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月 06, 2007

美三大藝術館主任師事李鑄晉

第一個在西方開設中國藝術課的堪薩斯大學教授李鑄晉。(菊子攝)
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東亞部主任毛瑞(Robert D. Mowry)主持「重新定義了的傳統(A Tradition Redefined):李鑄晉所收藏的1950-2000現代與當代中國水墨畫展」的開幕講座會議。(菊子攝)

哈佛檢視中國水墨畫近五十年變遷

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 (Arthur M. Sackler Meseum)與鳳凰藝術博物館(Phoenix Art Museum)合作的「重新定義了的傳統(A Tradition Redefined):李鑄晉所收藏的1950-2000現代與當代中國水墨畫展」,三日以一整日的講座,為展覽揭開序幕。

預定展至明年一月廿七日的這一展覽,共有分成五類的五十一件畫作,讓觀眾得以檢視在19502000年間,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其他地區的中國水墨畫家,因為地域、環境不同,面對來自外國的藝術形式時,有不同的限制,在繪畫風格與技巧上,呈現出怎樣不同的表現。

策劃這一展覽的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東亞部主任毛瑞(Robert D. Mowry)三日在講座開幕式中指出,這是藝術界第一次把中港台及「海外」的中國水墨畫作同室展出,同時籌辦這一展覽的三名藝術館長(curator),包括他自己,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主任朵斯基(譯音,Alan J. Dworsky),以及鳳凰藝術博物館的貝恪(譯音,Janet Baker)都曾就讀堪薩斯(Kansas)大學的中國畫系,追隨李鑄晉學習,展出的作品,不但全是李鑄晉的個人收藏,又大多數是畫家本人題字送給李鑄晉的真品,使得這一展覽格外有意義。

毛瑞也指出,1975時李鑄晉在堪薩斯大學開授現代中國藝術課,他大概是西方第一個開授此課,並開到博士班程度的教授。

這次的展覽分五大分類。「根拔了的傳統」(Tradition Uprooted),展出1949年後離開中國大陸的知名畫家作品;「抽象化的傳統」(Tradition Abstracted),展出1949年後,在台灣積極嚐試把西方現代畫法融進傳統的中國抽象畫的那些畫家的作品;「擁抱傳統」(Tradition Embraced)展出在中國大陸境外作畫,但積極設法保存並擴展中國水墨畫風格等畫家的作品;「重新堅持傳統」(Tradition Reasserted)展出來自中國大陸,接受了共產主義價值觀,但堅持中國傳統畫法概念畫家的作品;「轉化的傳統」 (TraditionTranscended)展出無法嚴格歸類為傳統或現代畫家者的作品。

「重新定義了的傳統(A Tradition Redefined)將在賽克勒博物館(485 Broadway, Cambridge)展至明年一月廿七日,之後開始巡迴展覽,先轉往鳳凰博物館,從六月廿八日展至九月十四日。再到佛羅里達州的諾頓(Norton)藝術博物館,以及堪薩斯大學的史班塞(Spencer)藝術博物館等地展出。

另一場免費的相關講座為十二月十五日早上十一點,中國藝術部助理主任Mellisa Moy主講。

哈佛大學博物館門票九元,持哈佛大學證件或劍橋市公共圖書館證,以及十八歲以下者免費,查詢可洽617-495-9400




星期一, 11月 05, 2007

少數族裔票影響大局 昆士市市長選舉華裔受重視

(本報記者菊子昆士市報導)十一月六日是麻州各地市鎮的大選日子,對華裔來說,選情最值得關注的,除了費奇堡市選市長的黃素芬之外,就是昆士市的兩名華裔競選市議員了。

不過昆士市內亞裔人口增加到一萬七千人,選民登記人數增加到佔總登記選民數9%的事實,促使今年面對格外緊張選情的兩名昆市市長候選人,不但各自在競選陣營中都招納了華人助選員,印製中文的文宣資料,一起出席由華人主辦,以華人為對象的選民論壇,還都分別在中文報刊上登了廣告。

去年的選舉,層級高達州長,昆士市有約五千名亞裔登記選民,但實際出席投票者,記錄上約僅一千兩百人。

今年的選舉,層級並不高,就連非亞裔出席投票的熱情也不見得夠,兩名市長候選人,都不看好亞裔的出席投票率,但由於彼此的競爭激烈,也都不敢輕視亞裔選票可能發生的左右選情力量。

兩名市長候選人日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分別列舉了他們的華人助選員陣容,以及他們所熟識的華人。

昆士市現任市長威廉范蘭指出,在他當選市長以前就認識的昆士市警察余忠群,無疑是他和亞裔社區之間的最佳橋樑。其他人包括昆士亞裔協調會的董事們,金門超市總經理胡運炤,碧樹長青中心主任譚秀婷,以及擔任昆市市民服務工作的黃立輝。昆士市警察局的亞裔聯絡員蔡熙也被他列為瞭解亞裔社區的橋樑之一。

威廉范蘭還指出,黃鷹立也很支持他。國泰銀行的新英格蘭區總經理葉俊年,他也很熟。不過他指派聯合銀行新英格蘭區總監董繼中擔任昆士醫院董事會董事時,董繼中和葉俊年還都是美洲銀行的同事。

