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3月 29, 2018

中華武術遭遇挑戰?

主持人岳林(左起),講者陳笑儀,郭威賢。
(陳笑儀提供)
                          (Boston Orange 整理報導) 綜合武術(Mixed Martial Arts, 簡稱MMA)、太極、咏春拳,這些搏擊,功夫需要分高下嗎? 中國一綜合武術手在去年4月,今年3月,先後挑戰太極,咏春好手,都在極短時間內得勝引發的熱議,327日晚也在哈佛大學的講座中延燒。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的學術組,為這話題,請來兩名武術專家從健身,防身,美學,甚至文學等層面做討論。
                      應邀講談的兩名武術專家,一個是曾多次在國際武術大賽中取得多項金牌,有著國家一級武術運動員和一級武術裁判員頭銜,目前住大波士頓,在衛斯理學院擔任武術教練的陳笑儀,一個是實用永春拳創始人溫鑑良的入室弟子,曾應香港浸會大學、科技大學邀請,講授武術,開辦了紐約Gotham Martial Arts武術學院的郭威賢。
                     陳笑儀指出,太極是一種比較柔和的功夫,從不以與人格鬥為目標,練習時也多半強調依照套路,個人自修,更重視強身健體的作用,拿格鬥來挑戰太極,其實不很恰當。再者,那兩場引起爭議的挑戰,格鬥者的體型,遠比太極或咏春師傅來得壯碩,以格鬥比賽必須由同等體型者對決的要求來看,引起爭議的那比賽也不公平。
                        郭威賢及主持人岳林也分別發表了看法。當晚的出席者有許多武術界人,討論得十分熱烈。
                      網路上有一位平時寫軍事專欄的朱江明,也以咏春丁浩敗給徐曉東冤枉嗎?”為題,詳細評論了這場比賽,在網上眾多頗為偏激的談論中,算比較中肯。他認為丁浩沒有格鬥的抱纏摔打概念,然後體力不濟,輸得不算難看。他也指出,在歐洲,許多練咏春拳的人,也在摸索參加格鬥(MMA)比賽的可能,英國的咏春拳手Josh Kaldani就曾多次在MMA比賽中擊倒對方。

陳笑儀(右二)和郭威賢(中)與出席的師傅合影,(陳笑儀提供)
            朱江明的文章還提到2004年時李小龍被UFC主席Dana White尊為西方MMA之父,言下之意,無論是太極,咏春,都是已揉合進MMA的武術。(初稿)

陳笑儀發言稿:

捍衛中華武術

捍衛中華武術的名譽和價值
部分出席者合影。(陳笑儀提供)
首先,感謝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感謝岳林博士的邀請。並且,我要向武術界的一位兄長,尊敬的郭威賢先生,表示特別的敬意! (向郭先行禮!)很榮幸今天能和郭先一起,作為特邀嘉賓來到這個講座。三年前,也是應中國學聯的邀請,我在哈佛大學做過一次講座,題目是,“中華武術的譜系。那次講座中,我以在大學受到的專業教育,和自己這些年不斷學習的知識,試著比較系統地介紹了中華武術的譜系。我想強調的是,這種介紹是很簡略的,因為中華武術是一個龐大的體系 -- 我想,對中華武術,至少可以寫一百篇博士論文,而我的學識實在太有限了。
所以,當我聽到,有人以一兩次對打,就揚要挑戰整個武術界,首先的感覺是,這樣的也許需要好好學習一下武術的基礎知識。同時,聽到這樣的事情,坦率地說,我心裡還是有些不平靜的,覺得有話想說。所以,我今天發的題目就是,“捍衛中華武術的名譽和價值。”武術是中華文化幾千年的一種傳承,今天仍在不斷地發展。在世界各地,都有眾多中華武術的愛好者。我自己在比賽和教學中,結識了不少不同國家的武術家,他們大多數是受過等教育的人。其中也有練MIMA,也就是綜合格鬥的人,卻特別想好好地學一下中華武術。他們對中華武術的知識和體會,他們的格鬥本事,我想不會比那種說大話的人差。所以,我可以用自己在美國親身體驗的事實,來捍衛中華武術的名譽和價值。
中華武術有各種門類,多種門派。不同門類有不同的功用,不同門派有不同的特點。 (我們都知道武術有健身和防身的功能,有的項目強調健身,有的項目強調防身,包括對打和格鬥。那麼現在我們就事論事:有人以綜合格術挑戰了一位太極拳師和兩位詠春拳師。詠春拳有郭先生在這兒,我們一會兒聽他做專家講演。
我試著來講講太極拳。首先,武術中的拳術至少有數十種,我自己就練過幾中。太極拳也許是最有名的,但並不意味著是最好的。不是說它不好—它非常好,但是還有其他拳術也是很好的,只是特點
不同。現在全中國全世界大多數人練太極拳,是以健身為目的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太極拳沒有防身的功能。不過我認為,太極拳不是種以主動攻擊為特點的拳術。對比之下,少林拳的特點是比較主動攻擊的,剛勁勇猛,簡短精悍,這可以從它的套路看出來。現在,我試著為大家做一下少林拳的示範 -- 因為場地的關係,只能像徵性地做幾個動作。我想大家對太極拳都比較熟悉,那麼可以從少林拳來看這種拳的不同。
再說太極--太極是武術的一部分,一個很大的門派,太極拳只是其中一種門類,還有多種其他的,比方說太極棍,太極劍,太極扇,太極拂塵、太極推⼿手等等。那麼現在,我試著大家示範一下太極佛塵剛才我說,太極拳不是一種以主動攻擊為特點的拳術。為什麼呢?因為我認為,太極拳以及所有太極門類的武術,基本概念是以柔克剛。所以我剛才示範了太極佛塵。 大家知道,佛塵並不是武器。但是在太極佛塵的套路中,它是作為武器來使用的,因為它可以“四兩撥千斤” -- 在與對⼿手的交⼿手中,太極門派強調躲閃騰挪,出其不意,借力打力,以故意的被動來實現攻擊。比方說,如果對⼿手伸大臂出拳,一般會身體重心靠前。如果你側身閃過,迅速轉身,以扇子向對⼿手的背側出擊,就有可能能
使他失去重而倒地! 。這就是為什麼說,太極不是以主動攻擊為特點的,但它仍然是一種以攻擊為目的武術。

