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14, 2011

摩頓耆英慶聖誕 走秀唱歌好歡快


 中華耆英會十二月十三日把來自摩頓市和劍橋市的近百名兩地耆英,匯聚到摩頓老人中心大禮堂,請康乃馨與長青這兩大合唱團對歌,邀來十幾名熱心者表演,歡慶聖誕節的場面十分熱絡。
      中華耆英會安排的這場慶聖誕活動,節目內容豐富,既有大合唱經典民歌聖誕歌,還朗誦、獨唱、二重唱、時裝表演、男生小合唱、以及鋼琴獨奏等。
      聯歡會在丘云達的詩歌朗誦中開場。他以“聖誕聯歡序幕詩”中的一句“華人歌隊譜芳名,選取春花康乃馨”,點出表演團隊之一的隊名。
康乃馨合唱團是摩頓耆英剛成五個月的合唱團,也由長青合唱團總指揮張樂真老師指導,目前已有二十多位成員。該團當天率先做“彙報”演出,一表演了四首大合唱,為聯歡會帶來第一波的高潮。
劍橋長青合唱團成立已超過十五年,這天帶來別開生面,分兩個部份的時裝表演第一部份“女人花”,由女士展示中國傳統民族服裝婀娜身姿;第二部份男性,服裝樣式也運動款、淑女款、紳士款、古典款、及懷舊款的紛紛出爐伴奏歌曲聲中,烘托出“最美不過夕陽紅”景象
會中特色表演是俄語歌曲獨唱曾在大學教英語和俄語的狄化宇先講解“燈光”這首曲,講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小伙即將上戰場,他心愛的姑娘道別後,十分不捨,離開的路上,頻頻回頭,穿過薄霧姑娘窗臺上閃著燈光。觀眾雖聽不懂歌詞,但都能從歌聲中感受到悲傷情感。
      聯歡會進行到全場合的聖誕歌尾聲意外出現一節加演。總指揮張樂真老師幾十年前的得意門生王瑩,代表同學從昆明趕來波士頓探望老師。她在老師安排下演唱了“祝福祖國”和“我愛你中國”,再應觀眾要求,老師合唱了一首老師多年前譜曲,這次全新填詞的“師生會面歌”,「師生離別五十年。。。珍惜友誼情無限,波城中國再相見”
張樂真透露,摩頓即將組建舞蹈隊有興趣者可與中華耆英會劉小姐聯繫617-357-0226她也表示,十二月十四日早上九點半,長青合唱團將在劍橋市老人中心舉行一場聯歡會。

圖片說明:

張樂真指揮(前中),康乃馨合唱團合唱(劉晨懿之攝)

“女人花”時裝展示(劉晨懿之攝)

“最美夕陽紅”時裝表演(劉晨懿之攝)

張樂真指揮(中),指揮全場大合唱,臺上為參演的康乃馨合唱團和長青合唱團成員(劉晨懿之攝)

瑩和恩師張樂真合唱“師生會面歌”(劉晨懿之攝)

