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05, 2011

美東西兩岸華文作家哈佛喜相會

 洛杉磯和紐英崙的華文作家協會,上週末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座談,分享各自走上寫作這條路的因緣與心得,還和出席文友互相傳閱、贈購彼此出版的書籍。
主辦人張鳳表示,這活動除了為作家、文友提供交流平台,展售各人所出版書籍,也為誌記建國一百週年。
當天到會的作家不少,來自洛杉磯的有周愚、莫大、錢莉、劉於蓉、劉坪、冰子,來自紐英崙本地的有張鳳、江寶釵、王正軍,以及詩人林曦。
擺在會場外的書,有劉坪印了七千本,只送不賣的「抗癌媽媽」,劉於蓉的「一位美籍華人與她的一百多只貓」,「人生舞台在美國」,莫大的「曠野」,「瘼」,「暗潮」,張鳳的「哈佛緣」,「哈佛采薇」,「哈佛、哈佛」等。
      在來自洛杉磯的作家中,周愚是比較多產的一位,已出版了「美國幽默挖哇哇-生活叢書102」,「情緣阡陌」,「美國生活幽、悠、憂」,「美國居大不易」,「咖啡黑白講」,以及得過聯合報報導文學獎佳作的「歸來的軍刀」等不下十本書。
      其中的莫大,張鳳介紹為首名UDN網友出書。莫大自己也簡述,並在網路上說明,他去年自印出版了三本小說後,現在決定以預售贊助方式,邀請熱心文友預購他將推出的三本長篇小說,「領袖鐵衛隊」,「一江春水向東流」,「隱沒」。
      座談會結束後,不少人圍著劉坪,稱讚她在抵抗癌症病魔期間,仍能保持樂觀的勇氣。有兩名出席者是做癌症研究的學者,為示敬意,還特地要求和劉坪合照。也有人圍著劉坪,探問她又抗癌,又出版「生命的搖滾樂」,「快樂的抗癌媽媽」,又要擔任台灣新世紀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北美河濱縣華文作家協會駐台代表,還在新台北市鶯歌區有個工作,怎麼忙得過來。
     
      目前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的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江寶釵會後表示,現代社會,只要能提筆,會上網,似乎就都成了作家,但作家怎麼定義,書寫之後,觀眾在那,書寫的意義是為了滿足自己,迎合觀眾,又或是為了更深遠理想,書寫內容的傳播,該依舊仰賴紙張,印刷,還是網路,已成耐人尋味的問題。

圖片說明:
前排左起,江寶釵、劉於蓉、周愚、張鳳、劉坪、鄧泰和與依娃。後排左起,王正軍、冰子、莫大。(圖由張鳳提供)
波士頓本地詩人林曦(左一)、兩名癌症研究者和「快樂的抗癌媽媽」劉坪合影。(菊子攝)

派拉蒙劇院內 廣教學校揚琴和交響樂隊合奏

中華廣教學校與葉秀聰鋼琴學校合辦,邀得華森交響樂團(Walth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屋斯特(worcester)青年樂團合作,上週末在派拉蒙(Paramount)劇院舉行「東西相遇青少年演奏會」,在將近三百名觀眾面前,呈現中西音樂交融的美妙趣味。
      廣教學校校長劉曉楠表示,該校建校九十多年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走進西方劇院,登上舞台,演奏中樂揚琴。包括為該校創辦揚琴班的張鎮田,校董會董事長蔡倩婷、副董事長陳毓禮等人在內,全校師生都感到很興奮。
這場音樂演奏會,上半場中樂,下半場西樂。
上半場先由揚琴班成員演奏中樂「喜訊」、「步步高」,美國民俗音樂「郷村舒懐」、匈牙利民俗音樂「查爾達斯」開始,接著是揚琴合奏,今年十歲,在北伊斯頓市Olmsted小學就讀五年級的杜皢琳(Hannah To)獨奏「美麗的非洲」、「雲雀」。
中場休息前,揚琴班和華森交響樂團(Walth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屋斯特(worcester)青年樂團合奏「土耳其進行曲」。中西樂交融得令該曲更顯聲勢。
下半場有三個小提琴演奏F大調鋼琴協奏曲,鋼琴演奏莫札特的F大調K.242鋼琴協奏曲,分別演繹出快樂,柔板,溫和等韻味。葉秀聰的學生Brian Chin獨奏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v)C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十八。
當天參與演出的廣教學校揚琴班學生包括王安竹、吳雅雯、曹子宇、吳立倫、陳淑媚、胡建恆、沈穎敏、沈穎芝,以及Emanda HouEmily Li , Michelle Li等人。
既是家長,也是廣教學校董事的杜榮佳,會後難掩興奮之情,指出廣教學校學生有機會和葉秀聰鋼琴學校及兩個西樂隊合作,在這樣的一個隆重、正式場合中表演,還表現得可圈可點,實在難得。他也指出,Olmsted小學校長會後讚賞杜曉琳的琴藝,證明杜曉琳能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才藝青年中心取錄,不是沒有道理的。

