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7月 02, 2024

時代雜誌百大清潔能源公司28家在波士頓 (視頻) 4家華人創辦

 

麻州州長Maura Healey (右起(,經濟發展廳廳長郝伊平,副州長
Kim Driscoll強調麻州隊。(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綜合報導) 在時代雜誌挑選出來的250家美國頂尖綠色科技公司中,麻州佔28家,僅次於加州。麻州州長奚莉 (Maura Healey) 626日特地在州政府大樓舉辦表揚大會,誓言帶領麻州第一名,成為全球氣候科技樞紐。

右起,麻州副州長Kim Driscoll,能源及環境事務廳廳長Rebecca Tepper,
麻州州長Maura Healey,麻州清潔能源中心執行長Emily Reichert,麻州
經濟發展廳廳長郝伊平聯袂表揚28家美國頂尖環境科技公司。(周菊子攝)
             奚莉州長指出,她在今年初推出「麻州領先法案 (Mass Leads Act)」,要求麻州議會通過發行債券,募資42億元,以 10年為期,發展相關經濟與能源、環境科技,就是要為麻州準備充分資源。其中10億元將用在氣候科技上。

麻州經濟發展廳廳長郝伊平(中)以Celtics剛贏得全美籃球聯盟
冠軍為例,聲言麻州在環境科技上也要贏。(周菊子攝)
             奚莉州長誓言,要把麻州打造成為全球的氣候樞紐,再造麻州成為生命科學的世界中心盛況。

             麻州經濟發展廳廳長郝伊平 (Yvonne Hao),麻州副州長Kim Driscoll,麻州能源與環境事務廳廳長Rebecca Tepper,麻州清潔能源中心執行長Emily Reichert,以及氣候長Melissa Hoffer這天都出席了表揚大會。

             他們以麻州大學唐納修(Donahue)研究院的一份研究分析報告指出,「麻州領先法」將創造160億元經濟活動,得到112的回報率,創造6670個工作機會。

             麻州經濟發展廳廳長郝伊平指出,她上任以來一直強調「麻州隊 (Team Massachusetts)」,而麻州無論是州長、副州長,州議員、內閣首長,初創企業創辦人或是大學院校,整個生態系統都是最棒的等級,各在不同崗位上奮力向前。促使麻州成為贏家。

麻州經濟發展廳廳長郝伊平(中)和AM Batteries創辦人王岩(左),執行長石烈(右)。
(周菊子攝)
             郝伊平廳長曾在私營企業擔任過初創公司營運長、財務長。她以剛贏得全美職業籃球聯盟賽冠軍的Celtics隊為例,笑說Celtics贏得冠軍,就有一場鴨船遊行,私營企業登峰,就會有表揚大會的高光時刻。政府在「麻州領先法」中編列投資氣候科技10億元,就是為了支持這些企業解決影響全球的大問題,同時也為各行各業帶來工作機會。

AM Batteries創辦人王岩(右二)和執行長石烈(右三)從
麻州州長Maura Healey(中)手中接過表揚狀。(周菊子攝)
               在這28家企業中,至少有4家公司是由華人所創辦,分別是王岩 (Yan Wang)和夥伴共同創辦的AM Batteries Ascend Elements,史文博(Wenbo Shi) 所創辦的Singularity Energy,以及黃思宇 (Siyu Huang) 和于英超 (Alex Yu)共同創辦的Factorial Energy。當天接受表揚的WindESCo,派了產品長劉萍出席。

             AM Batteries位於Billerica,由王岩和Heng Pan共同創辦,石烈擔任執行長,是一家在鋰離子乾電極科技上領先同儕的公司,用粉末製造電極,減少乾燥和溶劑回收步驟,使得電極製造更為節能減碳。

Singularity Energy創辦人史文博(中)從麻州州長手中接過表揚狀。
(周菊子攝)
             Ascend Elements位於Westborough,是一家經由創新的水至陰極 (Hydro-to-Cathode)”工藝,把廢棄鋰離子電池中回收來的有價值元素,製造成先進電池材料的公司。早於2011年由屋斯特理工(WPI) 教授王岩 (Yan Wang)Eric Gratz共同創辦。2022年他們兩人攜手贏得AUTM的更好世界項目獎。

麻州州長Maura Healey去年10月為Factorial新廠落成剪綵,
和兩名創辦人黃思噢、于英超晤談。(檔案照片,周菊子攝)
             Singularity Energy位於尚莫維爾市,側身綠城實驗室 (Greentown Lab) ,是一家從哈佛大學分裂出來,由史文博 (Wenbo Shi)2018年創辦,並擔任執行長的新創公司,透過Carbonara這碳智慧平台軟體,為企業提供基於數據的準確排放測量,從而制定去碳化解決方案。

