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09, 2011

哈佛北橋詩社慶母親節

 哈佛大學北橋詩社昨()日以音樂、詩歌朗誦、野餐的盛會,和七十多名學子、遊人,在哈佛校園內歡渡母親節。
            北橋詩社創辦人岳林在音樂會結束時,邀請十名母親上台,代表天下的所有母親接受獻花,藉以強調這場聚會是感謝偉大母愛,保障了人類生命的繁衍。
            位於劍橋廣場(Cambridge Common)旁的哈佛大學朗費羅廳(Longfellow Hall),昨日下午樂音悠揚,既有遊子吟詩詞朗誦,童聲齊唱「媽媽的吻」,蒙古民歌「母親」,小提琴獨奏「母親的土地」,哈佛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手朱麗亞‧格林演奏等多項表演。
波士頓京劇社台柱之一朱惠元,昨日再度應邀到會,在該社琴師可慶恩伴奏下,清唱了一段京劇「三家店」中的選段「兒行千里母擔憂」。他雖然謙說自己當天不在狀況中,但「娘生兒,連心肉,兒行千里母擔憂。兒想娘身難叩首,娘想兒來淚雙流」這幾句的唱下來,韻味十足,搏得觀眾報以熱烈掌聲。
可慶恩夫婦接著的合唱,以及可慶恩的京胡獨奏「夜深沉」,也給到會觀眾一個驚喜,尤其是出門在外,已罕聞中樂的遊子們,聽著胡琴的抑揚頓挫,不免更想家。
      昨日這音樂會還有一段驚喜表演。主持人岳林把朗琴音樂學校一個頗有特色的樂團找了來表演「瘋狂的人在那兒(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這源自1963年童畫書故事的音樂劇。四名樂手以鋼琴、喇叭、鼓,還有些不知名的樂器,配上唸白與卡通畫幻燈片,演出了一場音樂短劇,描述一名在家惡作劇的小孩麥克斯(Max),被母親罰沒晚飯吃後,在自己房間裏進入了想像世界,還在不畏恐怖怪獸中受封為王,高興的與身邊的一眾同伴動物狂歡亂舞。但沒多久後,他就感到孤單、想家。從想像世界中回到家後,他竟發現放在餐桌上等著他的晚餐還是熱的,母親已原諒了他。
            據維基網站資料,這本故事書在全世界賣出了一千九百萬本。
            音樂會結束後,出席眾人圍到草地上野餐,在和暖陽光中享受煎餃、肉卷、茶蛋,酸辣湯,糕點等美食。

圖片說明:
            主持人岳林()送花給母親們。(菊子攝)
            朱惠元()演唱京劇兒行千里母擔憂。可慶恩()伴奏。(菊子攝)
            可慶恩()夫婦合作,一拉一唱。(菊子攝)
            Erika M. Hon()等人組成的朗琴音樂學校樂隊,使用的樂器頗為特別。(菊子攝)

星期日, 5月 08, 2011

世間是與非 - 自由心證說

從前有一位老和尚,精通心術,善能調伏心猿意馬,故名意斷。有一天,心意忽然妄動,教徒弟們擺設擂台,公開對心經。
      並訂立原則:凡能對上心經的人,不但賞賜五百個銅錢,還可以進入寺裡,吃最好的齋菜,住宿最高級的禪房。
      由於條件優厚,從朝至暮,上台對心經的人的確不少,但都敗下陣來。

意斷看看已經日落西山了,正想回寺,卻看見一個衣衫破舊的老太婆,手裡提著幾雙爛鞋,向著擂臺走來。
      意斷站在台上很輕蔑的說:「你來對心經?」老太婆說:「沒錢買飯吃,只好如此了。」於是一僧一俗,便對起心經來。

老和尚他,往自己頭上一指,老太婆她,卻往自己的腳一指;第一個回合,算是對通了。
       接著老和尚他又摸一摸肚皮,她卻拍一拍自己的屁股。
       他伸出五隻手指,她出示出八個手指。
       他左手向下偏斜,她右手向上舉起。

四個回合過後,意斷驚喜的說:「妙哉!妙哉!請呀!」
       就這樣,老太婆被迎進寺裡,吃上好的齋,住上等的嘉賓房,並獲得五百個銅錢的賞賜。
       意斷對於老太婆的才華,敬佩得幾乎五體投地,徒弟甲問:「師傅,老太婆的心經對得如何?」

意斷無限感慨的說:「唉!人不可以貌相,海水不可以斗量,我的心經給她對絕啦!
       我說:頭頂青天;她說:腳踏大地。
       我說:滿腹經論;她說:穩坐蓮花。
       我說:學富五車;她說:才懷八斗。
       我說:請上西天;她說:擊倒泰山。
       啊,真了不起呀!」
   
因此,徒弟們對老太婆也不敢怠慢,侍奉更加殷勤週到。
       徒弟乙對著老太婆豎起姆指說:「你老人家能夠對得上我師傅的心經,真了不起呀!」
       老太婆說:「那有甚麼困難呢!
       他問:你是補帽的嗎?
       我說:我是補鞋的。
       他問:是不是用牛的肚皮補呢?
       我說:是用牛的屁股皮補的。
       他又問:補一雙鞋給五個銅錢行嗎?
       我說:不行,要八個銅錢。
       最後他嫌八個銅錢太貴,叫我走。
       當時我的肚子餓得要命,就舉手想打他,俗語說:鬼都怕打,所以。」
     
