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6月 02, 2012

林遊嵐介紹麻州中文教學慨況與資源


新英格蘭中文教師網會議(The New England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Network Conference)日前在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舉行第21屆年會。
            會議由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的中國項目中心主任胡萬里當天主持,波市公校世界語主任林遊嵐、麻大波士頓分校孔子學院孫百鳳、衛斯理中學中文老師周明(譯音,Min Zhou)、大學理事會中文進階課程讀者(AP Chinese reader for the College Board)陳慶樑(譯音,Qingliang Chen)、波士頓大學現代語言及比較文學校授黃偉嘉(Weijia Huang)分別分享經驗,談論如何有效的教中文等。
            波士頓公校世界語主任暨全美中小學中文教師協會行政主任林遊嵐博士,當天以「專業發展機會及資源」為主題,和逾百名出席者,分享了全美在中文語言教學方面的最新動態。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孔子學院孫百鳳,先介紹該院新到任,來自人民大學的劉成運,再細述孔子學院經辦的活動,包括中學、大學的演講比賽,在中國的夏令營、有關中國的電子課,校長領導力週末課程,中文教師觀摩活動等。麻大孔子學院還將在今年八月舉辦兩場會議。
            林遊嵐在會中指出,由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和亞洲協會(Asia Society)合辦的第五屆全美中文會議,早前已在華府舉行,旨在鼓勵中文語言教育界的對話,重點放在提高效率及可持續性上。
            亞洲協會辦有許多項目,為中文語言教師提供援助。中文語言計劃(Chinese Language Initiative),有全美28州的100所大學,和中國大學配對合作,組成孔子教室網;;有針對低年級學中文者的出版物─沉浸式普通話資源及最佳做法手冊,可參考的資源有在美國學校學中文網站www.asiasociety.org/Chinese
            林遊嵐透露,以沉浸式中文教學來說,猷他州已有17所這樣的學校,麻州卻迄今還只有一所而已,仍待迎頭趕上。
            由漢辦和大學理事會合辦的2012中文橋代表團,迄今已送了3000名美國教師及行政人員參訪中國。今年訂11715日在北京及另一區域城市舉行,內容包括參訪學校及大學,文化活動,教育性工作坊等。六月十五日截止報名。申請可上網www.collegeboard.org/Chinesebridge
            奧巴馬總統提出的十萬強計劃(100,000 Strong Initiative),希望在2014年之前,送十萬名美國學生到中國學習,以促進多元化,培養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瞭解與認識。目前正由福特基金會拿出來的一百萬元,協助更多美國學生到中國就讀。
            林遊嵐提醒主流學校的中文老師們,在21世紀的世界語言技能圖中,各州都訂有其共同核心標準。麻州的中小學教育局就訂有五循環的教育評估法,今年九月起將在「跑到最頂端(Race to the Top)」學區內實施,2013年時,適用於所有學區。
            其他活動及資源包括,CLASS和麻州大學、漢辦合作,分別在東西岸舉辦全國性的中文演講比賽。CLASS辦理的專業發展研習,包括五月廿七日舉行的網路座談會,以及星語項目,專業組織網絡、CLASS@Edmodo,還有www.classk12.org等。

圖片說明:

            21屆新英格蘭中文教師網會議會場。(菊子攝)

            林遊嵐在會中向老師們介紹可用的輔助教學資源。(菊子攝)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的中國項目中心主任胡萬里()和波市公校世界語主任林遊嵐()在會中聆聽其他講者發言。(菊子攝)

            麻大波士頓分校孔子學院孫百鳳()介紹新到任的劉成運()(菊子攝)

            來自人民大學的劉成運,加入麻大孔子學院行列。(菊子攝)

            會場提問。(菊子攝)