圖片說明:
      廣教學校揚琴班在派拉蒙劇院演奏。(圖由廣教學校提供)
      杜曉琳獨奏。(圖由廣教學校提供)
      張鎮田()為杜曉琳伴奏。(圖由廣教學校提供)

星期三, 5月 04, 2011

波士頓慈濟種樹188株 鼓勵減碳環保

 慈濟基金會波士頓聯絡處日前發起「百人種樹」活動,在該處會所旁空地,種下188棵開花時將呈現紅黃藍綠紫白等有如彩虹色澤的各色花木,既為美化環境,敦親睦鄰,更為「環保愛地球」。
慈濟基金會波士頓聯絡處在四月三十日這天,有應詩白、何淑蓉、陳光偉、謝宜君、吳建發、曹愛好、長金滿、彭崇慈、陳裕逢、李柏勳等,不下一百五十人次的義工,分成四組及上下午梯次的,到該聯絡處位於牛頓市夏日街會址,戴上手套,拿起鋤頭,你鏟土,我種樹,不到下午三點,就已在會所旁空地,整齊種出一排排,掛著花苞,但還無葉的各色樹木,包括將來開花後會是黃色的糖楓(sugar maple),粉紅色的山茱萸(dogwood),藍色的朴樹(hackberry),綠色的水杉(dawn redwood),白色的沼澤白橡木(swamp white oak),北方紅橡木(north red oak),以及鬱金香樹(tulip tree)等。
第一組召集人,獲得慈誠認證的吳建發表示,在靠近會所屋宇旁,他們種了37棵山茱萸,藉以象徵適合初學者的佛經,又稱「三十七助道品」。他們還在會所對面的空地,以及會所門口,共種了八顆體型較大的樹,藉以象徵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他們也鼓勵社區熱心人士,以一株一百元的價位,捐贈這些栽種的樹木,慈濟志工們將認養這些樹,每人認養一珠,承諾照顧一年。
慈濟師姐何淑蓉表示,為示隆重,他們還為當天的種樹活動舉行了開幕式,由八名慈少頭戴桂冠,手持兒童鏟,象徵式的辦了一場破土典禮。
慈濟希望能藉著這種樹活動,把會所變成一個更美社區道場,不但減少地方上的二氧化碳,還美化環境,不論是慈青及慈少,或社區人士到慈濟會所上課,參加心得分享,或學做壽司等活動,都可享有更美好的環境。
圖片說明:
     吳建發(左起)、謝宜芳、曹愛好、何淑蓉是種樹這天留到最後清理場地的一批人。(菊子攝)
      波士頓慈濟人種樹這天,各種工具都用上了。(菊子攝)

