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講座由波士頓大學榮休教授戈德曼(Merle Goldman)開場,加州洛杉磯分校榮休教授Richard Baum以「倒數進入十八大:薄熙來/王立軍事件的教訓」為題,做主發言人,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管理教授黃亞生、哈佛大學政治歷史教授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哈佛大學政府教授裴宜理(Elizabeth Perry),班特利(Bentley)大學政治學教授鄭世平參與討論。
Richard Baum認為,薄熙來/王立軍事件揭露了許多,以往一向秘密,「我們」以前不知道的中國政界高層內部狀況,展示出權錢結合、家族關係可以形成多大的力量,也彰顯了電子媒體在改變中國內訊息傳遞生態上的重要,即使是高層嚴密戒備、把守的訊息,一旦洩出,就再也難以封閉。
鄭世平舉北京陳希同、上海陳良宇兩人的下台事件為例,指薄熙來情況類似,都是廣受民眾歡迎的地方政府一把手(書記),挑戰中央權力後,落得悽慘下台命運。他認為這已發展成了一個模式。讓他不解的是,薄熙來在王立軍事件發生後,應該知道自己的政治前途沒了,為什麼還去北京出席人大主席團會議,甚至還召開記者會。
裴宜理從中國近年流行兩論並行,有人懷疑(discredit)毛澤東思想,也有人推崇革命時代精神說起,指中國的太子黨、紅二代開始掌權,演變情況有點像美國抗議納稅的「茶黨(Tea
Party)」再起,王紹光提出的重慶模式是「中國社會主義3.0」,也很引人矚目。她認為革命世代已過,現在是太子黨時代。
研究經濟出身的黃亞生先說教育是中國最腐敗的領域,貪瀆案不下千起,再直率表白自己從不相信「重慶模式」,甚至狠批重慶模式建立在大規模舉債上,只重吸引外資進城,並無真正的培養企業發展政策。不過他認為,這是中國整體大環境的問題,不能怪薄熙來個人。至於王紹光的中國式社會主義三點零論,他也認為那說法根本就不對。
馬若德談到接班、指導思想、政權合法性等問題。他說一般政治體系都有明確的傳承辦法,但中國卻沒有。胡錦濤並不具備毛澤東、鄧小平那樣的權威基礎,來指定接班人。如果王立軍事件沒有發生,薄熙來的確可能成為震撼中南海的危險人物。馬若德認為,胡錦濤現在面對的是一個沒有共識的社會,承接的是個既沒有指導思想,也面對著體制脆弱,政權沒有合法性的問題。
薄熙來/王立軍事件,顯然是中國近來最震撼國際的大事。哈佛費正清中心的蔡氏禮堂,昨日爆滿,大波士頓地區中國問題專家學者,幾乎傾朝而出,除前述各人外,包括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艾許民主統治及創新中心主任賽奇教授(Tony
Saich)、Rajawali 亞洲基金會行政主任張伯賡,哈佛東亞文明系教授包弼德(Peter K. Bol),華安瀾(Alan Wachman)、哈佛大學學者William Overhult,波士頓學院教授陸伯彬(Robert Ross)、退休教授譚若思(Ross Terril),以及近年格外關心中國問題的哈佛大學退休教授江淵聲,刻在哈佛大學進修的中國萬科企業董事會主席王石等人全都在座。
圖片說明:
馬若德(右起)、鄭世平、Richard
Baum、黃亞生、裴宜理等教授暢論薄熙來事件。(菊子攝)
裴宜理和黃亞生對中國社會主義三點零看法不同。(菊子攝)
馬若德(右)談及接班、法統問題。旁為鄭世平(左)。(菊子攝)
黃亞生從經濟角度談重慶模式。(菊子攝)
鄭世平(右)認為薄熙來下台有模式可尋。旁為Richard
Baum教授(左)。(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