             Factorial Energy位於屋本市 (Woburn)Methuen市,由畢業於康乃爾大學的黃思宇和于英超和學校教授Héctor D. Abruña所創辦,起初設址紐約,其後遷址麻州,去年10月慶祝10週年,在Methuen市啟用新廠。該公司以階乘電解質系統技術,徹底改革了電池製造及應用,也讓電動車的電池能量更高,減少充電時間,緩解航程焦慮。

 WindESCo的產品長為劉萍(右一)。(周菊子攝)
             WindESCo位於伯靈頓 (Burlington),是一家再生能源表現分析公司,為風力渦輪營運提供改善表現及可靠度解決方案。創辦人為Mohit (Mo) Dua,產品長為劉萍,產品發展主管為Danian Zheng

             其餘名列時代雜誌美國頂尖環境科技公司有:

·          6K, North Andover: 在可持續生產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上的領導者。

·          Aclarity, Mansfield: 致力於透過電化學過程從垃圾掩埋場、廢棄物處理設施、工業場地和航空場域中移除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 (PFAS)

·          Blackburn Energy, Rowley: 為某些卡車和拖拉機的輔助電池充電提供最高效率,有助於大幅降低燃料和維護成本。

·          Boston Metal, Woburn: 透過熔融氧化物電解,一種由電力發動的噸級金屬科技平台,引領導鋼鐵生產脫碳,轉變金屬的製造方式。

·          Clean Crop, Holyoke: 幫助堅果、種子和小麥市場的頂尖公司將食品級氣體和電力結合起來,創造無防腐劑的食品安全並延長保質期,從而減少食物浪費。

·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Devens: 設計、建造和擴展聚變發電廠,提供具有成本競爭力的清潔聚變能源,以應對氣候變遷。

·          Eden, Somerville: 開發首創的增加電力儲存 (ERS) 技術,縮減水消耗、控制碳排放並減輕傳統水力壓裂帶來的地震風險,使該過程根本的更具可持續性。

·          Electric Hydrogen, Natick & Devens: 為使用氫氣取代化石燃料的大型工業用戶提供經濟高效的脫碳解決方案。

·          Form Energy, Somerville: 經由可保存多日的能源儲存系統,使生產及商業化更具成本效益,從而幫助創建清潔、可靠的常年電網。

·          Gradiant, Woburn: 專長於為工業用水創建永續解決方案,同時致力於為當代和未來世代取得清潔、淡水的水源。

·          Indigo Ag, Boston: 提高農民的獲利能力和土壤健康,以為消費者提高食物品質和可追溯性,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          Innovasea, Boston: 為水產養殖領域的遠洋水產養殖、陸基水產養殖、水產養殖智慧和魚類追蹤等四個主要產業的魚類養殖和水生物種研究,提供全面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          Invaio, Cambridge: 解決作物健康方面的績效和交付挑戰,為農民提供支持整個作物系統的自然有效的解決方案。

·          LineVision, Cambridge: 與世界各地的公用事業公司合作解決關鍵的電網問題,為世界各地客戶提供確切可靠、可負擔,可持續的能源。透過用於傳輸線路監測的傳感器、軟體和方法,他們正在推進清潔、可再生和淨零電網的願景。

·          Malta, Cambridge: 透過長期儲能,Malta提供一經請求即供給的電力,以及電網穩定性,同時優化再生能源資源的使用。

·                Nth Cycle, Burlington: 藉清潔電萃取技術,比傳統能源密集冶鍊技術更節能的牡蠣 (Oyster)”,追求以對環境影響最小方式,保持關鍵金屬的永遠流通。

·                Quaise Energy, Cambridge: 致力於把地熱能作為可再生、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來源的交付給後代子孫,並希望開發一種新的超深鑽探方法。

·          SparkCharge, Holyoke and Somerville: 致力於透過創新的行動充電站和客製化充電服務推動電動車的普及,目標是簡化電動車隊管理的各個方面。

·          Sublime Systems, Holyoke and Somerville: 創建了第一個商業規模的「真正零」碳水泥,無需依賴碳捕獲和儲存即可預先消除二氧化碳排放。

·          Tomorrow.io, Boston: 透過優化運營,利用最佳資訊和見解,幫助國家、企業和家庭更好地管理與天氣相關的挑戰,並利用預測來優化營運。

·          VEIR, Woburn: 很快的加速全球脫碳和電網彈性所需的輸電能力成長,並致力於創建下一代超導輸電線路

·          Verdox, Woburn: 開發一種碳捕獲技術,僅只用再生電力來去除來自空氣及工業來源的碳。

·          Via Separations, Watertown: 為工業分離,節省能源和成本,開發具成本效益的創新膜。

(視頻於2024年6月27日發表)

FDA批准禮來製藥的 Kisunla 治療阿茲海默症

              (Boston Orange 編譯)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今日(72) 批准禮來製藥 (Eli Lilly) 治療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的新藥Kisunla上市。