台灣美食廚藝班開幕 國宴大菜教你做

前排坐者右起,梅錫銳、陳毓璇、梅佩凡、鍾麗文、陳嘉謨、黃正杰、黃柏皓、呂哲雄
和一眾學員在開幕式中合影。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2011年美東地區台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昨()日中午在龍鳳酒樓隆重開幕。逾三十名學員領取課程表,聽大師傅陳嘉謨報告結業式將推出搭配劇場表演的「國宴」,享用龍鳳招待的點心午餐後,就摩拳擦掌的入廚當學徒了。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鍾麗文,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全美安良工商會元老暨龍鳳酒樓東主梅錫銳等人,依序致詞,勉勵學員利用這難得機會,提升手藝。
龍鳳酒樓董事長梅錫銳(右起)、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鍾麗文、國宴大師
陳嘉謨、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是「台灣美食廚藝」班開幕式的主持人。
(周菊子攝)
            黃正杰特別指出,僑委會主辦的「台灣美食廚藝班」,去年第一次到波士頓,轟動到報名者人滿為患。今年有波士頓安良工商會、龍鳳酒樓再度大力支持,僑委會特地安排老師在波士頓停留十天,讓其他城市學員大為羨慕。
            黃正杰還強調,這次來波授課的台灣廚藝老師,為總統辦過國宴,學員們可要懂得把握機會「偷師」。
            龍鳳酒樓董事長梅錫銳也表示,今年的老師是遠道從高雄請來,格外不容易。他們除了安排有每天兩堂課,每堂課各二道菜,從五月三日一直上到五月十二日的課程外,還和老師商量好,在五月十三日晚,舉辦一場與眾不同的結業式,每道菜都將別有特色。有意出席結業晚宴者,宜及早向龍鳳酒樓或安良工商會報名。
            現任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中餐廚藝系專任技術副教授,曾為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三名總統掌廚,辦過多次國宴的陳嘉謨透露,他將在這十天課程中,既教學員們如何烹煮國宴大菜,也教大家做台灣小吃,並解釋材料的選擇與烹調做法。另兩名老師中的呂哲雄將教授蔬果雕,黃柏皓教做手工拉麵。
            十天課程中將教授的菜式包括台式三杯雞,金瓜炒米粉,南瓜錦繡羹(),炸杏片蝦球,千層鮑魚菇(),麻油麵線蝦,香煎琵琶豆腐(),紹興醉雞,梅子糖醋魚,雙色珍珠丸,百香果拌南瓜(),青蟹粉絲煲,古味海產粥,掛霜腰果(),棗泥芝麻餅(),黃金蟹煮,東江釀豆腐,泡菜辣炒年糕,土鬥麩麻糬(),帝王薑母雞,海鮮煎餅,焚煮雞肉,梅子蕃茄蛋(),鮮奶炒蝦仁,沙茶串雞柳,旺來綠豆糕,五味魷魚,滿月油飯,咖哩炒米粉,蜜汁牛勞餅()等。
            結業式的菜式包括台灣五福拼,蒜茸大明蝦,一品佛跳牆,紅蟳糯米糕,古早味蒸魚,鴛鴦美雙拼,百合炒蘆筍,府城映雙輝,旺來綠豆糕,寶島鮮水果等。
            陳嘉謨擔任僑委會的「台灣美食廚藝班」老師已有十餘年,曾去過澳州、美西、美東多地,波士頓倒還是第一次來。他坦言抵波士頓,隨梅董事長參觀超市、食肆後,已發現有些材料勢必出現因地而異狀況,例如台灣有生的油葱酥,味道比在美國找到的好;台灣有黃土雞,美國卻只找到肉雞,他將設法調整用材與味道。
僑教中心承辦「台灣美食廚藝班」活動的許淑芬會後說明,五月六日、十一日這兩天,已安排老師們拜會牛頓市開有烹飪課的北(North)高中示範教學,廚藝班將停課。
據悉,台灣美食廚藝班去年報名太過踴躍,以致上課時常是人頭湧湧,動作慢,擠不到前面,就得顛起腳來才看得到老師怎麼做,再者去年學費、材料費全由龍鳳及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承擔,數額著實不小,相關承辦人員考慮種種狀況後,決定今年只收三十名學員,十天的課程採分堂報名法,每堂課學費十元。
今年報名的學員中,自己經營有餐飲業的人數又增加了,包括在華森市開韓香苑的韓秀蓮,在劍橋市開常熟餐廳的陳永昌,在春田市開Fusion餐廳的張耀熙,最近轉做外賣的呂寶駿,在康可鎮開壽司屋的老闆。在華埠開樂嚐軒的老闆陳品棟,昨日也特地出席開幕式,先觀望一下,再決定是否上課。波城資深僑領陳毓璇則打趣表示,他是為了學做「台式三杯雞」來的。
其他報名上課者,包括波士頓榮光會理事袁建業,波士頓京劇社社長劉緯珊,波克萊台灣商會顧問郭競儒等人。
昨日在開幕式中,還出現一幕師徒喜相逢場面。2006年回台參加餐飲業培訓班的陳豫慧表示,當年班上只有她一人是從波士頓去的,老師就是陳嘉謨。她聽說老師到波士頓,特地帶了先生,有意進餐飲業這行的兒子陳一文到場探望老師。
台灣美食廚藝班這三名師傅,此行共有四站。抵波士頓前,他們在麥阿密待了四天。波士頓後,將陸續到華府、紐約,各停留四天及三天。

