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18, 2013

第六屆「絲竹春吟」青少年中國器樂音樂會接受報名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才剛結束22屆胡桃山音樂營,緊接著將於20131012日週六哥倫布假日,晚上七點半波士頓First Church of Boston (66 Marlborough Street, Boston舉行竹春吟青少年中國器樂音樂會。所有在音樂會裡的演出者,須先報名參加105日下午二點的徴選會。於波士頓First Church of Boston舉 行。報名截止日期為930日。
激勵青少年學習中國器樂的意願,引發 其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並為學子提供觀摩與表現的機會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籌辦竹春吟青少年中國器樂表演徴選及音樂會,至今已經邁入第六年。參加者並無國籍與地區之限制922歲的青少年,能親赴波士頓參加者皆歡迎報名參加。
徴選將依年齡分組,不分樂器,可以獨奏或合奏方式四組,: 9歲及以下:10-13:14-17:18-22。團體參加者將以組員平均年齡分組。器樂分為絃樂、管樂、彈撥、打擊。一共將選出15 () 1012日音樂會中演出被選出的每人(每組)分發狀及獎金。獎金丁組 $200丙組 $150乙組$100甲組 $80個人及團體數目一樣。所有參加演出者,皆頒獎狀以玆鼓勵。報名截止日期2013930報名費每人 (每組)30美元,如同時報名兩項以上樂器,第二項以上之報名費為每項25美元。
今年徴選會之評審委員有知名小提琴家張萬鈞 、東北大學音樂系主任Anthony De Ritis及朱蓉、陸惠風、王麗文、尹沛、张长 峰等音樂家及評學者組成。演出曲目以傳統中國樂曲為主。演奏時間不得超 過5分鐘評分技巧音樂性台風儀表及整體表現結果於計分完畢後同一天一個星期後1012日週六徴選優秀15人 ()在音樂會中演出音樂會將另邀請專業人士示範演出。音 樂會門票每人10美元。歡迎大眾到場聆聽簡章及報名表可於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網站下載及報名。
查詢請洽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

中國優秀才藝學生表演精彩


中華文化大樂園優秀才藝學生交流團,915日晚在約翰漢考克表演廳,為滿場觀眾帶來15項精彩演出,許多人讚嘆,年輕學生們的表現可圈可點,幾近職業水準。
這場巡迴演出,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湖南快樂出發文化傳媒公司及亞洲文化中心承辦,演員為四到十八歲的學生,從911日起,陸續在美國的華府,波士頓,紐約,休士頓,以及澳洲的悉尼,墨爾本等五個城市,做為期20天的演出。
當晚演出的節目,從開場秀的才藝串燒,年僅11歲的央視少兒頻道小主持人柳博演唱“少年強”,8歲的中國版秀蘭鄧波爾,曾獲2010年全中國肚皮舞公開賽特別金獎的闞琳娜表演“鈴鐺舞”,就已讓觀眾眼前一亮,驚訝這兩人年紀小小,樣貌清秀,既能主持,又會表演。
表演節目中令觀眾忍不住驚呼的是2011年上了央視春晚,由錢暢演出的雜技節目“晃管”。他在鋼管增加到五節時,仍能保持平衡的在高空旋轉,讓台下觀眾紛紛為他捏了把冷汗。
曾受邀參加台灣“紅白藝能大賞”,多次出國表演的少林寺拳法學校513歲小朋友的功夫身手,讓觀眾報以熱烈掌聲。其中一名表演者身體柔軟到能夠摺疊的程度,更是讓許多觀眾訝然失聲。
來自四川,早年有傳男不傳女習俗的“變臉”絕技,當晚由12歲的宋玉龍演出。她年紀雖小,“變臉”技術一點也不含糊,腳一踏,頭一轉就變張臉,速度一點也不輸給專業演員。
首屆中日韓國際二胡大賽少年A組的金獎得者章海玥和第二屆全國竹笛邀請賽專業少年組金獎得主李昊洋合奏“賽馬“一曲後,主持人還邀請台下一名金髮小朋友,上台試學,還秀了秀她會講國語“你好”。
當晚的其他表演包括,中南大學舞蹈系演出的“月狐吟“傣族舞,馮麗媛演唱”春天的芭蕾“,和柏克萊音樂學院17歲學生王禹文合唱“龍紋”,4歲的李沛澤表演京劇“徐策跑城”,張可為表演黃梅戲“女駙馬”,少林子弟學校表演少林功夫等。
當晚的節目最後在全體演員的“歌聲與微笑”歌舞中落幕。
波士頓市新波士頓人辦公室主任陳清音,當晚應邀上台致辭,並流下來欣賞節目。
圖片說明:

         少林寺的軟骨功,令人咋舌。(菊子攝)     

         少林子弟表演後謝幕。(菊子攝)

         少林子弟亮出“少林功夫甲天下”的條幅。(菊子攝)

         宋玉龍表演川劇變臉。(菊子攝)

         錢暢的晃管,讓人捏冷汗。(菊子攝)

         中南大學的“月狐吟”嬌媚動人。(菊子攝)

         馮麗媛和王禹文合唱。(菊子攝)

         章海玥(右二)和李昊洋合奏“賽馬後,主持人邀現場小觀眾上台學拉二胡。(菊子攝)







波士頓環球報支持巴洛斯、約翰康納利競選波市長

約翰康納利(左)、巴洛斯(右)

波士頓市的市長選舉,即將於924日進行初選,12名候選人的爭戰已白熱化。波士頓環球報昨(17)日竟刊出一篇社論,坦率直指,只有4 名候選人提出了較完整的波市未來藍圖,其中的兩名約翰,最有希望進入十一月大選。
                  這篇社論還毫不忌諱地表示,波士頓環球報在初選之前,就支持巴洛斯(John Barros),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這兩名約翰。
                  波士頓環球報的社論指出,波士頓的市長們比任何其他政府官員都更有力量來定義他們的時代。從凱文懷特(Kevin White)的把波市建成一個有高樓,節慶市場的城市,雷夫連(Ray Flynn)把波市看成一個有著豐富歷史及熱情洋溢身份,豐富資源的居住地方,萬寧路(Tom Menino)把波士頓市打造成比懷特和雷夫連所驥求的還更多的城市。
                  萬寧路在位20年後,波士頓的未來歷史要怎麼編,在12名市長候選人爭相拋出構想後,似乎達到了集思廣益的作用,逐漸編織出共識,以及共同的議程。他們或來自族裔社區,移民聚居地,醫療健保界,城中發展世界,勞工運動等領域,卻每個人都能反映出不僅只是他們所來自社區的價值觀,還給波士頓市一個更寬廣,包容的遠景。
                  波士頓環球報認為,在偏向未來成長,要利用波市歷史性機構及吸引人的生活品質,來爭取波士頓在世界理念,企業,藝術,人類關係上的更大影響力,下一任市長必須優先處理三件事,包括加快波市學校的改革速度,建造更多住宅,擁抱更為創新的企業型經濟。
                  十一月十,無論那個人當選市長,都將從這場有很多人參與的選戰中,找到很多人才,以及各人在競選辯論時提出的很多好構想。
                  波士頓環球報的這篇社論認為,12 名候選人中,有 9人是可能的市長候選人,但只有4人,提出了比較完整,要帶領波市前進所必須有的更為包容遠見。這4人為曾任波市學校委員會委員的巴洛斯(John Barros),鄰里醫療護理專家華查克(Bill Walczak),波士頓市議員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以及麥可羅斯(Michael Ross)。
         其中,又以巴洛斯和約翰康納利在實現遠見所需的更廣範圍領導力上,似乎處境最佳。
         該社論認為,巴洛斯和約翰康納利將在924日的初選中獲勝,進入十一月大選。
            巴洛斯今年40歲,一生經歷和許多波市早年居民很相似。他是佛得角(Cape Verdean)的移民之子,在天主教青年團體中長大,上波士頓學院附屬高中,進達特茅斯學院。畢業後曾任保險商,餐館東主,學校委員會委員,還當了特許學校的創辦人。2000年時,他回到兒時居住地區,擔任著名的,賦予居民計劃及發展他們社區能力的社區杜爹利街鄰里計劃(DSNI)主任。經由一項土地信託計劃,DSNI把空置土地,荒廢物業建成200多個單位的新住宅大樓,把深陷困境社區的處境,翻轉過來。
            巴洛斯還對波市前能有很寬廣瞭解,不僅深知波市最貧窮居民的需求,也知道如何全球化的推廣波市,為所有居民提供更豐富資源。他既站在打擊犯罪的前端,也深知本土出生波士頓人和不說英語移民之間的緊張關係。他致力於以強調努力工作,教育,創業精神的訊息,來彌平這些社區間曾有的傷痕。
波士頓教師工會曾經阻擋了萬寧路想要延長上課時間的計劃。和這工會打交道有多困難,大概沒人知道得比約翰康納利更清楚。他在投票反對教師合約上,展現了他不畏教師工會和市長的勇氣。
現年40歲的約翰康納利,根在羅森岱爾(Roslindale),已擔任波市不分區市議員六年,還擔任教育委員會主席。他比所有其他候選人都更瞭解,波市公校所面對的挑戰 ,也一直把教育當作競選的優先要務。
他也瞭解建造更多以交通為導向的住宅,有助於強化社區,也贊成市府要更多地參與藝術文化活動,以在市區及全市各地形成更充滿活力的娛樂區。
約翰康納利家在波士頓政界植根甚深。他父親曾擔任麻州州務卿有很長一段時間,他母親是最近才退休的法官。如果約翰康納利當選波士頓市長,雖然是波市的新世代,但算不上是新面孔。
波士頓環球報認為波士頓也欠華查克和麥可羅斯一些人情,因為他兩都是真正有想法的候選人,為這場選戰,增加了重要的層面。
華查克大膽的反對薩福克下城賭場(Suffolk Downs casino)近東波士頓,呼籲學校和醫療中心更緊密地合作,還敢於採取不受歡迎,但卻完全有理由的立場,認為波市應重新評估規避變化的消防局。波士頓環球報認為,華查克的觀點,更像一名多徹斯特社區的活躍分子,還未能成功塑造他是整個城市的領導的形象。
            麥可羅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華查克的補充。他提出了令人印象深刻,波士頓市應超越和其他都會城市在全球高科技地位上競爭那種膚淺,他也直指波市公共交通系統停止營運時間很早,交通體系老掉牙和其他的競爭城市不能比。
        麥可羅斯也不像他的對手們那樣,要拆散波士頓重建局,但希望把重建局變成一個真正的計劃機構。他以自己曾參與的芬衛區重建為例,指出社區的全力同意,導致加油站,停車場很快速的改建成新住宅,辦公場所及餐廳。
波士頓環球報社論認為,儘管麥可羅斯很睿智,對他的後灣,畢肯丘市議員轄區來說,是很好的配合,但卻很難說一旦踏出他的上流社會基地,他是否還能運作。要繼任為市長,麥可羅斯必須遊說社區活躍分子,接受遠較他們所願意還多的土地發展。