老太婆還沒有說完,和尚們早已捧腹大笑,東歪西倒
     
同樣是一個動作,由於老和尚與老太婆的心思不同,見解不同,境界不同,所以想法與意念都不同。
以此類推,世界上同樣一件事,同樣一句話,由於各人的思想不同,學問知識不同,時代背景不同,立場與角度都不同,見解也就不能一致。



Thanks to Peter Chan for sharing

星期六, 5月 07, 2011

台灣藝師示範巧技 羅州明燈師生讚嘆

台灣舞獅技藝會的九名藝師,五日在羅德島州「明燈(Beacon)特許學校」展示台灣巧藝後,今()日將配合「牛頓台灣日」,在波士頓僑教中心旁公園擴大舉辦「台灣傳統週」活動。
            台灣舞獅技藝會今年是第二度接受僑委會派任,巡迴美東,舉辦台灣傳統週活動,展示台灣民俗藝術,宣揚中華文化,慶祝美國五月的亞裔傳統月。
            這些台灣藝師的羅州行,在波士頓僑教中心、羅德島華人協會、黑石谷旅遊協會,明燈特許學校合作下,四日晚先在羅德島州第二大市溫沙基(Woonsocket)市的陳氏(Chan’s)餐廳,舉辦了一場「與藝術家有約」晚宴,邀請五日將向藝師們學藝的學生們餐敘,培養感情。溫沙基市市長方騰(Leo Fontaine)也特地出席,歡迎台灣藝師,還頒給他們一份表揚狀,感謝他們豐富地方民眾的文化生活。
      五日下午,藝師們在台灣舞獅技藝會總幹事王宏隆、秘書長林坤松率領下,到明燈特許學校擺開陣仗。
美濃紙傘/客家貼布藝師龔一舫,手工竹蜻蜓彩繪/古早味水槍藝師林坤山,打包帶編織/香包藝師廖雪麗,琉璃串珠藝師戴昭治,剪紙/龍鳳字畫藝師劉瑞光,風箏/台灣古早童玩─竹槍藝師王秋仁,捏麵人藝師巫俊德,地雷/竹蟬/竹頭號藝師蔡速、書法/篆刻藝師黃書墩等九名藝師,各有所長,拿出「道具」後,馬上就把學生們迷住了。
明燈特許學校是一所有225名學生的藝術學校,除了一般的文理數之外,還開有廚藝、視覺藝術、戲劇等藝術課程的學校。該校校長Robert Pilkington表示,為確保學生能從這活動中親自動手學會一、二項台灣民俗藝術,他們要求學生事先報名,並只安排了六十個名額。
五日這天,早上的兩小時,學生們跟隨各自選課的藝師,學習製作各項藝品。下午的兩小時,才容許學生們自由遊走於各個藝師的攤位間。
            巫家捏麵人館的攤位,在麵粉色彩豔麗,藝師巫俊德捏出來的熊貓、花朵、小豬、老鼠及福祿壽三公,全都栩栩如生下,吸引了最多人。不少學生還在活動結束之後,靦腆的向藝師索要麵粉,或是已捏成的各式藝品。
            當天到場擔任翻譯義工的強森威爾士大學學生蒲冰波還不得不幫藝師解圍,說明藝師不是小氣不給,只是波士頓市他們的第一站,他們帶的材料有限,手一鬆,後面那幾站可能就沒戲唱了。
            巫俊德透露,捏麵是他的家傳技藝,彰化縣地方文化館內的巫家捏麵館,就是他家開的。在從小耳濡目染下,他現在不但會捏傳統題材的公仔,也能做現代化處理。那天他為明燈特許學校校長捏的人像,就只靠看了一眼的印象。他說,一般情況下,他能在一、二分鐘內,就捏出一個捏麵人,但他也坦言,這門技藝雖然可學,要捏得好,還是得有點天份,所以他家兩兄弟,他捏麵、教學,他哥哥就研究材料。
            去年也來過波士頓的藝師龔一舫,今年示範美濃紙傘、客家貼布的製作。他透露,材料的確是問題,除了箱子裝不了太多之外,他們這團還發生有二箱行李被扣在海關的情況。
            蔡速的地雷、竹蟬、竹頭號等台灣古早童玩,也很惹學生好奇。
            羅德島華人協會為協助活動進行得順利,五日找了該會副會長陳和棟夫婦,羅德島華人教會師母劉雅美,同工宋秀珍等許多義工幫忙。該會理事吳子平也不顧自己才從中國趕回羅州的時差未調,專車載了廿多隻龍蝦到明燈學校,慰勞所有的藝師們。
            在美東巡迴做「台灣傳統週」表演的這些藝師們,今年以波士頓為第一站,接著要去洛杉磯、西雅圖、達拉斯、休士頓及紐約,預定五月三十日結束行程返台。