羅島華協改選 重新出發


羅得島華人協會十二月十二日晚,在普塔基(Pautucket)市的中國客棧(China Inn)進行大改組,推選出十五名理事,預定明年一月開會再推選幹部,重新出發。
            當晚有21人出席,願意服務,出任華協理事者包括章賢信、陳和棟、葉超、吳子平、萬寅生、嚴英、王曉元、黃樺、才旭、劉有成、亓靄雲、S. Christopher Stowe, Jr.、楊慶、Nancy Yang等人。
前述各人將於明年一月十七日晚在中國客棧再次開會後,再推選會長、副會長、財政、秘書等幹部,並決定是否需要分成兩批,以恢復華協每年改選一半理事的傳承傳統。
與會者顧及馮偉傑的身為羅州克蘭斯頓(Cranston)市市長,難以撥冗處理會務,改請他出任榮譽主席。
            當晚的會議,由羅德島華人協會主席馮偉傑、會長劉有成、財政S. Christopher Stowe, Jr.主持。
            由於華協已久未開會,所有董事任期都已屆滿,當晚開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辦理改選。馮偉傑強調,另一主旨是要重振華協,探討華協理事們的意見,查察羅州華人社區的需要,以為華協重新訂出一個方向等。馮偉傑也一度提出,徵召十名社區熱心人士組成顧問委員會的意見。
            財政S. Christopher Stowe, Jr., Esq說明,過去這一、二年來,華協並未辦理很多活動,因此開支不多,但收入也不多,包括借用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場地經辦的華協圖書館支出在內,目前戶口還有三、四萬元結餘。他還說,華協成立近三十年,出面服務的多半是同一批人,久之自然彈性疲乏。擴大會員基礎,廣招新血,是理想之一。
            討論時,華協理事及出席者起初靜默,逐漸發言升溫,提出許多重振華協的意見。
            開辦有希望護士協會的出席理事亓靄雲在會中指出,近年美國經濟不景,西語裔、葡萄牙語裔等許多其他族裔人士,都會團結起來,向政府爭取補助。華人、亞裔其實也有很多人需要政府幫助,但卻從來沒有整合成一股力量,來這麼做,也許華協可居間協調,成為亞裔社區的帶頭人。
            自己開武館的梁素英也見證式的表示,華人過於習慣遇到問題,自行解決。她母親早前中風看醫生,醫院竟沒有台山話翻譯,逼她不得不自己來時才得悉,醫院裏有西語,甚至苗族(hmong)語翻譯,卻沒有台山話或中文翻譯,竟是因為從來沒人這一需求。
            在大學院校任教的萬寅生教授指出,關注華裔在主流政壇權益的80/20促進會,在美國許多個州都十分活躍,但還未聽說在羅州有任何活動,或許華協可和該會聯繫,為有心從政的華人,提供助力。
            皮膚科醫師周華提議,華協可在羅州舉辦中國日,卡拉OK歌唱或舞蹈比賽等活動,把各個地方的華人都邀來,既為地方增加熱鬧活動,也可藉以宣揚中華文化,甚至創造商機。
            強森威爾斯大學國際學生入學許可主任章賢信強調,重要的是,要在許多地方打出華協的名號,讓人們知道華協的存在,華協辦活動才容易成功。
            醫師羅春松表示,只要當日出席者,每人發十封電郵,就能徵詢到至少兩百名社區人士意見,真要查察民眾意向,並不是那麼難的事。
            自行經商的黃樺指出,華協有經費的話,可重辦英語班,續辦陳和棟的飲食業衛生班。羅德島大學教授楊慶,最近才在校內舉辦了一場羽毛球比賽。可見羅德島州內華人專家、學者那麼多,要辦活動很容易,重要的是可能得先重整華協組織,甚至重聘一名專職行政主任。
            萬寅生也補充表示,今日不同往年,如今的華人,許多已事業有成,當天在座的人湊一湊,也都能湊出一筆經費,關鍵在行動。
            羅德島華人協會部份成員將於一月十四日晚開會,討論慶祝農曆新年活動事宜。

圖片說明:

            羅州克蘭斯頓(Cranston)市市長馮偉傑(左六)和羅德島華人協會年會出席者。(菊子攝)

Conroy退選聯邦參議員


Thomas P. Conroy)(十二)日一早,宣佈自己退選,並支持伍仁(Elizabeth Warren)參選。這一行動增加了伍仁不須經歷民主黨黨內初選過程的可能。
Middleton)律師,丈夫為華人的梅麗莎(Marisa DeFranco),牛頓市軟體工程師Herb Robinson,,以及多佛(Dover)律師James C. King
代表蔚藍鎮(Wayland)的麻州眾議員康洛伊表示,他起初不太願意退選,因為他已經投入了那麼多的精力競選,橫跨全州的走了不下650哩。現在,他將把精力放在保住自己的眾議員席位。

