站集合完畢 ,一起搭遊覽車直達Franconia Notch 州立公園,到The Flume
Gorge 停留三個小時,再在下午二點半,向東穿越白山美景,到北康威(North Conway) 的定居者直銷店(Settler’s Green outlet),最後準時在晚上 點,回到波士頓南車站。
The Flume Gorge Franconia Notch 州立公園的一部分,位於白山(White Mountains)西側。園區內包括森林,溪流,峽谷,瀑布,小湖。 健行步道穿越森林,走一圈大概要兩、三小時。抵達目的地時,幾乎每個人都忍不住對那美麗而特殊的自然景觀,發出嘆為觀止的感嘆聲,悠然享受起那走在森林中的感覺
郊外踏青之後,遊覽車直驅 Settler’s Green outlet。參加賞楓行的一眾人,顯然都充分利用了這瞎拼機會,短短三小時後,每個人都滿足的提著大包小包上車,和朋友們分享戰利品。
這次活動,參與籌辦者眾,包括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同學會會長劉家維,波士頓大學鄭奕葳、王聖鈞,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王月娥等人,很貼心的為參加活動者準備了瓶裝水、購自101烘焙店的小餐盒。他們也特地安排出到Settler’s Green outlet這段行程,好讓需要添購冬衣的新同學們,利用新罕布夏州免稅的好處省點錢
學聯事後表示,這次活動的報名氣氛熱絡非常,在活動舉行前的一個禮拜,票就全部賣光了,有將近60 名排在等候名單上的同學,礙於遊覽車公司沒有多餘空車,無法參加活動,讓他們感到非常抱歉及遺憾。
學聯財務,就讀波士頓大學的羅力穎表示,這次活動的成本比較高,爭取到的贊助也有限,票價因此不很「親民」,但學聯為保持傳統,還是儘量在票價上做了補助,以期同學們不會感到太有壓力。
根據學聯在活動後整理的資料,這次共有來自十校約120名新舊同學參加了活動。經文處的商務組組長石大玲也攜同家人,和大約十名本地僑胞共襄盛舉。                                                                                                                               學聯會長胡峻峰事後表示,本屆學聯承辦的各項大大小小活動,迄今都十分成功,全靠經文處文化組的指導、各校學生會的幫忙,及各方團體的支持。該會已排定的後續活動,包括預計有150人參加的十月九號雙十遊行,十一月二十日的紅酒品嚐。還在規劃的活動動有滑雪、組團上紐約Woodbury Outlet 購物等。查詢學聯活動,可寄電郵到FTSANE@gmail.com 

圖片說明:
            新英格蘭地區台灣同學會聯合會會長胡峻峰(後右六)、經文處商務組組長石大玲(前右一)、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同學會會長劉家維(前右二)、學聯公關王俊凱(前左二)等「白山賞楓、瞎拼趣」參加者合影。(圖由學聯提供)

            參加「白山賞楓、瞎拼趣」的同學們。(圖由學聯提供)

            「白山賞楓、瞎拼趣」途中風景。(圖由學聯提供)

ATASK籌款 Jimmy Choo 鞋店辦活動

亞裔反家庭暴力小組(ATASK)為宣傳預定於十月廿二日晚,假喜來登酒店舉辦,由藍薑餐廳名廚蔡明昊主持的絲路籌款會,日前在柯普利商場內的周仰杰(Jimmy Choo)鞋店,舉辦小型籌款會。
周仰杰(Jimmy Choo)鞋店的零售主任Margaret Cho(右起)ATASK董事長陳婉娉、哈佛大學法學院首名亞裔女性終身教授,韓裔的Jeannie Suk、第七號電視台記者吳芝蘭、ATASK董事會主席金基慈(Kija Kim)等人主持活動。
Jeannie Suk及吳芝蘭當天都簡述ATASK幫助遭遇不幸亞裔婦女獲新生的服務宗旨高尚,她們為自己能有機會參與貢獻,感到榮幸。
經波士頓環球報點名為2011年本地最時尚人士的婚禮設計師Shelley Chhabra, 波士頓芭蕾舞團首席舞者Lia Cirio,以及BJ’s執行長Lauren SenDyad Systems公司創辦人Janet ChienBingham McCuchen律師樓律師Sarah Kim等人都應邀出席,在周仰杰時尚鞋店中瀏覽。查詢ATASK詳情,可上網等人都應邀出席。
據悉,周仰杰時尚鞋店在全美有約37家分店。麻州共有兩家。(圖與文:菊子)