圖片說明:
            黃書敦(右起)、陳和棟、劉瑞光、巫俊德、龔一舫、王宏隆、吳子平、Robert Pilkington、黃正杰、戴昭治、廖雪麗、王秋仁、蔡速、林坤松、林坤山、宋秀珍等人在明燈特許學校門口留影。(菊子攝)
            藝師們在明燈學校活動結束後,和校長Robert Pilkington(前右四)、黃正杰(前右五)等人合影。(菊子攝)           
            藝師團總幹事王宏隆(右二)送一幅字給羅德島華人協會理事吳子平、校長Robert Pilkington。旁為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菊子攝)
            蔡速手上及身邊的童玩,花樣繁多。(菊子攝)
            溫沙基市市長方騰(Leo Fontaine)(左二)頒發表揚狀給藝師團,由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藝師總幹事王宏隆(右二)代表領取。(圖由僑教中心提供)
            溫沙基市市長方騰(Leo Fontaine)(前中)在羅德島州陳氏餐廳內和台灣藝師們合影。(圖由僑教中心提供)

蘇港科技投資考察團訪波 移駕就教談生意

 香港貿易發展局(Hong Kong Trade Development Council)和江蘇省商務局首次合作,以清潔能源為主要產業對象的「蘇港科技投資赴美聯合考察團」,昨()日在波士頓市The Langham大酒店和數十家美國公司火熱交流。
      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葉澤恩表示,該局和江蘇省商務局合辦這考察團,是要進一步讓美商瞭解,以香港為跳板,進中國做生意的好處。
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趙進則指出,該團此行,既要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也給美國企業就近認識江蘇的機會。他們此行訪問三地,洛杉磯,波士頓與多倫多。在第一站的洛杉磯,已見了一百七十多家企業,在一對一的晤談安排下,出席企業都覺得收穫很大,能更迅速、直接查察商機。
由於「蘇港科技投資赴美聯合考察團」以能源產業為主要考察對象,其中又以太陽能為首,昨日的會議在企業一對一晤談之前,有1366科技公司商務發展副總裁Craig Lund為出席者綜論了新英格蘭地區的太陽能產業概況。
出席的美方公司中,也以太陽能相關產業佔多數,包括在紐約創辦的PolycoSolar公司,發展以太陽能供電的電冰箱的Promethean,已進入產品模型階段,聲稱擁有十四項以上專利,能提高薄膜太陽能板產能,節省費用三分之一,已有無錫市邀請他們去開公司的Lighwave Power,以及以高強度太陽光地區為對象,已可商業化生產,耗能比是市場上現有產品十分之一的MegaWattSolar等。
遠東控股集團副總徐浩然指出,此行江蘇代表團中最特殊的是美國綠景環特國際太陽城公司。該公司董事長蔣鍾偉表示,他們已在美國德州達拉斯取的一千五百畝地,要為中國的中小企業搭橋,進美國發展太陽能產業,以聯成艦隊方式,發揮1+1=11的效果。目前已有十多家企業進駐該城,預計三年內將為當地創造一萬個就業機會。該市為此還頒給榮譽市民證。
會議主辦方還安排了香港匯豐銀行新英格蘭資深副總裁Kenneth McGraime講談「跨境到美國做生意的挑戰」,高蓋茲(K&L Gates)律師樓的合夥人James O’Hare講談「結構投資和併購交易」,Thomas Turano講談「投資交易的智慧產權評估」。
香港貿易發展局昨日除了葉澤恩專程由香港趕來之外,該局駐上海的華東、華中首席代表鍾永嘉,駐紐約的美洲首席代表何利昌,駐紐約代表李嘉瑋,駐紐約市場經理雷一明等人出席。
麻州香港協會則有會長葉俊年,理事周榮亞、陳朝聖等人。
美國商務部出口協助中心波士頓辦事處主任James Paul也是主辦嘉賓之一。
據悉為使一對一晤談順利進行,主辦單位還特地請中國德集團董事長陳奮,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為出席者提供現場即席翻譯。
查詢麻州香港協會詳情,可洽會長葉俊年 Johnny.Ip@hkama.org

圖片說明:
      麻州香港協會會長葉俊年(左起)、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趙進、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葉澤恩、該局駐上海的華東、華中首席代表鍾永嘉等人會後合影。(菊子攝)
      「蘇港科技投資赴美聯合考察團」一對一晤談會場。(菊子攝)
       遠東控股集團副總徐浩然()、美國綠景環特國際太陽城公司董事長蔣鍾偉兩人的公司都有太陽能項目。(菊子攝)

