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7月 19, 2012

波市選區重劃 議員社區各有政治立場 意見分歧


波士頓市議會昨(十八)日下午舉行第九次選區重劃公聽會。華人前進會與有色社區聯盟攜手聚眾申訴,他們提出的選區版圖更好。波士頓市議會選區重劃委員會主席林乃肯(Bill Linehan)強調,版圖不論怎麼劃,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滿意。
      根據坊間報導,從2011年迄今,曾出現過至少四份選區版圖提案,目前在波市議會中各有擁護者的版圖有二,一為林乃肯版,一為兩名市議員提出的傑克遜/奧馬利版(Jackson/O’Malley)。有色社區聯盟(Community of Color Coalition)在今年六月時另提出一份「別拆散二,別堆積四(Don't Crack 2, Don't Pack 4)」的版圖提案。
      繼去年之後再連任選區重劃委員會主席的林乃肯,在主持公聽會做開場說明時表示,迄今已舉行過九次公聽會,議員們也開過九次討論會。昨日只就修訂後的選區版圖再開公聽會,社區大眾可在七月廿七日前持續以書面遞交意見。該委員會將匯整意見,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
      林乃肯指出,波士頓市總人口已增至617,598人,波市九個選區的人口,依法必須調整為68,622左右,而且各選區人口差距不得大於5%。波市因此必須以選區重劃,來做出北邊四個選區減少人口,南邊三個選區增加人口,二個選區保持原狀的變動。
林乃肯還指出,在最開始進行選區重劃規劃時,他們用電腦模型根據人口及選區界線做版圖調整時,得出來的結果是,第七區市議員傑克遜(Tito Jackson),第八區市議員羅斯(Michael P. Ross),都將住到他們的選區以外去了。可見如何做到選區版圖重劃的公平,又照顧到社區意願,的確相當困難,他相信委員會已盡力做到公開、透明。
      不分區市議員普斯莉(Ayanna Pressley)昨日卻在發言時表示,她支持傑克遜/奧馬利版(Jackson/O’Malley)的選區重劃圖。她不斷聽到有人說選區重劃委員會製作新版圖的過程中不夠公開、透明。她也認為選區重劃的依據或許合法,但在道德上(Moral)是否合情,卻有爭議。
      波市議會共有13名議員,昨日有九人出席。
      市議員楊西(Charles C. Yancey)表示,他從1983年當選為市議員前後,共經歷過四次選區重劃,由於2010年的人口統計顯示出波市已是少數族裔佔多數(53%)的城市,但波市議會卻仍然白人佔多數,令人憂慮。他要求重新整合麥特潘的選區,把早年在選區重劃時被劃走的約7000人,再劃回麥特潘區,以集結該區少數族裔力量。
      傑克遜(Tito Jackson)強調,選區重劃版圖可有更好的選擇,以落實公平、達到保持社區團結的目的。
      選區重劃委員會副主席小阿若約(Felix G. Arroyo)是波市四名不分區市議員中唯二的少數族裔議員之一。他昨日的發言,強調要多聽各方面意見。坐在他旁邊的另一名少數族裔不分區市議員普斯莉,一臉驚訝、不相信的表情。
      華人前進會昨日大動員,不但有多名工作人員,青年組成員出動,還邀來大批華埠居民,和有色社區聯盟一起,下午兩點多就聚在波市府大樓前呼籲,採用他們提出的選區重劃版圖。
      他們強調,儘管波市人口在過去十年中變化很大,少數族裔已佔總人口的53%,但九名分區市議員中,卻仍然只有兩名少數族裔議員,反而是四席不分區市議員席位,一下子有了兩名少數族裔,可見選區重劃對少數族裔能否當選為市議員,影響很大。
      他們提議,要平衡第二選區的選票力量,就要把人稱波蘭三角(Polish Triangle)的第七選區(Ward)中的多徹斯特(Dorchester)第八選站(Precinct)、第九選站,從第二選區移到第三選區去。要改變第四選區堆積現像,可把多徹斯特分成北區及南區,而不是東區和西區,這樣第三選區就有將近71%的人口是有色人種,第四選區也有74%的人口為有色人種。這樣的變動,不但仍然符合1965年投票權力法的規定,也能增加有色人種當選為議員的機會。
      林乃肯昨日在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至少須有七名議員意見一致,才有可能就選區版圖重劃案進行投票。
      林乃肯議員的華裔助理陳偉民表示,駱理德和有色社區聯盟指林乃肯版本的選區重劃版圖,將使得少數族裔更難當選議員,但他認為,黃子安、陳德基都是在少數族裔選民不多的選區當選為麻州眾議員,可見選區版圖不見得會阻礙少數族裔當選為議員。