暨南、武漢、清華 黎家活赴三大學談詩論詞


中美文藝交研會會長暨羅德島州詩人黎家活,今年舟車繹動,頻頻應邀出訪。十一月回中國,到暨南、武漢、清華三所大學談詩論詞。
今年十月份,黎家活才應劍橋沙龍之邀,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舉辦了一場詩詞講座。十一月又應邀回國,,在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閆月珍安排下,以《中國古典詩詞與現代語境下的創作》為題,和學生交流。
黎家活此行,還又在十一月九日到武漢大學文學院,十一月十四日到清華大學語言文學系,和學生交流,使用現代語境的古體今用詩詞創作,闡述用國語與粵語入詩的調音經驗,比較文言與白話文寫詩的格律、結構。他還應學生要求,以廣東話示範了吟唱詩詞,也示範他的專長之一,即興做詩,進而暢談如何構思,怎麼找靈感,定出主題意義,再昇華意境。
黎家活表示,尤其是清華的學生們,有的問題問得很刁鑽。但原定兩小時的講談,互動熱絡到二個半小時後才結束,倒很令人欣慰。
訪問清華大學時,他還特地以鶴頂格七律,撰成一詩,揮毫寫下「清流不息潤神州,華業滄桑衆運籌。大道康莊載厚德,學黌任重有孺牛。百科院士創奇跡,年歷長河居上游。校訓自強風物盛,慶歌嘉勉展新猷」,送給清華大學,賀該校百年校慶。
            黎家活在十一月份內,還應廣東省、廣州市僑聯之邀,與中美文藝交研會組團參加第四屆(廣州)世界華人文化藝術節。

圖片說明:

            黎家活(右一)與中美文藝交研會獲廣東省、廣州市僑聯之邀,組團參加第四屆(廣州)世界華人文化藝術節。(圖由中美文藝交研會提供)

黎家活捐贈《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詩及書法,該校圖書館主任袁欣博士代表接受。(圖由中美文藝交研會提供)

星期二, 12月 13, 2011

AARW 年會揚言助青少年參與社會活動



亞裔文化資源中心(Asian American Resource Workshop, 簡稱AARW)十日在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大樓舉行年會,選出四名新董事,報告亞裔年輕人參與社會活動積極性,仍有待熱心人幫助等的研究結果。
      亞裔文化資源中心行政主任謝約翰(John Hsieh)表示,該機構雖然只有一全職,兩名兼職工作人員,但有一眾會員志願者協助,2011仍然成果豐碩,參與及經辦了許多活動,包括波士頓地區亞裔學生會議,社區運動系列,會員聚餐,波士頓亞美電影節,亞裔寫作營以及各類關於亞裔移民的講座等
謝約翰指出,AARW還致力於建立社會正義,參加了2011推動正義大會(Advancing Justice Conference)等。
他說,AARW未來將繼續努力,提升亞裔的社會地位培養亞裔年輕人的領導力,滿足不同人群需求上,下更多功夫,包括以中國城為基礎,放眼整個波士頓地區與“佔領波士頓”工作小組等各社區團體和組織合作。他也號召志願者和非會員人士多為AARW寶貴建議和創新想法,協助推動AARW的發展。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亞美研究院研究員,曾任亞裔文化資源中心行政主任的劉仲岳,當天和王星月一起,報告了AARW參與,海恩斯(Hynes)基金和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支持的波士頓地區18-25歲亞裔年青人社會活動抽樣調查。
該調查以隨機抽樣方式,向波士頓,昆士市,摩頓市,林市(Lynn),和雀喜(Chelsea)18-25歲亞裔青年郵寄1,200-1,300份問卷
王星月表示,調查把不參與社會活動(not involved)到積極參與(very involved)分為1-5分,在收回來的100份有效問卷中,超過70%認為自己達3分及以上半是自願或募款(45%)84%願意,卻未參加社會活動者,多半因為時間配合不上以,或缺乏相關聯繫和信息
劉仲岳總結表示這一研究結果,顯示有許多年輕人想要參與社會活動,卻缺乏信息及聯絡管道,AARW等社會組織應可在這方面多加籌劃,為年輕人提供社區網絡。
      AARW當天還在加計出席會員的現場投票數後,推選出Sharon Cho、黎麗莎(Lisette Le)Laura MisumiChealyn Tim等四人為AARW的新董事。
      AARW年會當天,還舉辦了一場假日集市,在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會場內,擺售琳琅滿目的各式小商品

圖片說明:

AARW行政主任謝約翰(John Hsieh)年度報告(劉晨懿之攝)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亞美研究院研究員劉仲岳講解研究結果(劉晨懿之攝)

AARW名新董事由左至右Laura Misumi, Chealyn TimSharon Cho, 黎麗莎(Lisette Le)(劉晨懿之攝)