星期五, 6月 01, 2012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公演掌聲如雷


表演結束時,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演出團員和贊助商柯乃楠夫婦(後左一、二),以及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
黃正杰等人合影。
(周菊子攝)
扇舞也編入了男舞者,展現剛柔並濟的味道。(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報導)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日前在波士頓南端區波士頓藝術中心內的Virginia Wimberly劇院以「與龍共舞」為主題,舉行年度公演。兩場演出全都爆滿,觀眾大讚節目豐富,演出精彩,水準專業。
龍舟競渡舞前半部,全由男學員擔綱。(周菊子攝)
            今年已邁入成立第十二年的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是張昆、黃美晴夫婦當年為找些全家都能參與的活動,而衍生、創辦出來的民間團體。十二年下來,由於所有家長都竭力配合,一起追求好還要更好,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也打響了名聲,不但男團員人數多,備受其他舞蹈團豔羨,還曾獲頒白宮義工獎,今年一月還應邀出國,到美屬維京群島(Virgin Islands)表演。
      日前的這場「與龍共舞」,由曾隸屬陳乃霓舞團,現加入Carolyn Doriman舞團的專業舞者沈健輝,以及本地大學舞蹈系畢業的張維樓等人編舞,現年21歲,從五年級起就是工作坊團員的張捷擔任司儀,演出了「龍舟競渡」、「劍舞雲袖」、「廟會戲燈」、「草原歡歌」、「與龍共舞」、「祥獅獻瑞」、「活鈴活現」、「清風花韻」、「龍馳九宵」、「歡慶花鼓」等十多支舞蹈。
迎春舞,由女舞展展現嬌美之態。(周菊子攝)
      其中許多舞目,都以「人海戰術」,製造出震動人心的效果。廿、三十名舞者,穿著一件件不同款式設計,顏色炫麗的舞服,配合著彩絹、紙傘、大旗、花鼓等工具,或嬌柔,或陽剛的展現各種風姿,讓台下觀眾看得目不暇給,頻頻鼓掌。
      扯鈴表演時,觀眾們更是投入,時而驚呼,時而忍不住叫好。
具民族舞特色的服裝,令人眼前一亮。(周菊子攝)

      團長張昆透露,今年的舞目,在黃美晴要求,編舞老師展現才藝下,其實不只是純舞蹈,還含有故事情節,觀眾欣賞到的內容十分豐富。為了在讓舞者服裝合身,在台上展現更佳效果,黃美晴還親自操剪持針,為舞者們修改舞服。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今年公演的下午場,還出現到場觀眾太多,在劇院工作人員嚴守場地消防規定下,不少遲到者不得其門而入的局面。工作坊的學員家長們,包括蔡杰、陳盈靜、胡文玲、李政欣等人,紛紛出動協調。
龍舟競渡加傘舞。(周菊子攝)
            下午出席的嘉賓,包括贊助商衛斯理豐田汽車代理商柯乃楠夫婦,荷花苑集團的鄭阿桃、陳永昌,以及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新聞組組長賴水池、文化組組長黃薳玉、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黃正杰等人。
            查詢該團詳情可洽團長張昆 (781) 608-3971kunchang@aol.com,或上網www.folkartboston.org
 


         
            
         

黃素芬慶祝亞裔傳統月 Elizabeth Warren 到會


麻州唯一的亞裔市長,費奇堡市市長黃素芬(Lisa Wong)五月三十日回到她父親在劍橋市的餐館「五月花(Royal East」,和她的支持者一起慶祝亞裔傳統月。
            刻正競選代表麻州聯邦參議員的伍仁(Elizabeth Warren),今年甫當選連任的劍橋市市議員張禮能,麻州亞美局委員陳春發等人,都特地出席同賀。
            伍仁今年三月底,才借用黃素芬在費奇堡市的競選辦公室,為爭取當地選民的選票培訓義工。她這天在致詞中,感謝黃素芬給她的草根競選建議,聲稱競選的確沒有「一以代之(one size for all)」這回事,強調政府應該反映其所代表的人民。伍仁還笑言她現在懂得雙重約會(double dating)、三重約會有什麼新意義,藉此為她得趕到其他地方去,須匆匆離場解圍。
            張禮能稱許黃素芬不但是麻州首名亞裔女市長,也是名能幹的市長,上任後把費奇堡市的儲備金,從十萬元增至三百萬元,使該市的債券評級連升兩級,還彌平了預算赤字,做出來的成績比許多市鎮付六位數高薪給市經理來做的還要好。他很為自己有黃素芬這樣一個朋友而感到驕傲。
            根據坊間的其他報導,黃素芬的成就還包括上任後整頓市府,把22個部門合併成為10個,降低了費奇堡市的犯罪率,吸引來不少私營企業投資,闢出1700畝地做永久保留地,還沿著Nashua河建樓宇公園及步道,改善了旅遊景觀,還獲邀主持全州性的門戶城市計劃。
            根據麻州民主黨的記錄,在麻州民主黨將派往參加民主黨全國大會的81名黨代表中,黃素芬和沙朗(Sharon)的廖信成(Sam Liao)是僅有的兩名華裔黨代表。
            甫於今年初第三度宣誓就任費奇堡市長的黃素芬,稱許張禮能在競選時,能發掘、觸動許多新選民出來投票,上任後又能夠很快適應新事務,總是不斷找改善市政的新構想,接著恭喜張禮能上週從哈佛大學畢業,本週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再笑說張禮能剛取得雙博士學位,顯然成就超越一般人,能做到前述各項,自然也不令人意外。
            黃素芬談回自己時表示,得感謝父母黃健波與郭碧儀。如果不是父母以身做則,她不會有今天。她透露,直到今天,她父母還在每天都很勤奮的工作,自己擔任公職後,也忙碌非常,平日三人難得同聚,這天倒給了她們機會。至於政府,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當晚出席的部份人士,還包括塔醫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亞裔乳癌計劃專員黃千姬、華埠社區聯盟顧問梅雪嫻、任職麻州政府的黃煜雲,美中生物醫藥協會前會長陳志宏等人。
 