威廉范蘭迄今一共在位六年。他憶述自己在昆市長任內,前後聘用進昆市府的亞裔員工包括,已離任的市長助理王康珍,目前在任的一越南裔女士,兩名華裔警察陳立良、陳景林,以及市民服務部的黃立輝等人。在市府任職的還有一名亞裔聯絡員陳約翰(John Chan)

威廉范蘭認為,亞裔在昆士市內的能見度,的確越來越高,但在市府任職員工的亞裔比率,要一如人口中的族裔比率,恐怕還得要經過一段時間。

他強調,昆士市現在已是一個很多元化的城市,市府也在嚐試多聘用亞裔職工,其中他認為和維持治安有關的警察部門最重要,但符合資格的應徵者,人數常常不夠。他是動用了語言優先條例,才在去年增聘了兩名華裔警察,把昆士市內的華裔警察人數增加到五人。他表示,下一步將在增加講國語的警察之外,增聘女警。

今年一月辭去年薪九萬餘元的昆士市公園局局長(park commissioner)職位,專心參選市長的柯奇(, Thomas Koch)則表示,和他同住一條街的鄰居,就有好幾名華人,其中住在他斜對面的一對夫婦,更是全力在幫他助選。

其餘幫柯奇助選的華人,包括曾參與創辦昆士亞裔協調會,創辦昆士亞裔選民會,主持波士頓中文電視台達十餘年之久的邱潔芳,以及昆士市內目前唯一的一名華裔消防員黃永康。

柯奇也曾以黃永康的例子,指責威廉范蘭只做表面功夫。柯奇表示,既然黃永康是昆士市消防局內唯一能講廣東話的消防員,在昆士市亞裔人口比率如此高之際,不派黃永康駐守昆士市中心區,協助宣傳防火,卻把他調派到昆市偏遠地區,浪費人才。

柯奇也強調,自參選以來,他拜訪了許多老人公寓,也透過關靜儀等協助,到華樂中心向華裔老人拜票,聆聽他們的意見。其中最多人提到的一項是辦老人英語班,幫助好人家適應美國的生活,其次是加強學校與華裔家長之間的溝通,幫助家長們知道,子女可參加學校內的那些活動等。

對於亞裔重視學歷,他自己卻只有高中畢業,柯奇強調他也重視教育,只是他自己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何況他在市府任職廿多年,也曾掌管市府預算大權,對市府各項工作實務,比威廉范蘭還熟悉,再說,昆士市也曾出過高中學歷的市長,政績有目共睹的絕不亞於任何其他市長。

圖片說明:

競選連任的昆士市市長威廉范蘭()和參選昆士市不分區市議員的伍國光()熟識,一部份原因是因為伍國光的妹妹是余忠群的妻子。(菊子攝,本報檔案照片)

德裔後代的柯奇表示自己絕對瞭解移民心聲。(菊子攝,本報檔案照片)

十一月六日的昆士市選舉,華裔候選人有參選第六區市議員的梁戰士。他強調一旦當選,要協助亞裔社區融入主流社會,要加強市府與亞裔市區之間的溝通,包括社區會議備傳譯,市府文件以雙語印行等。他也允諾捐出市議員薪資,設立辦公室,派員駐守,隨時為市民提供服務。(菊子攝,本報檔案照片)

昆士市要競選連任第六區市議員的麥南米(Brian McNamee)(左二),也有華裔支持者,包括昆市亞裔協調會副會長鄒毅(右一)、董事譚秀婷(右二)(菊子攝,本報檔案照片)

華裔捐款多流向現任市長

本報昆士市訊)昆士市的兩名市長競選人威廉范蘭及柯奇都籌款有方,但在爭取華裔捐款上,「西瓜偎大邊」的效應明顯。

據昆市愛國者報的報導,以及昆士市書記處的資料,柯奇(Tom Koch)在十個月內共籌得廿一萬九千元。昆士市愛國者報聲稱,他是昆士市有史以來,籌得款額最高的市長候選人,比已做了三任市長的威廉范蘭(William Phelan)還多。

不過,威廉范蘭的成績也不差,今年初時,他的競選財庫內還剩下十八萬九千元,後來再籌得廿萬一千五百八十四元,使他的籌款總額達到三十九萬一千元。

但他們兩人花錢的速度和籌款額度相似,到十月十九日的申報競選財務截止日時,威廉范蘭已花了廿九萬元,柯奇則花了十七萬四千元。

從捐款名單來看,威廉范蘭的華裔捐款者中,不乏華埠熟悉人士,包括余俊明、余忠群、胡運炤、譚秀婷、梅伍銀寬、梅佩凡、阮鴻燦、劉啟祥等,共計不下五十人,柯奇的華裔捐款者,有牙醫,有餐館東主等,但人數顯然少很多。

他們兩人都收到許多高達個人一年捐款額上限的五百元捐款。

威廉范蘭在發展商、律師及行業工會處最受歡迎,柯奇則在市府工會、家族朋友間最受歡迎。

柯奇的五百元,有來自昆士市警察局、消防局及公僕工會,教師工會首腦鼓勵教師們支持柯奇,但柯奇並未獲得多少來自教師的捐款。

威廉范蘭獲得的捐款,數以千計的來自昆士市外的工會,包括麻州警察。

星期日, 11月 04, 2007

黃素芬競選費奇堡市長 州議員、草根社團都支持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從波士頓到費奇堡(Fitchburg),開車要大概一個半小時才能到,但這已有243年歷史的城市,卻是最有希望出現麻州第二位華裔市長的地方。