圖片說明:

      波市議員林乃肯主持選區重劃公聽會。(菊子攝)

      波市議會選區重劃委員會召開公聽會,由林乃肯(Bill Linehan)和楊西Charles C. Yancey)()、傑克遜(Tito Jackson) ()主持。林乃肯聽到普斯莉認為製作選區新版圖的過程不夠透明公開時,忍不住表情嚴肅起來。(菊子攝)

      華人前進會、華埠居民會出動多人參加波市選區重劃公聽會。(菊子攝)

      林乃肯提議的新選區重劃圖,

中國致公黨官員訪波士頓致公堂


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會聯絡部副處長林娜十七日訪問波士頓洪門致公堂,鼓勵波士頓洪門兄弟抽空回中國,看看祖國這些年來的改革變化。
            林娜表示,中國致公黨是由華僑社團美洲致公總堂發起,1925年十月在美國舊金山成立的組織。目前在中國20個省份設有分部組織,共有黨員四萬餘人。該黨是中國在共產黨之外的八個民主政黨之一,並以參政黨的身份,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等任務。
            林娜透露,她做為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會工作人員,也就是政府官員了。
林娜去年代表致公黨接待波士頓洪門致公堂回中國參加辛亥百年紀念活動的九人訪問團。今年她來美國費城天普(Temple)大學短期進修法律,特地趁結業返國前空檔,來波士頓探望去年認識的洪門朋友。
林娜透露,她和丈夫龐鑫都因公務來過美國多次,但還是第一次到波士頓,非常高興有這機會,能帶著七歲女兒一起加深對美國的認識,對波士頓的歷史悠久、古味盎然,印象深刻。
洪門致公堂主席的另一半關麗莎,也善盡地主之誼,十七日陪同林娜等人參觀芬紐廳、昆西廣場等波士頓歷史景點。
波士頓洪門致公堂元老阮全義、伍伯和,曾任主席的司徒彥鏗、阮振強、李厚鵬,以及現任主席司徒宗達、鄺國添,秘書梅惠聰、財政余麗媖、外交司徒月華,前任秘書伍仕芳等人都出席了歡迎會,會後還往翠園酒家餐敘。
去年代表波士頓洪門致公堂回中國參加辛亥革命百年紀念的九人,包括司徒宗達、司徒彥鏗、黎淑馨夫婦、陳光劍、李厚鵬、余培峰、余麗媖、余共才,以及洪清的黃競雄等人。他們在十二日的活動中,除了出席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會外,還遊覽了廣州、台山、江門、武漢、南京、北京等地。
            根據中國致公黨的網站介紹,中國致公黨是以歸僑、僑眷中的中上層人士和其他有海外關係的代表性人士所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黨。
            該網站也指出,致公黨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四川、江蘇、浙江、遼寧、湖南、安徽、山東、海南、貴州、湖北、西安等省份設地方組織,和五大洲四十多國和地區,包括洪門社團在內的海外社團及人士建立有廣泛聯繫。

圖片說明:

            阮振強(前左起)、伍伯和、司徒宗達、鄺國添、陳光劍(後左起)、李厚鵬、梅惠聰、司徒彥鏗等人歡迎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會聯絡部副處長林娜(前中)、龐鑫(後右一)夫婦。(菊子攝)