              這是FDA所批准,在延緩認知力下降上具可信度的第二個阿茲海默症治療藥。FDA批准的第一個類似藥物,來自日本製藥公司Eisai

              禮來的Kisunla約可延緩認知能力下降7個月。病患家屬必須考慮的優缺點包括定期靜脈注射極可能發生腦腫脹。

              FDA原定去年批准這藥物,但二度展延。今年3月時召開了一次長達11小時的會議,討論此藥的安全度及有效性。上個月在會議中,一個獨立的顧問委員會無異議通過,此藥的好處大於壞處,包括每300個病人中可能有1人的致命性腦溢血,腦腫脹。

              Kisunla的出現,將為阿茲海默症病患及家人帶來新的藥物選擇,也將啟動禮來、Eisai和去年以Lequnbi療法獲得全面批准的百奧健 (Biogen)之間的競爭。

              禮來製藥表示,12個月的療程約需花費32千元,但價格會因人而異,因為藥物施打是以每月注射一次方式進行,直到患者腦中大部分的澱粉樣斑塊被清除為止。 Leqembi 輸注則是每兩週一次,無限期,每年花費 26,500 美元。

紐英崙玉山科協「臺灣創新之夜」 介紹安美洛生技、傑精靈資訊

玉山科協會長許益祥(右一)和理事許翠玲(左一向右)以及NBIC主任陳菀芬,
楊馥嘉,許恆源,
Peter HoBoon Huey Ee,陳建煒,李忠霖等人
送講者紀念品後合影。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紐英崙玉山科技協會 (MJNE)和南港生技育成中心 (NBIC)合作,627日晚在劍橋市Residence Inn Boston舉辦「臺灣創新之夜」,邀6名嘉賓分享創業經驗,為2家從臺灣出發,面向國際的新創企業,探尋募資與市場通路機會。

MJNENBIC和講者及嘉賓合影。(周菊子攝)
          2024年的「臺灣創新之夜」由紐英崙玉山會長許益祥,以及理事許翠玲,李忠霖主持,2名主題演講者為TriNetX資深副總裁陳建煒 (Arnold Chan) Phase One AdvisorsPrincipal 何台慶 (Peter Ho) 。來自臺灣的安美洛生技 (Amelio  Biomedical) 共同創辦人李怡慎(Grace Li)博士,傑精靈資訊科技執行長蘇宏任,分別介紹他們各自創辦,正在起步的公司。

EGI資本共同創辦人許恒源,EMD Serono (默克) 策略長余文慧(Boon Huey Ee)還和陳建煒,Peter Hoy則在會末一起座談,分享經驗,提供忠告。

Phase One AdvisorsPrincipal 何台慶(Peter Ho)當年是百濟神州創辦人之一。(周菊子攝)
              麻省理工學院奈米製造工程師,坦言自己現年57歲,曾七度創業,失敗過三次的許恆源博士提醒有心創業者,別怕失敗,也無須顧忌年齡大小,只要有熱情,能專注於各人所長,肯和有經驗的私營或企業風險投資 (VC)者互動學習,爭取輔導,汲取技術,資金、人脈,市場,法律等不同層面知識與協助,就有機會得到更多資源,掃除障礙,邁向成功。

EMD Serono (默克策略長余文慧(Boon Huey Ee)(左)和TriNetX
資深副總裁陳建煒 (Arnold Chan) (右)在座談中回答提問。(周菊子攝)
                     座談主持人光子基金(Photon Fund) 執行董事李忠霖則以他個人經驗指出,臺灣創業者普遍較弱的一環是做簡報,創業動機與緣由的故事講得不夠清楚,以至影響募資機會。他也提及,從事生命科學領域投資,投資回報年期,一般至少8年以上,如許恒源博士所提,從麻省理工學院衍生出來,偏重做硬科學研發的「引擎 (The Engine)」初創企業孵化機構,投資回報年期更是長達12到甚至20年之久。

EGI資本共同創辦人許恒源目前也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奈米工程師。(周菊子攝)
                    陳建煒曾任哈佛公衛學院藥物流行病學培訓計畫主任,去年被全球健康研究網路平台TriNetX延攬為真實世界證據(RWD)顧問部門資深副總裁。他分享了自己加入新創公司的緣由。他也在座談環節指出,例如臺灣的SPARK項目,會教人學校一般不傳授,有關創業的最基本知識,包括編寫目標產品簡介,闡述自己的新創企業項目對未來可能造成的影響等。

