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12月 26, 2020

二戰華裔老兵75年後獲美國會表揚 波士頓今年殞5人僅餘2人在世

陳紹章將軍(左)頒發美國國會金質獎章給二戰華裔老兵
梅全就(Tony Moy)。(圖片攝自網路會議)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2020年是個非比尋常的一年,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竟然肆虐全世界近一整年,曾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約2萬名華裔老兵,終於獲得美國國會金質獎章後,原訂在華府辦盛大表揚會,也因疫情,先延後,再改網上舉行。

              波士頓同源會,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為表揚這些華裔二戰老兵,12月分別在網上舉辦表揚會,以及新書發表會。

Edward Gee是波士頓碩果僅存的二戰華裔老兵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從1939年延續到1945年的戰爭,導致美國參戰的主因是1941年日本侵襲珍珠港。美國共有16,112,566人參戰,其中405,399人戰死沙場,671,278人受傷。

              在這些參戰者中有大約2萬人是華裔美人。1882年開始實施的排華法案,一直到1943年才取消,美國參加二戰時,境內華人約僅10萬人,這些或被徵召,或自願參戰的華人,高達當年華裔總人口的20%。根據歷史資料,由於排華法案,這些華裔還有40%根本不是美國公民。

波士頓同源會前會長李徐慕蓮主持波士頓版網路表揚會。
              時隔75年後,這2萬人已凋零至僅約300人。美國同源會(CACA)總會推動的「華裔美人第二次世界大戰退伍老兵表揚計畫(Chinese American WWII Veterans Recognition Project)」,給了這些老兵在生前得到表揚,感到榮耀的機會。

              當年參戰的日裔美人在2011年,菲律賓裔美人在2017年先後獲得美國國會金質獎章表揚。華裔美國人卻是201754日,才有國會議員提案,最後川普總統於20181220日簽字(115-337),曾參加二次世界大戰的華裔美人,才終於正式獲得認可。

陳紹章將軍和人合撰"無名英雄"一書,表揚二戰華裔老兵
              美國國會的表揚大會原訂在202057日舉行,沒想到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延宕下來。

波士頓華裔退伍軍人會會長陳文浩指出,波士頓地區曾參加75年前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華裔老兵,包括黃廷琛,黃君裕,余錦芳,陳啟邦,Harry Chung5人,先後在今年辭世。另一名越戰老兵Walter Lee,也在9月過世。還有韓戰老兵Kwock Chi Yee離世。由於疫情,該會無法妥切為同袍送行,很是傷感。

Dan Luke花了許多時間查資料,訪談二戰華裔老兵後代。
              美國國會最終於129日在網上舉行了表揚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納(Mitch McConnell),以及國會議員趙美心,劉雲平,Tammy Duckworth等人都出席致詞,表揚華裔二戰老兵的犧牲、奉獻。籌辦單位還安排了包括波士頓陳紹章將軍在內各級長官在網上頒發金質獎章。

              波士頓同源會由創會會長李徐慕蓮,李衛新,現任會長陳清等人籌畫,1213日也辦了一場波士頓版的二戰華裔老兵表揚會。也邀請已退伍的美國首位華裔二星將軍陳紹章,為麻州碩果僅存,還在世的華裔二戰老兵,95歲的梅全就(Tony Moy),以及Edward Gee,頒發金質獎章。波士頓同源會當天還表揚了也是華裔退伍老兵的梅全就弟弟George Moy。

Mon Luke也參與訪談,寫作。

              目前定居麻州陳紹章,和同為二戰華裔退伍老兵後代的康乃爾畢業航天工程師Dan LukeBedford高中老師Mon Luke合作撰寫,波士頓同源會出版了「無名英雄:表揚第二次世界大戰華裔退伍老兵(Unsung Heroes: Recognizing and Honoring Chinese American World War II Veterans)」一書,用128頁篇幅,把他們訪談老兵本人或其後人的老兵們生平,整理出來,傳達後世。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的「李燦輝講座系列」為向華裔二戰老兵致敬,也特地在1212日舉辦了一場新書發表會,由講座負責人羅元旭和前述這三名作者討論該書所訪談、記錄的75名二戰華裔老兵生平事蹟,強調這段歷史必須傳承,宣揚,讓在美華裔後代可以驕傲地說,「我們的祖先對美國有貢獻」。(再更新版)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董事羅元旭主持"李燦輝講座系列"。