「放眼昆士」訪問法蘭克叔叔


昆市社區電視台(QATV)的「放眼昆士」節目,今年六月底修改欄目,增加人物專訪環節,最新一期由鄧惠之訪問了波城社區僑領陳毓禮,讓更多觀眾認識這位「法蘭克叔叔」的一生點滴。
            即將於七月廿三日正式過八十大壽的陳毓禮,在鄧惠之的提問中,談起一生,滿是對恩人的感激,對親人的體恤,對社區的關懷。
共有六兄弟姊妹的陳毓禮是家中老么。幼年失怙後,他和兄長陳毓琁被送回中國廣州,由大媽梅顏香扶養,直到他們十六、七歲,才為避戰亂,又回到波士頓。談及這段往事,陳毓禮在言詞間滿溢對大媽的感激之情。
            和愛妻黃麗蓉攜手走過半世紀,有什麼秘訣?陳毓禮笑說,在互愛及體諒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們倆人儘量花很多時間彼此陪伴,很多活動都一起出席。
            陳毓禮在波士頓市府共工作了22年,1999年時,才從波士頓市政府的採購局局長一職退休。訪談中他透露,退休後他繼續工作,一週起碼三天,回到以前的辦公室當義工,也繼續為華埠及波市府做橋樑。
            鄧惠之表示,陳毓禮服務社區的成績,可由他歷來獲得的獎項略睽一、二。2000年時,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把必珠街和好事福街交界處,定名為「陳毓禮廣場」,藉以表揚他的致力為華人社區服務。2001年,紅十字會頒給他「人道主義獎」。2003年他在獲頒「我們中的英雄(Hero Among Us)獎」。
            「我們中的英雄獎」是在姚明所屬球隊到當時稱為艦隊中心(Fleet Center)的的體育館比賽時舉行的。頒獎時還創下波士頓本地籃球賽場中出現舞獅、跳民族舞活動的記錄。
            鄧惠之在訪問結束前問,過去這些年來,陳毓禮擔任過紐英崙中華總會會長、中華廣教學校董事會副主席、王氏青年會主席、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主席,以後打算如何進一步的改善華埠華人生活。陳毓禮謙稱自己一向抱有拋磚引玉的態度,將繼續努力的活動包括在推動華埠保持高水準清潔衛生,幫助餐館、商鋪增加顧客,創造就業機會,讓華人家庭都能自給自足,各人子女都有接受良好教育、學習中文的機會,鼓勵民眾參與社區活動、盡公民義務,支持選民活動等。
            鄧惠之在訪問結束後表示,她認為陳毓禮是位做事認真、人情味濃,傳統觀念強的華埠社區傳奇人物。她要為華埠感謝法蘭克叔叔多年來始終如一,為改善華埠而努力、堅持。

圖片說明:

            譚兆斌(後右起)George Knasas、蘇寧、鄭家貴、鄧惠之、鄭春華,後左起呂嘉媚、余姍姍、徐凱俐,前排左起陳梓魁、鄭偉光、邱潔芳、譚妍香等「放眼昆士」製作團隊和法蘭克叔叔陳毓禮(後六)在節目結束後合影。(菊子攝)

            「放眼昆士」製作團隊在導播室中錄製節目。(菊子攝)

            陳毓禮上「放眼昆士」節目。(菊子攝)

            陳毓禮()接受鄧惠之訪問。(菊子攝)