圖片說明:

            郭碧儀(左起)、黃素芬、黃健波一家三人和嘉賓聯邦參議員候選人伍仁(Elizabeth Warren)、劍橋市議員張禮能等人一起出席黃素芬的亞美傳統月慶祝會。(菊子攝)
        
            塔醫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出席活動,興奮的與兩名從政、參政女強人黃素芬()、伍仁(Elizabeth Warren)合影。(菊子攝)

星期四, 5月 31, 2012

波士頓龍舟賽訂六月十日舉行

乳癌倖存者隊日前在查理士河中練習。(本報檔案照片,周菊子攝)
波士頓年一度的香港龍舟賽將於六月十日()中午十二點至下午五點,在麻州劍橋市甘迺迪(JFK)街和西方(Western)街之間的查理斯河舉行。
波士頓龍舟節組委會表示,今年有大波士頓地區、紐約、德州、佛爾芒州、加州以及加拿大等地,約四十個龍舟隊參賽,將分公開組、混合組、企業組及女子組等四組進行,另有乳癌存者專賽。
乳癌倖存者隊日前在查理士河中練習。(本報檔案照片,周菊子攝)
預定十日清早開始比賽,中午十二點,有贊助商、主辦方及特邀嘉賓等,在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和大波士頓文協的中國鼓和腰鼓舞助陣中,為龍舟點睛。
中午起開始的文化表演活動,將有歷年年在端午節龍舟賽中備受觀眾歡迎的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和大波士頓文協的舞蹈和中國鼓表演,華林派舞龍日式大鼓打擊表演,以及波士頓二胡演奏團的青少年表演中國民樂牛頓中文學校的文藝項目等。菲律賓民間舞蹈,以及去年次出現在龍舟節舞台上的韓國傳統舞蹈,將再次在表演活動中與觀眾見面。會場還將有大波士頓文協的傳統手工製作示範,衆多亞洲美食的攤位擺賣。
本年度龍舟賽及節慶活動由波士頓龍舟節組委會主辦,贊助公司和單位包括香港經濟貿易辦公室、道富銀行、哈佛朝聖者醫療(Harvard Pilgrim Health Care)公司及華美銀行。
      主辦單位表示,端午節賽龍舟,現在已是全世界的一項熱門運動與節慶活動。北美地區的第一個龍舟賽,就源起於波士頓,迄今已三十多年。今年正值龍年,又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15週年紀念,可謂雙喜臨門,定為今年的波士頓龍舟節增光添彩。
      查詢可上網www.bostondragonboat.org,或洽國粵英語專線(617) 259-0286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師生獲美東協會表揚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上週末組成五校數百名師生的龐大代表團,前往紐約參加第39屆美東中文學校協會年會,共有不下85名師生及行政人員獲頒優良、榮譽、資深獎。勒星頓中文學校獲選為代表美東地區參加今年「全美中華文化常識比賽」的隊伍之一。
