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30, 2013

Biogen Idec Collaborates with WPI’s Biomanufactur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

Biogen Idec Collaborates with WPI’s Biomanufactur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  
First corporate class at BETC launched with 20 Biogen Idec employees.
Worcester, Mass. – May  30, 2013 –  Global biotechnology pioneer Biogen Idec has signed a collaboration agreement with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WPI) to help develop and deliver programs at the university’s Biomanufactur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 (BETC), at WPI’s Gateway Park.
Biogen Idec joins AbbVie (formerly Abbott Laboratories), Bristol-Myers Squibb, and Shire Human Genetic Therapies as affiliates of the BETC. Leaders from these companies collaborate with the BETC team to develop customized curricula and programs that support their specific business needs. Along with WPI life sciences faculty members and BETC subject-matter experts, professionals from partner companies will serve as instructors and mentors for students enrolled in non-proprietary programs at the BETC. The first Biogen Idec program, a two-week course for 20 of its employees, began May 20 as the inaugural corporate class run at the BETC.
“We welcome Biogen Idec to the BETC and look forward to a dynamic partnership,” said Anthony Mangano, associate dean of corporate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t WPI. “Biogen Idec’s commitment to our center, like that of our other partners, exemplifies the mission of the BETC, which is to deliver customized and relevant programs that help companies achieve their economic objectives and fulfill their commitments to their patients.”
Founded in 1978, Biogen Idec is the oldest independent biotechnology company in the world and develops treatment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hemophilia, and autoimmune disorders. The company is headquartered in Weston, Mass., and operates globally. “We are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ositive impact this collaboration will have on our staff,” said Ed Goodreau, vice president of manufacturing at Biogen Idec. “Working with an academic institution like WPI greatly expands the tools we have to develop and train our workforce. The modern and relevant facility at WPI gives staff both knowledge and hands-on experience that they can bring back to our site for immediate impact.”
The BETC is located in the newest building at WPI’s Gateway Park. With large- and small-scale bioprocessing areas, support labs, and classrooms, the center has industry-standard process areas for equipment preparation, buffer and media preparation, fermentation and cell culture, product capture, purification, and analytics.
“Collaborating with industry to advance technologies and economic opportunities has been the hallmark of WPI since its founding,” said Stephen Flavin, WPI’s vice president for academic and corporate development. “The blending of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expertise that we are creating at the BETC will help serve students and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throughout the region.”
Funded in part by a grant from the Massachusetts Life Sciences Center, the BETC is dedicated to developing the workforce needed to support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as they grow and bring new medicines to the clinic to help people. 
 “One of the goals of our capital program is to establish unique resources that will be available to industry across the state,” said Susan Windham-Bannister, PhD, president and CEO of the Massachusetts Life Sciences Center. “Our investment in a first-in-the-region center for biomanufacturing training and education at WPI will meet the workforce needs of industry, provide for a more inclusive workforce, and enhance Massachusetts' strengths as a leader in biomanufacturing. So it is very gratifying for us to see Biogen Idec, one of our leading and fast-growing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taking advantage of this exciting new facility at WPI. We love to see the state's investments at work!”
 The creation of the BETC enhances WPI's already significant presence in the life sciences; over the past eight years, the university has invested more than $110 million in life sciences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frastructure. These investments have come in the form of outstanding new faculty, the most up-to-date technology, lab space,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 
About Biogen Idec
Through cutting-edge science and medicine, Biogen Idec discovers, develops, and delivers to patients worldwide innovative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hemophilia, and autoimmune disorders. Founded in 1978, Biogen Idec is the world’s oldest independent biotechnology company. Patients worldwide benefit from its leading multiple sclerosis therapies, and the company generates more than $5 billion in annual revenues. For product labeling, press releases, an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any, please visit www.biogenidec.com.
About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Founded in 1865 in Worcester, Mass., WPI is one of the nation's first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Its 14 academic departments offer more than 50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scien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usiness,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and arts, leading to bachelor’s, master’s and doctoral degrees. WPI's talented faculty work with students o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at seeks solutions to important and socially relevant problems in fields as diverse as the life sciences and bioengineering, energy, information security, materials processing, and robotics. Students als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a difference to communities and organizations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the university's innovative Global Perspective Program. There are more than 30 WPI project centers throughout North America and Central America, Africa, Australia, Asia, and Europe.