星期二, 5月 03, 2011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慶雙親節 三百多名嘉賓同歡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五月一日晚在喜臨門大酒樓,歡慶雙親節。三百廿多名衣香影繽的華埠社團首長及民眾,享用豐盛美食,聆聽悅耳好歌,還跳舞、抽獎的歡渡一晚。
            兩名大會司儀,李伍綺蓮、梅伍銀寬和兩名會長李秀萍,李慧芳在會中表示,「養兒方知父母恩」。該會希望藉此活動,邀社區大眾一起抱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心情慰勞父母,也鼓勵子女、後輩承襲「百善孝為先」的中國傳統美德。
            李秀萍,李慧芳,為使出席者感受到慶祝雙親節的隆重與歡欣,不但自掏腰包買材料,還花了二天時間,親自動手做各式絲質襟花,每桌放十朵的讓出席者皆大歡喜。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鍾麗文,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當晚先後致詞,再由婦女新運會合唱團以一曲大合唱為節慶活動拉開序幕。
文娛活動部份,有波士頓鄉土舞蹈團表演民俗舞,伍劉小芸主持卡拉OK歌唱,李伍碧香領跳排排舞等。
唱卡拉OK時,會長李秀萍笑言做為晚會主辦方,有「拋磚引玉」責任,率先出場,演唱了一曲「田園春夢」。卡拉OK環節主持人伍劉小芸把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拉來做伴,演唱了一首顧家輝作曲,黃霑填詞的「倆忘煙水裏」。梅氏公所主席梅少彬為彰顯當晚雙親節,向父母表心意的主題,特地挑了首「真心愛你」。波士頓僑務委員馬滌凡也特地把波士頓的兩名長官,鍾麗文、黃正杰,以及波士頓地區的另一名僑務委員陳家驊請出場,演唱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希望僑胞明白他們為大眾服務的心意。單鳳琴等人也陸續演唱了「相思風雨中」、「上海灘」等歌曲。
晚會最後在李廖認寬、黃周麗桃、尤錦萍等人主持的抽獎中落幕。
大會主辦人會後表示,這場雙親節慶祝會得以在菜餚豐盛,獎品豐富的美好感覺中進行,還得感謝多名熱心人士、社團及商家的慷慨捐贈,包括每桌都有興盛、桃園餅家,新金門、香滿園、喜臨門、Best BBQ等的餐券,盛雄莊、見聞旅行社、Travel Pack提供的抽獎品等。
            世界各國訂定的母親節、父親節日子各不相同。在美國,母親節是五月的第二個週日,父親節是第三個週日。今年的母親節、父親節分別落在五月八日及六月十九日。
據說世界上第一個父親節,是1910年在美國誕生。之後在1934年時,美國國會統一規定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簽署了設立父親節的議會提案,從此確定成為全國性節日。台灣的父親節,取爸爸諧音,訂在八月八日。
           
圖片說明: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會長李秀萍(左一)、會長李慧芳(左三起)、李伍綺蓮、梅伍銀寬、李廖認寬、李盧蓮馨等人邀請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副處長鍾麗文上坐主桌席。(菊子攝)
            伍劉小芸(前右)把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前左)拉來做伴,演唱「倆忘煙水裏」。(菊子攝)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會長李秀萍()、李慧芳()兩人花了兩天時間,親手製作襟花,發給出席的每一位來賓。(菊子攝)
 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等一行四人,上週末訪問波士頓,和三、四十名校友在布魯克蘭鎮的Budda餐廳暢敘,呼籲校友回歸,協助母校打拼,建造世界一流高校。
            許寧生表示,此行訪美,主要是為中山大學的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尋找合作夥伴。抵波之前,他們拜會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院,四月廿八日拜會了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生負責人,其後拜會由印地安納大學和普渡大學合辦的一所新大學IUPY,以及卡耐基美隆學院。
            許寧生本人也是中山校友,七七級物理系,其後赴英留學,1999創建廣東省顯示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獲教育部聘為「長江學者」,2004年二月起任中山大學副校長,2009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2010年十二月接替退休的黃達人,成為中山大學校長。
            對中山大學發展進程瞭解甚深的許寧生,當天告訴一眾出席校友,自從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院於2001年合併後,學校發展迅速,整體綜合實力排進了中國高校前十名。該校師生所發表論文,雖然還不能和北大、清華比數量,但獲引用比率,卻已排到全國前三、四名。
許寧生指出,臨床轉化研究(Clinical translational research)等與改善民眾健康,社會醫療環境的學科,是該校積極發展的方向。他希望校友能為學校推薦一流人才,並加入討論,以集思廣益,為學校創造出最好的未來發展。
在工商管理方面,許寧生還引以為傲的指出,廣東省高校校辦產業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就是2004年在深圳掛牌的中山大學達安基因公司。該校的嶺南學院不但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管理學院合辦有國際MBA項目,也和明尼蘇達州卡爾森管理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國里昂第三大學等學校,合辦有商管碩士(MBA),醫藥衛生管理EMBA等課程。
許寧生當天也告訴校友們,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所負責,以廿億美元經費,要做粒子物理實驗的阿爾法磁譜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在全世界邀集了六十多所高校參與,中山大學就是其中一校。他這趟訪美的行程之一,原本是要出席觀禮,參加載運阿爾法磁譜儀的太空梭發射儀式。
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早從1995年就開始執行了,今年總算有機會要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梭奮進號(Explorer)飛進太空之中,並預定四月廿九日下午將近四點時發射,連美國總統奧巴馬都在觀禮嘉賓之列,結果卻因APU加熱器出狀況,發射日期展延到五月一日後,又再展延至五月八日。
當天出席中山大學校友會的校友,從2008年才畢業的最年輕校友郝寧,1973年就畢業了的最資深校友,已從麻州大學位於屋斯特的醫學院正教授一職退休的施于鳳,最近加入輝瑞製藥公司,帶領一個實驗室,擔任校友會理事多年的鍾曉天等,共三、四十人。中山大學醫學院校友會會長袁敏生表示,許多中山醫的校友都已在波士頓本地自行開業行醫,中山大學校友會會長和平則指出,已知波士頓一帶約有二百都名校友,在校長、副校長等人來訪後,相信會促使更多校友出現。
查詢中山大學及中山醫校友會詳情,可洽和平(ping_he@yahoo.com); 袁敏生 (minshengyuan@yahoo.com)