上海交大創業學院代表團訪波與學子學人交流

 上海交通大學創業學院代表團一行六人,四日晚在麻省理工學院與本地學子、學人交流,說明該校在去年六月成立創業學院,以之為平台,構建“一體兩翼創業教育模式,培養該校學生創業精神與意識的新做法。
      當天出席的交大校友,好幾人對學校的新做法感興趣,紛紛探問,如何才能為母校出力,貢獻自己的在美工作經驗,。
      上海交大的創業學院代表團,由黨委副書記暨創業學院院長徐飛率領,團員包括副院長桑大偉、朱健,安泰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趙旭、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董正英等人。當晚的座談,由交大校友會新英格蘭分會會長陳奮安排。
      他們一行人在麻州拜訪了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巴布森學院 (Babson College),接著到紐約拜會,再往加州探訪史丹福大學等校。徐飛等人表示,此行主要是瞭解美國各大名校,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提供協助。
      該團成員透露,迄今他們印象最深刻的是比較偏實踐型的巴布森學院,感覺上最有可能和該校合作。
      交大創業學院代表團當晚在會中為出席者說明了該校從2000年起,為培養學生創業精神與意識的做法,包括成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業創新中心,連辦十二屆創業計劃大賽,樹立畢業生創業典型,如羅水權、王虎等人,承辦了第二屆全國挑戰杯,首屆上海市大學生創業文化節等活動。
      2005年到2009年間,該校投入共二億元,建十大實驗中心和創新創業基地,創新創業大講堂,一學年辦了十六期創業沙龍,提供創業孵化全程服務,進行創業海內外交流等。
      迄今該校已有49個創業團隊,從天使基金等處募集1160餘萬元,也有新綠團隊在英特爾創業挑戰賽中獲得全球第五名,另有五名校友獲選為第二屆上海市青年創業先鋒。如創辦應屆生求職網的曹洪濤,創辦瑞醫醫藥科技公司的薛嵩等人。
      2010年是該校的第三個創業五年計劃的開始,著眼於培養創業素質,成立了創業學院。
      朱健解釋,這創業學院並不是一個頒給學位的學院,但為該校所有學生提供平台,輔導。徐飛則強調,創業學院將強調三師,為有心創業的學生,提供教師、講師、導師等的輔導。
      去年創辦後,創業學院已從該校各院所招收了五十四名學生,正在準備招收第二批學生。
      出席者中,經營有創業風險投資公司的何華向交大代表團建議,在中國企業積極尋覓向外發展機會之際,交大或可考慮開辦如何在海外併購的課程。目前在安永會計師樓負責協助中國企業到海外併購業務的安永合夥人張曉青當晚也出席在座,並表示她也是交大校友,很希望能為母校做事。

圖片說明:

      上海交大黨委副書記暨創業學院院長徐飛(右二)率代表團,董正英()、安泰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趙旭、趙健、桑大偉、莫亮金(右一)在波士頓校友會會長陳奮(右三)安排下和校友、本地學子、學人晤談。(菊子攝)

      上海交大創業學院代表團座談。(菊子攝)

星期五, 5月 06, 2011

中華專協懷舊電影會觀眾落淚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上週末舉辦的「經典懷舊電影」欣賞會,放映了「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淚王子」這兩部以國民黨遷台初期為時代背景的電影,讓不少出席觀眾在時光倒流中淒然淚下,感嘆時代、命運弄人,也慶幸在建國一百年後,兩岸越來越民主。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是李祐寧導演,吳念真編劇,孫越、張純芳演出,榮獲第二十一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最佳原著劇本,藉著當年頗為普遍的國民黨老兵娶山地女子的實際社會現象,讓觀眾思考有著族裔、年齡、教育、文化差異的人,如何彼此適應的問題。
「淚王子」則是楊帆導演,范植偉、張孝全、關潁等人主演,描述五十年代在台灣空軍眷村的真實白色恐怖故事。二二八事件在台灣,如今已是人盡皆知的白色恐怖代表之一,但「淚王子」一片卻揭露了即使是在國民黨軍隊、眷村之內,一樣有許多無辜者受害的白色恐怖故事。當天出席看片者,在那個年代中生活過的人,都很能體會那種個人生活在威權政府下的無力感。
當年住在苗栗的中華專協會長張重華,也曾經歷過片中那樣,老師在學期中突然不見了,同學們都心知肚明,大概是被軍警機關抓走了的那種情況。張重華也還記得,在他上成功大學之前的1972年,有一批參加讀書會,疑似左傾的成大學生被抓走了。
張重華表示,好在後來台灣越來越民主,人們享有言論自由,如果不是故意毀謗,不需要擔心說錯話就被抓得關進牢去。
當天的電影放映活動,還附有獎猜謎活動。李醫師的妹妹猜中了,「淚王子」這部片的故事,是後來到香港當電影明星的焦姣的親身經歷。
中華專協的電影欣賞會,有徐驪、陳奕婷兩名學生義工辦理登記,招收到莊紀華、Joyce Chiu等兩名新會員。專協的終身會員會費一百五十元。
中華專協的下一個活動是五月十五日舉辦「申請大學論文寫作」講座,邀請塔芙茨大學教授,也是專業寫作者的Grace Talusan主講,從父母和高中生的角度分兩場講談。六月份將邀請郭台春(譯音)講談「從蔣介石日記看蔣介石:議論常公于身後」。

圖片說明: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董事長王世輝(第二排右三起)、會長張重華和該會董事及出席者合影。前排右二起為陳志清、趙鍾英。(菊子攝)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放映「淚王子」。(菊子攝)