今年的第39屆美東中文學校協會年會在紐約州皇冠廣場酒店及休憩地(Crown Plaza Hotels & Resorts)舉行,共有四十多所學校參加。麻州新英格蘭區共有文誠中國文化學校、勒星頓中文學 校、麻州中部中文學校、牛頓中文學校及安城中文學校等五所學校的數百名師生參加。
勒星頓中文學校有簡妙圭、楊怡卿、蔣德欣等三人獲優良教師獎;高嘉玲、周艾狄、李坤刪、曹必蕙獲十年資深教師獎,許淑芬獲15年資深行政人員獎,王月娥、龍宇、張維鈞、簡妙圭、李政欣、莊紀華、廖淑貞、謝發琳、黃獻堂、金兆珉、葉婷婷、林秀娟、李淑玲、陳勝溫、彭崇慈、楊澤松、馮文鸞、江佩蓉、王世輝、林麗珠等人獲頒5年資深行政人員獎。譚頂翰獲優秀學生獎,陳弘瀚、林庭麗、莊雅茹、柯文強獲榮譽學生獎。
安城中文學校有鍾明容獲優良教師獎,年資依序為2520的黃美珠、鍾淑娟獲資深教師獎,年資5年的羅梅華獲資深行政人於員獎。
中華語文學校有鄭專如、鄭劍珍獲優良教師獎,年資各5年的黃士真、賴素貴獲資深教師獎,朱珮芸獲優秀學生獎。
文誠中文學校有李劍文、呂輝獲優良教師獎,年資各5年的李劍文、呂輝、陳妙齡獲資深教師獎,張海靜、王韵獲資深行政人員獎。
牛頓中文學校有鞠蓓、韓黎娟、鄭凌獲優良教師獎,姚潔瑩、周琼林、朱偉憶、任基安等人獲15年資深教師獎,獲510年資深教師獎的有林曉燕、朱福蓉、李屏、呂明、汪慶、韓黎娟、曾力、田毅、蔚健、董蘇、梁楠、劉茹、杜瑋等。
麻州中部中文學校有洪敏慧、吳怡珍獲優良教師獎,劉一慶、王榮玲、王玉珍、金嘉琪等人獲5年資深行政人員獎,吳宇瑄獲優秀學生獎。
在學藝競賽項目部份,麻州地區獲獎名單包括,演講比賽中年級組(9-11),慈濟人文學校李昶毅獲第二名,得獎金150元,獎狀一紙。文化常識比賽,勒星頓中文學校獲第二名,得獎金200元,團體獎盃一座。還有個人獎盃、獎狀。該隊領隊為黃蔚軒,學生包括學生譚鼎翰、陳叡、黃雅葶、黃語嫣、林庭麗、楊允均。多媒體專題演講比賽中年級組,勒星頓中文學校得第二名,獲頒獎金80元、團體獎盃一座及個人獎狀一紙。指導老師為王菽筠,學生有譚宇廷、馮中郁。多媒體專題演講比賽高年級組,勒星頓中文學校得第二名,獲頒獎金80元、團體獎盃一座及個人獎狀一紙。指導老師為王菽筠,學生有江彥龍 、李佳玲。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王月娥表示,美東年會是所有中文學校的老師、校務人員、學者、家長及學生齊聚 一堂,互相觀摩、切磋與學習的好機會。美東中文學校協會會長謝文玲事後特地發出感謝函,感謝所有老師、家長的同心協力,傳揚中華文化。
明年的美東年會,將在華盛頓DC舉行。
  