ASPIRE慶十週年 11/5 辦亞裔女領導會議

亞裔姊妹邁向優異會(ASPIRE)上週末在華埠潮州大酒樓慶祝成立十週年,頒發傑出支持獎給律師李保華、傑出服務獎給婚禮服務業者Emilie Chang等人;預告十一月五日,將在西蒙斯學院舉辦第七屆亞裔女性領導會議。
            亞裔姊妹邁向優異會(Asian Sisters Participating In Reaching Excellence)是個由年輕亞裔女性創辦,以還在高中、大學就讀,或初入社會工作的亞裔女性為對象,培養她們的領導力,職業技能的非牟利團體。該會希望幫助亞裔女性打破傳統迷思,開闢出自己的一片天。
            獲「傑出支持獎」的古德溫律師樓(Goodwin Procter)合夥人李保華(Paul Lee)致詞時表示,他十分尊敬、欣賞亞裔姊妹邁向優異會,把精力、創意及熱情帶進她們辦理的輔導項目,幫助更多年輕亞裔女性體會、學習到,即使身為女性,仍能為自己,為社會,發揮更大作用。
            李保華指出,儘管在性別、族裔上,亞裔女性都面對重重阻礙,但幸運的,亞裔女性已開始踏上成功之路。在麻州,有BJ’s執行長Laura Sen,麻州最高法院法官杜菲莉(Nan Duffly),哈佛大學法學院的首名女性亞裔終身教授Jeanne Suk,以及他的妻子,塔芙茨大學全球健康項目副教務長(Associate Provost)陳貽美等的成功例子。
            當著近百名出席者的面,李保華也藉機介紹該公司義務為亞裔姊妹邁向優異會服務的律師之一,Jennifer Fang,不但有麻省理工學院工程系學位,還畢業於賓州大學法律系。
            亞裔姊妹邁向優異會目前有六、七名董事。當晚出席的包括亞裔反家庭暴力小組公關Kouze Sawame,亞裔女子太鼓團(The Genki Spark)創辦人楊愛倫,以及今年才26歲,來自中國瀋陽的石靚。
            楊愛倫當天率團表演,為慶祝會敲打出熱情激昂的高漲情緒。她表示,根據美國衛生及人民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的資料,1524歲亞裔女性的第二大死因是憂鬱,可見幫助亞裔年輕女性建立自信,敞開心懷是多重要的事。
            石靚也說,亞裔社區總有女性就該是家庭中照顧者,應該做家事,不可上夜街,講話要輕聲細語,行動要斯文,不可能當領導者等等的刻板期許,給年輕女孩帶來許多壓力,ASPIRE因此辦有青少年培訓、輔導項目,培養年輕女性的領導力。過去三年來,共有三百多人受益。該會董事每週都花五到十個小時,經營該會會務,希望能幫助更多年輕亞裔女性。
            當天還有西蒙斯學院學生,印度裔Rita Shah獲傑出義工獎,羅爾文化協會理事,柬埔寨裔Dahvy Tran,獲「Nellie Hsu Ling領導力獎」。
      查詢該會詳情,可上網http://girlsaspire.org
  
圖片說明:

            亞裔姊妹邁向優異會(ASPIRE)董事Kouze Sawame()和兩名獲獎人李保華()Emilie Chang()(菊子攝)

            楊愛倫(後右四)亞裔女子太鼓團(The Genki Spark)成員,在會中展現擊鼓敲散所有憂鬱的高昂熱情。(菊子攝)