波士頓同源會在網上舉辦的會議中,一一點名表揚二戰華裔老兵。













波士頓跌出全美十大都會名單

             (Boston Orange 編譯)美國人口統計局早前公佈數據稱,2019年,波士頓從全美第10大都會跌落到第11位,被鳳凰城(Phoenix)擠了下去。

根據美國人口局今年稍早前公佈數據,2019年時,波士頓大都會住有大約490萬人,是第11大都會區。這個都會包括東麻州5個郡,以及新罕布夏(NH)東南一長條區域,最近這些年一直都排名第10大。

但這地區的人口,儘管從2010年迄今增長7%,但卻跟不上更火熱的都會,例如鳳凰城,在同樣時段內人口增長高達18%

專家引用的各種解釋,包括近10年美國人口持續向南、向西遷移,導致麻州在2012年失去一席聯邦眾議員席位。德州及佛羅里達州卻席位增加。

創造網站,記錄美國都會人口歷史的Greg Slayden在一封電郵中說,人口向經濟更活躍,氣候更好,有擴展空間城市大幅度遷移的情形,已存在至少半個世紀。

他說,波士頓經濟強勁,勞工有知識,教育機構著名,但冬天寒冷,夏天炎熱,對許多人來說是個負數。而且做為一個老城市,被包圍在有著長久限制土地使用歷史的郊區之間,使得它很難像休士頓或鳳凰城那樣,建造大規模的新住宅區或商業區。

根據Slayden的網站,1680年時,人們相信在山丘上的波士頓這城市是所有聚落中最大的社區。這排名位置一直持續到1740年,或者1790年。那之後波士頓成了美國第3大城市,落後於紐約及費城(Philadelphia)

不算郊區的波士頓,因為無法像其他一些城市那樣積極的擴張邊界,在大城市名單上的名次還跌得更多。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在人口上,波士頓排名第21,落在佛羅里達州的Jacksonville,俄亥俄州的哥倫布(Columbus),以及在波士頓愛國者打革命戰爭時還不存在的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

位於Hadley的麻州大學唐納修研究院人口估計項目資深項目經理Susan Strate表示,波士頓持續成長,只是2017年以來成長速度減緩。背後的原因很典型,和全美各地相似,特別是在新英格蘭地區,人口老化,因而死亡人口增加,出生人口減少之外,遷出人口多於遷入人口,國際移民也緩慢下來。

她警告道,如果這趨勢持續,大波士頓的人口可能減少更多,那是自從1970年,另一段國際移民趨緩時期以來沒有發生過的事。

東北大學政治學教授Thomas Vicino表示,大波士頓從第10位被擠到第11位是小變動,標榜出了這地區所面對的一些挑戰,也顯示出一些明顯的問題,為什麼其他地區的人口增長更快速?”,這地方的家庭一直在和高生活水平,缺乏可負擔住宅,以及可怕的交通(至少在病毒大流行以前)這些狀況搏鬥。

他說,這些是人們考慮在那兒居住時會有的基本問題。

最大的三個都會區,紐約,洛杉磯,以及芝加哥,以成長來說,在二戰時代之後就停滯不前。現在,在諸如達拉斯,以及鳳凰城這些美國的陽光地帶,有更多成長。

那是就業機會在那兒,人們往哪兒遷移的功能。

好消息是,麻州首在人口及就業機會上都保持著經濟上的競爭力,吸引力。這地區有著全美最出名的大學,研究醫院,以及全美最大的生物科技樞紐。

Thomas Vicino說,這是反應我們看到的全美趨勢,以及我們做些甚麼來保持我們這地區未來競爭力的時刻。

星期五, 12月 25, 2020

中華公所提醒居民 MBTA服務2021年起有縮減

  