講到那位綜合格⼿手與那位太極拳師的對打,我看了視頻。我不想對那位太極拳師做任何評判,只想說,現在多數練武術的人,是沒有以格鬥作為日常訓練的。現在的武術大師,也不是以誰打架厲害稱之大師,而是對武術的理解有多深,多精。所以那位太極拳師在現場顯得對格鬥沒有任何心理準備,格鬥經驗不夠,與對⼿手第一接觸,倒地和出鼻血後,就似乎理崩潰了。以至於他根本沒有展現出任何太極拳的功夫和技能。我相信,這位拳師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太極實戰訓練,和太極的人實戰、和練習其他各自不同拳術的人每天實戰格練習,使自己在心理和技能上適應格鬥,有了鬥的經驗,表現一定會是不同的。因為綜合鬥就是每天練習實戰對打,太極練習一般都是個人套路的演練,練習的側重點不同,並不代表太極沒有實戰作用。另外,如果他真的想找人挑戰對打,他應該去挑戰武術散打的人,練習散打的人就是每天練習兩人之間的格鬥,經驗非常豐富,相信結果會大不相同。
還有一點,舉個例子,比如,現在人們最實用之一通訊工具就是⼿手機,以前⼿手機只是用來打電話,現在的⼿手機可以上網、拍照、導航很全面的作用,它的這些功能不是單獨完成的,需要物理、工程、科技、技術等結合一起的結果,這就是說明好的、實用的東西,都是需要多種結合完成的。太極也是一樣,太極就像是舊款的⼿手機,它的出現就是為了防身,不一定是治敵,(散打治敵更實用)那麼經過時代的變化,現在的太極不僅僅可以防身,又可以修身養性、參加演出、比賽、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等等。那麼,我認為,要想太極更加實用,有實戰效果,可以結合武術其他不同拳術、散打、摔跤等等在一起,相信實戰效果一定不同。
另外,作為一名武術裁判,我想指出,這種不同項目之間的交⼿手,如果沒有專家認真研究,制定裁判規則,是不可能公平進行的。這是很顯然的道理,我就沒必要多說了。總之,以這樣一次對打,就說太極拳輸給MIMA,是不會讓人信服的。如果,一位太極拳⼿手確實展示了太極拳的特點,一位綜合⼿手也展示了綜合格鬥的特點,那麼不論勝敗如何,都可以,才可以,對這兩種不同的門類進行比較。
話說回來,這兩次綜合格⼿手的挑戰,對武術界有所震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武術的某些類別,今後加強一些對抗性技能,我覺得,對武術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好,我先說這些。我很想听下面郭先生講詠春拳,和岳林博士作學術性的評論,更希望聽到在所各位觀眾朋友們的見解謝謝家!









波士頓華商會慶新春(黃定國圖片輯)