圖片說明:

            出席美東中文學校協會第39屆年會的部份得獎學生合影。文化常識比賽第二名的譚鼎翰(右一)、陳叡(左後方站著) ,多媒體演獎比賽譚宇廷(中間坐著)、馮中郁(女生左邊) ,高年級組江彥龍(右二) 、李佳玲(女生右邊)(圖由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王月娥提供)

多媒體和文化常識比賽部份得獎學生及家長。(右後一拿校旗的是勒星頓中校副校長陳式儀,也是學生陳叡的爸爸。左後一為李政欣。(圖由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王月娥提供)

有色婦女組聯盟鼓勵參政


一個新近成立,要推動社會改變,鼓勵婦女參政的聯盟組織─婦女的改變管道(Women’s Pipeline for Change),昨(五月三十)日在費爾蒙柯普利廣場酒店舉辦「促進有色婦女領導力之路」會議,介紹他們設計的「有色婦女領導力發展管道」,分享五名調研者的研究報告。
婦女的改變管道(Women’s Pipeline for Change)這聯盟組織,始自包括雪兒(Cheryl Clyburn Crawford)、李素影、黃子瑜、駱理德、Priti Rao等一批熱心婦女在2008年內,聚會討論有色婦女參選公職時所面對的機會與挑戰。前後大約有100名婦女參加了「為民主、教育合作(Partnership for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LLC)」所主辦的各次討論。
「婦女的改變管道」其後募集籌募資金,為有色婦女領袖提供每人一萬元的參與行動研究獎學金(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Fellowship),在2011年四月時,從25名申請者中,選出了費奇堡市長黃素芬等五人,在麻州大學麥柯邁(McCormack)政策研究所的政治及公共政策婦界女中心(Center for Women in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輔助下,就各人所選課題,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調查。
昨日,「婦女的改變管道」舉辦「促進有色婦女領導力之路」會議,邀請政界知名婦女出席致詞,五名研究者做報告,還安排了分組討論。
「婦女的改變管道」在會議手冊中也指出,麻州議會共有議員200人,卻只有2%,亦即4人為有色婦女。麻州有史以來,總共只有65名有色婦女當選過任何層級公職。該聯盟的努力目標之一,就是要改變這一面貌。
經奧巴馬指派成為代表麻州地區的第一位拉丁裔美國檢察官Carmen Ortiz在致詞時表示,其實不只是政界,每一個不同職業、職位,都需要女性,各人不應讓別人對婦女、少數族裔所有的刻板印象,限制了自己的發展,要及早做好準備。她指出,昨日一早,她在參訪拉丁裔人口比率很高的羅倫斯市時,發現該市學童的退學率高達一半,可見該做的工作還有許多,未來是在出席眾人的手中,也在下一代的手中。
五名獲選的研究者中,在位第三任的費奇堡市長黃素芬探討「支持亞裔婦女在麻州參選公職的有效策略」這議題。她訪問了三名亞裔政界領袖,包括已在位十五年的牛頓市議員馬惠美,年前參選波士頓市議員了李素影,創辦「亞裔婦女政治計劃(Asian American Women’s Politic Initiative)」的黃子瑜,以及三名最近才從「亞裔婦女政治計劃」培訓班中畢業的年輕人。從訪談中,她發現,文化傳統及家庭在婦女是否決定參政上,影響很大。綜合訪談結果,她認為辦理支持及培訓亞裔婦女參政的項目,為亞裔婦女提供競選公職時的籌款技能培訓等,都很重要。
全國性婦女領導力培訓組織「白宮計劃(The White House Project)」的會長Tiffany Dufu,昨日應邀為該會議做午餐會主講人。其他獲邀講談者包括麻州參議員陳翟蘇妮(Sonia Chang Diaz)、薩福克郡治安官(Sheriff)Andrea Cabral等。
黃素芬之外的其他四名獲選研究者為,好利悠(Holyoke)市議員Gladys Lebrón-Martínez、羅倫斯市學校委員會前任委員Martina Cruz,曾參選波士頓市市議員的Sheneal Parker,麻州州長西部辦公室主任Elizabeth Cardona等人。



圖片說明:
      費奇堡市長黃素芬(右起),和參與籌組婦女的改變管道(Women’s Pipeline for Change)聯盟的李素影、黃子瑜。(菊子攝)

      麻州婦女政治黨團行政主任Priti Rao(右起)、黃子瑜、「為民主、教育合作(Partnership for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LLC)」項目經理Ileana Cintron等人都是婦女的改變管道(Women’s Pipeline for Change)聯盟理事。(菊子攝)

      五名研究者在會中發言。(菊子攝)