星期二, 10月 04, 2011

建國百年雙十杯壘球賽 台商隊再奪冠軍


新英格蘭地區華人為慶祝建國百年,今年組成破記錄的八支隊伍,參加雙十國慶盃壘球邀請賽。新英格蘭台灣商會再度蟬聯冠軍。
      在南波士頓喬莫克利公園(Joe Moakley Park)舉行的這場比賽,由新英格蘭台灣商會(TCCNE)主辦,竹蜻蜓壘球俱樂部(BDSC)及波士頓大學台灣同學會(BUTSA)協辦。
      共襄盛舉參賽的八支隊伍,分別為新英格蘭台灣商會隊(TCCNE)、昆西老虎1 (Quincy Tigers 1) 昆西老虎2 (Quincy Tigers 2)JP台客隊 (JP Taikers)、波士頓大學代表隊 (Boston University)、哈佛大學隊、麻省理工學院隊、新英格蘭台灣青年商會隊 (TYCCNE)
      麈戰一日後的比賽結果為,新英格蘭台灣商會隊(TCCNE)207贏得冠軍,JP台客隊亞軍,昆西老虎2隊季軍。
      竹蜻蜓隊長王志維表示,當天早上先由麻省理工隊(MIT)、哈佛隊、波士頓大學隊(BU)和青商隊新加入的隊伍進行外卡戰。MITBU隊勝出後,再與昆西老虎1隊及昆西老虎2隊進行挑戰賽。昆西老虎2隊和MIT隊取勝後,再與前12種子的台客隊和台商隊進行分組決賽。台客隊和昆西老虎29:3,台商隊和MIT26:6,最後由台客和台商進行冠亞軍賽,昆西老虎2隊和MIT隊爭34名。
      已承辦雙十盃壘球賽多年的台商隊隊長蔡高進透露,為慶祝建國百年,台商隊和昆西老虎隊招兵買馬,再分組成由王安宇、陳立杰、王志維領隊的昆西老虎1隊、2隊,以及台客隊這四隊,固定練球已有三個月。其他的哈佛隊、MIT隊、青商隊及波士頓大學隊,幾乎都是為了共襄盛舉,慶祝建國百年,才組軍成隊。
      參賽隊伍中,莊智超率領的MIT隊,成員全穿著印有台灣地圖的黑色T恤,王懷晨率領的波士頓大學隊,全穿著印有校名的紅色球衣,顯得最有氣勢。不過隊服營造的氣勢,到底比不過經常練習的實力,已有十年以上打球經驗的台商隊,不但隊員幾乎全是老資格球手,還甚至有蔡高進、蔡俊田、蔡建正的兄弟檔,謝開明、陳玫菁的夫妻檔上場,連當年打東北大學隊的黃文賢都來助陣,當然輕易的過關斬將,奪得冠軍。
      蔡高進指出,全由八男二女組成的各隊,如果女生實力強,勝出的機會就高。台商隊的陳玫菁,蔡淑敏都是好手,台客隊(竹蜻蜓)的吳佳璇,也是先發球手型。
      在大波士頓打壘球已有十餘年經驗的蔡高進表示,今年慶祝建國百年,他本來想把那些當年在大波士頓打球的颱風聯盟球隊同伴找出來,重新組隊,只是許多人已經回台灣,住在本地的
      駐波士頓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組長簡宏昇和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台商會副會長胡美惠,當天特地出席,為同學及球員們打氣。洪慧珠向出席眾人表達感謝之意,黃正杰笑言希望明年參賽隊伍規模再擴大。
      波士頓大學台灣同學會會長王懷晨賽後透露,下週末,紐約地區也將舉辦雙十盃壘球賽。本地熱愛壘球、棒球人士,有意組織波士頓隊,穿上紅襪隊球衣,到紐約「踢館」,一洗紅襪隊今年未能晉級令人感到的氣憤。
      查詢竹蜻蜓隊詳情,可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9871713396730/

圖片說明:

      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前左六)、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前左四)、台商會副會長胡美惠(前左三)、球賽主辦人蔡高進(前右六)、波士頓大學台灣同學會會長王懷晨(前右四)等人和參賽球員合影。(菊子攝)

      八支參賽隊伍舉牌參加開賽式。(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隊獲得冠軍。右一為隊長蔡高進。(圖由王懷晨提供)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隊獲得冠軍。隊長蔡高進()從竹蜻蜓共同創辦人王志維()手中領取冠軍盃。(圖由王懷晨提供)

       台客隊獲亞軍。(圖由王懷晨提供)

      昆西老虎2隊季軍。(圖由王懷晨提供)

      波士頓大學隊。(圖由王懷晨提供)

