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11, 2015

波士頓龍舟賽今年有七大校友會參加空前踴躍

即將於六月十三,十四兩日舉行的第三十六屆波士頓龍舟節,不但參賽隊伍數量破紀錄,參加划船的華裔人數也將破紀錄,已知六十三隊參賽隊伍中,有七個中國大學校友會組織的八隊參賽。
在波士頓華裔社團圈中,聲勢後來居上的華人青年協會(CYPN)更是大氣魄,今年組織了四隊參賽。該會創辦人吳迪一透露,今年的九十人,大約只有十六人參加過波士頓龍舟賽,他們所有人都對規模那麼大,感到很興奮。吳迪一自己參加過五次龍舟賽,當過鼓手,舵手,籌備組隊時為其他分隊提供了不少經驗。
根據波士頓龍舟節網站資料,今年的中國大學校友會,學生會隊伍之多,令人咋舌。已名列龍舟節網站的包括清華大學校友會,新英格蘭北京大學校友會,浙江大學校友會,中國科技大學校友會,天津、南開大學聯合校友會,交通大學校友會,復旦大學校友會,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東北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等等。據說,南京大學校友會也有意組隊參賽,但龍舟節組委會的網站,目前還沒有紀錄。
在前述各校友會,學生會之中,除了清華,北大校友會之外,其他隊伍幾乎都是今年第一次參加龍舟賽。

其他華人社區熟悉的組織所組成的隊伍,有今年組織了兩隊的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GBCCA),還有中華廣教學校,華人醫務中心,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等。由中華廣教學校董事會董事鍾慢怡所推動組成的波士頓大學傳譯者隊(BU Interpreters),雖然不是華人社區組織,但划船者幾乎都是華人。

波士頓龍舟節兩艘新船點睛

 波士頓龍舟節組委會主席劉凱忠(左起),哈佛格林健保多元化項目中心李潔瑛,
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麻州眾議員黃子安,哈佛格林健保執行長 
Eric H. Schultz
,哈佛格林多元化項目長楊凱倫(
Karen Young),優鮮沛資深經理米切爾
Martin Mitchell)等人在查理士河畔為龍舟點睛。(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報導)波士頓龍舟節委員會五月九日在理士河畔為兩艘新龍舟點睛,預告第三十六屆波士頓龍舟節將於六月十三,十四兩日,在理士河畔舉行,已知有六十三隊參賽。
哈佛格林健保的楊凱倫(右起),舒茲,李潔英為龍舟點睛。(周菊子攝)
波士頓龍舟節委員會主席劉凱忠和捐贈新船的兩公司高管,哈佛格林健保(Harvard Pilgrim Health Care)執行長舒茲(Eric H. Schultz)及副董事長多元化長楊凱倫(Karen Young),優鮮沛(Ocean Spray)組織效率資深經理米切爾(Martin Mitchell),以及麻州眾議員黃子安,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等人,在佛光山三佛寺主持灑聖水,祈福後,分別為兩艘長39呎,一艘造價約五千元的新龍船點睛。
麻州眾議員黃子安(右起),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優鮮沛資深經理米切爾
Martin Mitchell)等人在查理士河畔為龍舟點睛。(周菊子攝)
舒茲表示,今年是該公司第八年參加波士頓龍舟比賽,將派出一組龍舟隊參加比賽。他笑自己將做啦啦隊員,划船重任交給同事。
甫於去年一月升任哈佛格林健保副董事長,兼任新設包容計畫中心(Center for Inclusion Initiatives)首長的楊凱倫,已是老資格龍舟賽划手,和乳癌倖存者隊並肩作戰多年。
優鮮沛的米切爾表示,今年是該公司第三度參加波士頓龍舟節,將派出兩隊參賽。該公司在全世界聘有二千名員工,其中約五百人在麻州,亞裔員工雖不到百分之十,但公司鼓勵多元化,部有亞裔資源小組,經該小組負責人Souy Ma Roy建議,優鮮沛開始參加波士頓龍舟節活動。
            波士頓龍舟節組委會主席劉凱忠指出,今年的龍舟賽,贊助單位包括駐紐約香港經貿辦公室,道富集團(State Street Bank),哈佛格林健保(Harvard Pilgrim Health Care),優鮮沛(Ocean Spray Corporation),麻省理工學院,溫和巨人搬運儲存公司(Gentle Giant Moving & Storage),以及東方銀行。
            詢波士頓龍舟節詳情,可上網www.bostondragonboat.org 。

