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13, 2013

波士頓准市長推出網站邀民眾參與政府交接

波士頓准市長馬丁華殊(Martin J. Walsh) 昨(十二)日公佈網站,http://www.boston14.org,容許市民追蹤他接掌波士頓市府過程,也邀市民加入交接團隊,或在新政府內申請一份工作。
            馬丁華殊陣營以電郵向民眾表示,願意和該陣營分享電郵地址者,可獲得交接過程的最新狀況,以及如何“建造一個更好波士頓”的想法。
            對於有意進波市府工作的人來說,這網站最重要的部分,是能夠遞交履歷表,申請波士頓市政府的工作機會。
            該網站目前並無太多信息。打開該網站後,出現的頁面有,主頁,關於馬丁華殊,參與(get involved),最新消息,目的等數大網頁。
            主頁寫著歡迎到波士頓2014交接委員會,以及准市長的“一起,我們將使波士頓成為所有人的機會樞紐”宣言。
            “關於馬丁華殊“這頁,有著740字的馬丁華殊生平簡介。
            “參與”這頁,有“保持訊息”,“遞交你的履歷表”,“分享你的構想”等三個按鈕。其中的“遞交你的履歷表”部分,還未列出任何工作機會或職務名稱,要求。但在申請這職位部分,要求申請者說明希望加入華殊政府的原因,想要找什麼樣的工作,是否公民,或具合法工作身份,能流利說哪些語言等。說明部分指出,任何人都可申請波市府工作機會,但在上任第一天起,必須是波士頓市居民。
            在“目的”這一頁終,馬丁華殊解釋,在選舉夜上,他誓言要做“一個波士頓”的市長,讓市內居民不論是誰,住在那裏,都能分享繁榮與平等。他要為掙扎中的人們,打開機會大門,跨進中產階層。

            設立該網站,是讓民眾參與政府的方式之一。

洪傳陳式太極會長薛斌哈佛談太極

目前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做訪問學者的中國南京“洪傳陳式太極拳協會”創辦人薛斌,上週末應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學術組邀請,講談“太極”,不但引發熱烈討論,還吸引來2011年香港武術節的太極冠軍陳慶蘭,要合作在海外推廣太極。
根據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學術組的介紹,薛斌是細胞生物學博士,南京大學醫學院副教授,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也是洪傳陳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南京洪傳陳式太極拳協會會長。
        薛斌在哈佛大學教育學院舉行的這場講座中表示,每個人練太極拳或許各有不同目的,但太極其實應該是靜心修道,恢復本心,有著術,學,藝等三個層次,講究“敬,靜,淨”的一門“簡單卻不容易”的功夫與學問。是以中國傳統易理文化為根基,融和儒家,釋家,道家文化基礎,結合感悟,體悟,心悟於一體的自然和諧追求。
            在聽完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學術組主席岳林朗誦他以自己對太極的體會所撰散文後,回應他的評論時,薛斌表示。太極沒有所謂養生太極,自衛防身的攻擊性太極之分。百匯穴是沒練過太極,武俠小說看太多的人才強調的穴道。在他看來,太極是講求在動態中達到平衡的一種藝術,讓人與自然渾成一體。太極拳中的所謂拳,只是一種載體,讓人從“示之以向,破相示宗,絕相超宗,成圓歸己“,學個調節身心的規律。
            不過,薛斌強調,就如佛教的有七萬八千法門,太極也是各師各法,每個人學太極的方法,學會太極的程度,也差異極大。他認為,學太極也有“一字之差,謬以千里“的現象。
根據薛斌的網站,2001年他創辦了“洪傳陳式太極拳協會”,目前有學生近千,海外學生逾百。
當天有不少他的學生出席。其中一名學生于品澤透露,今年四月薛斌抵達波士頓後,發出以武會友的邀約,他也去了。比畫之中,怎麼打都贏不了的敗下陣來,就開始跟薛斌學太極了。
中醫師劉京,這天也抱著好奇心到會。他也認為現代太極,有很多被人扭曲的地方。
曾於2011年獲得香港武術節太極冠軍的陳慶蘭,這天也在經紀陳若儀陪同下出席,還當場提出建議,要和薛斌合作,邀有心人,一起在海外推廣真正的太極。

圖片說明:

            薛斌(左)應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學術組主席岳林(右)之邀,談太極。(菊子攝)

            薛斌應出席者要求,即席示範一套太極。(菊子攝)

            對太極有興趣的聽眾不少。(菊子攝)


            薛斌(中)和學生鄒明鐘(右)與要求合作的陳慶蘭也留個合影。(菊子攝)

