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09, 2025

波士頓教育組慶教師節辦華語教學分享會 洪嘉馡、張于忻闡述應用AI教學

波士頓經文處教育組華語分享會現場。(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波士頓經文處教育組主辦,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協會(NECTA)協辦的新英格蘭地區教師節餐會暨華語教學分享會,8日晚在波士頓市的麻州大學俱樂部舉行,聚焦人工智慧(AI)的討論,四、五十名出席老師感慨,教學工具的日新月異,對老師、學生都是一大挑戰。

教育組組長黃薳玉和各校中文老師合影。(周菊子攝)
                  經文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表示,慶祝教師節餐會本應在9月辦理,由於2名教授將來波士頓參加訂1010日至11日舉行的第六屆哈佛中文國際教學研討會,特地把餐會延期,同時舉辦華語分享會,二合為一的讓教師們有更豐富收穫。

波士頓經文處處長廖朝宏向老師們致意。(周菊子攝)
                  黃薳玉組長也說明,教育組,僑委會,以及經文處都有各種計劃,支援海外老師,當天發放的資料,其中有一份列出了「台灣華語教育資源中心」的各種培訓計劃,包括為專程到台灣參加為期2週以上專業培訓的海外中文老師團,提供每人每天台幣2000元補助,為從海外組團到台灣研習中文學生,提供每人每週台幣6000元補助等,希望老師們充分利用。

                  波士頓經文處處長廖朝宏應邀出席致意,直言在海外推廣、教授外語(中文),的確很辛苦,尤其是近幾年來的新科技,以及人工智慧的發展,更為老師們增加不少挑戰,不過他相信老師們的認真,努力,任何挑戰都能迎刃而解。

黃薳玉組長送感謝狀給洪嘉馡副院長。(周菊子攝)
                  這晚的研習會部分,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學院副院長暨華語文教學系系主任洪嘉馡主講,談「課程設計多元化– 融合AI數位科技的華語教學體現」,臺北市立大學 東協僑務研究中心主任暨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張于忻,談AI融入教學之教學示例。

黃薳玉組長送感謝狀張于忻,更謝他從台灣把送給老師們的禮物扛過來。(周菊子攝)

                  洪嘉馡指出,語言有經濟,文化,教育,外交,醫療等不同層面,而華語文教育的目標是以理論知識來奠定學習基礎,以科技教學做實務應用,再建立品牌的推向世界。但是老師們教學都面對著工具在哪兒,如何備課,如何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如何引起學生興趣,怎麼教最好的挑戰。尤其華語還需要面對聲母,韻母的發音,以及聲調問題。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下,使用數位科技來輔助華語教學,成為很自然的發展。各種語言教學平台,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教詞句的,專注口說的,智能聽說的,適性閱讀的,智慧寫作的等等。當然還因應學習者的程度分級,分階段。

 洪嘉馡講談融入AI數位科技的華語教學。(周菊子攝)

                  最理想的華語教學平台,當然是要兼顧增加學習效果,提升教學效率,以及採用人工智慧的適性科技。例如兼顧從字詞,句型,評量到課是活動,兼顧暖身,課文,教師指派教材等流程的Empower,這全方位中文字詞句教學平台,以及矯正中文發音,增強聽力的中文智能聽說拼音系統。她請老師們鼓勵學生們參加免費的全球閱讀力大賽。

                  洪嘉馡還分享了她的教學設計思考,包括分別從教學者和學習者的角度來想目標和內容,衡量遊戲和語言本體的比重。

張于忻介紹最強的100種AI教學工具。(周菊子攝)
                  張于忻表示,人工智慧(AI)素養在教育領域,已經是21世紀的重要能力,AI融入教學已是不可避免趨勢,例如CanvaTeachable Machine等,而且目前全球已有11個國家把AI納入了基礎教育課程,用AI來增加教學能力,管理資源,評量,還擬定用AI教學的有效策略。他所在的研究機構,還研究,分析了全球前100強的AI工具,並挑出其中幾種,供人參考,例如DiffitClaude.aiMonica AI等。他表示,善用AI,老師們備課,可以不必從零開始。他還把這些資料整理再PDF上,請有興趣的老師們找黃薳玉組長索取。

餐會場地窗外風景非常美麗。(周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