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14, 2013

Michael Ross 25小時巡迴波市競選市長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麥可羅斯(Mike Ross)()刻正積極展開競選活動,12日推出25小時橫跨波市競選活動。他從612日的傍晚5點半起,馬不停蹄的到波市各角落,拜會選民、會晤社區團體,探訪商家。
            (13)日一大早,他趕到南端(South End)的彼得公園(Peter’s Park)和清早溜狗的民眾握手寒喧,介紹自己是波士頓市長候選人。
            他遇到71歲,來自香港,現已退休的許卓。礙於語言障礙,麥可羅斯只簡短告訴許卓,他在競選波士頓市長,彼得公園的溜狗場,就是他參與修法建造的。
            許卓透露,來美多年,他還從未投過票,總認為就算去投票,也沒什麼用。但他也期望新市長上任後,能想辦法降低地產稅。他說,20多年下來,地產稅竟漲了不下5倍,讓他這已退休的人,感到負擔很沉重。

昨日早上11點半多,麥可羅斯又再造訪了康樂樓。(圖與文:菊子)

華埠社區聯盟關心就業機會、教育品質、可負擔住宅

麻州眾議員麥家威()在華埠社區聯盟月會中頑皮的反問張潔茵,
聯邦政府要什麼時候通過預算案。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華埠社區聯盟(TCC)(13)日邀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 出席,催促他關注就業機會、教育品質、可負擔住宅問題。
            麥家威坦言,他察覺到波市房價太高,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紛紛遷離,對波市的人口地理、經濟、文化發展,社區結構影響重大。他也在試圖設法改變這一現象。
 麻州眾議員麥家威(後右一)出席華埠社區聯盟月會。(周菊子攝)
            聯邦眾議員卡普阿諾(Mike Capuano)的助理張潔茵提出,華埠社區聯盟應邀請一眾波士頓市長候選人進華埠,與民眾晤談,以促各候選人瞭解華埠特的特殊需求,並使日後當選市長者,實踐競選時的承諾。
            華埠社區聯盟近年已形成邀請民意代表出席溝通的慣例。轄區包括華埠的波市議員林乃肯,麻州參議員安東尼彼楚賽利(Anthony W. Petruccelli),以及麥家威,都曾出席。
            麥家威昨日侃侃而談他在議會中的工作。他表示,甫於5月慶祝進入州議會4週年,深覺自己幸運,攀升很快,今年獲指派為公共服務委員會主席,這州議會內排位第二,重要性僅次於財政委員會(Ways and Means)的委員會,目前約有580個小至企業放病假,大至退休金制度改革等的大小議案待審,要平衡照顧各方面需要很不容易。
            在公共服務委員會之外,他目前的工作重心是州政府預算。
            麥家威坦言,眾議會提議5億元,參議會提議8億的這預算案,兩會還在辯論中,但無論怎麼看,恐怕都達不到麻州州長希望的19億元。參議會提議的8億元預算案中,有2億元來自一次性的收入,包括出售各地鐵站命名權等,以為營運制度設計,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的麻州地鐵(MBTA)開闢財源。
            麥家威對此一提議,持反對意見。他認為,具歷史意義的公園街地鐵站、芬衛球場地鐵站等站名,變成美國銀行站這麼商業化的名字後,波城勢將失去許多讓本地居民自豪,能吸引遊客的文化氣息。
            麥家威表示,他將持續推動的法案是雙語選票法案。估計就算在今年底,雙語選票法案的落日條款生效,州議會應仍可在明年的州級選舉前,通過這一法案。
            麥家威透露,在雙語選票法案一事上,州議會和麻州州務卿辦公室之間的辯論之一是,印製雙語選票的費用該由誰付。州務卿威廉蓋文認為應由各市鎮自行負擔,州市政府則認為,既然州府負責印製所有的州級選舉選票,為什麼要獨有雙語選票要例外。
            昨日出席會議的各社團代表,華人前進會副行政主任劉衛恒催促麥家威關注波士頓市內的工作,應交由波士頓居民來做,並在預算案的指定項目款中,為華埠爭取就業培訓經費。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行政主任伍綺玲透露,該中心已和市區大學(Urban College)結為夥伴,提供大專程度課程。但她們還關心政府撥款給特許學校,卻未顧及公立學校因此失去改善教學營運的經費。
            麥家威表示,特許學校得以徵取到許多經費,推動通過支持法令的原因之一,在於辦特許學校的人都很有組織,也很堅持,不斷的在相關議員及州、市長面前出現,陳情。有心改善公立學校者,恐怕也必須採取同樣策略。