教育組邀華語文老師慶中秋 感謝林遊嵐奉獻一生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9月15日假衛斯理鎮仇師傅私房菜餐廳,舉辦華語文教師交流座談,慶中秋節,表楊最近退休的波市公校國際語主任林遊嵐。
            經文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表示,該組為促進幼稚園到中小學,大學的各級華語文教師交流教學經驗,去年首度舉辦新英格蘭地區華語文教師聚餐座談,反應極佳,今年特地舉辦中秋敬師餐會,藉中秋佳節將近之際,邀得20多名各校華語文老師聚餐,一舉兩得的既賀節,又交流。
            黃薳玉在會中表示,教育部為推動華語文教育,目前設有華語教師及教學助理赴海外任教計畫、各國高中以上學生赴臺學習華語文獎學金、各級學校赴臺短期華語研習團補助及高中職國際交流等專案措施,希望各校老師能將這些資訊介紹給需要的學校,讓各校能充分利用資源提升美國學生學習華語的興趣。
當天出席者中就有五人是經由教育部資助,來到紐英崙駐校教學。其中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研究所推薦到聖十字大學(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擔任教學助理為楊宛妘和羅瑋瑄,及由教育部甄選推薦至先鋒中英雙語學校任教為沈佳燕、林昫妍和曹端容等三位教師。
            在餐會中,黃組長還頒發感謝狀給最近退休的波士頓市公校世界語言部主任林遊嵐博士,以表彰她多年來在推動華語文教育及教師專業培訓不遺餘力的無私貢獻。



圖片說明:

            經文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前中)和出席老師們。(圖由經文處教育組提供)

            經文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左)頒發感謝狀林遊嵐博士(右)。(圖由經文處教育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