Terrie Chan在中華公所董事會中作簡報。(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整理報導)麻州地鐵明年(2021)起將刪減地鐵服務5%,巴士服務20%。通勤火車(commuter rail)週末停駛。

紐英崙中華公所行政主任朱蘇珊(Susan Chu)1223日發函,籲請各界轉發地鐵服務變動訊息,以期使用地鐵服務者及早預做準備。

麻州地鐵局華裔員工Terrie Chan1124日的紐英崙中華公所本年度最後一次董事大會中,就地鐵變動,作了簡報。

麻州地鐵局(MBTA)是因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期間搭乘量驟減,巴士部分僅達之前乘客量的41%,憂慮2022會計年度預算會有太大落差,提案刪減服務。麻州地鐵局的財政管理及控制委員會(Fisc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Board)1214日以32票,通過了縮減服務提案。

簡報內容之一。
             11月份時,MBTA提議停止所有的渡輪服務,刪減25條巴士路線,並終止一些路線的深夜及週末服務,還要關閉6條通勤火車路線。由於乘客及支持者反對聲浪強烈,1214日通過的服務刪減,程度沒那麼大。麻州公司(MassInc)的民意調查結果是64%的受訪者反對原始版本的刪減幅度。

                 MBTA通過的服務變化包括:

             巴士部分,將持續在午夜後行駛。20條路線停駛,16條路線整合,4條路線縮短。在摩頓市(Malden)及梅爾羅絲(Melrose)131號巴士會繼續行駛,136137號會合併。230號會在碧樹(Braintree)和昆士中心(Quincy Center)之間繼續行駛。在赫爾(Hull)市和坎頓(Canton)市的714號和716號,以及洛士百利(Roxbury)和南端(South End)43號巴士的服務會保留。

             將合併的路線為62 / 7684 / 7888 / 90GLX開始時),136 / 137214 / 216352 / 354501 / 503502/50413167號路線將只在高峰期行駛。553554556558的服務路線將縮短。

暫停服務路線為18525568727980GLX打開時),170212221325326351,428434456451465505710

             地鐵部分,班車會持續行駛至午夜。綠線地鐵的E線會繼續在Heath街行駛,並停靠所有站點。藍線車輛班次會減少5%,綠線,橘線及紅線減少20%。現在,地鐵的目標是在尖峰時段,紅線的車輛班次間隔為4分半鐘。MBTA總經理Steve Pofak表示,服務頻率縮減20%的結果會是車輛班次間隔為5分半鐘。

             通勤火車部分,服務班次會減少,週一至週五的晚上9點以後停駛。被認為是重要轉運點,或是必要工作人員使用量高,或是乘客多的某些通勤火車路線會有週末服務,包括普域敦斯(Providence),屋斯特(Worcester),米都伯洛(Middleboro),紐百利港/岩港(Newburyport/Rockport),以及費爾蒙(Fairmount)。乘客量低的路線週末停止服務。141個通勤火車站點中的5個站點會關閉,包括Plimptonville Prides CrossingSilver HillHastings,以及 Plymouth

             渡輪部分,由於乘客量約為疫情前之12%,平均每艘船僅7人,而且搭乘者有搭乘巴士或通勤火車的其他選擇,MBTA將暫停Charlestown的服務。使用該路線的乘客可改搭93號巴士。波士頓到Hingham的直航服務站停,週一到週五的Hingham/Hull 服務減少。

             付費接送(The Ride)MBTA的輔助運輸服務的提前預約時間將從30分鐘調整為40分鐘。高級服務的營運時間也將配合新的通勤火車時刻。某些付費接送的費率也將調整為高及服務。

             MBTA的服務改變是為縮減2022會計年度預期會出現的5840萬元預算差距。也就是從20217月開始的會計年度。不過地鐵自己的顧問委員會最近公佈了一份報告,稱交通機構高估了預算赤字,原本提案的服務刪減是不必要的。

             公共交通公益聯盟(Public Transit Public Good coalition)早前估計,地鐵的服務刪減可能導致800個職位消失,其中絕大部分會是地鐵或巴士的駕駛職位,也是為著約佔那些職位60%的有色人種將受最大衝擊。