NECINA年會引介新主席容志誠、新會長鄭茹


紐英倫中華資訊網絡協會 (NECINA) 日前在麻州西郊全是福鎮瑞迪森酒店,以科技創新的影響為主題,舉行年會,引介新主席容志誠、新會長鄭茹,頒主席獎表揚吳丹揚,報告網站推出新面貌,協會走入新年代。
          網協當天並改選兩席董事,沈心焯新上任,王雷續任,前主席尹南鷹卸職,由董事會邀請留任董事。
      網協的董事會,因此擴大為9人小組,在前述3人外,還有陳君瑤、陸德禮、許基康、王義明、王軍、余鴻,加上兩名榮譽主席,當年創會的陳五福、吳錦城,共11人,將在幕後支持網協運作。
            網協仗著新主席,來自香港的容志誠(Robert Yung)博士是亞德諾半導體公司(Analog Devices)新聘的首席戰略官暨策略及企業發展副總裁,邀來該公司共同創辦人暨董事會主席雷斯泰塔(Ray Stata)做年會主講人,暢談半導體產業的長期趨勢、對創新的結構和過程的影響(Long Term Trends in the Seminconductor Industry and the Impact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Innovation)
      麻省理工學院造型最特殊大樓就是以他的名字Stata命名的雷斯泰塔指出,半導體產業從以產品為中心的起點,歷經以應用程式(application)為中心的轉變,如今進入以顧客為中心的局面。這一產業不但沒有沒落,遠景還更可觀。
      雷斯泰塔表示,在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設備越趨整合的走向下,市面上需要用到半導體的產品,越來越多,智慧手機的出貨量,在2011年時已超過電腦(PC)2012年的全球市場,達到2920億元。
      他認為,可替代能源、智慧電網、無處不在的傳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耆英醫療、區域人口增加、生物介面、先進的人機介面、智慧機器人及自動化、綠化、安全、舒適的交通、海量數據及雲端等,都是長遠發展大勢,都會用到半導體,都將強調整合運作的系統。
            網協現任會長洪銘勝當天在會務報告中以數據展現該會過去一年來的成績,包括有50多名熱心幹事和義工,辦了40多場活動,有2400多人參加,新加入或繼續會籍的會員有391人,有5個新贊助商,7個新合作伙伴,籌款成績超標30%,在Linkedln、臉書等社交網絡上的能見度大增50%100%
洪銘勝表示,網協還製作了新的公關短片,設計出新會標(logo)、推出新版會員通訊,以及新協會網頁。
網協當天還舉行頒獎大會,為麾下簡稱為NEW的創業孵化器(NECINA Entrepreneur Workshop)和青年創業服務(簡稱YES, Youth Entrepreneur Service)這兩項目所辦活動的創業比賽頒獎。
網協創業孵化器輔導10個團隊,其中3隊獲獎,共頒給9000元。得獎人為夢科技王振榕、USpinEthan Bagley,以及組團搭的士(GroupXi)的雷雨。
      網協當天頒發,表揚會員的獎項包括,洪銘勝、鄭茹獲傑出領導獎,公共關係和市場團隊負責人吳丹揚獲主席獎,田田、楊湛萍、寧可、李震宇、陶東斌等人獲會長獎。
      其他獎項獲獎者包括,重要貢獻獎吳凡、黃少丹、 Ethan Bagley、王振榕、高弘、劉姍姍、戴晨方、任娟娟、聞智捷、胡嘉列、梁中良、羅寧、季學清、裴曉華。新幹事獎金小剛、李海洋、馬安琪、張華、馮文卓、夏晶、Bill Peng、陳德恆、方穗東、Miranda Zhou、 郭望舒等人。
      新網頁團隊的吳丹揚、陳斌、王志剛、范洪敏、盛夏等人也獲表揚。
年會中,網協還邀請合作夥伴代表,畢馬威會計師樓(KPMG)合夥人麥永芬(Pauline Mak)、會鴿(EventDove)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常軍(June Chang)、夢科技(Dreamtech)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王振榕(John Wang),分享他們和網協的合作故事。

圖片說明:

      網協(NECINA)董事陳君瑤(右一)、主席容志誠(左二)頒發傑出領導獎給洪銘勝(左一)、鄭茹(右二)(菊子攝)