圖片說明:
      郝寧(右一起)、鐘曉天(左四)、溫健(左三)等校友歡迎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右三)到訪。(菊子攝)
      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喜遇一名和他同期畢業的校友。右為中山大學波士頓校友會會長和平。(菊子攝)
      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和中山大學波士頓校友會會長和平。(菊子攝)
      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在Budda餐廳中向校友們報告學校近況。(菊子攝)

星期一, 5月 02, 2011

中國有市場 台灣有經驗 兩岸攜手共贏

布蘭岱斯大學國際商務學院昨(廿八)日下午邀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講談「台灣:和平與繁榮的百年前景(Taiwan: Centennial Prospects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出席的兩岸及國際學生探問經濟與就業前景。
      陪同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到會的商務組組長李聰貴,在問答時間中成了紅人,先提宏碁電腦董事長施振榮1992年時,在「再造宏碁:開創、成長與挑戰」一書中所提出的企業競爭戰略─微笑曲線(Smile Curve),再提富士康雖然已儼如王國,但營業利潤不過3%,蘋果的iPad一台要賣499美元,蘋果賺走其中的至少250元,代工的中國,頂多賺得其中的6%
      李聰貴強調,中國有市場、廉宜勞力,台灣有管理經驗及財力,兩岸攜手合作,在創意與創新進一步發展,繁榮前景無可限量。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會長胡俊峰問及未來那些行業有更多機會時,洪慧珠表示,台灣有十大新工業等著有心人投資,李聰貴指台灣有六大新興產業,包括生命科學、醫療健保、可替代能源,以及農業等等。
      李聰貴指出,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台灣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蘭花輸出國,全世界的蘭花中,有25%都是從台灣出口的。台灣目前也在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以及從海裏發掘可用能源。
      布蘭岱斯大學國際商務學院院長Bruce R. Magid接口表示,麻州有不少致力改善能源效率的公司,卻並沒有商業國際化的概念,將來該校學生很可以從這方面著手,居間協調出創新生意。
      提及就業問題時,李聰貴表示,麻州目前的失業率是8%,但台灣上個月的失業率才3.9%,他相信只要身懷一技並決心回台灣,就一定找得到工作。
李聰貴當場還為有心人提供了一個方向。他指出,台灣最大電力公司,台電的發電廠,幾乎都設在南台灣,當把發電廠生產的電力運送到北台灣時,約有20%的電力在運送途中流失了。如果有那個人能想到方法,廉宜、有效的捕捉這流失的20%電力,就一定能創造一個大生意。
這場講座由布蘭岱斯大學同學會會長樊長主持。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在講談中,列舉了許多日期與數據,簡介台灣的民主進程與經濟發展,強調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已更改善,台灣在全世界的最大貿易國中排名第十六,在資訊科技生產上排名第二,商業環境風險情報局(BERI)去年十二月發行的商業風險服務報告,也在該機構調查的五十個國家中,把台灣排為第四。台灣的政治風險之低,在亞洲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加坡。她也提及1992共識的一中各自表述,以及在求同存異下的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等。洪慧珠強調,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簽署了ECFA這自由貿易協定,現已至少有27個國家給予台灣民眾免簽證入境的優惠,台灣的軟實力,正在不斷增加中。

圖片說明: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前左三)應布蘭岱斯大學國際商務學院院長Bruce R. Magid(前左四)之邀演講。商務組組長李聰貴(前左二)、文化組組長周弘慶(前右二),以及同學會的胡俊峰(後左一)、樊長鑫(後左)三等人會後合影。(菊子攝)

