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7月 23, 2011

林肯街一號發展項目帶給華埠約四百萬元

 林肯街一號,歷經十餘年才蓋成,帶給華埠約四百萬元社區福利。(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華埠信託基金(Chinatown Trust Fund)日前發表「2004-2010年華埠信託基金社區報告書」,說明過去六年,分56筆,撥給華埠十八個機構二百八十多萬元。若加上指定用做托兒照顧服務,還未撥出的約125萬元,總額估計將超過四百萬元。
      華埠信託基金的這份報告,儼然展示過去數年間,該機構是華埠最大金主地位。包括廣教學校、華美福利會共同獲得六十五萬元,紐英崙中華公所共獲得三十二萬七千元,以及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華人前進會、波士頓亞裔青年協會(YES)等機構,各獲得廿五萬元。
      有瞭解華埠近年概況者指出,除中華公所之外,如果不是華埠信託基金,前述多個社區服務機構,不會這麼順利的接踵加入「業主」行列,一下子全成了有殼蝸牛。
      華埠信託基金委員會主席陳灼鋆透露,基金內的經費,現在除了還未撥發,指定用在托兒照顧服務上的約一百廿萬元,以及已指定撥給中華耆英會擴建康樂樓的廿萬元外,大概只剩下一萬元左右,還可以用來資助社區內的一些小項目。
      有社區人士指出,報告書中有一頁是CI聯營公司2005年發給波士頓重建局一封信,註明經由波士頓重建局,交了給中華公所一筆年息1%,三十年到期的五十五萬元貸款,附註還說明,這張貸款票據,已交給管理華埠社區發展基金的華埠信託基金,但基金報告書中的撥款明細表,並未列出這筆貸款。
      華埠信託基金是1991年因應州法規定而成立的基金,負責管理林肯街一號房地產發展繳交給波士頓市府的連鎖金,以及發展商為爭取發展項目獲得批准而允諾撥出的捐款,包括社區發展基金、托兒照顧基金,以及CI聯營有限公司和洛士百利發展計劃成功發展所得利潤的10%等。
      華埠信託基金報告書說明,哥倫比亞廣場聯營公司、京士頓貝福合資企業,以及 CI 聯營責任有限公司在成功發展林肯街一號後,於2004年捐了二百六十萬元進社區發展基金。
報告書特別感謝陳家驊堅持十七年,撐過了經濟蕭條打擊,終於蓋成大樓,並以7500萬元出售給美國財務地產信託公司,之後再以88900萬元轉售。當年林肯街一號出售後,包括陳家驊、陳毓禮、陳建立、胡國新、鍾耀星、黃兆英等,組成CI聯營有限公司的十幾名華裔投資者,還聚在林肯街一號前拍照,留了紀念。
      這些土地發展捐款,當年存進了波士頓重建局所開設的保管帳戶,由州長、市長指派的五名委員,加上轄區包括華埠的兩名麻州參眾議員,共七人審理,決定用途。
七名現任委員為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鋆、王氏華埠青年會社區發展主任陳魯誠、華人醫務中心人事主任Linda ChuHyams基金會資深項目專員梅大衛、昆士中學校長黃伯勳、麻州參議員陳翟蘇妮(Sonia Chang-Diaz),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等人。
      根據華埠信託基金報告書,從2004年起共撥發了2808545元,其中1836470元撥給社區10大新建、維修計畫(64%)625300元撥供青少年發展、家庭服務,和文化活動之用(22%);174293元,共七筆款項撥給英語教學與職業訓練項目(6%)135459元撥給維修商區,維護公共安全,(5%);以及73555元用在財務諮詢、項目管理、設備支出等行政事務上(3%)
      其他獲得撥款的機構包括建橋者125000元、王氏青年會116470元、菲利普屋(Philips Brooks House)9300元、亞裔反家庭暴力小組75000元、、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7萬元、華埠主街55459元、僑聲音樂社45000元、亞美社區發展協會38000元、中華頤養院25000元、昆市學校協會2萬元、華埠治安委員會5000元、北美華人排球賽5000元、華人天主教會5000元、紐英崙美東公安隊2000元等。廣教學校另外獲得75000元活動項目費、華美福利會獲得74293元活動項目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