      網協(NECINA)主席容志誠()頒發主席獎給吳丹揚()(菊子攝)

      鄭茹(前右一起)頒發重要貢獻獎給裴曉華、季學清、黃少丹(前左三)、任娟娟(左一)、王振榕(後左一)、高弘(後左二)等人。(菊子攝)

網協(NECINA)主席容志誠()邀來類比設備公司(Analog Devices)共同創辦人暨董事會主席斯達他(Ray Stata)做網協年會主講人。(菊子攝)

     會鴿創辦人常軍是網協會員(菊子攝)


台灣音樂季6月21日開場

波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與牛頓市海德社區中心合作,將於621日(週五)下午6點至8點,在位於牛頓市的僑教中心(90 Lincoln street, Newton Highlands, MA)聯合舉辦「台灣音樂季」。
      僑教中心表示,舉辦「台灣音樂季」活動的目的在加強僑胞、僑團與主流社會的互動與聯繫。「台灣音樂季」將於621日下午6點揭開序幕。表演節目自6點開始,除客家會表演「虞美人」舞蹈之外,還有大提琴演奏、元極舞、卡拉OK表演、慈濟功德會波士頓聯絡處手語歌、劍橋合唱團、陳秀惠老師帶動跳等文化表演。此外,僑教中心也將準備台灣醫療服務國際化文宣及台灣觀光,「從空中看台灣」DVD光碟片,分贈與會人士。

星期四, 6月 13, 2013

紐英崙藝術學會喬遷新址更上層樓

紐英崙藝術學會68日「更上層樓」,在數十名各界僑胞到賀中,為「會員書畫攝影展」舉行開幕式,慶祝該會喬遷至愛丁保羅街252樓。
      紐英崙藝術學會會長梅宇國戲稱,該會原本座落在愛丁保羅街11號,如今「站」得更高,期盼會員們都能看得更遠,才對得起眾人齊心合力捐輸,打造出來的新家。
      梅宇國還唸了首白居易的「登鸛雀樓」詩作,「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來輝映該會歷經17年風風雨雨後,喬遷概況,說明該會為非牟利機構,會員彼此交流熱絡,近年豐收,喬遷新址後的首次書畫攝影展,共有28人參加,展出70多幅作品。
      心臟才動過手術,剛出院沒幾天的該會董事長趙羨藻在致詞時表示,他這一生的攝影作品,有90%都是自己在暗房中沖曬出來的黑白照片。對藝術,他有發自心底的追求與愛好,遺憾的是,來美60多年,迄今未能推動社區,在波士頓華埠之內成立一個文化藝術中心。
      趙羨藻也感慨指出,譬如他的好朋友陳毓璇等人的為華埠打拼,努力,當年有許多台山同鄉,無論是在洗衣店或餐館工作,大都各自存錢,寄回鄉下,辦手續,把兒子接來美國,希望讓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波士頓華埠能有今天,都得感謝陳毓璇等這些老華僑。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當天都出席到賀,盛讚鋪有硬木地板,大片窗戶,粉刷一新的紐英崙藝術學會新址,寬敞又美觀。郭大文更表示,他上任迄今這大半年來,已發現紐英崙藝術學會的確是個臥虎藏龍的地方,希望該會將來也能到僑教中心位於牛頓市的會址辦展覽,以期郊區民眾,也能欣賞到該會才氣橫溢的作品。
      曾任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現已退休,定居於加拿大的簡許邦,當天正好來訪波士頓,趕到會場,向久未謀面的僑胞打招呼、問好。
      紐英崙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中華耆英會行政主任梅伍銀寬、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會長李慧芳、華康家護中心發展主任譚秀婷,洪門致公堂主席司徒宗達等人都出席道賀。
梅宇國在開幕式中並宣佈,有個像樣藝廊,一直是該會奮鬥目標。他們將在這新址中舉辦各項藝術活動,包括619日辦古董鑑賞會;7月初辦詩人朱紹昌主講的「填詞班」,7月中辦梅宇國主持的書法班,另有二場名家書畫展,邀請社會中有名望,在谷歌上搜索得到姓名的書畫名家辦展覽,其中之一已定為十幾年前曾來波士頓展覽,現年已70多歲的書畫家周積寅。
紐英崙藝術學會的書畫攝影展,在該會新址,波士頓市愛堡丁保羅街(Edinboro Street252樓,從即日起展至630日,除星期日休息外,每天上午11點至下午4點開放。查詢可上紐英崙藝術學會網站:www.cafart.com,或洽梅宇國:(617818-2973