      會場坐滿了同學。(菊子攝)

      布蘭岱斯大學同學會會長樊長鑫()和該校國際商務學院院長Bruce R. Magid()謝謝經文處處長洪慧珠()演講。(菊子攝)

中國武術研究所慶祝世界太極日

中國武術研究所四月三十日在波士頓華埠公園內舉辦太極武藝展示會,邀集了數十名歷年師生,和麥寶嬋師傅一起在華埠牌樓前「練功」一小時,慶祝世界太極日。
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個周六,是全世界太極愛好者自發慶賀的「世界太極日」。由於是自發慶祝活動,大波士頓地區到底慶祝過多少次,暫不可考。網路上有傅萊明罕太極團體辦過七屆世界太極日慶祝會的記載。
四月三十日這天,麥寶嬋師傅率太極武藝研究成員與響應者,一起在華埠牌樓旁的華埠公園水泥地上,輕輕蹲下馬步,「一個西瓜,切成兩半,這半送你,那半送他」的在數十名圍觀群眾面前演練起來。
麥師傅除了精通太極武藝,還會太極扇、武當劍,這天率領資深學生Jean Lukitsh,以及John等洋學生為主的歷年學生一起演練多種太極步法,功夫。一旁享受著初春陽光的觀眾,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都看得很高興,認為華埠牌樓有個這樣的大型活動,很為地方上增添氣氛。
武當派的張元明,這天也加入演練行列,一起慶祝。
其中一、二名觀眾則打趣的說,太極是中國傳統功夫,西傳洋人後,竟在這美國地盤上由洋人來演練給圍觀的東方人看,角色對調得饒有趣味。
根據一項在波士頓進行,四月廿五日公佈了的研究結果,打太極拳有助提升慢性心臟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患者的生活品質。
這項在美國醫學會期刊「內科醫學檔案」中發表的研究指出,每周兩次和其他人一起打太極拳,每次一小時,能顯著改善病人的情緒和信心。
在貝絲以色列醫院(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任職的Gloria Yeh,是該項以50名心臟病人為對象所做研究的主要作者。她說太極似乎是低中強度運動的安全替代方案,比較容易持續練下去,對體質瘦弱、健康失調的收縮性心力衰竭病患來說,是個很好的日常鍛鍊選擇。
坊間另有報導指打太極對控制高血壓、全身肌肉無力或減輕壓力,都有幫助。
中國武術研究所創辦於1976年,是波士頓地區由華人創辦的第一個中國武術研究院,將於今年七月九日及十日,慶祝創會35週年。麥寶嬋師傅以其個人成就,曾於1994年和1996年獲Inside Kufu功夫選為年度女性,她的兒子甄子丹也已成為國際知名的武術導演、演員。
查詢該會詳情,可洽 cwri@taichi-arts.com ,或 617-426-0958.。也可上網,www.taichi-arts.com
 
圖片說明:
            麥寶嬋師傅(前左)率學生Jean Lukitsh(前右)等人在華埠公園前演練太極。(圖由鄭蓮金提供)
            麥寶嬋師傅(前左三)與夫婿甄雲龍(前左五)、武當派的張元明等一眾參加世界太極日慶祝活動者,在活動結束後於華埠牌樓前合影。(圖由鄭蓮金提供)
            演練場所的背後,是道富集團的高樓大廈。(圖由鄭蓮金提供)