年僅廿八歲,在北安多福(North Andover)出生、長大,2001年才搬進費奇堡的黃素芬,憑藉著她在費奇堡住了七年,曾任費奇堡重建局局長,推動過好幾項,包括縮短費奇堡和波士頓市間交通所須時間的工程建設等計劃,對費奇堡有深入瞭解,也有以此地為家的感情,才在今年四月毅然決定,參選費奇堡市長。

今年九月,黃素芬在費奇堡的初選中,贏得62.5%3425張選票,遠遠拋離得票最接近候選人唐納利(Thomas Donnelly) 1,228票,得票率 22.4%

最近這幾天,她又陸續獲得「費奇堡的驕傲(Fitchburg Pride)」,屋斯特(Worcester)「鄰居到鄰居」草根組織,以及麻州眾議員艾德瑞奇(Jamie Eldridge)的背書支持,選情持續看漲。

黃素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費奇堡是個不斷在變的城市,居民們都期望能有一股新力量來推動市政建設。年紀絕不是問題。她翻查過費奇堡市的歷史,大約在四十年前,費奇堡就曾出現過兩名很年輕的市長,廿五歲時當選的威廉費林(William Flynn) ,以及廿七歲時當選的大衛吉文汀(David Gilmantin)。其中一人在任時推動的廢水處理廠計劃,讓費奇堡市至今還受益。

雖然人口只有約四萬(2000年統計數據)的費奇堡市,白人就有三萬二千,佔了絕大多數,亞裔才不過1668人,華裔更是少到只有87人。但無論是環境、文化或經濟,居民們最關心的是,誰能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未來。費奇堡市議會中,已經有越南裔的Dean Tran當選了市議員,黃素芬在逐戶敲門,拜訪選民的過程中也感覺,族裔也不是問題。

黃素芬說,其實小時候在學校,她很清楚的看到自己與眾不同,父親當年的開餐館,放學後她總到餐館逗留或幫忙,又給了她機會體會中國文化與食物,所以她一直很自覺自己瞭解兩種不同文化的幸運,後來她進大學後修國際關係、政治經濟,也是希望藉以幫助其他人獲得同樣的機會。

黃素芬相信,一旦選民對她的支持像初選時一樣,在十一月六日時都投她一票,她一定可以很好的掌管市府的九千五百萬元預算,領導1200名市府員工,把市內的許多老舊工廠,改建成宜人的住家、辦公室,並改善運輸系統,把費奇堡開到劍橋市波特廣場(Porter Square)的火車時間,縮短到一小時以下,整個城市的就業機會、經濟及文化活動,都勢必更將興旺。

黃素芬的父親黃健波是劍橋市五月花餐廳的股東,母親郭碧儀是護士,一兄一弟分別是黃子明,黃子光,一人在北卡的生化公司工作,一人在波士頓的蘋果公司任職。

一旦競選傳捷,黃素芬競選團隊將於十一月六日(週二)晚八點半到十一點半,在320 Main St., FitchburgMA慶祝,歡迎各界出席。查詢可洽978-345-8683

圖片說明:

黃素芬和她的兄弟黃子明、黃子光。(圖由黃素芬競選團提供)

黃素芬的父母,黃健波與郭碧儀都為女兒敢於擔當,感到驕傲。(圖由黃素芬競選團提供)

黑貓中隊成員沈宗李現身波城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十月廿七日慶祝三十週年時,「一段不該被遺忘的歷史」透過U2黑貓中隊倖存者之一的沈宗李,重現在主題為「真善美的人生」的這場會議中。

近百名出席聽眾,幾乎都聽說過故事大概,見到沈宗李站出來,馬上全都起立、鼓掌,向這位當年無名的英雄之一致敬。

高空偵察的黑貓中隊和低空偵察的黑蝙蝠隊一樣,當年都是機密層級最高的中美合作特殊單位。其中黑貓中隊更是由蔣經國直接授令衣復恩組建的隊伍。1990年代初期,張立義和葉常棣這兩名已編入陣亡烈士行列的黑貓隊員,竟然「死而復生」,這才傳出他們當年只是被俘虜,埋藏了三十多年的黑貓中隊神秘歷史,也才開始在台灣露出端倪。

但時隔又十多年後,這段歷史,仍然神秘,作家龍應台今年六月藉著她創辦的思沙龍與清華大學合辦「黑蝙幅在新竹/向勇敢的人致敬」活動,她在會中感慨表示,美國人為黑蝙蝠中隊架設了網路紀念館,中國人卻什麼都沒做,言下之意,中國人不尊重自己的這段歷史。

不過,這些年來,坊間陸續出版了黑貓中隊首任隊長盧錫良的《高空間諜》回憶錄,第一批 2隊員華錫鈞發表的《戰機的天空》,以及翁台生和包科克合著的《黑貓中隊-U 2高空偵察機的故事》,就連香港歌星劉德華都有一首「黑蝙蝠中隊」歌,這段歷史的神秘面紗才慢慢被揭開。

