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0月 04, 2014

麻州亞美局青年領袖研討會 市長,議員,CIA,企業家分享經驗

麻州亞美局(AAC)二日在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舉行第三屆“青年領袖研討會”,邀得郭大成等十幾名各行業成功人士與六,七十名青年學子交流。
在麻州大學亞美研究院主任保羅渡邊(Paul Watanabe)建議下,該局今年和麻州大學美學生成功項目(AASSP)合作舉辦會議,邀得IES診斷公司執行長郭大成(Winston Patrick Kuo)做主題演講,另安排有“職業道路”,“快速輔導”,“女性亞太裔太平洋島民的聲音座談”等環節。
會議由麻州亞美局主席Kajal Chattopadhyay,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教務長兼學術事務副校長Winston E. Langley致開幕詞。該局委員Chris Chanyasulkit,陳俊暉擔任會議主席。
Winston E. Langley提醒學生,做領袖的人不能自外於社群,還要仁慈,敢於承諾。
在主題演講中,郭大成把自己的五十年人生,分為成長期,冒進新領域,充分利用經驗等三個階段來闡述,勸喻學子,每個人都有不同潛能,不要低估,放棄自己,要不斷探討,更要讓自己快樂。
郭大成表示,他在紐約市郊的赫德遜河畔瓦平節瀑布(Wappinger Falls)村落長大,父親郭謙來自上海,母親劉若仙來自廣東台山。
小時候,不會講中文的他,覺得自己既不屬於中國人圈子,也融不進美國人圈子,在學校的功課也不夠好,因此性格內向。進大學時誤信他人,當發現所讀系所不是他所以為的醫學院預科後,休學一年,到處打工,沒想到因此認識人生,體會到命運主宰在自己手中,於是在思考後,為自己重定方向。申請進哥倫比亞大學,再在牙醫領域工作八年後,轉進哈佛,MIT進修,在哈佛大學牙醫系內創辦了創新中心,如今又走出校園,開辦IES診斷公司,還要打造醫療護理創新者社群,促成世界各國思想領袖合作,把科學家,工程師,臨床門診人員結合成一個更能幫助社會大眾的群體。
在“職業道路”環節,該會議邀得費奇堡市長黃素芬(Lisa Wang),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多元化及外展項目經理毛麥可(譯音,Michael Mau),麻州眾議員歐珞(Keiko Orrall),韓裔的惠洛克家庭劇院演員Jenna Lee Scott,以及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主任李隆華等人,分享經驗。他們分別鼓勵年輕人找實習機會,更深入認識社會,也呼籲年輕學子關心社區,登記成為選民,出席投票,將來參選公職。
這場座談由麻州亞美局委員安豐貴主持。他從講者們車後座都放些什麼,最近在看哪本書,當初為什麼選上他們現在走的這條路等問題,帶年輕學子從他們的經驗,去思考各人可以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
其中的毛麥可,職務最為特別。他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愛爾蘭裔德國人,但也都是已在夏威夷傳承幾代了美國人。他表示,在中央情報局工作,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預期,估料未來,並事前準備。他還勸學子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因為這表現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沒有人能預想到。當年他為求學,生存,曾同時做數份工作,其中之一是清掃大樓,沒想到CIA上司透露,當初錄用他,原因之一就是曾見到他在做清潔工時也非常認真。
根據麻州亞美局網站公佈的資料,該局應有廿一名委員,但目前只有十六人,有五席空缺。十月十六日晚六至九點,將在波士頓大學喬治雪曼大樓舉行每年一度的“團結晚宴(Unity Dinner)“,席券每張120元,保羅渡邊將做主講人。
圖片說明:

            左起,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多元化及外展項目經理毛麥可(譯音,Michael Mau),麻州眾議員歐珞(Keiko Orrall),韓裔的惠洛克家庭劇院演員Jenna Lee Scott,費奇堡市長黃素芬(Lisa Wang),以及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主任李隆華等人是第一場座談的講者。(菊子攝)

            創辦這青年領導力研討會的安豐貴(左)和Chris Chanyasulkit主持會議。(菊子攝)

            IES診斷公司執行長郭大成最近隨同麻州國際貿易辦公室訪問過中國,還和海爾公司總經理晤談。(菊子攝)

            “快速輔導“環節,有逾十名各領域人士和青年學子座談。    (菊子攝)


波士頓華人聖經教會城區事工演出音樂劇

波士頓華人聖經教會城區事工日前以“愛是___(It’s all about love)”為主題,推出“恩典生命,藝術人生“音樂會來迎新,不但唱歌,還穿插戲劇,逾百名出席者欣賞得十分投入。
今(四)晚七點半,波士頓華人聖經教會將在勒星頓鎮(Lexington)教
會會址(149 Old Spring St., Lexington, MA)內,放映“秋香”一片。該片由曾於2014年拍成921地震紀錄片“生命”,票房席捲台灣的吳乙峰拍製。
            這場“愛是___(It’s all about love)”音樂會,由城區事工牧師李炫儒策劃,本身是畫家的周蘭惠擔任監製兼主持人,傅恩平擔任導演。
            戲劇部分的原創曲是“因神先愛”,李炫儒,徐雅琳作曲,編曲,傅恩平,李楠,王懷遠等人作詞。“愛讓人做夢”的詞曲則由張凱惟創作。整場音樂會動用的工作人員,演員不下三,四十人。
            周蘭惠指出,這場音樂會包括三個元素,有樂隊演奏,戲劇演出,還有唱詩分享。起初,他們也不確定能不能辦一場這樣的活動,但整合下來,他們發現教會人才的確很多。
            在這場音樂會中,演唱的歌曲,演出的戲劇,都以愛為主題,既有朋友肝膽相照,雪中送碳,家人關懷,骨肉難分捨,戀人之間相濡以沫,或肝腸寸斷的種種情節。雖然劇情並沒太激烈的起伏動盪,卻有不少讓人“于我心有戚戚焉”的片段。出席觀眾欣賞時,都看得很投入。