波士頓市長Thomas Menino獲哈佛榮譽學位


 Don Harney攝,波士頓市府提供

波士頓市長Thomas Menino獲哈佛大學頒給榮譽學位,和歐普拉同台。

亞美發協24號地段今夏動工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ACDC)24號地段發展計劃,終於又再動起來了。預定今夏7月動工,第一期2015年中竣工。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的新任房地產(Real Estate)主任劉安琪,和新波士頓房地產投資基金(New Bosto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Fund)副總裁Sean Sacks、助理副總裁暨資深項目經理David J. Walker,以及首席投資長Jim Kellehe528日晚一起到紐英崙中華公所,報告24號地段的發展近況。
            劉安琪等人向中華公所董事們介紹了前述這些人組成的24號地段發展團隊,重向社區說明,24號地段將分二期,建成362個住宅單位。
第一期為出租單位,包括217個位於設計圖中高樓部份的市價單位,95個位於中等高度樓層的可負擔單位,另有包括50個可供公眾使用的137個停車位,以及開放空間、零售面積,5000平方呎的社區用空間等。
第二期為可負擔自置物業,位於24號地段南端,共有50個共管公寓(condos)單位。
他們報告了目前預定的工程進度,包括612日將召開社區會議,向社區大眾報告北邊大樓的最新狀況。預定今夏開始施工。
南端地段部份,該會已從W酒店獲得180萬元連鎖金,從IDP基金獲得300萬元,即將於下週向波士頓市申請辦理這發展計劃需從波士頓市取得的最後一筆資金。該會將於明年向州政府申請資金,預計2014年秋,將可獲得所有承諾撥改24號地段發展計劃的資金。
整個24號地段發展項目,預計2015年中完成第一期工程,2016年中完成第二期工程。
紐英崙中華公所董事28日晚再問當年乞臣街上遭逼遷者,是否有承租或購買24號地段建成單位的優先權,新波士頓基金等人表示,要遵循麻州的住宅公平法,恐怕很難做到。

圖片說明: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的呂嘉媚(左起)為發展24號地段的新波士頓基金副總裁Sean Sacks、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的新任房地產(Real Estate)主任劉安琪、助理副總裁暨資深項目經理David J. Walker等人做翻譯。(菊子攝)