星期三, 7月 18, 2012

劍橋中文學校為中國高中生辦美國人生規劃夏令營



劍橋中文學校首度舉辦的「美國人生規劃」夏令營,昨(十七)日開幕。22名來自北京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的高中生,將在美東二週,學習美國人生規劃,參訪、遊覽美加名勝。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董事,班特利(Bently)大學政治學教授鄭世平昨日在開幕式中語重心長指出,古語云,「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夏令營學生們不遠千里,從中國北京來美國波士頓,已踏出行萬里路,認識美國的第一步。
鄭世平認為,「美國」這本書必讀,但難懂。他自己來美27年,只因自己是中國人,竟仍偶爾萌生「寄人籬下」之感,渾忘美國是全世界人的國家,如果讀懂「美國」這本書,將有如讀懂三分之一個世界,對中國和對世界的發展都有好處。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董事長紀虎民、副董事長兼劍橋中文學校校長陶凱,昨日和該校副校長李正玲,教務長湯曉,以及工作人員張樸、助理曾劍川等人,在該中心位於麻州華森(Waltham)市會址舉行夏令營開幕式,歡迎夏令營學生們。
陶凱在致詞時表示,希望夏令營幫助學生們翻開讀懂美國這本書的第一頁。她強調,這夏令營旨在誘導學生學習規劃人生,認識真正的美國,特地在一般遊學的參觀旅遊景點之外,安排了中美兩地高中生的交流、互動,讓中國學生更深入瞭解美國的教育、社會是怎麼回事。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董事長紀虎民表示,該校多年前就有心舉辦這樣的夏令營,但住宿、師資、簽證等環節的配合,狀況不少。去年差點辦成,沒想到大使館簽證面談,排期竟在八月底,暑假都要過完了,終於還是沒辦成。今年他們在夏令營訪問團已經上機後,才終能興奮宣佈,該校推出首屆中國高中生訪美夏令營。
            紀虎民相信,這是大波士頓地區第一個由中文學校、非牟利社團出面,為來自中國大陸高中學生舉辦的夏令營
            北京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這22名學生在該校國際部主任周曉紅,物理老師朱曉安帶隊下,七月16日晚抵達波士頓後,住入班特利大學的學生宿舍,昨日在開幕式中,送給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十支吹奏樂器葫蘆絲,做為見面禮。劍橋中文學校也送給北京學生們每人一件該校T恤。
            周曉紅表示,該校有2000多名師生。這次的「美國領導力培訓夏令營」,共有22名學生,旨在讓學生們學習並親身參與美國的社區服務,學會人生規劃,啟發理想及遠見,更腳踏實地的做人。
            劍橋中文學校這夏令營安排的活動,講座方面包括與美國優秀中學生交流如何規劃自我發展、介紹美國非盈利組織及美國學校對學生參與社會義務服務工作的要求、如何寫好優秀的入學論文、關鍵內容和詞匯、如何通過面試,與美國優秀大學生交流如何在大學中進一步確定實施自我發展的規劃等。
參觀活動則包括參觀州政府、議會廳、美國最古老的波士頓公園、波士頓第一大教堂、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兒童博物館、自由徑(Freedom Trail)、美國憲法號、哈佛大學碧波地(Peabody)博物館、玻璃花博物館、甘迺迪圖書館、五月花號帆船,打響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的老北橋,以及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衛斯理學院等名校。離開波士頓,返回中國前,該團還將遊覽尼加拉瓜大瀑布、西點軍校、遊紐約看帝國大廈、時代廣場,遊華府特區,參觀白宮,國會大廈等。
 
圖片說明:

北京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國際部主任周曉紅(右二),物理老師朱曉安(左一)送書給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董事長紀虎民(右一)、董事鄭世平(左二)(菊子攝)

            海淀進修實驗學校美國領導力培訓夏令營老師、學生們和劍橋中國文化中心領導層合影。(菊子攝)
CC071712A-3
            海淀進修實驗學校學生贈送葫蘆絲樂器給劍橋中文學校。(菊子攝)
CC071712A-4
            劍橋中文學校校長陶凱解釋該校T恤上的字樣含意。(菊子攝)

劍橋夏令營 中美華裔高中生交流兩國教育


美國重創意,想學得自己努力,有心求好的學生,一樣不輕鬆。
            劍橋中文學校即將升讀哈佛大學的學生曾劍川、何佳璐,以及九年級十五歲,就讀私立St. Marks學校的屈博舟,昨(十七)日在劍橋中文學校的麻州華森市校址,和北京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來美參加夏令營學生們,坦誠交流,中文不夠用時,以英文搭救。
            來自北京海淀的高中生們,十分主動,發問踴躍。他們問美國和中國,或者其他國家的中學學制有什麼不一樣,美國學生日常時間怎麼安排,社區服務為什麼對美國的中學生很重要,美國的私立學校是否管得比公立學校嚴等等。
            北京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國際主任周曉紅也幫忙問,指北京的高中,高一、高二有必修課,選修課與實習課,高三就開始選志願,規劃未來方向。美國的高中學生怎麼做。
            曾劍川指出,在美國想要有好成績,一定得努力。例如大學先修課的AP課等,更是有機會就要學。美國還重創意,做功課時,拿到一個題目,得自己發揮,才能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報告。他自己在校時特別喜歡數學,由於美國中學無固定教室,視所選課別而定,他因此有機會和代表美國參加奧林匹克數學賽得冠軍的人同班上課,很受啟發。
            曾劍川也指出,在美國,不須要很早定志向,大一也不分科。他自己就還沒想好將來要做什麼。
            何佳璐透露,美國的九、十年級有很多課,想要拿好成績並不容易。她們經常熬夜做功課,還在網路上看到很多其他同學一樣在努力用功,還沒睡。她強調就如曾劍川所說的,在美國的情況是,如果自己想要得到什麼,就得努力去爭取、追求。到了十二年級就自由很多,可以隨自己的喜好選課。
            劍橋中文學校校長陶凱補充指出,美國沒有中國的聯考制度,高中生都是在十到十一年級時,陸續趁著週六參加SAT考試,再以這些成績,加上在校的平均成績(GPA)來填交申請入讀大學材料。一般在十二年級時,早在十一月,遲至四月,就已經知道申請結果了。
            至於從事社區義務服務的重要性,陶凱也代答了這些服務記錄代表著學生對社會是否有任何貢獻,很多大學在審核學生的入學申請時,很重視這一記錄。
            九年級的屈博舟,昨日有父母陪同到場。他主要以英語為表達語言,指美國學制的成績分配是,課業60%,領導力及義務服務40%。他以改變學校小吃店營運規定等,學生們都愛聽的政見參選,當選為學校董事會委員會(School Board Committee,簡稱SBC)的九年級代表。他也應周曉紅老師,以及北京同學的要求,試著發表競選籃球隊隊長演說,稱自己是九年級的林書豪、姚明。
            陶凱透露,屈博舟還曾經在六、七年級時,給奧巴馬總統寫過信,呼籲以祈禱平息戰爭,獲得來自白宮總統辦公室的回信。屈博舟小時候還抱著有他身高一半多高的姚明球鞋,和姚明握手,在波士頓環球報上,留下身影。