華裔富二代波士頓100哩超速被捕

一名十九歲的華裔波士頓大學學生,二日因無照駕駛,以時速一百英哩超速,闖紅燈等罪名被捕,預定十二月九日再出庭聆訊。
            薩福克郡地方檢察官康雷(Dan Conley)辦公室二日發佈消息,指當天下午二點廿分,波士頓警察看見住在南端(South End)的中國公民徐哲光(譯音,Zeguang Xu),開著一輛藍色的馬莎拉蒂跑車(Maserati Gran Turismo),在天雨路滑情況下,高速穿越畢肯(Beacon)街。
            警方盤查後獲悉,徐哲光是波士頓大學學生,沒有駕照,卻高速開車,還在六月廿一日時有一對男女朋友被撞死的路口闖紅燈。
            警察是在畢肯街和麻州大道交界處看到他。警方表示,徐哲光起初說駕照和錢包忘在家裡了,那輛瑪莎拉蒂跑車是朋友的,還給了個假名字,假出生日期,等警方查出他是車主,而且沒有駕照後,他才把波士頓大學學生證,以及錢包拿出來。
            徐哲光已以一千元交保,預定十二月九日再次出庭。
            波士頓環球報昨(三)日在報導中指出,徐哲光持有學習駕照,但因為他沒繳違規停車罰款,該駕照處於不可更換狀態。

            波士頓環球報昨日在報上刊出了徐哲光的照片。

郭天涵在蘭亭雅聚談草書

蘭亭雅聚主持人孫志勝(後左四)邀郭天涵(前右)與部分
出席者合影。(菊子攝)
在麻州郊區傅萊明罕鎮活動的“蘭亭雅聚”,日前邀請書畫家郭天涵談草書,展畫作。有聽眾慨嘆,不聽還不知道,原來草書有這麼多講究。
            郭天涵是位1950年出生的福州專業畫家,出身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畫專業,是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福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也是北美藝術家協會理事。
 蘭亭雅聚主持人孫志勝(右)介紹講者郭天涵(左)。(菊子攝)

            蘭亭雅聚在介紹中指出,郭天涵擅畫山水,花鳥,無論點,線,都筆畫生動,能勾勒出另一番味道。他畫作上的草書“題跋“,更因他的草書功力,使整幅畫,更顯韻味。
            2012年,中國文化出版社還出版了《郭天涵書畫集--硯邊戲筆》。
            郭天涵這天準備了很多資料,還出動兒子用iPad做現場揮毫轉播,讓聽眾看得更清楚他的運筆配解說。
            他指出,練草書,要重視選帖和運筆基礎,要重視寫好每個字。由於草書有以字符代替,減省筆劃的情況,學寫草書的人,得先認識各個字在草書中是怎麼替代,減省的。他自己是選了王羲之的蘭亭序來入手。
            郭天涵還談及書法中的篆隸楷行草順序,認為學書法要循序漸進,從隸楷入手,不要想一步登天。在草書上,尤其得逐字臨摹,要根據“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的造字,組字,用字六書法,來了解中國字中的約定俗成,包括許多字的同形異字,二字或三字組成一字,一個字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寫法等情況。
            再者,草書的筆畫順序也往往和楷書等有很大差別,所以要學好草書,得拜好師,換言之要選好帖來臨摹,要懂得草書中的“氣勢貫通”,“錯綜變畫”,“虛實相生”等章法。
        會末,郭天涵也即席示範揮毫。會場中百出了他的草書作品,符合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梅蘭竹菊的“蘭花”,“梅花”,“墨色的竹”,“菊花“等花卉畫。



郭天涵的兒子(右)拿iPad做轉播器,讓聽眾看得更清楚郭天涵(左)
的即席揮毫。







           
            

哈佛大學拉警報 數百人收到死亡威脅電郵

哈佛大學昨(三)日下午傳出不下數百人收到“死亡威脅”電郵事件,該校警察正在調查,本週末將加派人手巡邏校園。
哈佛校警發言人Steven G. Catalano三日下午在發給該校相關人士的提醒電郵中表示,校警已通知了聯邦調查局(FBI),以及當地執法機構,不過他們還無法確認那是否真的威脅。
發那封電郵的人宣稱,週六早上十一點,會到哈佛“射殺你們所有人”,而且“逐個殺“。
該電郵發出的時間是週五下午四點四十四分,發自一個hotmail.de的電郵地址。
下午四點五十分左右,有些哈佛學生從另一個谷歌電郵地址,收到同樣內容的電郵。
哈佛校警在提醒電郵中勸告哈佛人讀一下美國國土安全局的槍擊安全指南。
那兩封電郵顯然都含有種族歧視字眼,包括指收件者為“縫眼”。許多郵件的收件者似乎都有亞裔姓氏。
這兩封電郵並不是匿名電郵。發電郵者表白自己的姓名是Stephanie Nguyen,住在波士頓。
不過第一封電郵的發信人是Eduardo Nguyen,第二封的發信人是Huy Dinh。

劍橋市警察局發言人Jeremy Warnick 表示,該局支援哈佛校警做調查。他們已經知道這件事,正盡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