星期六, 4月 30, 2011

放眼昆士節目幻燈片登上臉書

昆市市長亞美顧問委員會日前興奮宣佈,該會製作的社區電視節目,「放眼昆士(Eye on Quincy)」已開始把節目內容的幻燈片,上載到「臉書(Facebook)」上了,方便民眾隨時查看。
            有意查看詳細內容者,可在進入「臉書」網站後,搜索eyeonquincy,就可以找到相關內容。
      在昆士市社區電視台製播的「放眼昆士(Eye on Quincy)」,將於五月二日進棚做現場直播。該會歡迎有興趣加入製作行列的義工們,於五月二日晚六點,到電視台(88 Washington Street, Quincy 02169, 電話617-376-1440)集合。
      當晚將播報的內容包括昆士市市長將往市內各地舉辦市府預算報告會的日程表,昆市預定五月七日舉辦昆市清潔日,展現昆市府前櫻花勝開,春來了的景象,說明今年的市級選舉,訂九月廿日初選,十一月八日大選。報告昆市將建新中央中學的計劃,說明「放眼昆士」節目已登上「臉書」,將舉辦培訓,歡迎觀眾撥打現場節目熱線,查詢詳情可上網www.quincyasian.org
      昆市市長柯奇今年將在五月份內,舉辦八場市政預算報告會。五月三日(週二)晚七點在Broad Meadows中學,做第一場英語報告,五月廿一日(週六)早上十點,在北昆市社區中心做中文報告。
      昆士市的第廿二屆昆市清潔日活動,訂五月七日(週六)早上九點至中午十二點在市內各地舉行。當日中午十二點半,在柯奇公園(Koch Park)舉辦市長感謝義工免費燒烤會。亞裔義工當日將在Pond街的Monroe Playground集合。報名可上網www.quincyasian.org
      有意在昆市今年選舉中投票者,須在八月三十一日前辦理選民登記。
昆市市長助理邱潔芳也在發出的通知中附上了市長部落格內容。柯奇市長向民眾報告,春天來了,市府前櫻花勝開,瑪麗蒙公園(Merrymount Park)噴泉開始噴水了,亞當歷史公園打開大門了。柯奇感謝 Kevin James 及其團隊,大方捐款八萬元,贊助昆市公校音樂項目,一萬元贊助體育項目,還有小額捐款贊助其他項目。
      查詢昆市府的相關資料,可上網www.quincyma.gov/citylink/ 或洽昆市市長助理邱潔芳617-376-1298 ,或 617-770-3310

圖片說明:
            昆市府前櫻花勝放美景。(圖由昆市市長亞美顧問委員會提供)

移民批評「安全社區法」不安全

遭移民團體批評為不安全的『 安全社區(Secure Communities)』計劃,四月廿八日吸引了逾千人出席公聽會,表達反對意見。
麻州州長辦公室的公共安全辦公室(The Executive Office of Public Safety and Security)從今年二月以來,在麻州各地舉辦社區會議,聽取民眾對聯邦移民及海關執行局(Federal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ICE))所推動『 安全社區(Secure Communities)』項目的意見。
為整合人力、資源,最後的兩場公聽會,分別為四月廿八日,由該辦公室和麻州難民及移民署(Office for Refugees and Immigrants) 攜手,在雀喜(Chelsea)辦了一場公聽會。另一場訂五月十四日將進布洛克頓(Brockton)市舉辦。華埠居民余仕昂等約有十幾人在華人前進會員工陪同下前往發言。
      麻州移民難民援助處(MIRA)日前表示,麻州州長辦公室為聯邦政府要實施「安全社區」所舉辦的一系列公聽會,已證明聯邦移民及海關執行局(ICE)實施的「安全社區」項目,不太有效率。ICE採行安全社區做法的用意,是要抓住刑事犯,並把那些人遣送出境,但是經由該項目羈押或遣送的移民,絕大多數都沒有犯過罪,或沒有犯罪背景,在波士頓市的比率是53%
麻州州長的專業媒體主任(Director of Specialized Media)馬汀妮(Josiane Martinez)表示,民眾在這些會議中表達的意見,對州府及聯邦政府修訂實施做法,有極大助益。未能出席會議者,可打電話到州長的選民服務熱線,表達意見617-725-4025

圖片說明:

      華埠居民余仕昂等人在華人前進會職員,以及翻譯義工陳玉珍陪同下,出席「安全社區」公聽會,表達意見。(圖由華埠居民會提供)