圖片說明:

            北京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的學生們,雖然才到波士頓沒多久,已和屈博舟(前右二)、何佳璐(前右三)、曾劍川(前左三)宛如老朋友。(菊子攝)

波城華埠將添兩家壽司店 Stuart街將蓋30層高大樓

 鄭任慈()、盧小宇()爭取華埠社區議會支持排照申請。(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華埠/南灣社區議會(CNC)十六日晚在月會中通過支持Enso壽司店申請牌照,預告八月七日下午三點半在大同村廣場公園舉辦「全國打擊犯罪夜(National Night Out)」。
            華埠社區議會十六日晚的會議,只有兩項議程。
其中將斥資一億二千五百萬元,蓋404個單位,198個停車位,高約30層樓的史都華街45號發展案,已於日前獲波士頓重建局批准。發展商AvalonBay Communities並未派員出席,只由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鋆代報告了該發展案將於近期動工的近況。
 鄭任慈()、盧小宇()爭取華埠社區議會支持排照申請。(周菊子攝)
            另一項議程是31歲的鄭任慈和28歲的盧小宇,籌備於今年十月在尼倫(Kneeland)75號開張新式壽司店,刻正申請營業牌照,籲請華埠社區議會支持。
            鄭任慈表示,她愛吃壽司,當年讀書時,經常出現想吃但口袋不配合的情況,希望新店開張後,藉著每份1.75元到5.5元的價格,學生們也能好好享受。
  華埠社區議會議員們圍桌討論。(周菊子攝)
            鄭任慈也以圖片展示了該店的經營,壽司製作及保鮮方式。她表示,該店將是波士頓第一家用迴轉帶,在顧客面前展示各種壽司的餐廳。為保證新鮮,會丟棄一小時後還未售出的壽司。店裏將有108個座位,聘用三名壽司師傅。
            議會中的其他報告事項包括波士頓龍鳳酒樓的樓下一樓店面,即將於八月八日為新店「燒酒」舉行開幕式,試營二週後,再於八月廿三日正式營業。華埠中秋節聯歡會訂八月十二日舉行,今年的時間將從早上十一點至下午六點,較往年延長一小時,以容許商家充份利用夏季較長的白晝時間。
            陳灼鋆另在會中報告,今年八月,華埠治安委員會休會,但八月七日下午三點半至四點半,在大同村廣場公園舉辦「全國打擊犯罪夜(National Night Out)」。下一次的華埠社區議會訂八月廿日晚六點在紐英崙中華公所舉行。
            華埠社區議會共有廿一名議員,十六日晚有十六人出席,包括陳灼鋆、雷國輝、余麗媖、陳文浩、梅伍銀寬、梅麗梨、梅佩凡、李洪文、何遠光、周樹昂、梅沛傑、李有香、白堅禮、伍芙蓉、李麗嫦、梁永基等人。