維基百科上現在也有記載,黑蝙蝠中隊有十五架飛機被擊落,約佔全隊三分之二的148名隊員喪生。根據衣復恩的傳記,黑貓中隊共有廿七名隊員完訓,五架飛機被擊落,陳懷、李南屏、黃榮北等三人喪生,葉常棣、張立義被俘,另有六人在訓練或非戰鬥任務中喪生,前後折損的U2飛機共十五架。

據說,當年空軍眷村有寡婦村之說,也就因為諸如黑蝙蝠、黑貓中隊的這些飛行員,很多人一上機後,就有去無回。

廿七日在會場上,沈宗李的兒子沈立威在介紹主講人時就忍不住語帶壓抑的指出,小時候他父親帶他去碧潭公墓,觸目驚心的,一座座墳塚,全葬的是十幾、廿幾歲的年輕人,比對現在的軍人,竟有人說總統是我的巧克力之類的話,實在讓人很感慨。

沈宗李當天放了一小段紀錄片,讓出席者稍為瞭解黑貓中隊的U2飛機、隊員、執勤情況等。他也拿了一架U2飛機的模型到現場,向座中眾人解釋,機翼長達32米的U2,是洛克希德公司出廠的高空偵測間諜機,飛得遠,可飛十四個小時,約6000公里,也飛得高,可達約23萬多米,機上的自動相機能把寬250公里、長3000多公里的地面景物拍成400018英寸見方的照片,能清楚辨認出地面的車型。當年季辛吉到大陸去談判,靠的就是U2拍回來的照片資料。

但他指出,U2飛機的結構很脆弱,大風一吹,就很容易歪,而且機翼太長,很容易偏離跑道。為了飛得遠,載的油又很多,如何平衡兩方機翼的載油量,都有很高挑戰性。當年受訓時,有過兩次失事,他也親眼看見一名同袍從基地起飛,機翼擦地,就陷身火海,一旁的他們只能乾瞪眼,愛莫能助的很難過。

沈宗李透露,當年美國為偵察蘇俄軍情,設計了F104,再製造U2等飛機,但因為趕工,設計並不理想,有美國機員因此摔機折損,引起輿論責難,美國為r繼續掌握戰情,才由當年和蔣經國很熟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台主任出面,促成U2黑貓中隊的成立。換言之,中國人的子弟去送死,美國人不會講話。

在回答當年他為何決定加入黑貓中隊的問題時,他笑著表示,當時年輕、天真,想著自己不會那麼倒霉,何況當飛行員備受豔羨很好玩。

圖片說明:

黑貓中隊中執行最多次U-2高空偵察任務的沈宗李,目前定居加拿大。他在中華專協年會中,以照片向出席者介紹他的當年同袍。(菊子攝)

星期五, 11月 02, 2007

華埠社區議會改選 席位多候選人少

(本報波士頓訊)華埠社區議會即將於十一月廿六日改選七名議員,但迄今還只有六人參選,居民類還少一名候選人。

華埠社區議會共有廿一名議員,每名議員一任三年,每年改選七名。今年將改選的席位,分別為商戶類一席,居民類兩席,機構類一席,組織類兩席,其他類一席。

截至目前為止,已向華埠社區議會提交候選資料的候選人,包括競選連任者在內,商戶類有曾經營花藝店的李崢嶸,居民類有住在大同村的黃國威,機構類有華埠主街主席余俊明、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組織員張冬,組織類有中華耆英會的梅麗梨,思能公司的崔永良,其他類有海皇醉瓊樓經理陳國航。

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鑒還未確定該如何處理這一候選人不足的情空

精美圓點襪子大樓改建 僑社關切

反對派多來自皮革區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波士頓重建局昨()晚為京士頓街120號及好事福、平安街可負擔住宅計劃舉行公聽會,皮革區、華埠等地居民大表關切,有不下七十人出席,表達意見。

出席者中,來自皮革區等地的西人明顯較佔大多數。來自華埠的包括華人前進會、華埠居民會,華埠社區議會等。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候選人何遠光也到場關切。

出席者在提問時,來自皮革區的人,有人表示贊成在合理範圍內,放寬樓宇高度的限制,但他認為京士頓街仍然太高。華埠公園顧問委員會共同主席David Seeley則認為,一旦京士頓街120號的樓宇高度破了例,以後就難限制其他發展商效法,且該一發展計劃恐將帶動鄰近房價高漲。市區影像影片(Urbanimage Film Video))公司董事長Lawrence Rosenblum則表示,要從長遠影響來看這一計劃,不能只看眼前的好處。

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也在會中詢問,根據包容性區域規劃法(inclusionary zoning act),發展商若不在所蓋大樓內撥置可負擔住宅,須付費多少。她質疑的指出,若乞臣集團須至少撥款四百五十萬元,這筆款或者可用於在十二號地段建可負擔住宅。

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鑒則指出,華埠之內,早有樓宇高度超過區域規劃限制的例子,包括信義大廈,以及即將興建的廿四號地段等。他質疑道,華埠之內有許多人,包括駱理德在,當初都支持了該兩項發展,現在沒有理由反對這一項計劃。