圖片說明:

      紐英崙藝術學會喬遷新址辦書畫攝影展,多人到賀。前排左起,黃鏡明、趙羨藻、張秀媚、洪慧珠、陳毓璇、梅宇國、郭大文、林卓培,以及梅國治(中左二),前任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中右三)等人。(菊子攝)

      趙羨藻(左一)坦言在華埠成立一個藝術文化中心是他的心願。(菊子攝)

      紐英崙藝術學會會員近年流行跨領域創作。梅宇國展示他在書法之外,也能繪畫。(菊子攝)


      紐英崙藝術學會會長梅宇國()為會址喬遷,書畫攝影展開幕致詞。(菊子攝)

司徒玉英當選波市年度教師

波士頓公校611日晚在舒伯特(Shubert)劇院,表揚年度教師(Educator of the Year)。昆士小學老師司徒玉英是14名得獎者中唯一的華裔。
            波士頓公校麾下,共有127所學校,包括6所從幼稚園到一至三年級的早期學習中心,46所幼稚園到5年級的小學,27所幼稚園到8年級的中小學,968年級的中學,2612年級的初高中學校,25912年級的高中,以及3712年級的考試學校,7所特別教育學校,2所替代項目(瀕危)學校。
            14名獲獎老師中,最資淺的是當老師才5年,在市區科學學校(Urban Science Academy)教幾何的Carmen Davis,最資深的是加入波市公校已26年,進Raphael Hernandez 學校(K-8)5年,擔任社區田野協調員(Community Field Coordinator)Rainelda “Renee” Borrero
            獲獎老師們,有許多人熱情洋溢,暢言教書是他們最愛的工作,有人感謝父母、師長提點,有人透露自己原本志向並非教書,或並非教中小學,但發現中學期間的學習,對人們日後成長的學習成績與態度,有極大影響,輔導學生時,簡直不可能把學生的家庭生活和學習情況,一刀兩斷式的分開來處理。
            查理士高中的歷史老師Amy Piacitelli發起遊學項目,鼓勵學生自行籌款遊歐洲,實地學習歐洲的歷史、文化,驗證起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說法。
            在史紐頓國際高中擔任英語教師的Seth Peterson侃侃而言,培養學生國際觀的重要,強調公平社會要縮短的不只是貧富差距,更是獲取良好教育的機會。
            在昆士小學教數學的司徒玉英,走上當老師這條路,全因自己曾是班上極為害羞、安靜的小孩,5年級時受一名老師啟發,完全轉變了她的學習態度。這讓她深深體會到老師對學生的未來人生,可能有多巨大的影響。
            司徒玉英在波士頓華埠長大,當年也就讀昆士小學。2000年回到昆士小學當五年級的數學老師,迄今已任教13年。她現在參與藉由新科技的網上合作等創新方式,教育學生,並於2012年完成了校長實習(Principal Residency)培訓。
            對波士頓華埠居民來說,司徒玉英是華埠子女。她父親司徒慶羨是鳳倫公所主席,母親司徒麗英已過世,華埠公園旁的司徒麗英公園紀念的就是她母親。她姊姊司徒玉貞曾任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的亞裔聯絡員。
            司徒玉英自己,多年來也一直在華埠內參與許多社團活動當義工,包括王氏青年會、全國打擊犯罪夜(National Night Out)、華埠圖書館之友會、華埠清潔等等。
            昆士小學校長何少華表示,司徒玉英在該校推動了採行學術成就框架(Academic Achievement framework),與該校80餘名教職員合作,使該校的教學相長環境更為良好。
            波市公校年度優良教師頒獎典禮,由波市長、公校總監卡蘿強森、學校委員會主席Michael D. O’Neill、波士頓市教師工會會長Richard Stutman等人做頒獎嘉賓,頒給得獎者一個水晶蘋果。
            年度優良教師評選委員會由9人組成,其中一人為已從昆士中學校長一職卸任的黃伯勳。

圖片說明:


      司徒玉英(右二)與家人,父親司徒慶羨(左三)、姊姊司徒玉貞(左一)等人和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在領獎後合影。(菊子攝)