哈佛CSSA母親節音樂會母女同台逾百人聯歡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HCSSA)九日晚在哈佛校園內的爹利屋(Dudley-House),又一次以優美音樂會,讓逾百名華裔學生,學者與家人,在歌聲,琴韻中,慶祝母親節。
音樂會末安排的向母親們獻花,由上台領花母親代表們一一分送給座中其他母親,更是讓整個會場在一朵朵紅的,黃的,白的鬱金香映照中,顯得格外溫馨。
HCSSA學術講座主席岳林指出,今年的音樂會,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好幾個節目都是母女或母子同台,他們在無意間流露出的彼此關照親情,讓人心頭很暖。
目前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做訪問學者的縢彪,這天全家出席,妻子王玲與兩名女兒縢雅橙,縢雅歌,都分別或連袂上台演出。本身畢業於藝術學院,目前在波士頓陪讀的李阿鳳,也和擅彈鋼琴的十三歲女兒李天姿,十五歲兒子李龍創同台彈唱。
音樂會是由小女孩縢雅橙與全體出席者一起朗誦“遊子吟”這首詞,再由廖冬穗演唱“遊子吟”這首歌拉開序幕的,主持人岳林自己,接著演唱俄羅斯民歌“母親”。
當晚的表演,幾乎都圍繞著“慶祝母親節”這主題打轉。廖東穗唱的流行歌曲白髮親娘,波士頓京劇社朱惠元的京劇選段兒行千里母擔憂,李阿鳳在李天姿鋼琴伴奏中女高音獨唱的祖國慈祥的母親等,在曲名上就直接標榜了母親。
其他的表演節目包括,波士頓京劇社京胡演奏家,在哈佛大學附屬醫院中做心血管研究的柯慶恩獨奏京胡“迎春”。郭曉茜朗誦散文“桑葉”,滕雅歌唱童謠紅蜻蜓,李龍創鋼琴獨奏你心中流淌的河,李天姿鋼琴獨奏肖邦:圓舞曲”ops. 64, No. 2,八歲的王鳳迎(Fiona)表演迪士尼以挪威為背景動漫片“冰雪奇緣(Frozen)“的主題曲“Let it go(放開手),全都各有特色。
黃河合唱樂團的女生小合唱組隊獻唱大海啊故鄉,是當晚最人多勢壯的一段表演。
當晚表演的另一段高潮是哈佛大學交響樂團特邀大提琴演奏家Paul Glenn,在李龍創鋼琴伴奏下,演奏了“夢幻曲(Traumerei--Robert Schumann),“天鵝(the Swan--Saint-Saens)”,以及巴赫(Bach)名曲。
音樂會還特地為這位音樂家安排了一段表演,由李天姿吹長笛,李龍創鋼琴伴奏,王雪琳獨唱一曲“我親愛的爸爸,聊以表示,子女對父親,一樣感恩。

圖片說明:

            音樂會主持人岳林(右起)請李阿鳳,王波,王玲等人做母親代表,把花分送給出席母親們。(菊子攝)

            黃河合唱團女聲小合唱。(菊子攝)

            李阿鳳(右)在女兒李天姿伴奏中演唱,心中感覺格外不同。(菊子攝)

            曾就讀藝術學院的智健誠健康科技服務公司執行董事呂歷明(左起)是波士頓京劇社京胡柯慶恩(中)的醫學院同學,來波士頓洽公,順道出席音樂會 。(菊子攝)

            岳林(右起)請大提琴演奏家Paul Glenn演奏。左為李龍創。(菊子攝)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頒傑出獎表揚張鋒 曲芸接任會長