星期一, 12月 12, 2011

比基尼聖誕慈善跑今年第十二屆



大約五百人參加的第十二屆穿比基尼聖誕裝慈善跑(Santa Speedo Run),十日下午在波士頓市的紐百利(Newbury)街、波約斯頓(Boylston)街上轟動一時,路過群眾紛紛停下腳步,拿出相機,場面煞是有趣。
            這次的聖誕比基尼慈善跑,估計可為今年的受益人,為波士頓市35所公校大約1000名中學生提供足球、棒球、排球、跳繩( double Dutch)等課餘體育活動的玩球基金會(Play Ball! Foundation),籌得廿五萬元。
            玩球基金會行政主任Michael Harney表示,這筆錢大概足夠資助一整個春季的活動經費。他這天也穿上了比基尼裝,和廿名學生一起參加跑步籌款活動。
            他說,特別是在經濟困難時期,籌款實在不容易。如果為籌款,得靠他們一群肥胖老傢伙,穿上比基尼,才能達到目的,他們可是不怕醜的。
這場聖誕比基尼慈善跑活動,以波約斯頓(Boylston)街上的Lir餐聽做起跑點和終點。十日中午時分,在警察抵達,封街之後開始。部份參加者表示,今年參加跑步的人數少了,可見經濟的確不好。
根據波士頓環球報刊出的照片,今年參加聖誕比基尼慈善跑的人中,不乏亞裔、華人。

圖片說明:

            參加聖誕比基尼慈善跑的人,不少人發揮創意,把自己扮成聖誕禮物,或派對食品。(菊子)

            聖誕比基尼慈善跑的參加者和圍觀者擠滿在終點站街道上。(菊子攝)

       

           

廣教學校逐步轉型 粵語老師只剩六人


中華廣教學校近兩年來因應大環境變化,以及家長要求,不但校內開辦的國語班越來越多,老師也新面孔大增,從全校講粵語時代就執教鞭的老師,碩果僅存區美鶯(左起)、呂錦芳、梅淑雅、劉惠儀、梅慕芳、施綺文等六人。十日晚,他們一列排開,在廣教學校籌款會接待桌前,迎迓她們大部份人都已熟識廿、三十年的社區熱心人。

廣教學校年終籌款逾十五萬元


 中華廣教學校十日晚在喜臨門大酒樓舉行年度籌款晚會,約五百名中外熱心人士出席,共籌得善款逾十五萬元。
廣教學校今年的籌款晚會以「認識中國、放眼世界」為主題,邀得波士頓第五號頻道電視台(WCVB-TV5)記者伍沅媚(Janet Wu)擔任司儀,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homas Menino)頒發傑出社會貢獻獎給華人醫務中心行政主任衛爾金(Eugene Welch),表揚該校執教已達23年之久,為廣教學校創辦揚琴班、鼓樂隊的張鎮田老師。
萬寧路在致詞時,強調文化傳承,以及保持母語的重要。他表示,世界越來越平,年輕人更應該開闊眼界,容納多元知識、見聞,不過年輕人往往不懂,要靠成人提攜、帶領。中華廣教學校和陳毓禮等人,就是這些年輕人和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橋樑。
中華廣教學校董事會董事長蔡倩婷表示,廣教學校從最初由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支持創辦起,到1981年註冊為非牟利機構,一直都在社區大眾的呵護中穩步發展。十日晚這該校每年一度,最大的籌款活動,有這麼多熱心人出席,令人感念。
代理校長劉曉楠指出,廣教學校已有95年的悠久歷史,一直以其獨特教育方式,把中國帶向全世界,該校快速成長的青少年項目,與各個不同社區團體的合作,也在漸漸把世界的距離拉近。
中華廣教學校今年的籌款晚會,有雷根公關公司協辦。波士頓市和摩頓市的華林派功夫團攜手舞獅後,遊藝節目包括張鎮田親自下場演奏揚琴「秋思」,釋恆振率廣教子弟表演少林功夫,還有小提琴演奏「蝴蝶愛人」、歌曲二重唱「我愛的人」,茉莉花舞蹈團表演新疆舞「快樂鈴鼓」、絹花扇舞,廣教學校老師們合唱中國風韻,最後還安排了一場世界傳統服裝秀。
當晚出席的嘉賓,包括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副處長鍾麗文、組長官大鉎、波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主任黃正杰,以及各僑團公所負責人 和代表。
根據廣教學校當晚在會場派發的節目冊,今年的二萬元以上金龍級捐款大戶有二,分別為塔芙茨醫療中心(Tufts Medical Center)、千禧年海華公司(Millennium Hayward LLC),一萬元金獅級捐款者為薩福克(Suffolk)建築公司。五千元以上的捐款人或機構,竟也有十個之多,包括生香花苑的陳國榮夫婦,僑領陳毓璇、黃景佩伉儷,陳毓禮、黃麗蓉夫婦,東海集團董事長梁國光夫婦,以及華人醫務中心、牛津實業、波士頓安良工商會、北美乞臣集團、Avalon BayChung King Rick’s Café