黃定國圖片專輯

黃定國攝

黃定國攝

黃定國攝


黃定國攝

黃定國攝

黃定國攝

Mayor's Office Photo by John Wilcox

波士頓華商會首慶新春 17名董事浩蕩亮相

波士頓華埠商會慶新春,嘉賓雲集。波市警局第一區警長梅志強,波士頓洪門致公堂主席梅少華,(前排右起)薩福克郡地方檢察官候選人Greg Henning,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會長陳仕維,麻州眾議員麥家威,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波士頓華商會共同會長蔡倩婷,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波士頓華商會共同會長陳文棟,波市警察局長伊凡斯,麻州參議員賓加利,駐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薩福克郡地方檢察官丹康利,費雪學院校長Alan Ray,波士頓市議員吳弭,波士頓市議員愛德華費林(Ed Flynn)。(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波士頓華商會328日晚首度舉辦慶祝新春晚宴,在波士頓市長,麻州參眾議員,波士頓市議員等政要紛紛到賀中,近500人歌舞同歡,慶祝戊戌狗年,也在銧籌交錯中聯誼,交流如何兼顧經商與服務社區。
波士頓華商會會長陳文棟(中)向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右)介紹
理事譚達兒。(周菊子攝)
               波士頓華商會成立已有20多年,直到近幾年才比較活躍。今年首度舉辦春宴,就有將近500人出席,盛極一時,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在離場前,還約波士頓華商會會長陳文棟餐敘,顯然波士頓華商漸正整合出影響力。
               這場盛會由譚達兒、陳文珊擔任司儀,在洪青體育會的金、紅兩頭瑞獅採青獻桔中拉開序幕。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右三起)和波士頓華商會共同會長陳文棟,蔡倩婷
及一眾理事。左起,方嘉樺,黃國強。右起,梅宇,林汝蘭。(周菊子攝)
               到會嘉賓包括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Martin Walsh),麻州參議員賓加利(Joe Boncore),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波士頓警察局局長伊凡斯(William Evans),波士頓警察局第一區隊長梅志強(Ken Fong),波士頓市議員吳弭(Michelle Wu),愛德華費林(Ed Flynn),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等人。
               已宣佈不再競選連任的薩福克郡地方檢察官丹康利(Daniel F. Conley),這天也帶著他支持的候選人Greg Henning到會拜票。
波士頓警察同聚一桌。(周菊子攝)
               馬丁華殊在致詞時,稱許波士頓華商會的為社區服務,也藉機闡述自己的政績。他指出,波士頓華埠很特別的一點是商鋪入住使用率高達98%,這在美國任何其他社區都很少見,可見波士頓華埠商戶之成功。他也說明市政府在華埠投資建可負擔住宅,以容許居民留在社區內,還在州市議員協助下,把缺席60年的公共圖書館帶回了華埠,並翻修了大同公園。
               晚會中的一個特殊嘉賓是費雪學院(Fisher College)校長Alan Ray。他在今年三月把原任波士頓市長亞裔聯絡員的翁耀漢(Denny Ching)聘為校長特別助理。他在致詞時說明,費雪學院建校150年,一向致力於幫助年輕人生活得更好,去年該校學生中有39%是家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他稱許中國人的勤奮美德,相信該校可和華人家長攜手,塑造其子女的未來。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右)和麻州參議員賓加利(左)交換資訊。(周菊子攝)
               波士頓華商會會長陳文棟在致詞時語重心長。他感謝逾百名商家會員,讓該會陣容壯大,也希望來年有更多商戶加入,好讓該會發聲更有力量。他還報告該會做了不少幫助華埠商家改善經商環境的事,包括逢年過節,在街頭燈柱懸掛燈籠,旗幟,增加氣氛;和市府開會討論垃圾收集,處理等。尼倫街停車位一夕之間不見了的問題,他們也正在持續收集簽名,預定月底左右和波士頓市府開會,討論如何改善。
洪青體育會的兩頭瑞獅。(周菊子攝)
              在嘉賓雲集,各色致詞之外,波士頓華商會慶新春的節目也十分精采,既有世界旗袍聯合會波士頓分會的美女旗袍秀,也有曾燕琴這專業歌星,以及梅凱生,潘潔等人獻歌。
譚達兒(左),陳文珊(右)擔任司儀。(周菊子攝)
                          波士頓華商會有會員逾百人,名譽會長陳毓禮,現任幹部七人,兩名共同會長,陳文棟,蔡倩婷,中文書記翁偉健,英文書記陳文珊,財政余麗媖,核數韓幼文,外交梅宇,陳李佩。董事十人,包括陳仕維,單鳳琴,黃國強,梅少華,王信武,林汝蘭,譚達兒,羅繁亮,曹品慈,方嘉樺等人。

   
費雪學院校長Alan Ray(左)介紹他新聘了翁耀漢(右)擔任他的
特別助理。(周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稱許波士頓華商會對社區的貢獻。(周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和波士頓華商會會長陳文棟已成好友。(周菊子攝)
左起,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波士頓華商會共同
會長陳文棟,蔡倩婷,麻州參議員賓加利(Joe Boncore),以及兩名
華商理事梅宇,黃國強。(周菊子攝)
波士頓華商會一眾理事。右起,曹品慈,陳文珊,黃國強,梅少華,方嘉樺,陳李佩,羅繁亮,蔡倩婷,陳毓禮,陳文棟,余麗媖,韓幼文,梅宇,陳仕維,林汝蘭,單鳳琴,譚達兒,王信武。(周菊子攝)

波士頓華商會會長陳文棟,陳婷婷夫婦(後)和波士頓警察局局長伊凡斯
(前左),第一區警長梅志強(前右)。(周菊子攝)

美女旗袍秀。(阮鴻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