陳德基籌款餐會政要雲集

麻州有史以來的首名華裔眾議員之一,陳德基,昨()晚在昆士市「四(The Four)」餐廳酒吧,舉辦籌款餐會,既和選民聯絡感情,也為將來的連任打基礎。
            雖然才當選,上任不過四個多月,陳德基已開始辦籌款餐會,主要是因為麻州眾議員這席位,兩年一任,得及早為競選連任的經費打底。
            擔任州議員助理,在麻州總檢察官辦公室工作等經歷,讓陳德基累積了逾十年的麻州議會、政府工作逾十年,人脈之廣,從昨日到會的政要人數之多,就可以看得出來。
            從國會眾議員、麻州參眾議員,到昆士市市長、議員,到會捐款、支持的人,有一長串。
            在昆士市去年有著音樂椅效應的選舉中,柯汀(William R. Keating)鼎替了狄拉罕(William Delahan) 順利當選國會眾議員,莫里塞(Michael W. Morrissey)接替柯汀,當選諾弗克郡地方檢察官,約翰基南(John Keenan)接替莫里賽,當選麻州參議員,陳德基則是當選麻州眾議員,接替參選麻州參議員未果的另一名候選人。
            昨日柯汀和莫里塞很有默契的前後腳抵達會場,和會場中的新知舊識打招呼。約翰基南則在他的襟兄,昆士市市長柯奇(Tom Koch)之後抵達,打了招呼後,匆匆趕往他地。其他的出席民代、政客包括麻州州務卿威廉蓋文,麻州參議員Tom  Kennedy,麻州眾議員Bruce Ayers,昆士市市議會議長柯夫連(Kevin Coughlin)、昆市議員Brian PalmucciDaniel Raymondi等人。
            當年和陳德基同在麻州議會擔任議員助理,現為全美亞太裔投票聯盟行政主任的李超榮,也趕到會場。
            昆市亞裔協調會的陳德基當年夥伴,包括昆市亞協的前後任會長鄒毅及金門超市總經理胡運炤,董事麥珍妮,潘鑑成等許多人,都特地出席,繼續支持陳德基。連已搬出昆士市的陳寶萍,在牙買加平原參選波士頓市議員的陳俊暉,也都到會。
            陳德基當晚在會中誠懇的感謝出席者支持,坦言上任四、五個月來,深深體會經濟時機不佳,州府預算難做的情況,希望選民們能夠體會。他也再度表示,為選民服務,是州議員的職責之一,請大家有問題時,到州政府找他的助理Brenda Ryantackey.chan@mahouse.gov

圖片說明:
            代表麻州昆士市地區的國會眾議員柯汀(William R. Keating)()、麻州眾議員陳德基(),諾弗克郡地方檢察官莫里塞(Michael W. Morrissey)()在去年有如音樂椅的競選中,已培養出「革命」感情。(菊子攝)
            胡運炤(後排左起)、鄒毅、麥珍妮、潘鑑成(後右二)等昆士市華人都為陳德基高興,昨晚紛紛到會支持。(菊子攝)
            和陳德基認識已十幾年的麻州州務卿威廉蓋文(),昨日也出席了陳德基的籌款會。(菊子攝)

塔醫護士要罷工 五月六日凌晨兩點協議暫緩

塔醫在五月六日凌晨兩點多發出新聞稿,聲明該院與護士協會達成協議,暫緩罷工。

塔芙茨醫療中心(NEMC)和麻州護士協會(MNA)如果不能及時達成協議,本週五(六日)起,在塔醫工作的一千一百餘名護士,除了管理層護士外,都將罷工。
            塔醫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昨()日在華埠治安委員會中說明這狀況,籲請出席者廣告週知親朋好友,盼藉社區力量,促請護士以病患安全為重,放棄罷工。
            曾雪清表示,全美護士工會(NNU)正在華府、芝加哥、加州等地,和當地合約到期的醫院協商新約,並已陸續傳出罷工消息。
            麻州護士協會(MNA)是全美護士工會的下屬組織。該會和塔醫的合約也已到期,但過去六個月來,雙方協商新約,條件迄未談攏。在全美護士工會授權罷工十天後,麻州護士協會已發出通知,如果到本週五都還不能達成協議,將從五月六日起先罷工五天。
            曾雪清表示,塔醫一向注重服務品質,已和全美護士人手(national nurse staffing)聯繫,將在護士罷工期間,透過該機構聘用臨時護士,以保障塔醫的一天廿四小時高品質服務。
            麻州護士協會昨日在網站上刊登聲明,指該會與塔醫在上週日及本週一,談了不下廿個小時,已非常接近達成簽署新約協議的階段,但勞資糾紛這種事,不到最後一分鐘,無法確定結局為何,該會今日將和塔醫繼續協商。
            麻州護士協會表示,目前阻礙協議達成的項目是,波士頓教學醫院是否可要求日班或夜班護士,在同一時間照顧六名以上病人,或是護士們能否在合約中註明最多照顧五名病人。
            護士們認為同時照顧五名以上病人,會造成不安全的狀況。醫院高管則表示,到目前為止,護士們幾乎從來沒有同時照顧多於五名以上的病人,但他們希望在合約上,能依據病人狀況,保留增加數目的彈性。
      麻州護士協會的協商團主席Barbara Tiller表示,他們希望達成協議,但還未做到。
            塔醫為防萬一,已於週一向外招聘約二百名臨時護士,並於昨日及今日進行培訓。塔醫護士長Nancy Shendell-Falik表示,他們必須做好準備。
      麻州護士協會表示,他們上週通知塔醫,如果照顧病人數和護士的比率這問題解決不了的話,將於週五罷工一天。一名仲裁者已預定今早十點,再做最後一次的協商努力。
      屋斯特(Worcester)市的文森(Vincent)醫院,也遭遇同樣的情況。