安美洛生技(Amelio  Biomedical) 共同創辦人李怡慎(Grace Li)博士()
傑精靈資訊科技執行長蘇宏任
()從臺灣來波士頓出席「臺灣創新之夜」。
(周菊子攝)
                何台慶 (Peter Ho) 則以他擔任董事長,和執行長John Oyler,科學長黃珍珠 (Pearl Huang),學術主管王曉東等4人,得到Merck投資2000萬美元,以及Oyler的額外資金,從2010年起創辦百濟神州 (BeiGene)2016年以每股24美元價格,從納斯達克交易所 (NASDAQ)上市,募資18200萬元,2018年資本漲至75800萬元,再到香港交易所以9300萬元價格上市,2019年被套細胞淋巴瘤藥物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過程,分享生物科技初創公司成功案例。他還總結了7點教訓,包括要準備至少足夠營運一年的充分資金;要找懂行,不會輕易離棄的投資人;要能定義出市場差異;要對自己的理想有信念;要培養人才;要懂得發展個人的領導技能,最重要的是為某種理想,而不是只為賺錢來創業。

安美洛生技已獲得喀麥隆這非洲國家的500噸訂單。
           EMD Serono (在美國境外被稱為Merck) 首席策略長余慧文 (Boon Huey Ee) 笑說她自己也和陳建煒當初一樣,沒錢,沒膽,在生物製藥業工作了25年。在她的職業生涯中,有許多年是生活在亞洲的許多不同國家,所以她曾經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等國,領導過團隊,為她的公司 (德國默克) 創立腫瘤事業。她回到過馬來西亞擔任總裁,並於去年來到美國之前,在臺灣待了6
傑精靈資訊已在臺日美做了臨床實驗。
年。她表示自己對醫療護理行業熱情很高,想要為病患做些事,不論是在初創企業,或大或小的公司,都是在為人類的進步而努力。她也曾在鴻海、富士康創設過加速器這樣的機構。

南港生技育成中心 (NBIC)的孵化中心主任陳菀芬,國際事務組組長楊馥嘉為「臺灣新創之夜」邀來臺灣的安美洛生技 (Amelio  Biomedical) 共同創辦人李怡慎(Grace Li)博士,傑精靈資訊科技執行長蘇宏任分享其新創企業概況。

紐英崙玉山科協現任會長,也是Profound療法副總裁的許益祥主持會議。
(周菊子攝)
                    李怡慎介紹她和丈夫陳祈融所創辦的安美洛生技,如何從3個綠化想法進展到有科學突破,研發出奈米乳化技術,胺基酸螯合技術,以及水溶性技術的AACS系統,用X 光線差異來辨識結構,找到了7個分子,解決農民依賴化學性殺蟲劑這問題,生成的產品可以稀釋1000倍,更易於大規模應用,其中的AACS-鈣,還具有保護植物免於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及蟲害威脅功能,如今已註冊7張肥料牌照,並成立了一家專注於小分子,濃度高藥物,以及抗藥性的小分子公司。

紐英崙玉山科協理事許翠玲。(周菊子攝)
                  早前他們公司應聯合國之邀,參加幫助非洲的項目,在5萬英畝土地上種植穀物如稻米,以及棕梠等很多植物,最近才剛從喀麥隆 (Cameroon) 總理那兒拿到500噸的訂單。

光子基金執行董事李忠霖。(周菊子攝)
                目前安美洛生技正在研擬商業模式,希望以咖啡模式和國際企業的供硬鍊接軌,以農業契做方式打進該類產品的2億元到100億元市場。她們也想要找全球性的投資者及技術轉移者合作,例如星巴克,IBM,拜耳及美國農業部等。

在藥物研發方面,安美洛生技還找到了一種新型胺基酸G4配體 (Amino Acid based G4 Ligand),可以抑制癌細胞的傳播或轉移。

蘇宏任的傑精靈資訊 (SGAI Health Link)已成功落腳麻州劍橋市,解決的是重要生理參數測量問題,用相機以非侵入,無接觸,零風險方式,快速而有效的在830秒之內,就得到所有重要生理參數。

紐英崙玉山理事康麗雪(左)也是「臺灣創新之夜」籌備委員之一。(康麗雪提供)
                      該公司在臺灣、日本都已做過臨床實驗,並從2019年起,陸續在自然(Nature) Biomedical Optics Frontiers等著名期刊上發表過論文,目前正在美國麻州布瑞根婦女醫院 (BWH)做同樣的臨床實驗。

紐英崙玉山科協的「臺灣創新之夜」有70多人參加。 (周菊子攝)
               在產品使用案例上,日本政府已同意把傑精靈資訊的產品納入醫療器材類,讓病人在超市就可和醫生預約遠距醫療,藉視訊會議查看重要生命體徵,幫助醫生做更好診斷。在台灣也正在用於長照機構,讓護士更容易查看病人的健康數據。

蘇宏任希望傑精靈資訊能在5年內上市,估價擠身獨角獸行列。

紐英崙玉山科協參與籌辦這次「臺灣新創之夜」的籌備委員還包括曾宓、康麗雪,蘇信豪,蘇皓偉,盧彥君等人。(更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