圖片說明:

            中華廣教學校董事會董事長蔡倩婷()、副董事長陳毓禮()和波士頓市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左二),一起頒發傑出社會貢獻獎給華人醫務中心行政主任衛爾金(Eugene Welch)(右二)(菊子攝)

            當晚獲表揚的廣教學校老師張鎮田()和他培訓的鼓樂隊成員。(菊子攝)

            廣教學校揚琴班學生穿著中國傳統服裝演奏。(菊子攝)

星期日, 12月 11, 2011

病後棄高薪 建築師為弱勢蓋屋

轉載自yahoo 網路文章, thanks to Chih-Chao Chuang for sharing。

病後棄高薪 建築師為弱勢蓋屋

醫師有義診,建築師也要「義築」。70年次的簡志明,以切.格瓦拉自許,憑著建築專業,與助人傻勁,從南投到尼泊爾,他用一磚一瓦,堆砌援助弱勢的「義築新革命」。

【大病後領悟  棄高薪做義築】

義築旅程的起點是6年前一趟歐洲之旅。當時,簡志明考上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出國發表作品,卻病倒在西班牙。回國後,他決定休學半年,重新思考人生方向。

簡志明從高職開始學建築。大學時幫建設公司做立體電腦繪圖,一個案子酬勞高達3萬元。可是,日以繼夜的工作讓他失去健康,偶爾碰到黑心建商,更讓他心灰意冷。

有一次,商人明知公寓大樓完成後,4樓以下的視野,會被地形擋住,依然要求他在圖中刪除屏障。「我起了雞皮疙瘩,」簡志明回憶說,「換成我的父母,他們用一輩子的積蓄買房子,我等於用一張圖,就能讓他們一輩子賺的錢都沒了。」

回學校後,他開始跟建築系的老師討論,難道學建築,只能幫有錢人做事?他提出的想法是,既然社會培育優秀的建築師,建築師就該走出辦公室。多去田野考察,結合創意和專業知識,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免費蓋教室  被當成詐騙集團】

研究所畢業後,簡志明拜訪南投縣信義鄉的雙龍國小,得知學校的手工藝教室急需整修後,他募款13萬元,當重建教室的基金。簡志明領導30位志同道合的義工,採用當地唾手可得的竹子,隔年8月,完成全新的手工藝教室。

當時的校長王勝吉,至今對建造的「竹屋」印象仍然深刻。他之前沒聽過「義築」,還擔心碰上詐騙集團。但簡志明的努力,感動了全校師生。

【尼泊爾義築 打造百年醫療站】

結束南投之旅,簡志明前往尼泊爾,打造永續醫療站。由簡志明領軍的年輕義築隊,在海拔約300公尺的山谷台地,用最便宜的紅磚,打造經用百年的永續醫療站,供國際義診團隊使用,並充當社區的活動中心。

簡志明並教居民自製水泥、架樑柱的正確方法,讓他們能自力更生,免於營造商的剝削。9月離開尼泊爾,簡志明沒帶走任何紀念品,只有小弟弟、小妹妹目送他的神情、緊緊抓住他的手。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

剛開始,父母很難諒解他。左鄰右舍的孩子,都找到穩定的工作,花9年念建築的簡志明,卻甘心幫陌生人做白工。有時候,他也會灰心。做義築很累,卻沒有錢拿。簡志明擔任老師的助教,維持一點收入,卻為了助人,經常必須自掏腰包。

父母看到建築界的學者,大力誇獎兒子,也逐漸接受他的抉擇。老師也總是提醒簡志明,除了你之外,台灣沒有人在做義築。眾人的鼓勵,讓簡志明拾回熱情。
「佛教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簡志明下定決心,哪裡需要幫助,他就會去幫忙。而社會上,永遠有人需要救助。

