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22, 2014

亞太裔精神健康論壇鼓勵人藉藝術抒發,平衡心理

麻州精神健康局(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Mental Health)日前在西蒙斯(Simmons)學院舉辦第五屆亞太裔島民精神健康論壇,強調人們可藉由超越語言及文化障礙的各種不同藝術形式,來治癒精神創傷。
            今年的會議由麻州精神健康局的Edward Wang,打破沈默計劃創辦人陳偉玲(Christina Chan),亞裔婦女健康會黃千姬等十二人籌劃,邀元氣火花(Genki Sparks)創辦人楊愛倫(Karen Young)分享經驗。塔芙茨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Carolyn Rubin主持座談。
            楊愛倫指出,“元氣火花”是個以學習敲打太鼓,表演,運動,讓婦女盡情抒發,認識自己,不怕犯錯的地方。現有成員16人,年紀分別在1659歲之間。
            楊愛倫坦言自己成長於一個多元家庭,曾為自己到底是誰而不斷掙扎。她透露,母親是日本藝妓的祖父,1930年代經商來美,做過各種工作,婚後育有兩子。當美國與日本交惡,在境內設立日本集中營時,她祖父躲進中國人圈子,一連六年,沈迷於打麻將。她母親23歲時成為單身母親,因親友不諒解,遷離華埠,掙扎度日。儘管在她七歲那年,她母親就過世了,但她跟著母親生活時,有時在車裏,有時在更衣室內,長時間等待,眼睜睜看著形容憔悴的母親為生活掙扎,她卻無能為力。那心酸記憶,她迄今揮之不去。
            母親過世後,她開始跟父親過日子。父親的經濟能力雖然較好,在郊區有棟房子,娶了愛爾蘭人做她的繼母,但父親十分暴力,整個家庭環境讓她很沒有安全感,上床睡覺時總是全身衣著整齊,彷彿準備隨時逃難。
            楊愛倫透露,自己開始知道有種族歧視,還是上了大學以後。由於她不會說中文,對中國傳統文化所知有限,儘管學校裡有亞裔學生彼此成群結隊,她卻深感自己不夠亞裔,打不進那圈子,在課堂上學到黑人女性為民權奮鬥的歷史時,還一度興奮的想要當名黑人。
            後來她見到打太鼓,深深為女生也可以這麼陽剛,一槌在手,就無所畏懼的感覺而著迷,才走上創辦“元氣火花”這條路。楊愛倫說,她希望藉“元氣火花”給婦女們一個地方,可以不怕犯錯,不怕很有主見的抒發自己。
            “元氣火花”隊中的中日混血兒馬寶珠,菲律賓裔的59歲祖母Mary Ann Hibino,這天與楊愛倫一起表演太鼓,也分享了他們的故事。
            馬寶珠透露她的大家族聚會時,總是11個小孩圍桌而坐。她在家裡倒是沒人要求她女孩子不可以太外向,太主動。但她在學校裏,在社區中,卻不由自主感受到人們認為亞裔應該沈靜這刻板印象所帶來的壓力。打太鼓給了她抒發機會。
Mary Ann Hibino透露,自己十三歲來美升學,在俄亥俄州的公立學校,全校只有她一人是黃皮膚,讓她感到自己有如天外來客,深怕動輒得咎,日子過得戰戰兢兢。成長結婚後,她照顧家庭,孩子,所有的付出,辛苦,都好像理所當然,讓她一直覺得自己過得好累。直到她遇見了楊愛倫,發現了“元氣火花”,在這兒找到了互相扶持的姐妹,終於讓她可以不再為了把時間給自己而感到愧疚。
當天下午的分組活動,介紹不同的藝術形式可以如何用來治療心理,精神不適,包括數位說故事,經由聲音來治療,經由寫作來治療,影音(photovoice),拼貼的治療力量(The healing power of Collage)等。

圖片說明:

            左起,Mary Ann Hibino,楊愛倫,馬寶珠示範打太鼓帶給她們的歡樂與生氣。(菊子攝)