星期二, 7月 17, 2012

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8月31日截止報名


僑務委員會和教育部合作,將舉辦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以培養海外青年獲得實用知識與生產技能,發展農、工、商、家政事業,促進當地繁榮。即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報名。
      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所有科目課程,依照職業分類,以適應各該行業之實際需要為主,學科與實習並重,由僑委會和教育部一起遴選設備完善之學校辦理。
      在海外出生且已取得僑居地公民權或永久居留權,或自臺出境所持中華民國護照已加簽「僑居身分」者,高二肄業以上學歷(含英制中學五年級肄業),年齡40 歲以下(1972 7 1 日以後出生)之華僑及華裔男女青年均可報名,女性申請人如曾育有子女者,檢附相關證明文件,每一胎得延長年齡2歲,惟最高不得超過45歲。
      申請日期為2012715831日止。有興趣申請者可洽波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電話: 617-965-8801,傳真 : 617-965-8815,地址: 90 Lincoln Street, Newton Highlands, MA 02461

陳毓禮慶八十大壽與金婚 波市長與州市政要紛沓來


波城僑領陳毓禮十五日在龍鳳酒樓慶祝八十大壽,兼慶與其愛妻黃麗蓉的金婚五十週年。會上政要雲集、親朋滿座,還有表揚狀與讚頌詞紛至沓來,風光無比。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送上一份別出心裁禮物,藉著一張華埠公園椅模型,誌記陳毓禮、黃麗蓉夫婦不但彼此互敬互忠,還愛及華埠五十年。他也稱讚陳毓禮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如何才能令華埠社區更好。
            1932年七月廿三日出生的陳毓禮,父母早逝,與其兄陳毓琁被送回中國大陸,由大媽扶養,直至1948年時,才因中國政局動蕩,兩兄弟回波士頓定居。一幌七十多年後,陳毓琁與曾任麻州參議會議長的威廉鮑傑(William M. Bulger)熟稔,陳毓禮與波士頓已打破在位記錄的現任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是多年知交的這些政界關係,使兩兄弟先後成為有如波士頓華埠「地下」市長的這風雲歷史,迄今仍在繼續編寫中。
            十五日出席的政要,包括聯邦眾議員卡普阿諾(Mike Capuano)、麻州財政廳廳長葛羅斯曼(Steve Grossman),麻州參議會議員陳翟蘇妮、麻州眾議員黃子安、麥家威(Aaron Mitchlewitz),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莫菲(Steve Murphy),以及聯邦參議員競選人伍仁(Elizabeth Warren)的政策主任劉煒等人。
聯邦眾議員卡普阿諾(Mike Capuano)稱想要在華埠做任何事的人,都會先去見陳毓禮,而他的親身經歷是,只要是為社區好的事,他都肯做,最特別的是,陳毓禮從來沒有為了自己個人的事來找他。
            麻州財政廳廳長葛羅斯曼(Steve Grossman)也說,認識陳毓禮不下37年,深知陳毓禮講究誠信,把公職服務看得很嚴肅,連他父親都曾忠告他,競選公職想要在華埠拉票,就得找陳毓禮。
            陳毓禮的兒子陳孟君,為慶祝父親八十大壽,父親與母親金婚五十週年,特地製作了一輯視頻,當晚在會場放映給四百多名來賓看,彷如帶座中眾人走入時光隧道,一起回顧他父母成長、相遇,攜手踏入禮堂,在華埠開設出售禮品的麗禮公司等的人生旅程。
            陳毓禮的孫子陳世仁,這天也首度在華埠大眾面前,站上講台,發表感言,為爺爺祝壽。
            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家驊、陳滋源,議長陳文浩等人與陳家至親攜手編印的「毓禮麗蓉伉儷金婚暨八秩誌慶」小冊,也中英並備的介紹了他倆的人生旅程。
            根據這本中英文內容並不完全一致的小冊描述,陳毓禮有一兄四姊。回到波士頓後,他進了洛士百利的任務教堂高中(Mission Church High),打過許多零工來維生。他和黃麗蓉第一次見面,是在陳毓禮參軍的歡送會上,其後在乞臣街上雜貨鋪再遇,愛情長跑九年,才於1962年七月十五日在聖占士(St. James)教堂結婚,並進了黃麗蓉父親所開的新新雜貨店工作。
            黃麗蓉1933年在中國廣州出生。她父親十八歲就已來美,在洗衣鋪工作。礙於排華法案,返鄉娶妻生子。1949年黃麗蓉全家移民來美時,因護照出錯,她一人被迫滯留香港,1953年再入境時,還在舊金山遭羈押三個月。到波士頓後,她進了天主教學校學英文,再進波士頓女子職校,學衣服設計及縫紉。
            到賀親友、嘉賓中,有不少人獻詩、贈詞。陳家驊在紀念冊中送上「行不茍且、見義勇為、崢嶸突屹(山字邊換成石字),嫉惡如讎,仰,無愧於天;克勤克儉、樂善好施、扶老持幼、責己寬群,俯,不怍於人」。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兩名主席還委託陳日華寫了首詩,代表宗親會向陳毓禮祝壽,「鶼鲽情深五十年,夫妻創業手相牽,熱心公益眾人讚,濟世善行策馬先;亷潔清官堪典範,秉公執法美名傳,迎來八秩金婚日,歲歲今朝不老天。」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英毅也透過經文處副處長鍾麗文、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送上一幅「南山嵩壽、華堂偕老」的賀聯。
            金婚主角之一黃麗蓉因身體不適,當晚在兒子陳孟君祝酒後,先行退席。由壽星公陳毓禮與兒子陳孟君、孫子陳世仁等一家三代,一起切樂嚐軒特別製作的五層高架大蛋糕和壽桃,把慶祝會帶到最高潮。
            陳毓禮慶生這天,還不忘藉機會為廣教學校籌款,事前通告親友,賀儀可以支票捐給陳毓禮、黃麗蓉伉儷廣教學校教育基金。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送給陳毓禮一張華埠公園椅。(菊子攝)