星期四, 5月 05, 2011

華埠四月治安狀況平穩 王安青年會5/7兒童日


波士頓華埠四月份曾傳槍響,但整體治安良好,罪案總數和上個月一樣,同為廿七宗。另一宗較嚴重的罪案為刺傷(stabing)案。
            波士頓警察局A-1區警長昨()日因故未能出席華埠治安委員會月例會。社區警察小組長利瑪(Tom Lema)代做報告,說明過去三十天來,波市警察在華埠共逮捕了22人,處理了27宗罪案,包括一宗性攻擊罪、二宗搶劫,三宗攻擊案,二宗爆竊案,十五宗輕罪案,四宗破車偷盜案。
            利瑪表示,槍擊案發生在四月九日凌晨兩點半左右,受害者發現腿部受傷,但關於此案,警方查到的資料有限。另一宗較為嚴重的案件為四月廿九日在公園街(Park Street)地鐵站附近發生的,受害者被毆打,遭刺傷案。警方已逮捕了三名青少年嫌犯,也取回受害者失去的部份財物。四宗車輛遭人損毀,車內財物遭竊等案件,發生在益士石街、尼倫街及乞臣街、夏利臣街上。利瑪表示,警方要再呼籲,民眾仍得小心,別在車內留貴重財物,以免引賊竊心。
            昨日的治安會議上,律師賈煒代表「海之味」餐廳陳請委員會支持牌照轉移。他表示該餐廳股東不變,但將從LL&C轉為3W&2公司,公司的樓面經理也將換人。華埠治安委員會共同主席陳灼鋆讓出席者提問後,要賈煒到華埠社區議會中再做說明。
      華埠王氏青年會行政主任葛莉(Karen Gately)在會中呼籲社區人士充份利用該會提供的免費服務,包括五月七日(週六)下午一至四點舉行,適合家長帶小朋友出席的「健康兒童日」活動,安排有健康檢查,衛生資訊、還有充氣屋(Bouncy house)、畫臉等各種遊戲。會場也會有許多健康小吃。五月十九日(週四)的晚上六點半至八點,將是該會與塔芙茨醫療中心合作的「夏日營養工作坊(Nutrition Workshop)活動,將邀塔醫浮動兒童醫院的青少年健康中心的營養師Emily Biever為成人講解,在工作場所、家裏,上館子,或是到雜貨店採買時,如何在顧及營養上做更好的選擇。查詢該會活動詳情,可洽617-426-2237,或上網ymcaboston.org/wang

圖片說明:
      波士頓警察局A-1區社區警察小組長利瑪(Tom Lema)(左起)、華埠治安委員會共同主席陳灼鋆、華埠王氏青年會行政主任葛莉(Karen Gately)等人昨日在會中分別報告及主持會議。(菊子攝)
      律師賈煒()代表海之味餐廳請治安委員會支持牌照轉移。(菊子攝)

美東西兩岸華文作家哈佛喜相會

 洛杉磯和紐英崙的華文作家協會,上週末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座談,分享各自走上寫作這條路的因緣與心得,還和出席文友互相傳閱、贈購彼此出版的書籍。
主辦人張鳳表示,這活動除了為作家、文友提供交流平台,展售各人所出版書籍,也為誌記建國一百週年。
當天到會的作家不少,來自洛杉磯的有周愚、莫大、錢莉、劉於蓉、劉坪、冰子,來自紐英崙本地的有張鳳、江寶釵、王正軍,以及詩人林曦。
擺在會場外的書,有劉坪印了七千本,只送不賣的「抗癌媽媽」,劉於蓉的「一位美籍華人與她的一百多只貓」,「人生舞台在美國」,莫大的「曠野」,「瘼」,「暗潮」,張鳳的「哈佛緣」,「哈佛采薇」,「哈佛、哈佛」等。
      在來自洛杉磯的作家中,周愚是比較多產的一位,已出版了「美國幽默挖哇哇-生活叢書102」,「情緣阡陌」,「美國生活幽、悠、憂」,「美國居大不易」,「咖啡黑白講」,以及得過聯合報報導文學獎佳作的「歸來的軍刀」等不下十本書。
      其中的莫大,張鳳介紹為首名UDN網友出書。莫大自己也簡述,並在網路上說明,他去年自印出版了三本小說後,現在決定以預售贊助方式,邀請熱心文友預購他將推出的三本長篇小說,「領袖鐵衛隊」,「一江春水向東流」,「隱沒」。
      座談會結束後,不少人圍著劉坪,稱讚她在抵抗癌症病魔期間,仍能保持樂觀的勇氣。有兩名出席者是做癌症研究的學者,為示敬意,還特地要求和劉坪合照。也有人圍著劉坪,探問她又抗癌,又出版「生命的搖滾樂」,「快樂的抗癌媽媽」,又要擔任台灣新世紀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北美河濱縣華文作家協會駐台代表,還在新台北市鶯歌區有個工作,怎麼忙得過來。
     
      目前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的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江寶釵會後表示,現代社會,只要能提筆,會上網,似乎就都成了作家,但作家怎麼定義,書寫之後,觀眾在那,書寫的意義是為了滿足自己,迎合觀眾,又或是為了更深遠理想,書寫內容的傳播,該依舊仰賴紙張,印刷,還是網路,已成耐人尋味的問題。