亞美婦女倡議政治會7名議會實習生結業

亞美婦女倡議政治會(AAWPI)日前在多名現任民代及參選人出席的盛況中,慶祝該會7名學員從麻州議會實習結業。
            亞美婦女倡議政治會共同創辦人黃子瑜(Diana Hwang)邀來麻州首名亞裔女市長,費奇堡(Fitchburg)市市長黃素芬,以及麻州首名亞裔女性州議員Keiko Orrall兩人致詞,希望鼓勵更多亞裔女性從政。
            包括已宣佈參選波士頓市長的麻州現任眾議員華殊(Martin Walsh)、波士頓市議員小阿若約(Felix Arroyo)、以及曾任麻州議員及波市長、麻州長助理的雷綺(Charlotte Golar Richie),已宣佈參選波市第二區市議員的李素影,這天也都出席致意,使得這場鼓勵亞裔女性從政的結業典禮,格外具有政治氛圍。
            黃素芬笑稱,完成州議會實習後,一眾學員應已做好從政準備,不妨領取表格,準備參選各項政府及議會職位。她指出自己是28歲時,當選為麻州費奇堡市市長,也是那年最年輕的當選市長者。不過,2011年,Holyoke市的Alex Morse22歲,剛從布朗大學畢業,就當上市長。AAWPI的學員們很可效法。
            黃素芬繼而闡述,做市長是很棒的工作,能改善很多人的生活及環境。但如果要做更多事情,她面對著政治體制限制,必須有更多同伴,以團體力量來做出要求,推動改變。她也指出,要讓州市政府中人聽得到亞裔的聲音,亞裔就必須積極參政。
            儘管各市鎮規定不一,黃素芬開玩笑的以費奇堡市為例,指有意者還有兩個月可以考慮是否領表參選,只需要得到50個有效簽名,就符合參選資格了,
            Keiko Orrall原本是小學老師。她坦言自己從未想過從政,但在朋友鼓勵下,如今她致力在議會打破人們對亞裔的刻板印象,認為亞裔只勤於工作,怯於發言的迷思。她鼓勵畢業學員們,指完成州議會實習,等於已跑了一半從政之路。
            黃子瑜透露,她本人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麻州議會當助理。那時州議會內連一名亞裔州議員也沒有。她從工作中察覺,麻州政府經常忽略了亞裔婦女在精神健康、身體健康、家庭暴力方面的需要;無論是在地方上,或全國之中,亞裔婦女也缺乏輔導、培訓、支持她們的機構,她和同伴因此從2009年起,創辦了亞美婦女倡議政治會,希望藉著推動、培訓更多亞裔婦女從政,來改變目前全美8000名州議員中,只有37名亞裔女性的現狀,也期望州政府或州議會中有更多亞裔婦女發聲。
            黃子瑜也感謝李素影、關舜華、代表塔芙茨醫療中心的曾雪清等人,對AAWPI的資助、支持。
            亞美婦女倡議政治會(AAWPI)7名州議會實習生中,第一代越南移民,在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主修護理的Emmi Tran是在轄區包括多徹斯特的麻州眾議員華殊(Martin Walsh)的辦公室實習。
            華殊這天特地到會頒發表揚狀給自己的實習生,並鼓勵結業的學員們,把握今年的波士頓市長選舉格外熱絡的機會,參加各候選人的助選工作。至於Emmi Tran,當然是要到他的競選團隊中去。
            7AAWPI的結業學員,分別為同時具有柬埔寨、越南及華裔血統,在北岸社區學院就讀的Cinda Thi Danh;在密西西比州長大,刻正就讀衛斯理學院,要陪她去紐約察看工作機會的父母鄧德旺、師素恩,正好趕上這結業典禮的鄧穎楠;來自舊金山,剛從波士頓學院畢業的Marian Manapsal,越南裔的Emmi Tran,印度裔,剛從塔芙茨大學畢業的Natasha Anand Tyagi;在麻州勒星頓出生長大,父母為來自印尼華人的Margaret J. Wiryaman;以及在摩頓市長大,父母來自成都、雲南,刻正就讀衛斯理學院的張雅雲等人。



圖片說明:

            費奇堡市長黃素芬(右二起)AAWPI共同創辦人黃子瑜、麻州眾議員Keiko Orrall和一眾結業學員Marian Manapsal、張雅雲、Natasha Anand Tyagi、鄧穎楠、Margaret J. WiryamanEmmi Tran合影。(菊子攝)

            李素影(右起)和黃素芬及其朋友、母親一起出席AAWPI結業禮。(菊子攝)


            麻州眾議員華殊(Martin Walsh)()頒發表揚狀給自己的實習生Emmi Tran(菊子攝)