 CABA 董事會主席林世文(右起),卸任會長楊志勇,杭建峰,接任會長曲芸,
范艾琳,曹慶慶,朱振東等人領取領袖及貢獻獎。(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報導)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CABA)九日在雙樹酒店舉行年會,頒發傑出創新獎給將來有望得諾貝爾獎的張鋒,表揚九名幹部,宣佈曲芸接任會長,史相國獲選為候任會長。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CABA)今年的年會主題為“藉由合作創新塑造生物醫藥業(Shaping the Biomedical Industry throug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ABA 董事會主席林世文(右起),請卸任會長楊志勇,
接任會長曲芸交接會徽。(周菊子攝)
會上頒發了“傑出創新獎”給2013年時研發出可以編輯人類基因的CRISPR/Cas系統,2014年一連獲得國家科學基金會的Alan T. Waterman獎,生物科技及醫學界的Jacob Heskel Gabbay獎,以及神經科學會青年調查員獎,獲“自然”雜誌選為十大科學人物之一的張鋒。
 被譽為將來有望得諾貝爾獎的張鋒,分享他的編輯基因研究成果。(周菊子攝)
1983年出生,目前在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布蘭德研究院(Broad Institute)做核心成員,也是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麥高文(McGovern)大腦研究院調查員(Investigator)的張鋒,年紀雖輕,成就不小,他的研究結果,有望改變未來人類社會的健康醫療產業。當晚他在會上透露,自己出生於中國出,在河北石家莊讀到小學五年級,受父母都是化學生物學者影響,非常喜歡科學,經常看相關書籍,1993年才隨家人移民來到愛荷華州。那時玩全不會英文,但學校非常體恤,派了專人跟著他當貼身傳譯,跟著他到每一堂課去。高中時,他的老師記起來他很喜歡“侏羅紀“這部電影,建議他到當地一家醫院實習,讓他從十六歲起就有機會更深入的接觸基因科學。
 健贊(Genzyme)罕見病科學部的研究和早期開發總管鄭承興談研發管道。(周菊子攝)
CABA 會員們認為張鋒將來很可能會得諾貝爾獎,都為能邀到他出席年會感到很興奮。張鋒也在會上透露,就在上星期,他又得了一個獎,這個獎是麻省理工學院頒給最容易被誤會為學生的獎項。
五月九日的會議,有“工業及學術創新研究遠景”,“中國製藥及生物科技界的今日及未來”,“創新:同樣驅動力,不同方法”等三場講座,以及張鋒分享成長經歷與“切割,編輯基因”研究成果的主題演講。
九日早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的領事郭曉林,付克飛特地趕到會場,致詞,祝賀。三場講座,有健贊(Genzyme)罕見病科學部的研究和早期開發總管鄭承興分享“訂製罕見傳統病研發管道的考量”,藥明康德企業聯盟副總裁蔡輝(Hui Cai)談“重新定義創新”,桑迪亞(Sundia)醫藥科技集團執行長李勁(Jim Li)談“中國外包研究機構市場遠景”,頂點(Vertex)製藥外部研發創新副總裁鍾忠(Zhong Zhong)談“上海及波士頓的藥物研發創新“。曾任CABA董事會主席,現為深圳TargetRx公司執行長的王義漢,北京CABA理事的中源藥業公司董事長王月明都特地飛到波士頓分享職業發展經歷。
CABA董事會主席林世文當晚宣佈,該會幹部換屆,會長一職楊志勇卸任,健贊公司外包生產風險管理經理的曲芸接任,史相國獲選為候任會長。會上,CABA還頒發社區領袖獎,貢獻獎表揚曲芸,楊志勇,林世文,曹慶慶,陳寅,杭建峰,朱振東,范艾琳,周麗萍等人。
曲芸表示,該會將於兩週後召開執行董事會議,由主席,副主席,總管,執行董事等三十人的執行團隊討論確定未來方針。該會還從今年起採取了執行董事退休制度,原有執行董事中有八人因工作變動等因素退休,新任執行董事有杭建峰,戴舒嘉,趙小勇等五人。
            查詢該會詳情,可上網Cabaweb.org

美侨团联手深圳海归协会为留学生回国求职创业提供预前服务

轉載

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 
www.aacyf.org     
微信号:Richard3132