            陳世仁(右起)、陳孟君向爺爺、父親陳毓禮(左一)祝壽,也賀兩人金婚五十年。(菊子攝)

            陳孟君(右起)向父母,陳毓禮、黃麗蓉祝酒,賀金婚。(菊子攝)

            陳毓禮(左一)和他悉心栽培的華埠下一代,右起吳弭、吳弭男友、陳綽敏,陳穎玉、陳偉民、翁耀漢及其妻,梁素英、曾雪清。(菊子攝)

            陳毓禮()接受麥家威(右起)、陳翟蘇妮、黃子安等麻州參眾議員的祝賀。(菊子攝)

            樂嚐軒為陳毓禮做的五層大蛋糕。(菊子攝)

            會場中放映陳毓琁、陳毓禮兩兄弟的照片。(菊子攝)

伍氏宗親遊紐約 探宗親 訪名勝


伍胥山公所主席伍煥華、伍侃滋日前精心策劃紐約一日遊,率領五十三名宗親參觀莊嚴寺、西點軍校,還拜會紐約伍胥山公所。出席宗親心滿意足,個個稱讚。
            伍煥華主席表示,宗親們一大早七點,就啟程向三十年前建造,以幽、靜、美著稱的莊嚴寺出發。車行數小時,抵達目的地後,眾人抬眼就見一座雄偉高大,有群山環繞的殿堂。
一眾伍氏宗親穿越兩旁都是佛像的大道,登上階梯頂端,來到寺廟大殿門前時,宗親中的伍樹俊立刻指出,莊嚴寺顯然是以風水學中的「廿四山收山出煞」型制原理來佈局設計,氣場特別前,對前往朝拜參觀的人有益。
伍氏宗親們在大殿前點燃香燭,表達誠心後,還每個人都脫了鞋,進入大殿,踏在一塵不染的閃亮地板上,走近大殿正中牆前的36呎高,盤坐在蓮花台上,面貌慈祥莊嚴的巨大觀音佛像,參拜、拍照留念。
走出莊嚴寺大殿後,伍氏宗親們繞寺走了一圈,有著仰望廟後,綠樹環抱成蔭,俯視前方,路幽徑直的感覺,稱這是「門前寧靜無遮蔽,宅後偏宜綠樹濃,繁茂四時形不露」的風水格局。
西點軍校這站,由於抵達時已是中午,他們只看了些軍人的生活照片,陸軍的模型,以及過去士兵們隨身攜帶的一些簡單裝備,還參觀了學生上軍事課情況。
伍煥華主席本人是第一次到西點軍校,看到各年代的輕型武器裝備。尤其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到現代的各種五花八門步兵武器,興趣盎然。
下午二點多,他們抵達紐約伍胥山公所。該公所的外交伍國良、主席伍灼騰、伍文達,世界伍氏宗親會監事伍錦富、全美伍胥山公所總長伍銳賢、公所顧問伍俊生等多人,都來迎迓。波士頓伍氏宗親照慣例,和紐約伍氏宗親一起上香、祭祖、獻香油給地主宗親會後,再與紐約宗親們共享午餐,閒話家常,歡聚到下午五點四十五分,才搭車踏上歸途。
伍煥華表示,波士頓伍氏宗親已一連三年組團往訪紐約宗親,加深了兩地宗親會的情誼,明年計劃辦時間更長、內容更豐富的旅遊活動。