中華公所將開執行會議 閉門討論與AG溝通概況

紐英崙中華公所528日晚召開本年度第3次董事大會,花了將近半小時更正會議記錄的字詞錯漏,抱怨律師費花得太多,報告龍岡親義公所雙胞案仍無解,商議成立垃圾清理小組,預定下次董事會舉行執行會議(executive session)討論SCM大樓租約事務。
10點散會時,一眾董事各領一箱節能燈泡離去。
            紐英崙中華公所5月份的董事大會,在會議正式開始前,有亞美社區發展協會出席報告24號地段的最新進展。
            討論會議記錄錯漏更正時,由於社區詩人朱紹昌指正出多個字打字錯誤,董事鄒國倫建議公所以後在發出會議記錄前,先交給朱紹昌校對,以節約開會時花在更正錯字上的時間。
            當晚會中,董事陳灼鋆的要求公所律師出席說明與總檢察官辦公室溝通結果,要求公所把SCM大樓租約的最後版本,印交給公所董事每人一份,以供仔細檢閱,讓董事們得以善盡董事職責。他的質疑與要求,在會議中引發一連串爭議,最後由蔡倩婷提案,下次董事大會召開非公所董事都須迴避離席的執行會議。
            在爭論中,公所主席黃光野表示,公所董事們早在之前的會議中,已投票通過SCM租約,董事們希望看租約的最後版本條文,可親自到公所辦公室查閱,但租約非公共文件(public domain),不宜印發。
            關於律師到公所報告一節,黃光野表示他和律師談過兩次,律師認為中華公所的會議是公開會議,有許多非董事在會場,在事件未結束前,不適宜在這樣的場合做報告。至於公所的會議記錄,公所都寄給律師,再由律師寄交給總檢察官辦公室。
            石家孝董事表示,公所聘請律師處理事務,律師當然應該報告處理進展,不向董事大會報告,就是失職。
            公所財政黃立輝認為,公所為相關事務,前後已花了六、七萬元律師費,若在總檢察官辦公室還未確切表態前,找律師報告是浪費。
            石家孝表示,公所早前設定此事的律師費上限應為3萬元。他質疑是誰授權繼續支出律師費。他也認為,不要求律師報告,董事們怎麼知道律師是如何執行任務的。
            在討論中,董事陳仕維指出,相信有董事向麻州總檢察官辦公室投訴,主要是為確定見到租約上有SCM大樓將來發展可負擔住宅的條款。
            董事何遠光則稱,做生意的人請律師,就為保護自己的生意,沒見過人要反對自己請來的律師。
            董事謝中之回應指出,律師做的不好,被更換的,時有所聞。律師也不見得永遠對,公所覺得有需要,當然可以反對律師的意見,甚至換律師。
            公所英文書記陳國華在會中報告,公所的地下室廁所修繕工程已竣工,只比原定預算超支3000元,在大會通過的可追加10%預算額度之內。華福樓一旦能夠辦成重新貸款,可調整業權結構,將來的收入足夠支撐中華公所的營運開銷。
            公所主席黃光野抱怨,公所欠華埠信託基金會25萬元的款項,已還清,但該會迄今仍不肯發出該一貸款已清結的信件。財政黃立輝也抱怨,為追這一信件,公所連發5次律師信,幾年下來,花了不下3000元律師費。
            會末各董事報告社區活動,黃國麟請僑社支持,610日晚6點半,參加華裔退伍軍人會在喜臨門大酒樓舉行的新屆職員就職典禮,每位30元。
            公所核數李潔英報告,第34屆香港龍舟節將於69(週日)早上9點至下午5點,在Weeks FootbridgeJFKWestern Avenue Bridge之間的查理士河畔舉行。查詢詳情可上網www.bostondragonboat.com
      僑聲音樂社社長李伍碧香報告,該社訂76日在昆士小學舉辦表演會,酬謝社區。921日在約翰漢考克廳上演帝女花,為該社籌款。

圖片說明: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黃光野()報告,公所董事們可每人領一箱NStar的節能燈泡。(菊子攝)


      中華公所董事謝中之(右一)質疑公所律師和總檢察官辦公室溝通的過程,有什麼秘密,不可公開。(菊子攝)

星期三, 5月 29, 2013

麻州逾千萬元福利發給已逝者

麻州稽核部門昨(28)日發現,過去幾年來,麻州發放出去的公共援助福利,有18百萬元發得有問題,其中包括發給1160名死人,或者利用死人社安號碼領取福利者。
這些福利發放,包括發給低收入家庭的食物券、現金,以及其他福利。該份報告調查估計,在20107月到20124月之間,單只是利用死人社安號碼領取福利者領取的金額,至少有240萬元。另有1500萬元的電子福利卡交易可疑。
麻州稽核長邦普(Suzanne Bump)表示,她以為麻州一年提供17億元的公共福利,辦理得很恰當,但州政府未能察覺很多明顯的濫用跡象,讓她很困擾。
負責這些福利行政工作的過渡補助部(Department of Transitional Assistance) 大約一年前就告訴稽核長,他們已開始處理這問題,包括把福利收受者名單和社安局20127月的死亡人口總名冊,拿來做比對。
但不過是一個月之後的20128月,稽核廳發現,他們查到的已逝福利收受者,有大部份仍然繼續在收取福利,甚至包括許多受益人應該已死亡了,才開始第一次收取補助。
過渡補助部的代理主任Stacey Monahan表示,州府在確保福利發給合資格收受者上,上週有重大進展,包括和汽車監理處、稅務處等其他機構比對收受者名單資訊
Monahan的前任,Daniel J. Curley,在監察長(Inspector General) Glenn Cunha報告,該機構未能確認收受者是否符合資格,可能造成一年付出2500萬元不該付的錢後,於二月時辭職。美國農業部要求麻州府還給2700萬元錯發的食物券福利。
此外,該局去年寄出將近50萬份選民登記表給州內住家,但有數以千記的表格因無法寄送,被退回,顯示該局未適當追蹤收受者,以確定他們是否仍住在州內,或是否符合收取福利資格。