陳灼鑒更進一步指出,又如最初名為自由廣場,現名拱石大廈的大樓,就是因為高度超過限制,才讓由他擔任主席的華埠信託基金得到三百萬元左右款項,包括華人前進會、亞裔青少年基本服務,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等,都因為來自該大樓的款項,才得以購置會址。

會中另有波士頓保護聯盟(Boston Preservation Alliance)行政主任Sarah D. Kelly表示,經由一些個人的努力,精美圓點襪子(Danity Dot Hosiery)大樓已獲麻州保護協會(Preservation Massachusetts)列為2007年麻州十大最頻臨危險的歷史資源之一。

昨晚的會議由波士頓重建局的項目經理辛克萊爾(Rodney Sinclair)主持。京士頓街120號發展商奧瑞朗(Ori Ron)在會中重述他在之前數次社區會議中介紹過的樓宇概況,強調他個人做的華埠街頭民意調查,全都支持高樓換更多可負擔住宅的做法。他也再度指出,該一發展計劃在過去七個多月間,已做過不少設計修改,包括高層樓宇向後退,以免給華埠公園造成壓迫感,在大樓的私人土地和華埠公園之間,不另建分隔牆,可使華埠公園面積,有如增加了兩千平方呎。此外,樓宇高度也已由原先的320呎,降低到目前的299呎另加一層機房。

他表示,瞭解到華埠對可負擔住宅的需求,他特地和華人經濟發展協會合作,給與金錢、土地及技術上的支援,使得原來照法令規定,他只須撥出的廿三個可負擔住宅,現在增加到四十七個。華經會董事長蔣宗壬則表示,如果不是乞臣集團的支持,該會將無法辦理蓋47個可負擔住宅大樓的發展計劃。

對此計劃有意見者,須在十二月四日前遞交進波士頓重建局。郵寄地址如下:Bosto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One City Hall Square, 9th Floor, Boston, MA 02201或電郵rodney.sinclair.bra@cityofboston.gov。查詢電話617-742-7783

圖片說明:

華人經濟發展協會董事長蔣宗壬()在會中說明,和乞臣集團發展商奧瑞朗(右一)合作,使得該會得以為社區蓋更多可負擔住宅。旁為波士頓重建局的項目經理辛克萊爾(Rodney Sinclair) (菊子攝)

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鑒在會中炮轟華埠社區內部份人士及團體,支持信義大廈的高達廿四層,以及廿四號地段的高樓計劃,卻反對京士頓街120號的高度,是有偏頗的選擇性不支持。(菊子攝)

星期三, 10月 31, 2007

昆士選舉最後衝刺

市議員候選人齊聚華裔面前發表政見

麻州亞裔共和黨員會(Asian Republicans of Massachusetts)廿九日晚在昆士市朱家樓餐廳,舉辦昆士市市議員候選人政見發表會,以幫助選民增加對各候選人的瞭解,好決定十一月六日大選時,票投給誰。

麻州亞裔共和黨主席黃鷹立,麻州亞美委員會委員李可太,越南裔律師Vy H. Truong,以及黃阿旺等人,根據昆士環保網( Quincy Environmental Network)、昆市亞裔協調會日前舉辦的候選人座談,亞太裔議程聯盟(Asian Pacific American Agenda Coalition)的候選人問卷調查,準備了有關公共安全、社區服務、學校教育、環境保護、城市規劃等方面的問題,由各候選人各自選答。

繼昆市亞裔協調會之後,這是昆市內第二場以亞裔選民為對象的候選人政見發表會,共有約四、五十人出席。

昆士市居民黃永康表示,出席者絕大多數都是各候選人的支持者,一般無立場的選民並不多。以昆士市已登記亞裔選民人數約有五千來看,亞裔對地方政治關心的程度,實在有待加強。

在一眾候選人中,他對曾任昆市愛國者報(Patriot Ledger)記者的以及參選不分區市議員的唯一女性羅瑰(Jennifer McCauley Logue)印象最好,認為她口齒清晰,言之有物。

聯合銀行副總裁暨信貸審批主任范文南則表示,以亞裔選民為對象的候選人之夜,辦的次數越多越好,這樣才能引起主流社會對亞裔的注意。但他也毫不客氣的指出,亞裔社區固然欣見有亞裔參選,但以當晚的政見發表會來看,亞裔候選人的應對表達能力,以及對昆士市政的熟悉程度,都仍有待加強。亞裔社區需要更多有水準的候選人。

廿九日晚的候選人政見發表會,只有三名不分區市議員及二名第六選區市議員的候選人出席。據悉,當晚昆士市的市議會有例會要開,兩名現任市議員,不分區市議員克安(John Keenan)、麥南米(Brian McNamee)都未久留。另兩名競選連任的現任不分區市議員其他兩名候選人費恩(Joseph Finn)和麥法蘭(Michael McFarland)則未出席。

兩名華裔候選人,不分區市議員候選人伍國光(Victor Ng),第六區市議員候選人梁戰士(Jimmy Liang),以及參選不分區市議員的唯一女性羅瑰(Jennifer McCauley Logue)則都出席在座。

兩名市長候選人據悉將於十一月一日晚,在北昆士高中出席由另一組織主辦的候選人之夜,廿九日晚並未獲邀。

梁戰士當晚在會中強調,亞裔社區和主流社會之間缺乏溝通,一旦他當選,首要之務會是改善、開闢溝通管道,幫助亞裔融入主流社會,包括開辦英語課程,召開社區會議時備雙語傳譯,主動代為傳佈市府各種政策及文娛資訊等。