圖片說明:
前排左起,江寶釵、劉於蓉、周愚、張鳳、劉坪、鄧泰和與依娃。後排左起,王正軍、冰子、莫大。(圖由張鳳提供)
波士頓本地詩人林曦(左一)、兩名癌症研究者和「快樂的抗癌媽媽」劉坪合影。(菊子攝)

派拉蒙劇院內 廣教學校揚琴和交響樂隊合奏

中華廣教學校與葉秀聰鋼琴學校合辦,邀得華森交響樂團(Walth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屋斯特(worcester)青年樂團合作,上週末在派拉蒙(Paramount)劇院舉行「東西相遇青少年演奏會」,在將近三百名觀眾面前,呈現中西音樂交融的美妙趣味。
      廣教學校校長劉曉楠表示,該校建校九十多年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走進西方劇院,登上舞台,演奏中樂揚琴。包括為該校創辦揚琴班的張鎮田,校董會董事長蔡倩婷、副董事長陳毓禮等人在內,全校師生都感到很興奮。
這場音樂演奏會,上半場中樂,下半場西樂。
上半場先由揚琴班成員演奏中樂「喜訊」、「步步高」,美國民俗音樂「郷村舒懐」、匈牙利民俗音樂「查爾達斯」開始,接著是揚琴合奏,今年十歲,在北伊斯頓市Olmsted小學就讀五年級的杜皢琳(Hannah To)獨奏「美麗的非洲」、「雲雀」。
中場休息前,揚琴班和華森交響樂團(Walth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屋斯特(worcester)青年樂團合奏「土耳其進行曲」。中西樂交融得令該曲更顯聲勢。
下半場有三個小提琴演奏F大調鋼琴協奏曲,鋼琴演奏莫札特的F大調K.242鋼琴協奏曲,分別演繹出快樂,柔板,溫和等韻味。葉秀聰的學生Brian Chin獨奏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v)C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十八。
當天參與演出的廣教學校揚琴班學生包括王安竹、吳雅雯、曹子宇、吳立倫、陳淑媚、胡建恆、沈穎敏、沈穎芝,以及Emanda HouEmily Li , Michelle Li等人。
既是家長,也是廣教學校董事的杜榮佳,會後難掩興奮之情,指出廣教學校學生有機會和葉秀聰鋼琴學校及兩個西樂隊合作,在這樣的一個隆重、正式場合中表演,還表現得可圈可點,實在難得。他也指出,Olmsted小學校長會後讚賞杜曉琳的琴藝,證明杜曉琳能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才藝青年中心取錄,不是沒有道理的。

圖片說明:
      廣教學校揚琴班在派拉蒙劇院演奏。(圖由廣教學校提供)
      杜曉琳獨奏。(圖由廣教學校提供)
      張鎮田()為杜曉琳伴奏。(圖由廣教學校提供)

星期三, 5月 04, 2011

波士頓慈濟種樹188株 鼓勵減碳環保

 慈濟基金會波士頓聯絡處日前發起「百人種樹」活動,在該處會所旁空地,種下188棵開花時將呈現紅黃藍綠紫白等有如彩虹色澤的各色花木,既為美化環境,敦親睦鄰,更為「環保愛地球」。
慈濟基金會波士頓聯絡處在四月三十日這天,有應詩白、何淑蓉、陳光偉、謝宜君、吳建發、曹愛好、長金滿、彭崇慈、陳裕逢、李柏勳等,不下一百五十人次的義工,分成四組及上下午梯次的,到該聯絡處位於牛頓市夏日街會址,戴上手套,拿起鋤頭,你鏟土,我種樹,不到下午三點,就已在會所旁空地,整齊種出一排排,掛著花苞,但還無葉的各色樹木,包括將來開花後會是黃色的糖楓(sugar maple),粉紅色的山茱萸(dogwood),藍色的朴樹(hackberry),綠色的水杉(dawn redwood),白色的沼澤白橡木(swamp white oak),北方紅橡木(north red oak),以及鬱金香樹(tulip tree)等。
第一組召集人,獲得慈誠認證的吳建發表示,在靠近會所屋宇旁,他們種了37棵山茱萸,藉以象徵適合初學者的佛經,又稱「三十七助道品」。他們還在會所對面的空地,以及會所門口,共種了八顆體型較大的樹,藉以象徵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他們也鼓勵社區熱心人士,以一株一百元的價位,捐贈這些栽種的樹木,慈濟志工們將認養這些樹,每人認養一珠,承諾照顧一年。
慈濟師姐何淑蓉表示,為示隆重,他們還為當天的種樹活動舉行了開幕式,由八名慈少頭戴桂冠,手持兒童鏟,象徵式的辦了一場破土典禮。
慈濟希望能藉著這種樹活動,把會所變成一個更美社區道場,不但減少地方上的二氧化碳,還美化環境,不論是慈青及慈少,或社區人士到慈濟會所上課,參加心得分享,或學做壽司等活動,都可享有更美好的環境。
圖片說明:
     吳建發(左起)、謝宜芳、曹愛好、何淑蓉是種樹這天留到最後清理場地的一批人。(菊子攝)
      波士頓慈濟人種樹這天,各種工具都用上了。(菊子攝)