該一稽核包括三大福利項目,營養補助援助,又稱食物券,有子女家庭的過渡補助,給殘障老人及兒童的緊急補助等,全州加起來總共有90萬人。

波市高中畢業致詞生有如聯合國

夏日將至,驪歌又再響起。波士頓市公校系統(BPS)(28)日中午在海港酒店舉行第15屆畢業致詞生午餐會。包括昆士高中翁天俊(Aaron Young)在內,有38名各校畢業致詞學生,在波市長、公校總監等人的祝賀中,邁向美好未來。
            今年的波士頓市公校畢業致詞生午餐會,有點特別,不但出席學生畢業,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波市公校總監卡蘿強森(Carol R. Johnson)也依序將於年底、7月卸任。波市公校學校委員會主席Michael D. O’Neill特地送上一束花給卡蘿強森,略表心意。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在會前發表的一份聲明中指出,波士頓市是在移民的夢想、傳統,以及創業精神上建立起來的,是移民幫助了波士頓繁榮。今年波市36所公校的高中畢業生之中,就有19人來自其他國家,去年更有6人是無證件移民,可見現行制度不適合波士頓。
            預定本週五進布里吉罕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動攝護腺手術的萬寧路,昨日拄著拐杖進會場。他致詞時說,教育,尤其是波市公校教育很重要,要讓每個小孩受教育,是社會面對的挑戰。公校的改革,正緩慢進行中。
            昨日的波市第15屆畢業致詞生午餐會由WCVB電視台主播Liz Brunner主持,波市公校學校委員會主席、波市長、波市公校總監分別致詞,都點出波市公校有如聯合國,文化多元、豐富。
            代表畢業致詞生致詞的是一名白人學生,獲全額獎學金,將升讀哈佛大學的新使命(New Mission)高中學生Ted White
            36名畢業致詞生中,約有8人為亞裔,大多數為越南裔。昆市高中學生翁天俊和Horace Mann聾啞學校學生Li Huong Tu應是其中唯二的華裔。
            翁天俊是波士頓安良工商會幫辦翁英宏的外孫,計劃升讀新罕布夏大學。他坦言高中時經學校推薦,獲選為哈佛大學暑期營的30名學員之一,不但在一連3個暑假上課時,每週領8001200元的獎學金,還得到膝上型電腦,上的課也有趣,對哈佛大學印象很好,但他選擇升讀新罕布夏大學,不去已錄取他的哈佛,既為那學校的數理科教學環境好,也因為可以離家遠些,但又是不太遠。
            從昆士小學到昆士高中,中小學12個年級全在波士頓華埠就讀的翁天俊坦言,他能夠學會自律,努力用功,有今日成績,全因母親的早逝,讓他體會到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總在做完功課後,才做休閒娛樂活動。當年他考取了波市3所考試學校之一的波士頓拉丁學院(Boston Latin Academy),是外公認為該校座落於多徹斯特區,不夠安全,他才留在華埠讀昆士高中。起初覺得學校功課沒有挑戰性,不喜歡,但後來上國際文憑課(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感覺才好起來。
      昆士高中在黃伯勳從校長一職退下來後,Stephen Cirasuolo和張可仁(Richard Chang)倆人一起當共同校長。他倆都曾經分別擔任翁天俊的國際文憑課及歷史課老師,稱讚翁天俊聰明、勤奮、幽默。
            昨日出席波市公校畢業致詞生午餐會的一眾學生,有至少兩人是其家族中第一個升讀大學者,不下5人獲全額獎學金升讀大學。其中一學生有名4歲的女兒,另一人曾於9年級時退學。

圖片說明:

