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9月 16, 2013

華埠居民會慶中秋 八名候選人拜票


波士頓華埠居民會913日晚在8名政要出席賀節,鄺佩康送燒臘禮券,聯發瓜菜送桔,廣東音樂社獻唱粵曲,茉莉花舞團跳舞,余風采堂美東總長余超群,發展商奧瑞朗(Ori Ron)捐款贊助的熱鬧中,和數百居民在昆士小學禮堂歡渡中秋佳節。
            今年是波士頓的市級大選年,共有12名市長候選人,19名不分區市議員候選人,以及數十名的分區市議員候選人,要在924日的初選中一決勝負。在離初選投票日只有10天之隔的913日晚,有意爭取華埠選民選票的候選人,紛紛出現在華埠居民會的中秋節慶祝大會中。
            巴洛斯(John Barros),雷琪(Golar Richie),華殊(Martin Walsh),小阿若約(Felix G. Arroyo)等四名市長候選人,米高法拉提(Mike Flaherty)Martin Keogh元德秀(Douglas D. Wohn)等三名不分區市議員候選人,以及第二區市議員候選人李素影等,都在支持者代為聯繫下,趕到會場拜票,並在華埠居民會行政主任殷先彬即席翻譯中,簡短發言,籲請華埠民眾,別忘了在924日時,出席投票。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黃光野,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李超榮,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廣東音樂社社長溫陳美月等人隨後都應邀上台,和該會執委合影,一起向民眾拜節。
            波市長候選人中的小阿若約,因故未在慶祝會開幕時到場。他父親與他的一名助理先到會場打點,和華埠居民會的榮譽顧問湯建華,共同主席余仕昂,梅陳月嫦等人溝通,讓小阿若約在慶祝會快散場前趕到,在舞台上獨享群眾注意力。
            小阿若約指出,他父親大阿若約(Felix D. Arroyo)是波士頓市的第一位拉丁裔市議員,母親曾當老師,父母的身教,言教,對他影響深重。他表示自己一旦當選市長,一定會讓波士頓重新認識移民對社會的貢獻,族裔融合的重要。
            大阿若約透露,小阿若約當年剛上小學時,由於在家只說西班牙語,幾乎不懂英語,開學第一,二個星期,沒開口說過一句話,讓人擔心不已,但二個星期過去後,小阿若約就能流暢地與人以英語溝通了。他以自己說英文仍帶口音為由地指出,未來是小阿若約這些下一代人的世界。
            小阿若約在致詞後離開前,和華埠居民會的執委們,包括陳丹心,陳平策,余顯生等人一一握手,還在大阿若約稱讚殷先彬雙語能力佳時,立即探問殷先彬是否願意加入他的競選團隊,成為有薪職員之一。小阿若約表示,他的市議員辦公室和競選團隊員工共19人,背景十分多元化,但迄今還無華裔成員。他曾促請華人前進會介紹,但未獲推薦任何人選。
            913  日晚,由於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的第八屆牌樓電影節揭幕,放映甄子丹主演的“情逢敵手“,社區民眾有許多人看電影去了,昆士小學禮堂裏的人數,比往年少了些。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小阿若約(左四)和華埠居民會的成員,左起,劉華權,馬華,梅陳月嫦,余仕昂,陳丹心(右二),陳平策(右四)等人合影。(菊子攝)

            廣東音樂社社長溫陳美月等人演唱時,會場聽眾打拍子。(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小阿若約(左一)和父親大阿若約(右一),應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左二),梅陳月嫦(右二)邀請,上台和華埠民眾見面。(菊子攝)

            嘉賓與華埠居民會執委合影。

耆英會白禮頓樓九月慶生


中華耆英會白禮頓樓913日慶祝四名壽星添歲,預報919日的中秋節正日,將辦中秋慶祝會。
            中華耆英會白禮頓樓主任梅麗梨向壽星獻花,送上禮物,與出席眾人同唱生日歌,請壽星們許願,切蛋糕後指出,九月份的壽星是四朵金花,黃蓮娣、呂少娟、胡少英、蔡嬋桂。其中胡少英,蔡嬋桂還是第一次來參加白禮頓樓生日會。
            耆英會的金牌司儀李積秀、樂趙令瑜特地加祝她們福如東海年年在,壽比南山日日高,祝福一眾耆英日日健康,時時開心。
樂趙令瑜帶領歌唱班為壽星們唱了三首歌: 月亮代表我的心、高山青、當我們在一起。出席耆英中,個人表演有周玉韶獨唱祝福,李振修獨唱我和你、花好月圓,阮澄宇獨唱粵曲情憎偷渡瀟湘館。
慶生會最後的抽獎,更是最佳的餘興節目!
中華耆英會白禮頓樓主任梅麗梨當天還預告白禮頓樓未來活動,包括919日慶祝中秋,即日起,秋季電腦班接受報名。查詢詳情可洽周先生: 617-789-4289

圖片說明:

(左到右)中華耆英會白禮頓樓主任梅麗梨向壽星們,胡少英, 蔡嬋桂, 黃蓮娣, 呂少娟獻上祝福。(圖由耆英會提供)