台灣美食廚藝班開幕 國宴大菜教你做

前排坐者右起,梅錫銳、陳毓璇、梅佩凡、鍾麗文、陳嘉謨、黃正杰、黃柏皓、呂哲雄
和一眾學員在開幕式中合影。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2011年美東地區台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昨()日中午在龍鳳酒樓隆重開幕。逾三十名學員領取課程表,聽大師傅陳嘉謨報告結業式將推出搭配劇場表演的「國宴」,享用龍鳳招待的點心午餐後,就摩拳擦掌的入廚當學徒了。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鍾麗文,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全美安良工商會元老暨龍鳳酒樓東主梅錫銳等人,依序致詞,勉勵學員利用這難得機會,提升手藝。
龍鳳酒樓董事長梅錫銳(右起)、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鍾麗文、國宴大師
陳嘉謨、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是「台灣美食廚藝」班開幕式的主持人。
(周菊子攝)
            黃正杰特別指出,僑委會主辦的「台灣美食廚藝班」,去年第一次到波士頓,轟動到報名者人滿為患。今年有波士頓安良工商會、龍鳳酒樓再度大力支持,僑委會特地安排老師在波士頓停留十天,讓其他城市學員大為羨慕。
            黃正杰還強調,這次來波授課的台灣廚藝老師,為總統辦過國宴,學員們可要懂得把握機會「偷師」。
            龍鳳酒樓董事長梅錫銳也表示,今年的老師是遠道從高雄請來,格外不容易。他們除了安排有每天兩堂課,每堂課各二道菜,從五月三日一直上到五月十二日的課程外,還和老師商量好,在五月十三日晚,舉辦一場與眾不同的結業式,每道菜都將別有特色。有意出席結業晚宴者,宜及早向龍鳳酒樓或安良工商會報名。
            現任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中餐廚藝系專任技術副教授,曾為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三名總統掌廚,辦過多次國宴的陳嘉謨透露,他將在這十天課程中,既教學員們如何烹煮國宴大菜,也教大家做台灣小吃,並解釋材料的選擇與烹調做法。另兩名老師中的呂哲雄將教授蔬果雕,黃柏皓教做手工拉麵。
            十天課程中將教授的菜式包括台式三杯雞,金瓜炒米粉,南瓜錦繡羹(),炸杏片蝦球,千層鮑魚菇(),麻油麵線蝦,香煎琵琶豆腐(),紹興醉雞,梅子糖醋魚,雙色珍珠丸,百香果拌南瓜(),青蟹粉絲煲,古味海產粥,掛霜腰果(),棗泥芝麻餅(),黃金蟹煮,東江釀豆腐,泡菜辣炒年糕,土鬥麩麻糬(),帝王薑母雞,海鮮煎餅,焚煮雞肉,梅子蕃茄蛋(),鮮奶炒蝦仁,沙茶串雞柳,旺來綠豆糕,五味魷魚,滿月油飯,咖哩炒米粉,蜜汁牛勞餅()等。
            結業式的菜式包括台灣五福拼,蒜茸大明蝦,一品佛跳牆,紅蟳糯米糕,古早味蒸魚,鴛鴦美雙拼,百合炒蘆筍,府城映雙輝,旺來綠豆糕,寶島鮮水果等。
            陳嘉謨擔任僑委會的「台灣美食廚藝班」老師已有十餘年,曾去過澳州、美西、美東多地,波士頓倒還是第一次來。他坦言抵波士頓,隨梅董事長參觀超市、食肆後,已發現有些材料勢必出現因地而異狀況,例如台灣有生的油葱酥,味道比在美國找到的好;台灣有黃土雞,美國卻只找到肉雞,他將設法調整用材與味道。
僑教中心承辦「台灣美食廚藝班」活動的許淑芬會後說明,五月六日、十一日這兩天,已安排老師們拜會牛頓市開有烹飪課的北(North)高中示範教學,廚藝班將停課。
據悉,台灣美食廚藝班去年報名太過踴躍,以致上課時常是人頭湧湧,動作慢,擠不到前面,就得顛起腳來才看得到老師怎麼做,再者去年學費、材料費全由龍鳳及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承擔,數額著實不小,相關承辦人員考慮種種狀況後,決定今年只收三十名學員,十天的課程採分堂報名法,每堂課學費十元。
今年報名的學員中,自己經營有餐飲業的人數又增加了,包括在華森市開韓香苑的韓秀蓮,在劍橋市開常熟餐廳的陳永昌,在春田市開Fusion餐廳的張耀熙,最近轉做外賣的呂寶駿,在康可鎮開壽司屋的老闆。在華埠開樂嚐軒的老闆陳品棟,昨日也特地出席開幕式,先觀望一下,再決定是否上課。波城資深僑領陳毓璇則打趣表示,他是為了學做「台式三杯雞」來的。
其他報名上課者,包括波士頓榮光會理事袁建業,波士頓京劇社社長劉緯珊,波克萊台灣商會顧問郭競儒等人。
昨日在開幕式中,還出現一幕師徒喜相逢場面。2006年回台參加餐飲業培訓班的陳豫慧表示,當年班上只有她一人是從波士頓去的,老師就是陳嘉謨。她聽說老師到波士頓,特地帶了先生,有意進餐飲業這行的兒子陳一文到場探望老師。
台灣美食廚藝班這三名師傅,此行共有四站。抵波士頓前,他們在麥阿密待了四天。波士頓後,將陸續到華府、紐約,各停留四天及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