            昆士高中畢業致詞生翁天俊()在外公翁英宏()陪同下,和波士頓市長萬寧路合照。(菊子攝)

            昆士高中前任校長黃伯勳(左一),以及昆士高中兩名現任共同校長Stephen Cirasuolo(右一)和張可仁(Richard Chang)(左二)都出席了波市公校畢業致詞生午餐會,恭喜翁天俊(右二)榮譽畢業。(菊子攝)


            翁天俊(後左五)等第15屆波市畢業致詞生午餐會的畢業致詞生們在海港酒店外合影。(菊子攝)

江蘇無錫綉娘舞劇秀入波城

《綉娘》劇中一景。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中國江蘇無錫歌舞劇院526日晚,在約翰漢考克廳(John Hancock Hall)盛大上演《綉娘》。近千名觀眾盛讚舞技、服裝、場景、音樂之美,就只是劇情悲傷了點,讓人難過。
《綉娘》劇中一景。
      《綉娘》一劇是中國江蘇無錫歌舞劇院原創作品系列中最新的一齣歌舞劇,斥資一千餘萬元打造,歷經3年籌畫。2011年在無錫首演後,曾參加過第14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並於20129月獲得中宣部第12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這趟還是首次來到海外「試水」,波士頓地區的演出,由波士頓天使舞蹈藝術學校創辦人克可,協助行銷、宣傳。
      這齣舞劇,講的是江南綉女鍾情藝術,反封建禮教,追求女性解放的故事。製作人員從導演趙明、編導王醒,作曲鄒航、舞台藝術設計張繼文、服裝師李銳丁等人,全是得過許多獎項,或具國家一級評等的人才。
無錫市演藝集團公司董事長,也是國家一級編導的劉仲寶(右起)和兩名
主要演員張婭姝,劉鑫,獲得觀眾獻花。
(周菊子攝)
率團來美演出的無錫市演藝集團公司董事長,也是國家一級編導的劉仲寶,以及無錫歌舞劇院書記及常務副院長周慧中指出,無錫歌舞劇團這些年積極開發原創作品,《阿炳》、《红河谷》、《西施》、《茉莉花》等,都廣受好評。《綉娘》是最新作品,無論是編劇、服裝、舞蹈,都花了許多工夫。這次到海外演出的團員就有66人,儘管大都年輕,但普遍受過九年以上培訓,演出經驗豐富。飾演綉娘的張婭姝,飾明軒的劉鑫,飾花覺的湯成龍,飾花覺夫人的米夏等主要演員,更是得過金獎、一等獎的優秀舞蹈演員。
 波士頓天使舞蹈藝術學校創辦人克可(右一)和其母克林(左二)與無錫市
演藝集團公司董事長劉仲寶,以及無錫歌舞劇院書記周慧中協商籌辦了《綉娘》
在波士頓的演出。(周菊子攝)
      由於劇情講的是江南刺繍,舞劇演員們的服裝,因此別具特色,是全劇的一大亮點。女主角的服裝,就全是手工製作。據說綉娘一人的行頭,高達5萬多元人民幣。
      在舞劇情節及舞技的編導上,獲有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頭銜的該劇導演趙明,把芭蕾舞劇《天鵝湖》、舞台劇《紅樓夢》、新版芭蕾舞劇《胡桃鉗子》等的舞姿,全都融洽的揉合進全劇之中。在音樂上,鄒航把評彈、崑曲等元素,編進了舞劇的配樂中,使得整齣舞劇充滿江南風味與異國情調。
      木蘭藝術團創辦人王藐若表示,昨(28)日還有朋友打電話謝她,說著要不是她通知、慫恿,還真就錯過了一場這麼好的表演。一名波士頓華埠居民也表示,儘管這場演出的票價不算便宜,但很多海外華人經濟能力不錯,都不在乎花錢看一場來自中國,如《綉娘》這樣的好表演。
      《綉娘》一劇在紐約、波士頓上演後,預定530日到華府演出兩場,再轉往加拿大演出兩場。