哈佛中國之夜談未來十年中國經濟

哈佛大學甘乃迪政府學院的學生組織中國協會(The China Society),日前邀專家分享他們對中國的看法,請名師演奏優美中西樂曲,由學生自己示範中國武術,推出了一場豐富的“2013中國之夜”。
            當晚的活動主題為“中國未來十年經濟展望”。三名講者,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高堅博士,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暨哈佛中國基金成員John A. Quelch,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張育軍等人,依序就“中國的經濟展望”,“中國消費者會消費得夠嗎?”,“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及開放”,分別發表了看法。
            被人稱為中國政府債券創始人之一,中國債券市場教父的高堅表示,自從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中國的經濟前景,一直是全世界政客,政策制定者,以及經濟學者間最熱門的話題,近來還隱約出現悲觀看法。他認為,由於中國城市化,工業化,以及經濟體系改革的潛能,未來十年,中國仍然能夠維持高成長。
            高堅表示,改革將著重於私有化國營事業,土地改革,社會安全體系改革,教育改革,稅務及財政體系,金融體系,金融市場的改革,以及利率自由化,資本市場整合,金融法規框架整合等。
            短期來說,適度成長有助於舒緩系統性金融危機帶來的危險,投資進基礎設施領域可以是可靠的政策選擇。在社會安全體系和稅務體制改革整頓之後,消費才可能刺激出來。經濟改革,經濟架構重組,以及經濟成長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
            曾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的John A. Quelch認為,中國其實希望能適應,融入國際社會,但卻顯得特別突出。中國面對的挑戰之一,是如何把北京,上海那樣的消費風氣,推廣到二,三線城市,甚至鄉下地方去。 他相信中國未來的零售經濟,有很大的百分比會由電子商務所控制,而容許人們有更多市場,商品選擇,將是促進消費的關鍵之一。他也認為上海或北京要趕上倫敦等國際都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張育軍強調價值這個字,鼓勵哈佛學子重視中國現在的機會。
            哈佛中國協會當晚安排的表演包括曾任香港中樂團嗩吶首席的郭雅志,和柏克萊音樂學院畢業的薩克斯風手劉培藝等人演奏“彩雲追月”,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翁會彈奏古箏“家鄉”,波士頓中國音樂家協會的張正山,翁慧,林湛濤,王德成,黃少堅,甄若矛,林瑩玉等人演奏“茉莉花”,“旱雷”等曲。哈佛武術俱樂部示範工夫。
哈佛中國協會會長李琦表示,哈佛中國之夜是哈佛和大波士頓地區中國華人,華僑,美國學術政商領袖歡聚一堂,增進友誼的日子。當晚活動得以順利舉辦,全靠該校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會長李可誠,哈佛商學院全球中國連接等校內各團體,以及陳奮,木蘭藝術團的王藐若等社區人士的支持。她希望各團體將來能互相支援,把彼此的活動辦得更精彩。
  
圖片說明:

            哈佛中國協會會長李琦(右六)和王藐若(右五)等工作人員會後合影。(圖由哈佛中國協會提供)

            右起,林湛濤,甄若矛,林瑩玉,翁慧,黃少堅,張正山,王德成等波士頓中國音樂家協會成員為哈佛“中國之夜”演出。(菊子攝)

            郭雅志(右)這天吹橫笛。(菊子攝)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高堅博士為“哈佛中國之夜”發表談話。(圖由哈佛中國協會提供)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張育軍為“哈佛中國之夜”發表談話。(圖由哈佛中國協會提供)

麻州州務卿有意促立法揭露捐款者身份

麻州州務卿威廉蓋文(William F. Galvin)和數名州議員,有鑒於今年波士頓市長選舉,湧現許多密而不宣的金援,打算立法,要求外界團體實時揭露捐款者身份。
根據麻州競選及政治財務辦公室(Office of Campaign and Political Finance)的統計,外界政治委員會共注入將近四百萬元進波士頓市今年的選舉,其中絕大部份用於支持馬丁華殊(Martin J. Walsh)選市長。
麻州眾議員馬丁華殊共獲得許多和工會有關的獨立團體捐助二百四十九萬餘元($2,495,534),各界捐款二百七十三萬餘元($2,730,634)。波市不分區市議員約翰康納利(John R. Connolly) 共獲得許多和教育團體有關的獨立團體捐助二百四十九萬餘元($1,342,271),各界捐款二百七十三萬餘元($2,628,548)
            有些團體掛出的名稱非常中立,完全看不出他們背後的關係。其中有一個團體名為“一個波士頓(One Boston)“,就是在大選前沒多久才成立的,卻捐出48萬元資助馬丁華殊購買電視廣告。
            麻州共同理由(Common Cause Massachusetts)行政主任Pamela H. Wilmot表示,每個人都在猜,這些人是誰?打從哪裡來?他們完全藏在面紗後,沒人知道他們打算做什麼,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目前的法規,容許那些團體等到明年一月以後,再公佈捐款者。那意味著選民在投票前,無從知道在競選期間,是誰資助了那許多電視,廣播廣告。
身為麻州選舉事物最高官員的威廉蓋文表示,他正和麻州的競選及政治財務辦公室合作,希望在明年,估計外界委員會將花更多錢來影響結果的州長選舉開始前,通過新法。
艾克頓鎮參議員James B. Eldridge和康可鎮眾議員Cory Atkins去年提出了一項法案。麻州參議會通過了,眾議會卻封殺了該案。

不過,公民聯盟(Citizens United)會長David N. Bossie 卻認為,逼使捐款者公佈身份,有違美國創國原則賦予人們的個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