星期一, 10月 03, 2011

波士頓僑界二、三百人升五星旗慶祝十一



華人前進會、波士頓嚴新生命科技學會、劍橋中國文化中心、麻省理工學院科技學會等機構合作,一日中午在波士頓市府廣場升起五星紅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二週年。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周立民,僑務領事羅剛、陳卲毅,波士頓市議員小阿若約(Felix Arroyo Jr.)、劍橋市市議員張禮能等嘉賓到會,和代表籌委會的朱正亞博士,代表學生的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尚學峰、代表僑界的黃夏儀等人,和出席慶典的二、三百人在中美國歌聲中,一起目送兩國國旗升上旗竿後,經由司儀,波士頓嚴新生命科技學會負責人姜弘健、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介紹,一一致詞。
            周立民以中文致詞,表示中國政府注意調控經濟,今年上半年的GDP成長為9.6%,比預期還好,可謂穩定前進。儘果中國之內,仍有社會、經濟發展不協調之處,但全國上下都在努力要實現國富民強的理想,對未來前途的光明,充滿信心。當然中國能有這樣的發展環境,全靠中國廣大人民及海外僑胞的支持與合作。他代表政府向僑胞致上最高敬意,也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全民萬事如意。
            波士頓市議員小阿若約是目前波市議會內唯一的少數族裔議員。他先以中文說「歡迎」,再轉以英文表示要向出席眾人說「謝謝」,因為他父母也是移民,當年他隨父母抵美時,也不會說英文,他很瞭解移民們經歷的掙扎。他希望波士頓市永遠都是一個歡迎新移民的城市。
            劍橋市市議員張禮能透露,1969年他父親移民來美,就像會場中的許多移民一樣,從此把這地區叫做家。他自己每幾年都會到中國去一次,今年六月才回中國舉行了婚禮。在中國當地的人民對他們這些已移民來民者,能形成一個社區,在美國展現各人的領導力,使美國成為一個更好社會,都感到很驕傲。
            華人前進會主席黃夏儀以廣東話致詞,介紹該會宗旨之一,就是要促進中美人民和平交流。她還以自己上個月到中國江南旅遊的見聞為例,指中國社會環境的精神與外貌,全都煥然一新,讓海外僑胞引以自豪。
            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尚學峰在致詞中表示,62年前的今天,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接著的這62年,中國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從積弱、貧窮,一躍而成為繁榮昌盛的東方巨人,留學生不但從當年的寥寥無幾,陡增到今日的數百萬人,從公派到自費留學,從八十年代初趕著出國鍍金,到如今搶著歸國創業,全都是中國日新月異的縮影。
            尚學峰表示,他們做為新一代中國學子,希望能以中國火箭之父錢學森,文學大師梁實秋,獲菲爾滋獎的數學大師丘成桐、創辦搜狐的張朝陽等為榜樣,將來以所學為祖國的科技、文化建設做貢獻。他還引用梁啟超一百年前說的「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期許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籌辦今年升旗典禮的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董事長紀虎民、副董事長陶凱,以及朱正亞、姜弘健、華夏儀、駱理德等人,都是1997年,大波士頓僑界為慶祝香港回歸、江澤民訪波士頓,第一次在市府廣場升起五星旗的籌備人員。今年名列籌備會委員的人,還包括北美華人企業家聯合會會長胡運炤,台山同鄉聯誼會會長李照桃,波士頓鄉土舞蹈團團長黃納斯。升旗時,一起站在主席台上的還有表示以個人身份出席的梁添光、梅青等人。
            一日的五星旗升旗典禮,演出節目部份,有劍橋夕陽紅活動站、波士頓鄉土舞蹈團、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舞蹈班、波士頓健身腰鼓隊、波士頓民族舞蹈團、茉莉花舞蹈團等表演五步拳、雙人舞「在那遙遠的地方」,辣妹子、孔雀飛來、傣族姑娘、手絹花等舞蹈,好日子腰鼓。
            升旗典禮慶祝,最後在全體大合唱「歌唱祖國」聲中結束。
圖片說明: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周立民(前中)在升旗典禮中講話。後右起為,駱理德、道明、姜弘健、黃夏儀、喬萬鈞、陶凱、朱正亞、紀虎民等人。(菊子攝)

            嚴新生命科技學會的慶祝橫幅,每年都規模特大。(菊子攝)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董事長紀虎民(左起)、北美華人企業家聯合會會長胡運炤。(菊子攝)

            老先生、老太太們,坐在台階上參加升旗典禮。(菊子攝)

            華人前進會為該會的老人家們,安排了廿、三十張椅子,好讓他們舒服觀禮。(菊子攝)

            會末全體大合唱「歌唱祖國」。(菊子攝)

            波士頓學院的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孟慶軒()等人,是出席者中人數有限的學生代表。(菊子攝)