波市長候選人財庫 Dan Conley最豐厚

在一眾可能的波士頓市長候選人中,迄今仍是薩福克郡(Suffolk)地方檢察官康雷(Daniel F. Conley)的競選財庫最豐厚,截至2012年底,有868,000元,是其他候選人的3倍有餘。
他的籌款秘方很簡單,在他的約十年地方檢察官生涯中,他從未遭遇挑戰者,以致他的競選經費存款,逐漸累積至86萬餘元之多。
其中的一大來源是政治捐款者。波士頓環球報指出,根據該報分析來自麻州府競選及政治財務辦公室的資料,從2005年起,他從律師那兒獲得約33萬元的捐款,包括一些在法庭上和地方檢察官辦公室(Office of Campaign and Political Finance)爭論的刑事辯護律師。
其中6名捐款給康雷的律師表示,他們支持康雷做地方檢察官,因為他的辦公室運作公平、有效率,而且他們也從未因為捐款,獲得優惠待遇。根據好政府擁護者,州法及法律專家,接受來自辯護律師或其他律師的政治捐款,並無不合法,也沒不道德。
東北大學法律系教授Daniel S. Medwed表示,問題在於不洽當的印象。
波士頓環球報的檢閱,未發現康雷辦公室可能有以利益交換政治捐款的任何證據或嫌疑。不過該報也稱,康雷的辦公室,曾經處理過不下50萬宗案件,幾乎不可能做詳細審閱。
康雷已執法30年。他說如果律師沒捐款給他,反而會讓他驚訝,擔心,是不是自己執行業務不夠專業而未獲支持。
      曾任麻州總檢察官暨米斗塞(Middlesex)郡地方檢察官的哈許巴格(Scott Harshbarger)表示,接受來自辯護律師的捐款,沒什麼不妥。薩福克郡地方檢察官辦公室有155名檢察官,大部份案件如何進行,是在進行起訴、辯護的現場,而不是直接由地方檢察官來做決定的。不過地方檢察官要為這些決定負責任。
2005年以來,康雷收到大約380名自稱為律師者的捐款。他們的捐款額約佔康雷所收捐款的43%。因為法律對任何捐款200元以上者的規定,這些人在捐款記錄上註明了他們的職業。
其他兩名也具律師身份的市長候選人,波市議員約翰康納利(John R. Connolly)及麥可羅斯(Michael P. Ross),也都從律師那兒籌到不少款項,但在他們所收捐款中佔的比率,卻小得多。約翰康納利約有18%,麥可羅斯有9%
      康雷所收捐款的最大部份,來自那些形容自己為獨立作業的律師。其中許多捐款者,主要辦理民法案件,完全不進薩福克郡的刑事法庭。其中曾在康雷手下,擔任助理地方檢察官的Gerry D’Ambrosio,捐款額最高,從2005年以來,共捐了4500元。
      Mintz Levin律師樓專長於商業訴訟的律師Henry A. Sullivan說,他也共捐了4500元給康雷,因為他和其他律師都極為關心法律及政府運作。他說,地方檢察官從州政府處獲得極大的權力,有個聰明,有效率,又具理性的人很重要。Mintz Levin律師樓的律師們,共捐了3萬元給康雷,比任何其他律師樓捐得都多。
      資深律師David G. Eisenstadt2005年以來,共捐出$53,000餘元給政治候選人,捐給康雷的總數,也約4500元。


星期二, 5月 28, 2013

李大維回波城參加兒子畢業禮 會舊友享台灣美食廚藝

            台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昨(27)日轉到劍橋市常熟餐廳舉行,正好遇上將近20年前曾任經文處駐波士頓處長,其後歷任駐比利時、駐美、駐加拿大代表,現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任委員的李大維(前中),來波士頓參加兒子的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一場盛宴於焉促成。
            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前右一)特地邀來李大維當年駐波城時的一眾好友,和他聚餐。李庚仁(右一)還促狹的,把福華大飯店廚藝顧問劉宜嘉用西瓜雕成的牡丹花獻上,當作一眾人等歡迎他回訪波士頓的獻花。
            台灣美食廚藝大師劉宜嘉為這場盛宴準備了海鮮濃湯、翡翠大蝦、彩蔬燻鴨、咖哩鮮魚、韮黃意麵、水果拼盤等精美菜餚,以每人一碟,共140多碟的形式上桌,讓一眾到會和李大維敘舊的波城僑領,大快朵頤。
            常熟餐廳的陳永昌、陳維禮透露,這種一人一碟,講究盤頭的做法,真是費工夫,一般情況下,餐廳不太可能做,不過劉宜嘉烹調講究自然,健康,不用調味料,卻能烹製出食物美味的做法,讓他們學到不少。
           李大維()見到劉宜嘉()時,笑說在台北時就常去福華大飯店,他的菜,的確做的好。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慶15週年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紐英崙分會525日慶祝成立15週年,再邀諾貝爾獎得主做專題演講,頒發傑出服務獎表揚趙南丁、龍江、馬偉軍、孫天霄、梁桂青等人,頒發獎學金給兩名高中生。