伍國光在會中表示,他贊成昆士市訂定發展總計劃,以期市府能配合綠化環境、節省能源的需要,做「聰明」發展。包括在接近大眾交通工具處建大型公寓住宅大樓,鼓勵民眾使用自行車等。

羅瑰在會中重複她的口號「一言興邦(One voice can make a difference)」。她表示參加亞裔主辦的候選人之夜,對她來說非常有教育性,幫助她更加瞭解了亞裔的看法與關切的議題。她指出在敲門拜訪選民中,她也意外發現,昆士居民最關心的竟然是環保問題。至於公共安全,首要的是治毒品,增加街頭巡邏警察。

麥南米則強調他與市長威廉范蘭攜手為市民推動的市政建設,包括重建大西洋鄰里中心等。

當晚昆士市人權局(Human Rights Commission)副主席Kuma Gupta也在開幕時致詞,並表示麻州亞美委員會將於十一月十五日在昆士市內舉辦第二次城鎮會議。

圖片說明:

昆士市兩名華裔候選人,不分區市議員候選人伍國光(Victor Ng)(右五),第六區市議員候選人梁戰士(Jimmy Liang)(左六),以及參選不分區市議員的唯一女性羅瑰(Jennifer McCauley Logue)(),應麻州亞裔共和黨主席黃鷹立(左五)之邀,出席候選人之夜。(菊子攝)

中國對清潔能源需求大 州長探市場 十二月初訪華



麻州州長派區克昨(三十日)在第三屆「清潔能源(Clean Energy)」會議中,指中國、印度等的加入國際消費者行列,已使爭取源成為全球性的挑戰。但他要和業界合作,把麻州打造成全球清潔能源中心。

他在會中稱許業界因應麻州政府六月份時發出的呼籲,在短短數月內成立了紐英崙清潔能源協會(New England Clean Energy Council),並於廿九、三十兩日,舉辦了第一屆的人力發展高峰會(Workforce Development Summit)

派區克在會中強調,州政府希望與業界攜手合作,保持麻州在能源、生化科技業等領域的領袖地位。其中清潔能源科技業已然躍升麻州第十大工業,成長率較其他行業高三倍。

由於派區克將於今年十二月初率貿易訪問團往訪中國,他在會中不但提出許多麻州的數據,也點出中國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既迫切,也龐大,顯然是麻州相關公司的一大新市場。

派區克指中國為因應爆炸性的成長,平均每星期都要造兩座發電廠。其中大部份都是傳統的火煤發電廠,把有毒的廢氣排放進空氣中,或者是建核電廠,引起一系列的安全顧慮問題。在體認這些問題之際,中國在許多有野心的計劃中,加入了清潔能源項目,包括中國新的五年計劃,把能源列為優先項目,中國官員要求2008年奧運的一項關鍵項目是清潔能源,中國希望到2020年時,20%的所需能源來自再生能源。他說上海已宣佈了建造離岸能源設備的計劃,北京也誓言到2010年時,在總消費量中,再生能源所佔比率要從1%增加到4%

談到麻州時,派區克在會中報告道,在能源效率、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及相關諮詢業上,麻州目前已有556家公司,僱用了14,400人。去年內,整個清潔能源業吸引了二億五千萬元的創投資金。數額之高,居全美第二位。今年很可能更高。

基地設在劍橋市,所發展出來的創新科技,能把煤及biomass轉化為可清潔燃燒的天然瓦斯的大點能源(GreatPoint Energy),最近獲得注資一億元,金額之高是全美上季之最。該公司上週宣佈了,將與dominion能源公司合作,在該公司位於尚莫塞特(Somerset)Brayton Point發電廠,建造轉換成天然瓦斯的示範廠。

派區克在會中表示,他和麻州參眾兩院議長在今年出為麻州定下一個目標,到2010年時,要藉著有效率的使用能源,來達到因應能源用量增加的需要。他們也計劃到2017年時,把全州已安裝的太陽能,從現在的4MW增加到250MW。他表示,也正是這一承諾,說服了常綠(Evergreen)太陽能公司把該公司第一座生產廠設在麻州丹佛(Devens)市。預定要建的兩座風力科技全國測試中心,麻州最近也爭取到其中之一。

他指出,氣候的變化,石油供應量、天然瓦斯儲備量的衰減,是全世界都在面對的真實問題,中國、印度的加入消費者行列,無疑的使這種儲備量不足的情況,雪上加霜。這和環境穩定,經濟成長,以及國家安全都有關係。人們現在不採取行動,後輩會面對很嚴重的後果。

不過,危機也是轉機,他相信在業界的同心協力合作下,人們有機會創造就業機會,把能源的費用降低,並對環境負起責任。

圖片說明:

第三屆清潔能源會議主辦人昨日歡迎麻州州長派區克(左二)出席會議。(菊子攝)

麻州州長派區克昨日在第三屆清潔能源會議上大談中國。(菊子攝)

第三屆清潔能源會議上,創投業講座中的講者之一是華人,LUX研究公司的資深分析師吳穎。(菊子攝)