漢字文化節書畫攝影展琳琅滿目

華書法會和紐英崙藝術學會等機構合作的波士頓第二屆漢字文化節第三項活動,昨()日中午在近百人匯聚於中華公所會議廳,欣賞110餘幅書畫攝影作品的熱鬧中揭幕。
            觀眾們一踏入會場,的確馬上就感受到中華書法會會長周文熙一早預告的,紐英崙中華公所議會廳煥然一新景象。會場兩面大牆以綢布釘成兩塊潔白的大畫布,張掛出大大小小小,顏色、內容各異的書法、繪畫、攝影、篆刻作品,顯得十分有氣勢。
            中華書法會會長周文熙表示,這次展覽的特色是新舊會員響應,社區大眾支持,不但展場格外寬敞,展出的作品也格外豐富、多元。
            書法會書記黃鏡明做參展概況報告時指出,這次展覽共有41人參加,展出110幅作品,包括書法、繪畫、攝影、篆刻等,尺寸大小及題材各異。觀眾們絕對可以各花入各眼的滿足各人愛好。
            黃鏡明也藉機會點名,請各參展藝術家一露廬山真面目。其中許多人的字、畫、攝影,在華埠社區內早已聞名。這些參展藝術家們,包括現已高齡85歲的李蕙蓮,已七、八十歲的伍育俊、吳紹瑩、江天源、周文熙,以及梅國治、甄雲龍等。較年輕一輩的有林卓培、林浩宗、周麗桃、朱衛國、黃定國等。新加入書法會或藝術學會的成員,包括方正厚、程岭。黃鏡明還特別介紹,其中的郭天涵,移民來美不久,在中國大陸時,已是專業畫家。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波士頓華僑文化中心主任黃正杰、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主席梁永基,紐英崙藝術學會會長林卓培等人昨日都應邀致詞。
            洪慧珠與黃正杰都已廣東話致詞,感謝僑界熱心支持、參與慶祝建國百年,也稱許一眾藝術家們展現的功力、水準,都令人讚嘆。黃正杰還呼籲社區大眾繼續支持訂十月九日舉行的大遊行及慶祝晚宴。
            倒是為展覽製作了精美潑墨畫請柬的林卓培,在致詞時不怕得罪人的表示,昨日展出的作品琳瑯滿目,不過水準不一,因為參展者並不全是藝術家,但這一展覽是個很好的彼此交流、學習機會。
            昨日的參展作品中,或針對展覽的建國百年主題,或別有寓意,引起部份參觀者議論的,有伍育俊的一幅國父遺囑書法,以及甄雲龍揮毫撰擬的詩作,「水污綠營,小英洎岸,橘映藍關,老馬加鞭」。
            兩名書法會會長,周文熙、周麗桃昨日為招呼包括經文處副處長鍾麗文、組長簡宏昇,僑領陳毓璇等到會嘉賓,特地在會場內整齊排出幾列座位,請來一整隊婦女義工當接待,還在開幕式後逐一派發茶點。
波士頓第二屆漢字文化節的合辦機構包括紐英崙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紐英崙中華公所、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第二屆漢字文化節」的三場活動,將從十月二日起至九日,每日上午10至下4點,在中華公所會議廳展出。
            查詢活動詳情可洽617-262-0713,或617-699-6863

圖片說明:
            前排左起,梅國樑、伍育俊、黃正杰、陳毓璇、梁永基、洪慧珠、林卓培、周文熙、吳紹瑩、黃鏡明,後排右起,黃定國、郭天涵、方厚正、李蕙蓮、Nancy Fray、陳綺怡,以及後排左起,黃國麟、朱衛國、周麗桃、何遠光、程岭、梅國治、林浩宗、江天源、黃慎孚等嘉賓、參展藝術家合影。(菊子攝)

            中華書法會會長周文熙(前左二)、周麗桃(後右二)和陳綺怡(後左三)等昨日當義工者在會中合影。(菊子攝)

            周麗桃請陳毓璇致詞。(菊子攝)

            書法家伍育俊()和到賀的友人。後面是伍育俊撰寫的國父遺囑、百壽圖等條幅。(菊子攝)

            美術學院科班出身的紐英崙藝術學會前任會長林浩宗和他參展的巨幅畫作。(菊子攝)

            中華書法會的新會員程岭寫了幅講究佛家理念的「無欲品自高」參展。在布朗大學做生物醫學領域研究的他,還交了一幅篆刻作品參展。(菊子攝)

            郭天涵是來自中國的專業畫家。這次也拿出四幅作品參展。(菊子攝)

            書法家吳紹瑩抄寫周敦頤的愛蓮說等詩作參展。(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