美侨团联手深圳海归协会为留学生回国求职创业提供预前服务

美侨团联手深圳海归协会为留学生回国求职创业提供预前服务
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日前在洛杉矶与到访的深圳市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协会代表团共同探讨为留学归国人员的创业、求职咨询等方面提供回国前预先和事前的服务。为留学回国人员提前做好回国创业和就业的准备。
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会长任向东表示,近年来,美国签证政策开放后开始出来的留学生已经开始陆续从学校毕业,进入就业市场。但是受美国的工作签证配额限制,以及金融危机后美国公司对接收国际学生求职的限制。每年都将有大量的留学生面临回国就业和创业的的选择。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为留学生归国就业和创业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空间。
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在签证政策开放之际就已经开始准备相关的服务项目,目前已近与国内许多地区的各类机构广泛建立联系,希望为准备回国的留学生提供预先、事前服务。提高留学生回国就业和创业的成功率和减少回国再适应的时间。
深圳市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协会秘书长唐安丽表示,目前有协会注册会员近8万名,协会成立以来组织会员开展商务交流、创业交流、会议展览、人才交流咨询、合作、考察、互动、信息共享、主题活动、合作推广等;吸引和团结了众多各界海归精英。
深圳市目前也是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热点城市,一方面有大量从深圳出来留学后的学成归国人员,另外一方面也有许多第一次到深圳创业、求职的海归人员。对于在海外留学多年后,回国创业和求职的留学生,第一关就是回国的再适应过程,包括生活、文化、政策、人文环境等。
希望与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一起为准备到深圳去创业和求职的留学生们,在回国之前,做好各方面的提前准备。
深圳市海归协会访问团成员包括侨诚集团的林英男、南天辉公司的谭夏东、海雅集团的涂尔帆、汇盛投资的黄基茂、以及草根天使会秘书长金娜等新生代海归创业精英。
深圳市海归协会是全国首家经民政机关批准注册成立的协会,主要是由在深圳工作或生活的具海外留学经历、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自愿组成,独立自主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社会团体。AACYF洛杉矶讯)

星期六, 5月 09, 2015

NAAAP Boston 鼓勵移民後代 三未來領袖各獎五千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波士頓分會得獎者,左起,林凡,劉晴,劉瓊兒,
鄭澤宇,司徒仲賢。(周菊子攝)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波士頓分會(NAAAP Boston)日前在長木醫學客棧(The Inn at Longwood Medical)舉行年會,正式宣佈新會長Jesse Nandhavan上任,還頒發未來領袖獎學金給鄭澤宇,司徒仲賢,劉瓊兒等三名學子,表揚林凡,劉晴等會務幹部。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波士頓分會今年的未來領袖獎學金,分別由李錫堯基金,麻州互惠(Mass Mutual),自由互惠(Liberty Mutual)贊助,金額各五千元。該會從1987年起頒發“未來領袖獎”,迄今已發出十五萬元給八十名高中畢業生。
鄭澤宇(右起)從李保華與其母周碧娟等一家人的手中,
領取李錫堯未來領袖獎學金。(
周菊子攝)
            為紀念父親,設立李錫堯基金的李保華在頒獎前指出,他父親十三時移民來美,住在水城(Watertown),因為一句英語都不會,被安排進幼稚園上課,十六才到洗衣店工作,謀生。他母親那時是車衣場工人。他父母兩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也堅持著要讓三名子女都接受良好教育,才使得他們成為律師,工程師。2010年時,他們設立李錫堯基金,就以新移民為對象,希望能幫助他們在美國重闢天地。
            獲得李錫堯未來領袖獎的鄭澤宇,可以是真正的新移民,六年前才從中國移民來美,今秋從John D. O’Bryant數理學校畢業後,將進入波士頓大學深造。
摩頓市市長葛帝生(Gary Christenson)頒表揚狀給亞美專業人士
協會波士頓分會,由該會新會長
Jesse Nandhavan代表領取。(周菊子攝)
            鄭澤宇坦言自己以前很怕和人聊天,話,剛上學時,因為英文不好,二星期以後,才發現自己進錯教室上錯課。那時候,他很沒歸屬感,也幾乎沒有朋友。直到上了高中,遇見更多和他類似的“書獃子”型同學,重新有了做自己的勇氣,決定參加“紳士俱樂部”,還當選會長,突然變成同學中的“重要人物”,獲邀加入“全國榮譽協會(National Honor Society)”,在波士頓教師協會數學比賽中得第三名等等,讓他開始更敢於和人交流,開闊了世界。
            該會今年的三名得獎者中,華裔移民司徒仲賢,越華移民劉瓊兒(Emily Luu)都是摩頓市居民,該會主管關係的副會長于艷,更是市長助理。摩頓市長葛帝生(Gary Christenson)這晚因此“與有榮焉”的應邀出席。他坦言能贏得選舉,當上市長,于艷有功,過去這四年,于艷更有如大使,把他帶到了亞美專業人士協會會議,波士頓華埠中秋節聯歡會等地方去。他藉以向年輕人指出,交流很重要,可以給人帶來很多發展,改進機會。
為慶祝2014年的成功,亞美專業人士協會波士頓分會當晚還特地從紐約請來MSNBC的新聞主播,關注人權,強調社區服務的,曾獲全國教育協會,美華協會等頒給人權獎的呂勇詩(Richard Lui)做主題演講嘉賓,邀得金神賭場(Mohegan Sun)最有趣的單口相聲喜劇演員(Stand-Up Comedian)Andy Dawson表演。