波市長為老人家辦萬聖節慶祝會

波士頓市市長馬連奧昨(三十一)日在牙買加平原的黎巴嫩廳(Cedars of Lebanon hall)和老人家同慶萬聖節。

出席的華裔老人家,只有四個,分別是七十八歲的朱敏芝(右起)、七十三歲的蔡祖明,以及八十歲的陳文琬。她們幾位老人家,有的住在南端內的法蘭克林公寓,有人住在布萊頓鎮,因為同屬一個教會,互通消息,才知道有這麼個活動,得以乘搭市府派出的巴士,到座落於林蔭深處的活動場地。

她們說其實華人大概不怎麼過萬聖節,但看著滿場橘紅色的汽球,聽唱歌,吃頓萬聖節大餐,湊湊熱鬧,很有意思。

鄰座近八十歲的Isabellan Harrison(右二)說,她們雖是老人家,但過去萬聖節來,一樣投入。她身上穿的天使裝,還是女兒買給她的。(圖與文:菊子)

星期二, 10月 30, 2007

胡為真出席 僑胞喜見老長官後人

大陳同鄉會敘舊話當年
紐英崙大陳同鄉會廿多名會員、會友昨(廿九)日中午在新月宮餐廳,和辭退新加坡大使一職,現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做訪問學者的胡為真、林惠英夫婦聚餐、話舊。
大陳同鄉會中,除了前會長周仙梅和胡為真是舊識之外,包括也是前會長的吳繼福及鍾玉貞夫婦、徐春妹等多人,並不認識胡為真,但以講究情義、團結聞名的大陳同鄉們,全都衝著胡為真的父親,陸軍一級上將胡宗南曾任大陳防衛司令的淵源,衝著胡為真敢於為不滿陳水扁政府去蔣化、去中國化,憤然拋官,要請他吃一頓飯,交個朋友。
席間,一眾人話家常,林惠英代表胡為真略述他們一家六口,最近添一名孫女,以及在駐德、駐新加坡期間,全家投入做外交工作的概況;鍾玉貞憶述起當年她不顧全家反對,嫁給海軍官校學生,那時兩袖清風的大陳人吳繼福,遭遇家人冷落的辛酸;苑宏說她父親當年是胡宗南的部屬,這次特地來見見父親老長官的兒子等。
座中眾人並未追問胡為真拋官引發的震撼,也未細究胡為真對台灣2008年總統大選怎麼看,倒是聊起了一些歷史。
來美三十五年,在波士頓就待了三十三年的周仙梅,提起當年馬英九在哈佛大學讀書時,還當過紐英崙中華公所的英文秘書,不但和時任中華公所主席,也歷任國民黨駐波士頓分部常委的黃鴻樞,為本地僑民服,還曾於1979年二月,鄧小平訪美時,率波士頓僑民參加六十輛大巴士到華府示威的活動。周仙梅還提到,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也為此把馬英九找去談過三次話。
胡為真說,他當時擔任外交部長的機要秘書,全程參與了中美斷交,當年發生的許多事,他都知道。
在蔣宋美齡一百歲時,被蔣宋美齡徵派,擔任華興育幼院及中小學董事,辦理學校整頓工作長達四年之久的林惠英則提起,一九五五年的大陳島一江山之役,七百廿名大陳軍官面對七千多名中共陸海空三軍的大規模進攻,力抗三日,不幸全軍壯烈犧牲,蔣宋美齡所辦的華興育幼院,其實主要是為了收容這些烈士的遺孤。
當年一江山失守後,距離一江山只有一萬一千呎的大陳島居民全都驚恐起來,當時擔任總政戰部主任的蔣經國立刻趕到了大陳,安排撤退事宜,全島一萬四千多人才終於安全撤到台灣。大陳人對蔣經國因此也最為感激。
胡為真及林惠英兩人現在都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做訪問學者,直到明年八月前,都將在哈佛校內聽課、做研究。
圖片說明:
曾任新加坡、駐德大使的胡為真、林惠英(前左三及二)夫婦,應大陳同鄉會前會長周仙梅(前右三)、吳繼福(前右一)、鍾玉貞(前左一)夫婦,徐春妹(二排右一)等人的邀請,和大陳同鄉們聚餐。(菊子攝)

後記: 2010年2月22日,胡為真就任為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秘書長
             2011年7月4日,聯合報報導胡為真秘密訪美,爭取美國售台F-16 C/D型戰機和柴電潛艦

新書「福星公」出版

林露德談創作歷程

今年年初獲美國華人歷史學會頒發「蘇蕭佩瓊精神獎」的三名傑出作者獎之一,林露德(Ruthanne Lum McCunn),廿七日下午應邀在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講談她的創作歷程與新書「福星公(God of Luck)」。

在美國以英文寫華人的書,近年越來越多,大家熟悉的華裔美人作家,也有包括譚恩美、湯婷婷、任碧蓮等許多人。林露德是其中一名,但每一本書都花了她七到十年才完成,再加上她又是蘇格蘭及華裔混血兒,高挺的鼻子配上一頭棕紅頭髮,沒人把她當華人看。

直到今年年初,美國華人歷史學會頒發「蘇蕭佩瓊精神獎」給麥禮謙、林露德、楊碧芳等三名傑出作者,這才讓許多人重新發現,在舊金山華埠出生,香港長大,1962年時才回美國讀大學的林露德,是一名華人歷史小說家。