星期三, 5月 30, 2012

波市高中34畢業致詞生 15人為移民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和公校總監卡蘿強森(Carol Johnson),昨(廿九)日中午在波士頓海港酒店表揚34名波士頓公校高中畢業致詞生。其中有15人是在美國境外出生的移民,不下四、五人是家中第一個將升讀大學者。
這是波士頓市第14年舉行表揚畢業致詞生的慶祝會。各校畢業致詞生幾乎都是在校長、老師及家長陪同中出席,與一眾接受表揚者、到賀者,在窗外有海景的美麗酒店中享用午餐後,再從市長、公校總監、學校委員會主席Gregory G. Groover, Sr.牧師手中,領來銳跑(Reebok)贊助的揹包等禮物。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高興的宣稱,這是波士頓公校的又一個好年。波市公校學生的表現,在全國報告卡上,再度超越許多其他大城市,而且還第一次達到了全國郊區學校所立下的水準。今年波市修藝術課的學生,比去年多了五千人,波士頓市還在今年二月時,獲得華樂思(Wallace)基金會撥給四百萬元贈金。學生畢業率更達到前所未有的最高程度。
萬寧路還指出,波市新開了兩所從不曾有的區內特許學校(In-District Charter Schools),波士頓綠學校(Boston Green Academy),以及上學校(UP Academy)。波士頓市還把Clap小學改成了波市第一個創新學校,學生上學的日子更多,學年更長,老師更好、期望更高。波市已成倍增加了包容性教室(inclusive classrooms),今秋還會增加更多。萬寧路還說,一項獨立調查發現,自從卡蘿強森上任公校總監後,英語學習者(ELL)的退學率減少了一半以上。
卡蘿強森在稱許學生們克服困難,表現優異之餘,還報告波市公校今年有昆士高中、史紐頓高中等兩所學校慶祝有了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畢業生,波士頓國際高中將開辦全國榮譽協會(National Honor Society (NHS))。卡蘿強森也在會中感謝東北大學、西蒙斯學院等和波市公校合作,培訓學生。
今年的34名波士頓公校畢業致詞生中,有15人是在美國以外國家出生,包括阿爾巴尼亞(Albania)、多明尼加( Dominican Republic)、海地(Haiti)、摩洛哥(Morocco)、奈及利亞(Nigeria)及馬來西亞(Malaysia)、越南等。表揚會主持人指出,這的確反映了波士頓的國際化。他們將分別就讀哈佛大學、布朗大學、史密斯學院( Smith College)、波士頓大學、波士頓學院、麻州大學、聖十字(Holy Cross)學院等學校。其中也有人還未決定升讀那所大學。
亞裔畢業致詞生中,越南裔約有五、六人,華裔卻只有昆士高中的顏子文一人。
顏子文的父母,顏黃寶芳、顏子誠都來自香港,現住華信屋,早前在泰勒街上經營「甜心屋」餐廳。前兩年把店搬到了塞冷鎮(Salem)。顏黃寶芳透露,顏子文在七年級以前,功課一般,她們兩夫妻工作忙,能夠幫的忙不多,只能口頭勸導兒子努力,沒想到七年級以後,開了竅似的,功課越來越好,現在還當上畢業致詞生,全家人都為他感到驕傲。
昆士中學校長黃伯勳指出,昆士中學現在是全校從六年級到十二年級,都已包括在國際文憑課程中,所以顏子文不僅是從昆士高中畢業了,也獲得了國際文憑。
昨日代表所有畢業致詞生在表揚會中致詞的,是波士頓國際高中(Boston International High) 三年前來自多明尼加的Kisaira Cabrera。剛來美時,她只會說「是」、「否」、「謝謝」等簡單的生字。三年後,她卻不但學業成績優異,還當上畢業致詞生。她在致詞結束時高興的揚言,「讓我們展現給這個世界看我們是什麼造成的(Let’s show this world what we are made of)」。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右二)和顏黃寶芳(右起)、顏子文母子,以及昆士中學校長黃伯勳在畢業致詞生表揚會中合影。(菊子攝)

            波士頓市公校系統今年的34名畢業致詞生中,亞裔不少,幾乎都是越南裔。只有顏子文(前左七)為華裔。(菊子攝)

紀念國殤日 華裔不缺席


(麻州綜合報導)美國國殤日期間,約二百名志工在波士頓廣場(Boston Common)「種」星條旗,向為國捐軀的烈士致敬。廣場上的33000支旗,代表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迄今的麻州所有陣亡戰士。
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廿八日在州政府大樓正對面的「士兵和水手紀念碑(Soldiers and Sailors Monument,)」前,表揚所有的士兵,也安排州府人員一一讀出在伊拉克及阿富汗戰役中死亡士兵,聊表敬意。
波士頓市由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以及士兵委員會委員長Francicso A. Urena主持,在芬衛(Fenway)的查理士麥吉瓦瑞(Charles A. MacGillvary )軍士紀念公園舉行儀式。
當天酷熱,氣溫幾近華氏九十度。波士頓華裔退伍軍人會有陳文浩、周暢、黃國麟及Vinny Wong等人出席,儼然華人代表。
波士頓前鋒報(Boston Herald)在有關國殤日的報導中指出,麻州軍事英雄基金(Massachusetts Military Heroes Fund)組織義工,在紀念碑附近「種」旗,紀念陣亡士兵,幾乎已成了傳統。今年「種」的旗中,約159面旗是2001911以後捐軀的。
今年比較特別的是,有輛通勤火車包上了紅白藍色,綴以金星,代表在在伊拉克及阿富汗戰役中死亡士兵。許多陣亡士兵的家人,上週應邀乘搭該輛火車做首航。

圖片說明:

            波士頓華裔退伍軍人會的陳文浩(左起)、周暢、黃國麟及Vinny Wong等人出席波市今年的士兵紀念日。(圖由陳文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