馬丁華殊請全民參與 打造五十年後波士頓交通體系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Martin Walsh)昨(八)日中午在中華貿易大樓,動為期兩日的“遠景互動實驗室(interactive Visioning Lab)“,藉以呼籲波士頓市民一起動腦,貢獻想法,為“波士頓邁向2030“,打造更好的交通系統。
遠景互動實驗室(interactive Visioning Lab)“是一個為改善交通系統,邀請民眾就構想參與投票,提供意見,還能讓家長帶小孩遊逛的展覽活動,昨日起在中華貿易大樓(China Trade Center, 2 Boylston Stree)展出,昨日展至七點半,今(九)日將從早上十點展至下午四點。
波士頓市府提供,Isabel Leon攝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表示,波士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鼓勵民眾參與決定會影響未來幾代的公共政策。他希望波市民眾能利用機會,藉這“遠景互動實驗室“,分享他們對波市交通未來的想法,思考哪些交通問題對他們自己,鄰居,朋友或同事很重要。
馬丁華殊強調,就像出席啟動式的出席者,各種族裔人士都有一樣,波士頓市希望這一計畫,也有很強的包容性,能集結所有人想法,綜合出最好做法。會場上所有的展示海報,也因此全都有英文,中文,西班牙文的三語說明。
波士頓市從去年九月起,推出 “波士頓邁向2030(Go Boston 2030)“計畫,並在第一階段活動中,開著“你的問題是什麼”卡車,深入市各社區,請地方居民及通勤者把想得到的交通問題,丟進車裏。他們也邀請民眾上網到GoBoston2030.org,或者用推特 #GoBoston2030,短信,提交看法。
波市交通長Gina Fiandaca表示,接果他們收到五千個問題,以及許多重要數據。他們的目標是要為波士頓是打造一個大膽的,有長期,短期目標的交通計劃,繼續收集意見很重要。
            在“遠景互動實驗室”展覽結束後,波市府將根據收集的資料,製作一份“遠景報告”,預定今夏制定一系列的行動計畫,再於2016年春天,制定長期計畫,最終形成波士頓市的第一個五十年計畫,“想像波士頓2030“。
            “波士頓邁向2030“是由波士頓交通局和許多市府機構,麻州交通廳(MassDOT),以及麻州灣區交通局(MBTA)合作的項目,由波士頓市長的移動計畫顧問委員會主導,共同主席為麻州眾議員Russell Holmes,以及“更好城市”執行長Richard Dimino。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中)啟動“遠景互動試驗室”展覽。(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中)率市府及相關人員,呼籲民眾積極參與“遠景互動試驗室”展覽,為“波士頓邁向2030“貢獻心力。(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