星期六, 9月 14, 2013

Joseph Nye: 中國未來一國三制


曾任美國助理國務卿,提出“軟實力”說法而聞名的哈佛大學傑出教授約瑟夫奈爾(Joseph Nye),十日在一場哈佛講座中表示,中國和台灣、香港的未來關係,很可能是“一國三制”。
            約瑟夫奈爾應魏德海國際事務中心(Weatherhead Center)日美關係項目之邀,為“東亞國際關係”本學期的系列講座座開場演講。他的講題是“美國對中國及日本的策略(U.S. Strategy toward China and Japan)”。
            約瑟夫奈爾指出,討論未來,必先回歸歷史。他指出,早年的亞洲,非常繁榮,西方在工業革命發生後,才迎頭趕上。現在,亞洲在世界經濟上所佔份量,將重新回到其所應佔比率。他說,這對世界來說是好事,對美國來說,卻是壞消息,因為世界重心轉移了。
            不過約瑟夫奈爾認為美國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以中國目前的發展情勢來看, 中國的人均收入要趕上美國,至少要等三,四十年;中國的軍費開支雖然增加了10%,但武器精良度,還遠落在後 胡錦濤雖然從2007年起就已提出打造中國軟實力的方向,拍了許多中國電影大片,在全球各國辦孔子學院,由清華大學打造與全球聯繫的網絡,但BBC 最近做的民意調查仍然顯示,除非中國成為一個民主社會,放鬆政治上的限制,中國的形象,不會改善多少。
            約瑟夫奈爾還舉了劉曉波或若貝爾和平奬,頒獎台上卻只能有張空椅子;著名藝術家艾未未在中國的一系列遭遇做為例子。
            至於台灣是破壞中美關係源頭這說法,約瑟夫奈爾也不同意。他認為中國和台灣,從經濟及社會角度來看,都有漸行漸近的趨勢,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將來台灣很可能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實施“一國三制“。
            約瑟夫奈爾認為,除非發生出人意料之外的台灣革命,撼動了整個中美關係基石的大船,未來的發展,應是中美日三方修好,就大家都好的局勢。不過他也認為,中美兩國應該私下悄悄商談,萬一政權崩潰,雙方該怎麼處理。

圖片說明:

哈佛大學傑出教授約瑟夫奈爾(Joseph Nye)認為,未來中國,將實施“一國三制“。(菊子攝)

            哈佛大學傑出教授約瑟夫奈爾(Joseph Nye)的講座,連站位都滿了。(菊子攝)

華心藝術學校教琴棋書畫擊劍武術 本週開始新學期


華心藝術學校日前在大波士頓區中華文化協會(GBCCA)會址舉辦開放日活動,向社區家長介紹該校開辦的各項才藝課程,優秀師資,報告該校組成擊劍隊,武術班參加比賽得七面金牌。
         大波士頓地區中文學校很多,”補習“或“加強”英文,數學的課餘輔導班也不少,但純教藝術的類似學校,大概還只有陳瑞虹,陳宏林等熱心人士從2006年起開辦,棣屬於在大波士頓區中華文化協會(GBCCA)的這華心藝術學校。
         華心藝校校長譚先哲表示,該校現開設有繪畫、功夫、扯鈴、打擊樂、擊劍、二胡、古箏、揚琴等課程,招收六至十八歲學生,多半在周二和周五晚間上課,每學期16堂課,費用在185元到240元之間,這學期起還將增開成人功夫班。
         該校老師依前述班別次序,分別為牛曉林,陳弘,朱友珍,陳志新,常英,林湛濤,楊信宜,張鎮田等人。個個都是華人社區內的知名人士。
         其中的常英曾是北京擊劍女隊隊長,教練,在大波士頓主持北美體育協會多年,今年二月才開始在華心藝術學校開始教擊劍,一下子就吸引十來名學生,不惜斥資500多元買練劍的全身裝備。
         在波士頓拉丁學校擊劍俱樂部擔任重劍隊隊長,已是國家級重劍C級擊劍隊員的向麗安,與一眾同學索性組成了中華學生擊劍俱樂部,商定由周欣怡,樂文煊,馬宇欣擔任助教陪練員,分別選練花劍(foil)、重劍(Epee)或佩劍(Saber)
在波士頓擊劍俱樂部,麻省理工學院擊劍俱樂部擔任教練的常英表示,擊劍班訂9月17日開課,招收7至10歲,和11至15歲兩組學生。
武術班老師陳弘,習武30餘年,既跟隨舅父,華林派創辦人陳培習藝,也曾專程到香港向李冠雄學蔡李佛拳,自行創辦了「神州武術」。這學期他將在華心藝術學校繼續開初、中、高級功夫班,另訂週五晚,為成人開辦簡單易學,有健身功效的八卦掌。
陳弘透露,他的四名學生,宋鑫、黃雅美、馬海民、Erica Shepherd,早前到馬里蘭州參加世界國術總會比賽,和來自各國高手對陣,竟一舉奪得七面金牌、五面銀牌、兩面銅牌。他邊嘆氣,邊掩不住開心的表示,這些學生上完課回家後,竟沒人一人另外花時間練習,竟然也能拿金牌,讓他也沒話說。
繪畫班部分,當晚由家長潘延和秦儉以見證方式,為老師牛曉林作介紹。他們兩互以彼此女兒的驚人習畫成就,畫作樣本指出,牛曉林的教法,讓女兒進步神速。如今他們家中的大大小小的掛畫,全都是女兒的作品,到訪者卻都以為出自名家之手。
         譚先哲透露,華心藝校今年暫停開辦中國舞蹈班。詢和報名上其他班,可電洽(617)332-0377,或上網www.gbcca.org

圖片說明:

         華心藝術學校擊劍班教練常英(右一),助教向麗安(左一)和穿著擊劍服的隊員們拍照。(菊子攝)

         華心藝術學校長譚先哲(右)請大波士頓區中華文化協會(GBCCA)會長黃淑英(左)介紹該會活動。(菊子攝)

         武術班學生示範。(菊子攝)

         許多人還不知道,華林派創辦人陳培原來是在華心藝術學校武術老師陳弘(見圖)的舅父。(菊子攝)

         陳宏林(前右)向出席家長介紹,華心藝校開古箏,二胡,揚琴,打擊樂班。(菊子攝)

         秦儉(左)和潘延(右)拿出女兒的畫作,為牛曉林教畫做見證。(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