BCNC公佈三年規劃 以家庭為重 向昆市發展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和亞美裔及太平洋島民公益會(AAPIP)昨日合辦「資助者 (funders) 午餐會」,介紹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報告BCNC將以家庭為服務重心,有意進昆士市發展的三年策略計劃。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董事會主席鍾潔姿表示,該中心根據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所呈現的波士頓華埠人口地理變遷,社區民眾期望,新訂定了三年策略計劃。她說,民眾有聲音,BCNC必聽取,新目標是新移民家庭能經由該中心獲取需要的所有服務。鑑於昆士市亞裔人口已增長至將近佔全市人口的21%BCNC正在探究進昆士市,和當地機構合作,為新移民家庭就近提供服務的可行性。
            該中心邀請梁志生報告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是希望各基金、機構能夠更深入的瞭解華埠概況。
            即將於下週升任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項目主任(Director of Program)的李隆華在會中報告,BCNC2011年到2014年三年策略計劃,是該中心工作人員歷時兩年整理出來的一份發展與服務方向計劃。主要的內容有三點,一為以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未來遠景為根據,朝向華埠作為文化樞紐,鼓勵社區參與的方向努力;二為發展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舉辦全家人都可參加的活動,期以培養更緊密的親子關係;三為要因應華埠社區內的人口地理變化,包括昆士市內華裔人口的急遽增長。在2005年至2009年間,從昆士市來到波士頓,參加該中心活動的昆士市居民,增加了200%。該中心將探討如何更好的為昆市民眾服務。該中心也將澄清與波士頓青少年與家庭社區中心(BCYF)之間的關係。
            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的2005-2009年社區調查估計,在昆士市的90,120人中,約有19,124名亞裔,佔總人口的21.2%,華裔有12,511人,佔全市人口的13.9%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發展主任陳小慧也透露,該中心正和昆士市新成立的亞美聯誼會,以及已成立多年的昆市亞裔協調會等機構接觸,試圖瞭解有無合作機會。
            當年擔任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聯絡員,現為華埠社區聯盟(TCC)協調員的梁志生,昨日在會中介紹已於去年底交給波士頓重建局(BRA)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結果。
            梁志生說明,這一計劃書已放在網站(www.chinatowngateway.org)供有心人下載,中文版已翻譯了80%,待全部譯完後,也將上載到網站,供人查看。
            在介紹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時,梁志生引用了1968-1984年的波士頓市長凱文懷特(Kevin H. White)的一段話,指華埠社區最大優點,可能也是其最大缺點的特性是,那是個最寧靜、具凝聚力,又有紀律的社區。
            梁志生也說明,得感謝Barr基金會提供兩年三十萬元的基金,以及數十名監督委員會及技術委員會委員們等的犧牲奉獻時間,才能整理出這一個華埠社區願景。
            梁志生在會中從1950年代塔芙茨大學提出發展計劃的機構擴張說起,其後市區重建計劃逼遷了一萬多人,也把華埠面積縮小了一半左右,1965年的南灣市區重建計劃,以及1970年代陸續建成有200個單位的公路村,有214個單位的大同村,有500個單位的堡壘村,後來的昆士小學等等,華埠面貌不斷改變。1990年代波士頓重建局做的華埠社區發展計劃,訂定了要增加可負擔住宅的方向,之後有1995年建成的華信屋(Oak Terrace)2000年建成的千禧年大樓/麗晶酒店(Ritz-Carlton)2003年信義大廈破土動工,2005年信義大廈落成,期間也有由社區主導製作的200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
            這些華埠總體發展計劃,都誌記了華埠面貌及內容的變化。如今的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是200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延續,重新確認華埠將成為一個以移民及工薪家庭為主,居民非常多元化的社區;華埠也將持續是亞美社區的社交、經濟及文化樞紐,華埠作為一個具有獨特歷史及文化的社區,對市府、州府及地方都是一項資產。
            梁志生指出,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訂定了十一項目標,包括保存華埠作為新移民門戶,以及保存亞美文化、服務的中心這地位,確保現有的可負擔住宅持續作為可負擔住宅等,也點出了華埠內有不下70個社會服務組織、姓氏團體,以及機構,佔用60%的區內土地,華埠內耆英人口高達50%4189個住宅單位中,約50%為可負擔住宅,71%為一睡房或套房單位,居民絕大多數為租客,收入平均在一萬五千元之下等種種特點。
            梁志生也說明,根據2010華埠總體計劃的結論,華埠的未來擴展方向為紐約街迴廊一帶,他和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鋆參與的顧問委員會,正在為該一地段的發展出謀獻策,其中的建議之一是成立小生意培育中心(incubator),以促進地方上的經濟發展。
            目前正竭力支持華埠社區,推動社團合作的哈佛大學教授江淵聲,昨日也在會議中表示,他相信將來華埠社區的就業機會,也將往以知識為基礎(knowledge based)的領域走。
            亞美裔及太平洋島民公益會(AAPIP)波士頓分會共同主席,也是麻州藍十字藍盾基金會贈金項目經理(Grantmaking Program Manager)Jennifer Chow昨日在表示,AAPIP是個全國性慈善組織,共有十個分會,資助亞裔社區非牟利機構辦理社區服務項目。該會除了贊助如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這樣的社區服務組織外,她也正考慮由波士頓分會舉辦如何撰寫申請補助金講座,協助亞裔社區服務機構爭取更多營運經費。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昨日邀請了BNY美倫(BNYMellon)資產管理公司、波士頓基金會、波士頓私人銀行及信託公司等多個機構的不下六十人出席。

圖片說明:
            Jennifer Chow(左起)、鍾潔姿、李隆華、梁志生等人昨日主持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的資助者午餐會。(菊子攝)
            哈佛大學教授江淵聲()在會中表示,華埠的未來就業機會,也將往以知識為基礎的方向走。(菊子攝)
            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認為波士頓華埠的未來拓展可能是圖中左下角的紐約街一帶。(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