            會場。(菊子攝)


            陳偉玲示範如何以“戲劇”來獲得精神抒發的治療效果。(菊子攝)

尚莫維爾市宣佈停止安全社區法

麻州尚莫維爾市(Somerville)市長柯塔托(Joseph Curtatone )昨(廿一)日呼籲麻州議員,市鎮領導人追隨他的做法,停止參加聯邦政府的“安全社區( Secure Communities)”法。
            聯邦政府的安全社區法要求地方警察羈押面對遣返命運,或違犯移民法者。
            柯塔托昨日在市政府大樓前舉行記者會時指出,就像許多法案行動一樣,安全社區法的初衷也很好,但執行結果是拆散了那些沒犯罪的家庭,遣返了那些平日守法,但犯了諸如車尾燈壞了沒修這些法令的個別人士。
            柯塔托表示,他將簽署行政命令,終止尚莫維爾市已參加了兩年的“安全社區”法。他說,該一決定有兩個目的,一是保住家庭團圓,一是讓社區更安全。
            柯塔托指出,自從尚莫維爾市實施社區安全法以後,移民們害怕被遣返,不敢跟警察說話了。
            市府官員表示,過去兩、三年來,無證件移民被警察以違反移民法拘留的案件,只發生過不到一打。但每一宗個案都在社區內造成遠大於一個人的影響。
            尚莫維爾警察局局長 Charles J. Femino表示,市內曾經發生過諸如住宅遭入侵等嚴重案件,但警察卻無法從怕受移民身份狀態影響的人們那兒獲得資訊。
            他說,基本上,安全社區法在警察和社區之間築起了一道牆。

            柯塔托表示,無證件移民被控刑事罪時,尚莫維爾市仍然會和移民及海關執行部門合作,但該市將不再因為違反移民法而拘押人民。他說他的決定對聯邦政府撥發資助市府沒有影響。

波市議員吳弭拜會商家遞上餐館營業許可申請指南

波士頓市唯一的華裔市議員吳弭(Michelle Wu),五月中應邀,為世界經濟論壇之“全球塑造者(World Economic Forum’s Global Shapers )“所推動的”現在創新(Innovate Now)“工作坊做主講人。
她指出,波士頓市要成長,既要創新,也要包容,更要打破以往的刻板印象。他說波士頓有著可以領導創新經濟的完美姿態,但還需要重塑全美對它的印象,得在促使市内各社區有其獨特個性,簡化經商的牌照申請,藉由諸如“三中有一(ONEin3)“這一類的組織機制,引導更多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這幾方面更加努力。
吳弭接著在上週末開始身體力行,努力拉近市府與企業商家距離。在波市華埠僑領陳毓禮,以及波士頓市議會議長林乃肯的助理陳偉民陪同下,拜會華埠內的商家,遞上她當年在市政府市長辦公室實習時,協助波市府製作的中文版餐館“營業許可,執照和檢驗指南”(Restaurant roadmap
),也請商家們有疑難,問題時,和她的辦公室聯絡,電話617.635.3115電郵Michelle.Wu@boston.gov

            陳毓禮(左一),陳偉民(右一)陪同波士頓市議員吳弭(右二)拜會華埠商家。(圖由陳偉民提供)


            陳毓禮(左一),陪同波士頓市議員吳弭(右二)拜會南北和東主之一。(圖由陳偉民提供)

星期三, 5月 21, 2014

六四第廿五年燭光悼念會訂 6/4 哈佛科學館舉行


Candle Light Vigil
25th Anniversary of the Tiananmen Massacre
4 June 2014 (Wednesday)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June 4 Democracy Movement, a candle light vigil will be held on 4 June 2014 (Wednesday) in the Harvard University Science Center, Hall C (1 Oxford Street, Cambridge, MA 02138).  
The memorial will formally start at 7:30 pm. An audio-visual prelude will start at 7:00 pm. Dr. Rowena Xiaoqing He, lecturer at Harvard University will be our speaker.  The Tiananmen Massacre is the subject of Dr. He’s research studies and the topic of her seminar class.  
All are welcome.