華埠十項發展計劃 TCC 帶你一一看


 華埠社區聯盟(TCC)協調員梁志生日前向社區報告,華埠一帶共有已施工、籌劃中的約十項土地發展項目,估計將建成二百四十萬平方呎使用面積,1735個住宅單位。聯盟將關注進展,和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實施委員會合作,落實連鎖金及工作機會等社區福利。
            成立於1991年的華埠社區聯盟,在失去有薪員工後,一直都由華埠內各社區團體代表及熱心人士營運,主要發揮著社區組織間資訊交流的作用。2011年,包括捐款、補助、會員費,聯盟共籌得126,050元,也聘用了兩名全職員工,一名顧問,還經由邀約的整頓,把執委會擴大為八人小組。
            華埠社區聯盟協調員梁志生透露,他從波士頓市府,以及環境評估整合路線圖(DPIR),土地開發廣告等多種不同來源收集資料,整理出概況,將上載到華埠社區聯盟網站上,供社區大眾參考。
            梁志生整理出來的華埠土地發展總覽,列出三項已開工的發展計劃,包括位於史都華(Stuart)19號,六層樓高,有485張床,估計斥資四千五百萬元的國際青年旅(Hostelling International);位於華盛頓街659-679號,29層樓高,估計斥資一億七千萬元,有381個出租單位,110個停車位,7200平方呎零售店面的京盛園(Kensington Place);以及位於華盛頓街上麗晶酒店(Ritz Towers)對面,15層樓高,估計斥資二億二千萬元,有265個出租單位,125個停車位,9700平方呎零售店面的海華地(Hayward Place)
            由於中華耆英會發展的益士石街1131號康樂樓,也已於二、三個月前,由波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在龍鳳酒樓內,象徵式的主持了破土動工儀式,實際上已施工的土地發展計劃數目,應該為四。
            其中的海華地發展計劃,早於六年前左右,提出的計劃獲批准時,就已把列為社區福利,要撥給昆士小學翻修校舍的二千三百萬元連鎖金,交給了波士頓重建局,其後轉交給波市府。
            籌備中的土地發展計劃,分別為華人經濟發展協會推動,12層樓高,有48個出租單位,估計斥資兩千萬元的好事福平安街(Oxford-Ping On);北美乞臣集團發展,26層樓高,約200個出租單位,70個停車位,5300平方呎零售店面,估計斥資一億零五百萬元的120京士頓(Kingston)街;亞美社區發展協會推動,15層樓高,345個出租或共管公寓單位,5500平方呎零售店面,約須斥資一億三千萬元的24號地段;29層樓高,404個出租單位,198個停車位,約斥資一億二千五百萬元的史都華街45號,16層及9層酒店,408個房間,約須斥資一億二千五百萬元的阿本尼街(Albany)275號,以及2007年曾有發展商提出,目前不知近況如何的史都華街212號。
            梁志生當天還報告了華埠社區聯盟在2011年內做過那些事,2011年度執委會成員包括共同主席,華人佈道會牧師廖永誠、塔芙茨醫療中心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秘書,華人經濟發展協會行政主任助理雷展灝;財政,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行政主任伍綺玲,以及執委,塔芙茨大學社區關係主任芭芭拉魯貝(Barbara Rubel)、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行政主任陳潔瀅、亞美文化資源中心行政主任John Hsieh,華人前進會副主任劉衛恆。

圖片說明:

            華埠社區聯盟(TCC)協調員梁志生報告華埠一帶土地發展概況。(菊子攝)

            梁志生總結的華埠十項發展計劃細節。(菊子攝)

            伍綺玲(右起)、芭芭拉魯貝(Barbara Rubel)、廖永誠、曾雪清、John Hsieh、梁志生、雷展灝、陳潔瀅等人是華埠社區聯盟(TCC)執委,協調員。(菊子攝)