波市長候選人收入幅度、慈善力度差距大

在美國競選公職,得放棄很多個人隱私。波士頓環球報昨(12)日公佈該報研究結果,指15名波士頓市長參選人的收入及捐款,差距頗不小,幅度在59000元到70萬元之間,慈善捐款最多的捐了19,000元。
波士頓市現任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的年薪為175,000元,將近為市內家庭年收入中位52000元的3倍。
波士頓環球報向15名波士頓市長參選人索取報稅資料,以展示各候選人的社會經濟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包括波士頓市議員查理楊西(Charles Yancy)在內,至少有5人未提供資料。
參選者中的在位公僕或民代,以波士頓市議員麥可羅斯(Michael P. Ross)、麻州眾議員華殊(Martin J. Walsh)從法律並未禁止的第2份工作中,賺取了最多收入。這兩名目前都是單身漢的民代,以個人身份申報了2012年稅表,繳稅的稅率也達到最高那一級。
麥可羅斯的2012年稅表申報了146千元的利息收入。他的競選經理Cayce McCabe表示,那是他出售從兒時就擁有的美國儲蓄債券。麥可羅斯的市議員年薪為87500。他還從任職的律師樓Prince Lobel Tye那兒,獲得約71000元收入。他在聯邦報稅表上申報的總收入為293千元,付了約74千元的稅。稅率為27%。他填報的慈善捐款額為725元。
華殊擁有幾份工作。麻州眾議員的收入為77千元收入。波士頓大都會區建築行業委員會(Building Trades Council)負責人的收入為175千元。勞工223分會(Laborers Local 223)負責人的收入為3500元。他在聯邦稅表上申報的總收入為236千元,付稅47千元,稅率約為25%。他申報的慈善捐款有11000元,約佔他收入的5%
華殊在宣佈參選波士頓市長後,辭去了波士頓大都會區建築行業委員會的這工會工作。
在所有參選者中,收入最高的,無疑是曾任卡尼(Carney)醫院高管,擔任執行長達32年的華沙克(Bill Walczak)。他們夫婦倆去年的收入,估計為70萬元,其中包括華沙克離職的遣散費。華沙克申請延遲申報2012年的稅,但其競選陣營提供了華沙克2011年稅表,顯示其家庭收入約為522000元。
一眾參選者中,申報收入最低,約為59000元的是曾任學校委員會委員,也是波市退休警察,領退休金的Robert Cappucci
波士頓環球報請來麻州大學安赫斯特(Amherst)分校艾森伯格(Isenberg)管理學院講師暨會計師Sean Wandrei,分析10名參選者的報稅表,並查察民代揭露的財務聲明,政府薪資記錄,以及申請破產的記錄。
他們檢視後認為,絕大多數參選人申報資料顯示的收入來源,都是工作賺來的,繳交的稅率也和絕大多數的美國人一樣。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是像朗尼(Mitt Roney)那樣的富翁。
約翰康納利申報的聯邦收入為86000元,做為律師的收入為3500元。康納利表示,該律師樓去年十月解散了。他和妻子付了3700元聯邦稅。
      一眾參選人中,華沙克(Bill Walczak)付的稅率最高,2011年時他和太太付稅率30%。共付135千元聯邦稅。
      萬寧路和妻子安琪拉的2012年聯邦報稅資料顯示,他們的收入約為187千元。
      一眾市長參選人中,有6名參選人的收入高過萬寧路。華沙克、麥可羅斯,約翰巴洛斯(John Barros)和他太太($258,575)、雷琪(Charlotte Golar Richie)和她先生($255,028),華殊、薩福克郡地方檢察官康雷及其太太($196,811)

      其他的市長候選人,波士頓市議員小阿若約(Felix G. Arroyo)和妻子($151,598),康沙弗(Robert Consalvo)和妻子($81,312)

星期三, 6月 12, 2013

紅襪隊6/16開放Fenway球場慶祝父親節

BOSTON, MA – The Boston Red Sox will once again open Fenway Park for a Father’s Day “Walk in the Park,” presented by Bank of America, on Sunday, June 16 from 11 a.m. to 2 p.m. The 12th annual celebration of Father’s Day at Fenway Park gives fans the opportunity to walk around the warning track, sit inside the visitor and home dugouts, get autographs from Red Sox alumni, and participate in other family-friendly activities. The event is free. 
Fan can enter the ballpark at Gate C. Red Sox alumni will sign autographs and meet fans in the Big Concourse, and Wally the Green Monster will be on hand throughout the day, accompanied by a balloon artist, face painter, caricature artist, stilt walker, and magician. The World Series Trophies will also be available for pictures from 11 a.m. to 2:00 p.m.
Ballpark concessions will be available, and the event will take place rain or s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