For inquiries, please contact the organizer of the vigil, the Association of Overseas Hong Kong Chinese for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at +1(617)966-2575 or 
Che8888@aol.com. Mr. Chungchi Che

 六四燭光悼念會
2014  6  日(星期三)

為悼念二十五年前犧牲生命、以及向八九民主運動期間失去家園的鬥士與難屬致敬,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將於 2014 6  日(星期三),晚上七時半,假哈佛大學科學館C禮堂(Harvard University, Science Center, Hall C, 1 Oxford St , Cambridge, MA 02138),舉行燭光晚會。
影音回顧於晚上七時開始。講者何曉清博士,  是哈佛大學講師專题研究和開課授教 [六四課程。
歡迎各界人士參加。
查詢請電 +1(617)966-2575  Che8888@aol.com  謝中之先生。

好事福街平安巷大樓破土 波市華埠再增67戶可負擔住宅

波士頓華埠昨(廿)日又破土動工一棟大樓。這回是華人經濟發展協會在波士頓市政府,北美乞臣集團支持下,歷經六,七年籌備,終於開始蓋了的好事福平安大廈(Oxford Ping On Place)。
            波士頓市政府與華人經濟發展協會表示,這高十一層樓,共有48戶套房(Studio),16戶一睡房,3戶兩睡房,四戶適合殘障人士居住的大樓,預計2015年夏天竣工。屆時華埠社區內將增加67個供低收入者承租的可負擔住宅。
            從計劃到開工,一直都從旁協助的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指出,這67個可負擔住宅,加上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綠路一號”北樓建成後的95個可負擔住宅,華埠將共增加162個出租的可負擔住宅。
            好事福平安大廈(Oxford Ping On Place)在2007年提案時,估計48個單位的造價為二千二百萬元上下,如今在2014年破土動工,單位數改成67個,造價估計已提高至二千六百七十萬元,其中包括約4340平方尺土地在內的約五百四十萬元,是北美乞臣集團為建造弧度(Radian)大廈所提撥的連鎖金及捐款。 波士頓市政府動用了支持地方土地發展等的經費共約五百五十萬元。
            波士頓市政府昨日表示,好事福平安大廈將為地方上帶來100個建築工作機會。
            昨日出席破土儀式者包括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Martin Walsh),華人經濟發展協會董事長蔣宗壬,副董事長陳艾倫(Allan Chin),建築師施家銘,建築公司Consigli的副總裁Matthew Consigli項目主管Christopher Scarvalas,東方銀行董事長Jan Miller等,以及前述兩名州,市議員。
            從上任前到上任以後都強調要建造可負擔住宅的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表示,他很高興波市府參與的這一土地發展計劃,將重建,保存波士頓華埠社區內很重要的一部份。         
            好事福平安大廈從提案發展起,歷經波折,從原本的48個單位,變成67個單位設計,建築成本也不斷飛漲,融資方案幾度修改,臨尾還遇上需增加一個非牟利機構作為發展夥伴的要求或規定,最終在商得廣教學校加入發展行列後,才達成一應要求。
            好事福平安大廈座落處的好事福街10號,位於鄰接中城文化區的波士頓賦權區( Boston Empowerment Zone),交通方便,在幾條街的距離內就有巴士,地鐵,火車,但從1951年起就空置在那兒,只當作停車場來用。馬丁華殊表示,這塊地蓋起房子後,不但可繁榮地方經濟,還能舒緩地方民眾對低收入房屋的需求。

圖片說明:
            右起,施家銘,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林乃肯( Bill Linehan),馬丁華殊(Martin Walsh),蔣宗壬,以及陳艾倫(Allan Chin)等人舉鏟,為好事福平安大廈破土。(菊子攝)

            華人經濟發展協會部分董事與市長等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