星期六, 12月 10, 2011

波市選區重劃藍圖 投票前還可修改



波士頓市選區重劃委員會昨()日下午舉行公聽會,討論委員會主席林乃肯(Bill Linehan)提交的重劃建議。三十多名華裔民眾到會,重申保持華埠為一完整選區要求。
            林乃肯在會後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這已是選區重劃的第八次會議。接下來的兩個週一,亦即十二月十二日及十九日的早上十點,在市政府大樓五樓的Curry室,還將舉辦兩次民眾可出席旁聽的委員會會議,決定是否要修訂現有提案後,再訂何時提交市議會大會討論、投票表決。他強調自己沒有倉促做決定,一切都還在討論中。他也表示,波市長並未和他談過選區重劃一事。
            林乃肯指出,已舉辦的相關會議中,有二次在波市府大樓舉行,一次在薩福克大學內舉行。另有三次委員會會議。在他印象中,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行政主任伍綺玲,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華埠居民會執委陳丹心等人都曾出席會議,也發言表達過意見。
            波市府網站中的市議會網頁首頁也貼出了說明,指林乃肯擔任主席的人口統計及選區重劃委員會(Committee on Census and Redistricting),從今年七月起,已在全市開過六次收集民眾意見的公聽會,並於最近開始舉行委員會會議,在市議員之間討論可有的選項。
            波市府網站上的這說明,還描述林乃肯於十二月七日提出了一份選區重劃計劃,列入議程,供正式討論、辯論及修改。之前提出的提案及討論,純粹為非正式的可能性概念性提議。
            林乃肯昨日表示,市府已印了20份選區重劃提案,將交到市內各公共圖書館,供民眾翻閱。提案內容也已放在市府網站上。
            該說明的內容還包括,由於波士頓市的人口變動,市北比市南增加得多,西語裔及亞裔人口大增,因而需做相應調整,以期每一區市議員的區內人口,數目差距在人口中數的5%以內,也就是68,621人上下。結果是每區人口在65,19072,052之間。
            根據林乃肯昨日在會上派發的資料,一向被視為華埠選區的第三選區第八小區(Ward 3 Precinct 8),以及在市府記錄中列為南端(South End),但華人前進會一向也將之列為華埠選區的第五選區第一小區(Ward 5 Precinct 1),都保留在第二區市議員轄區內。
            原本屬於第二區市議員轄區的第四選區第二小區(Ward 4 Precinct 2),共3864人,以及第七選區第九小區(Ward 7 Precinct ),共1854人,將依序分別撥到第三、第七區市議員轄區。(這一部份為更正文字。)
            昨日的公聽會,共約五、六十人出席。華埠居民會的兩名共同主席,余仕昂,梅陳月嫦,執委陳丹心,以及湯建華等人,在梁慧文翻譯下發言。伍綺玲等人申言選區重劃不必倉促決定。
            其中的余仕昂表示,波士頓市人口已有53%是少數族裔,市議員應反映這一人口結構才是。他認為九名分區市議員中,應至少有五人是有色人種。他也認為若要重劃選區,不如把華埠和少數族裔區劃分在一區。
            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鋆,昨日也出席了公聽會。他支持保持華埠為完整選區的做法,但反對特意把華埠和少數族裔合併為一個選區的意見。
            轄區包括多徹斯特(Dorchester)的麻州眾議員Carlos Henriquez昨日也出席了公聽會。他代表自己區內的居民表示,希望多徹斯特能保持為一個完整選區,整個選區重劃一事,最好能等該區,也是第三區的新當選議員Frank Baker,明年一月走馬上任後,再繼續討論。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是目前市議會議員中唯一聘有華裔助理的市議員。(菊子攝)

           波士頓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右二)陳詞,市議員小阿若約(左一)在會中聆聽。(華埠居民會提供)

            波士頓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梅陳月嫦發言。一眾耆英坐在一旁支持。(華埠居民會提供)