             使用MBTA服務若有公共交通工具或路線的疑問,可以在周一到週五9點到5點,電洽陳小姐(普通話,粵語,台山話):617-645-0614

聖誕日麻州暫停報疫情 新增確診美國90,424 世界437,808 新增死亡 美國1130 世界7797





 

美媒稱楊安澤將參選紐約市市長

楊安澤競選美國總統初期常到波士頓。(檔案照片,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編譯)2020年競選美國總統未果,2021年轉戰紐約市長,科技創業家楊安澤(Andrew Yang)重新成為政壇候選人。

              美國大選落幕,拜登(Joe Bide)成為美國候任總統後,挑了2名競爭對手進白宮團隊,加州參議員Kamala Harris做副總統, 印第安那州South Bend市長Pete Buttigieg當交通部部長。也是拜登競爭對手之一的楊安澤,一度傳說會被徵召入閣,擔任商務部部長,1223日卻向紐約市競選財務委員會遞交了文件,列入2021紐約市長參選人名單,和已展開角逐波士頓市長行程的吳弭(Michelle Wu)有如遙相呼應。

              由於紐約市市長的初選日訂在622日,距今僅半年之久,據說有將近40人已宣佈參選,其中還有幾人來自科技界,楊安澤跳進的是一場已頗擁擠的選戰。

              一名接近楊安澤的人說,遞交財務文件,只是一個手續,不代表楊安澤一定會參選,他們還沒做最後決定,但楊安則認真在考慮,這麼做是必要的。

              支持現在就教育改革(Education Reform Now Advocacy)這支持特許學校教育的團體,本週做了一項民調,顯示楊安澤還未遞交文件時,就已是下一任紐約市長熱門候選人,支持率17%,比人們視為熱門人選,曾任紐約州參議員,現任Brooklyn borough董事長,以募款259萬元的Eric Adams還高1%

              楊安澤以前從未參政。在參選美國總統時,他的支持率超過紐約現任市長白思豪(Bill de Balsio)。白思豪在任期限制下,2021年必須卸任。

              楊安澤提出的所有年滿18歲以上美國人,每月一千元基本收入政策,使他頗受矚目,但他並未爭取到足夠的選民支持,2020年二月在新罕布夏(NH)州的初選之後,他就退出了選戰,轉而支持拜登。

              楊安澤住在紐約市,不過最近暫時遷至喬治亞州,為該州的兩名民主黨候選人角逐州參議員席位的第二次投票助選。

              全美各地華裔參政人數漸多,但市長級別的人數仍然不多。在維基百科上有2017年辭世的舊金山市事長李孟賢,曾任加州奧克蘭市長的關麗珍,曾任加州洛杉磯郡鑽石吧市市長的張文彬,新當選的加州東谷市市長尤煜琳,在新英格蘭地區有曾任麻州費奇堡市(Fitchburg)市長的黃素芬,即將於2021年卸任的羅德島州克蘭斯頓市市長馮偉傑(Allan Fung)

星期四, 12月 24, 2020

12月24日新冠疫情 新增確診 麻州5655 美國193,616 世界673,260 新增死亡 麻州76 美國 2835 世界11,836





 

「波士頓台灣抗疫團隊」送出4700口罩給中華頤養院

             (Boston Orange)波士頓台灣人發揮「台灣能幫忙(Taiwan Can Help)」精神,送口罩活動持續進行中。這次是「波士頓台灣抗疫團隊」在1222日捐贈4700個台灣製醫用 口罩及防疫裝備給中華頤養院。

             「波士頓台灣抗疫團隊」代表林書硯這天特地邀請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孫儉元出席,在他面前把4700個台灣製醫用口罩等防疫用品,交給位於昆士市(Quincy)的中華頤養院,由該院執行長Bill Graves及院長陳力代表接受。

             孫儉元稱許台灣同胞在波士頓發揮大愛,組成志工團體,自己出錢出力,為麻州防疫做貢獻,充分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熱誠令人感動。更要稱讚的是這樣的國民外交,才是最能讓台灣在國際間發光,發亮的台灣軟實力。