圖片說明:

            波士頓伍氏宗親攝於莊嚴寺前。(圖由伍胥山公所提供)

            世界伍氏宗親總會監事長伍錦富(前左一)、波士頓伍氏公所主席伍煥華(前左三)、全美伍胥山公所組長伍銳賢、全美元老伍伯祥、紐約伍灼勝主席等人一起上香、祭祖。(圖由伍胥山公所提供)

星期一, 7月 16, 2012

里維爾沙雕節 作品具科幻味


美國的第一個公共海灘,建於1896年的里維爾海灘,昨(十五)日為第九屆里維爾海灘全國沙雕節(2012 Revere Beach National Sand Sculpting Festival)畫下句點。來自加拿大蒙特婁的Jonathan Bouchard以「蜜蜂,還是不是(Bee or not to be)」獲得第一名。
包括遠從墨西哥阿卡普爾科(Acapulco ),葡萄牙,以及加拿大來的沙雕家在內,共有約14人參加沙雕賽,各顯才藝,競爭頭獎5000元,共約15000元獎金。其中Deb CoutoulleMatthew Martelli兩人,是來自麻州里維爾的本地沙雕家。來自佛羅里達州寶藏島的Dan Doubleday,曾經贏過兩次世界冠軍。
這些沙雕家在參賽時,每人獲發十噸沙,一個18x18呎的指定展示地點,限制在24小時總長時間內,完成作品。
來自加拿大蒙特婁的Stephane Robert以「只是皮和骨(Just Skin and Bone)」的作品,贏得民眾選擇獎(People’s Choice Award)。華盛頓州的Sue McGrew以「每個人都有黑暗的一面(Everyone has a Dark Side)」獲第二名。
來自Groveland Justin Gordon ,以「頭,我贏了」為作品名,在三天之內,花了30小時,雕出五個栩栩如生的巨型男人頭像。許多觀眾忍不住邊看邊猜,那些沙雕頭像是那個名人。當Justin Gordon回答,什麼人都不是時,圍觀群眾還不肯相信,繼續猜,是牛仔、是義大利廚師。甚至還有人猜是雷根總統、布殊總統。
      Justin Gordon到里維爾參加過兩次沙雕賽。他在34年雕沙生涯中,只贏過一次比賽。評審之一稱他的作品為「是或不是(Bee or Not to Be)」。
許多沙雕家說,里維爾沙雕節是他們最喜歡的比賽之一,因為他們有機會從原創性、難度、雕刻品質、藝術感及驚豔感等角度,評審其他參賽者的作品。
來自羅德島州的Steve Topazio,今年雕了個看起來像皇后的頭像。十年前他參加業餘沙雕賽時,在新罕布夏州的Hampton海灘遇見Justin Gordon,要求做他的學生。
來自加拿大蒙特婁的Jonathan Bouchard在里維爾沙雕節中,已連續衛冕三年。今年也奪得冠軍。但今年觀眾們認為Justin Gordon的沙雕,展現更多細節。
里維爾是個長約三哩的沙灘,在19061975年間,裏面還有個遊樂場(Amusement Park)。在1920年代的高峰期,十萬人擠到這海灘來游泳、逛遊樂場,是很平常的事。


圖片說明:
      Jonathan Bouchard以「蜜蜂,還是不是(Bee or not to be)」獲得第一名。(菊子攝)
      華盛頓州的Sue McGrew以「每個人都有黑暗的一面(Everyone has a Dark Side)」獲第二名。(菊子攝)
      華盛頓州的Sue McGrew以「每個人都有黑暗的一面(Everyone has a Dark Side)」作品,背面是美女、天使,正面是骷髏。(菊子攝)
      魚骨包魚獲民眾選擇獎。(菊子攝)
      麻州的Matthew Martelli的作品Leto III Dune(菊子攝)
      羅德島州Steve Topazio的作品國后。(菊子攝)
      沙雕節為紀念今年是芬衛球場紅襪隊一百週年製作的大沙雕。(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