中華公所主席卸任前開特別會 臨去秋波表白忍得辛苦


紐英菕中華公所現任主席梁永基卸任前舉行特別會議,申述媒體報導不公,自己兩年來「忍」得很辛苦。公所董事提抗議,指通知倉促,開會當天才發出議程,就要求投票,不知所謂何來。
十二月八日晚,紐英崙中華公所召開特別會議,議程共有五項,包括通過20111129日會議記錄主席報告物業小組報告選舉小組報告。其中兩項附有需董事投票的註記。
財政小組部份,要求董事會通過天滿村2012年財政預算。選舉小組部份,要求董事就「沒有遞交團體登記表格,董事登記表格或利益衝突表格的團體,將失去中華公所職員選舉提名權利」一事投票。
      根據章程第十七條,中華公所召開會議應於七日前,郵寄至各董事的通訊地址。若為緊急會議,須於開會前廿四小時,以最快形式通知,包括電話、傳真、電郵。
      中華公所在今年十一月廿九日召開本年度最後一次正式董事大會時,主席宣佈將於十二月八日召開特別會議,介紹下一屆公所職員當選者。
      董事謝中之在十二月八日當天以電郵抗議,指中華公所在十二月八日早上十一點才以電郵寄發議程,並要求於同晚七點的會議中投票,是強人所難。
      董事陳建立八日晚在會中也提抗議,指這會議並非緊急會議,通知得太倉促。另有董事指這一做法,對不使用電郵的董事們不公平。
      部份董事會後私下議論,十一月廿九日才開過的董事大會,照慣例是下一次董事大會,也就是兩個月以後,再在公所至少於開會七日前,把一應會議記錄及開會材料寄交給董事們後,才在董事大會中討論,若無異議則通過。這次卻在不到十日之後,也未事前寄交會議記錄給董事們細閱,就要求通過會議記錄,似乎有意在現任主席卸任前,封實做結,不給後任翻案機會。
      當晚共有35名董事出席,會中仍然意見紛紜。即將於明年上任為公所主席的現任財政黃光野,面對董事審閱天滿村預算案時間不夠的質疑時表示,天滿村 2012年度預算較前一年多三萬美金,是為處理公寓修繕事宜。由於中華公所只是代表麻州州政府,監管天滿村營運,並不實際處理其財政問題,公所董事會不必財政超支問題。黃光野並表示,中華公所財政小組十二月五日開會時,已通過這一預算案
該案由梁添光動議通過,何遠光附議,到場35位董事全票通過。
未填交登記表、利益衝突表的團體,將失去中華公所職員選舉提名權利一事,出席董事眾說紛紜,多半反對,結果並未就此投票。
當晚物業小組再提中國超市在喜露街50號的租約問題,因與會董事岔談他事而擱置。
中華公所現任主席梁永基當晚在主席報告中,耗費冗長時間表白自己,聲稱媒體報導不公,行事多遇阻礙,這兩年過得很辛苦,最大收穫是認識到“忍”字的重要性,和來自台灣人士經常接觸中,鍛煉了他的國語聽說和中文讀寫能力。他還鼓勵所有董事,不要在乎選舉輸贏,全心為華埠社區服務,團結,互相合作,共同擔起中華公所的責任。

圖片說明:

中華公所董事陳建立發言,指特別會議通知得太倉促。(劉晨懿之攝)

昆士小學諾仁弦樂團12/16首演


昆士小學有樂團了! 該校音樂項目經理Graciela Briceno喜滋滋宣佈,十二月十六日(週五)晚六點,歡迎社區大眾到該校禮堂,欣賞諾仁弦樂團(Noren String Orchestra)的第一場音樂會。
      Graciela Briceno表示,諾仁弦樂團是昆士小學52名彈奏大、中、小提琴的一、二、三年級學生所組成的樂團,由昆士小學和諾仁弦樂社(Noren String Institute)合作,採用委內瑞拉藉音樂教育推動社會改變課程,所辦理的音樂項目。從今年九月起,學生們師從波士頓音樂學院(Boston Conservatory)教育家Rictor Noren所率領的一群國際演奏者,每天學習、演練,已有數月,將做處女演出,彈奏知名的兒歌及人們最愛的假日音樂。
      這些學生們在學習演唱、拉奏樂器之外,也學習讀譜,學習如何有如一個社區交響樂團般的互助合作,也透過學習過程,培養紀律、韌性、責任感,並感到自己很有價值。
      該校這音樂項目,還在十一月十四日時,安排了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的巡迴兒童歌劇(Touring Children's Opera)到校,為一到三年級學生們表演了歌劇「奇蹟先生」。
      音樂會將在昆士小學(885 Washington Street, Boston, MA 02111).禮堂舉行。查詢詳情可洽T: 561-635-8687

圖片說明:

            昆士小學諾仁弦樂團(Noren String Orchestra)將做處女演出。(圖由昆士小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