            美中藥協現任會長鈄理強在慶祝晚宴中,為將近200名出席會員及嘉賓,回顧了該會歷史。他指出,該會從李克純創會,到其後的王義漢,茍大明,李妍紅等人,以及近年的馬炳莉、林華茂、鍾曉天、李和、陳敏等歷任會長,以及歷任副會長楊軍、趙潔等人,率領該會一眾幹部,既辦專業科學會議、進修講座、職業發展培訓,創業工作坊,還組團回國參訪,辦郊遊、派對,出版通訊、報告。該會能從創會時的寥寥數人,增加到如今的逾1500人,建立起口碑,全靠歷任會長及所有會員的投入、支持。
            2010年,以及2011年,該會都請到了醫藥物理界諾貝爾獎得主做年會主講人,依序為2006年的Craig Mello2009年的Jack Szostak
            2008年起,該會抱著回饋社區心意,每年頒發獎學金給兩名優秀高中生,鼓勵他們進入生命科學領域。今年的得獎者為將升讀卡耐基美隆大學的勒星頓高中學生Peijin Zheng,以及將升讀康乃爾大學的麻州數學及科學學校學生Daniel Huang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科技參贊葉冬柏由科技領事高曉林陪同,遠道從紐約來賀,稱許該會努力經營15年,已獲主流社會及華人社區高度重視。他指出,生物醫藥領域在美國直接或間接的共聘用了400萬人,在歐洲製藥領域佔全歐研發投資的18%,而中國的製藥業產值,也在2012年增加了23%,達到1850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最近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國家科技總開支一年增長20%,已設立105個高科技區,1000個以上孵化器,經濟轉型走向創新型發展之際,美中藥協的生物科技領域,正是中美合作的關鍵之一,有政府及企業的大力支持。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紐英崙分會的15週年年度會議,由候任會長林慶聰統籌,從科學創新、研發策略聯盟,科技轉移及權利許可外包的模式,從全球角度來看的科技優異,談到創新藥研發,邀有來自Shire、輝瑞(Pfizer)MedImmune的高管,孫逸仙大學教授徐軍,哈佛大學教授暨國際自然藥物(Natural Pharmacia International)公司創辦人李豫偉,波士頓學院科技轉移及許可主任文立民,ChemPhartner副總裁徐亞軍等,不下18名各界精英講談。
            慶祝該會成立15週年的晚宴部份,美中藥協安排了孫天霄和林崢擔任司儀,請來朱栩辰演奏薩克斯風,高宏偉、李平演奏二胡與揚琴,勞黎拉小提琴。切蛋糕後,出席嘉賓們大跳華爾茲舞、排舞的翩翩起舞,歡渡慶會。

圖片說明:

            美中藥協幹部茍大明(右一)、李妍紅(右三起)、林慶聰、孫天霄、鈄理強陳敏、趙潔、馬炳莉、牛向、馬偉軍、楊軍等幹部,和中領館科技參贊葉冬柏(右七)、科技領事高曉林(前右八)攜手慶祝該會15週年。(菊子攝)

            200會員、嘉賓在麻省理工學院沃克廳聚餐,慶祝。(菊子攝)

            前排右起,Grace Wang、牛向、茍大明和陳大鵬(後排左起)、龍江、楊軍、林慶聰、李豫偉(後右二)等會議籌辦者、講者合影。(菊子攝)

            馬炳莉、趙潔是美中藥協的核心人物。15週年慶這天當接待。(菊子攝)

            孫天霄()、林崢當司儀。(菊子攝)


            趙南丁博士()是獲頒傑出服務獎者之一。(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