   圖片說明:

    「波士頓台灣抗疫團隊」代表林書硯(右一)和波士頓經文處處長孫儉元*左一)送台灣製口罩。中華頤養院執行長 Bill Graves (左二),院長陳力(右二)代表接受。(經文處授權使用圖片)


馬丁華殊可能出任美勞工部部長 拜登還考慮華裔蘇維思

波士頓市長Martin J. Walsh)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編譯)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Martin J. Walsh)可能會是下一任的美國勞工部部長!波士頓環球報在23日晚間9點多刊文指出,美國候任總統拜登(Joe Biden)有個三、四人短名單,馬丁華殊是其中之一。

                                            和馬丁華殊都在最後名單上的其他勞工部部長人選有密西根州聯邦眾議員,也曾是工會組織者的Andy Levin,加州勞工及勞力發展廳廳長蘇維思(Julie Su),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Bernie Sanders,在奧巴馬政府中曾擔任勞工部副部長的Seth D. Harris,以及曾任奧巴馬總統顧問,從工會組織者起家的Patrick Gaspard

              拜登來波士頓競選時,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匡助熱情超乎尋常,已經引起波士頓人揣測,一旦拜登當選,馬丁華殊可能入閣。但大選結束後,川普宣稱選舉有弊,爭議不斷,拜登遭遇無法交接狀況,遑論組織新政府。

拜登開始公佈邀約赴白宮人選後,陸續有好幾個來自波士頓,可是馬丁華殊的名字一直沒出現,頗讓馬丁華殊的支持者暗中焦急。現在,波士頓人開始揣測,一旦馬丁華殊遠赴華府,明年的波士頓市長選舉,角逐名單一定瞬間倍增。

一名熟悉拜登挑選過程的人告訴波士頓環球報,馬丁華殊是留在考慮名單上的少數幾個人之一。Politico則在週三一篇報導中指稱,馬丁華殊和拜登互友多年,但拜登可能為了政府多元化,最後挑選其他人。

現年53歲的馬丁,據說一直是工會領導們偏愛的人選。彭博新聞上個月也才報導,AFL-CIO會長Richard Trumka爭取工會領袖們支持馬丁華殊當勞工部部長。馬丁華殊已當了七年波士頓市長,之前是麻州眾議員,還是波士頓本地勞工223分會的會長。他的政治生涯一直都有勞工支持。

拜登已經承諾,他的內閣中心元素是多元化。迄今他挑的幾個人選,都具歷史性意義,包括退休將軍Lloyd Austin會是美國首名黑人國防部長,Alejandro Mayorkas會是出任國土安全局的首名拉丁裔移民,Janet Yellen會是首名女性財政部部長。

勞工部部長一職,責任包括監管從加班到工作場所安全等所有的聯邦聘僱規則,影響可及15000萬名打工人士。川普政府在執行法規上對工業友善,拜登政府卻可能對企業態度嚴格些。

波士頓市長一職從1940年以來,就沒有一位在任市長競選連任時輸過。萬寧諾(Tom Menino)在位20年後,宣佈不競選第六度連任後,立即有13人跳進波士頓市市長選戰,最後馬丁華殊當選,迄今在位七年。

            目前波士頓市兩名市議員,吳弭(Michelle Wu)Andrea Campbell已經表態,有意參選市長。但馬丁華殊一旦競選第三度連任,她們倆的機會都將大為縮減,除了馬丁華殊有能見度高的在位優勢,馬丁華殊的募款成績也遠超過這兩名競爭對手,上個月就募得323000元,花出去103000元,還有將近600萬元在手。

拜登已經從麻州點名不少人加入他的白宮團隊,包括前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將為出席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環保大使,麻州總醫院(MGH)的傳染病科首長Rochelle Walensky出掌聯邦疾病防治局(CDC),在Canton出生的Gina McCarthy擔任白宮氣候協調員。拜登的副幕僚長Jen OMalley Dillon也和麻州有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