她是大約三十歲時,才開始認真執筆,而且矢志撰寫有關美國華人的故事。

廿七日下午,她在在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緩緩的述說了理由。

她是一歲左右時,被父母帶到香港,五歲以前,只會說廣東話,她父親為了父女之間的溝通,決定送她進英文浸會學校。

那時她的年紀小,學語文很快,六個月後就能說流利英文,但是長得一點都不像華人的林露德,五歲以前在學校裏被同學當作洋鬼子,進了英文學校後,又因為一口廣東話,被同學當成「中國佬」的處境,對她的心理有很大影饗。

1960年代她來美國升讀大學時,正是美國民權運動風行的時候,學校裏的教材不只沒有關於少數族裔的內容,有也都是負面素材。她到聖塔芭芭拉教書時,還曾聽到過「你沒有中國福(You don’t have the Chinaman’s luck)」,意味著「不」的回答。

這些經歷讓她深深覺得,讓她的學生們知道華人在美的歷史,知道他們祖先的經歷,他們自己的歸屬,很重要。

她的踏進寫作這一行,則起源於1974年她到舊金山教中文時,編寫適合學生的教材。

這些年來,她寫過「派王阿海」,幫助小孩子及早體認到世界是很多元化的,各地人有不同語言、傳統、文化的童書。1981年出版的是傳記小說「千金姑娘(Thousand Piece of Gold)」。1995年出版的「木魚歌(Wooden Fish Song),寫的是19世紀華人雷金光的故事1999年出版的「唯一生還者(Sole Survivor)」,「月珠(Moon Pearl)」等書。絕大部份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小說。

她的新作,上個月由Soho Press發行的「福星公(God of Luck)」,講的是十九世紀時的一對中國情侶,男的被綁架,不甘不願的簽下有如奴隸般的勞工契約,被送到祕魯海岸邊採鳥糞(Guano),兩人想方設法團圓的故事。林露德指出,鳥糞島的空氣污濁,含毒量高,當年被送往採集的人,一般只有二到三年的壽命,但被綁架簽勞工約者,通常一簽就是六到八年約,期間受到的非人待遇,人們難以想像。

林露德的書,已被譯成十一種語言,在廿二個國家發行。她的書幾乎每本都得獎,包括美國書獎,1985年最佳書獎,最佳青少年讀物獎,1997年最佳小說獎,2006年華盛頓州圖書館的選讀作品。

廿七日的和作家晤談會,由亞裔文化資源中心(AARW)、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主源(Primary Source)等機構合作舉辦。

圖片說明:

林露德指著「派王阿海」這本書,表示小孩子應該及早認識多元化的、多語言的世界。(菊子攝)

林露德翻給讀者看她的新作「福星公(God of Luck)」。(菊子攝)

星期一, 10月 29, 2007

寧波小百花羅州演梁祝

癡情傳千古 老外也落淚

寧波小百花越劇團廿七日晚在羅德島州的老兵紀念廳演出「梁祝」,搏得滿堂采聲。觀眾無論是中或西,不少人為戲中「化作彩蝶比翼飛」的癡情感動,悄悄抹淚。

寧波小百花越劇團這趟首度來美演出,主要是為羅德島大學慶祝該校的孔子學院揭牌。一行三十九人,由寧波市藝術劇院院長郭國強率隊,國家二級演員楊魏文及該團最年輕團員,年僅廿二歲的金夢超,分飾梁山伯與祝英台。

據悉,「梁祝」是寧波小百花越劇團於1994年改編推出的傳統大戲,2001年應邀在法國巴黎和匈牙利等地演出時,大為轟動,並把這齣在中國民間流傳近1600年之久,忝列為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等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的故事,比作東方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廿七日晚的演出,儘管從「草橋結拜」、「書房」、「十八相送」、「思祝」、「四十八」、「樓台會」、「山伯臨終」、「逼嫁」、「哭墳」,到「化蝶」等十幕戲,是以縮減版演出,出席觀眾不論中西,幾乎都得靠中英文字幕,才能聽懂以江浙一帶吳儂軟語的越語演出的「梁祝」,但大部份出席者都看得很投入,演出結束,梁山伯與祝英台化身蝴蝶,攜手步出舞台謝幕時,全場都起立鼓掌。

「梁祝」的故事情節,其實大部分的華人觀眾都熟悉,但寧波小百花越劇團這場粉墨登場的演出,卻讓觀眾們看到中國傳統戲曲在求新求變求發展之中,把西方舞台劇的場景及鋪排帶進表演中的痕跡。尤其是當晚演員們的妝扮,服飾,及唱腔,都還頗傳統,但演到最後一幕,梁祝化蝶出場,和舞台上的一眾蝴諜現身後,舞台上的台步就變成了舞步,「戲服」也都很現代。

會後有幾名法裔、德裔觀眾指出,當晚的英文字幕,句子翻譯得「很有趣」,但好在整齣戲不需要字幕,也能看出劇情大概。他們分別在羅德島州住了幾年到十幾年,也在其他國家住過,但這還是第一次有機會欣賞中國歌劇,感覺很新鮮,相信如果事前對中國文化有多些瞭解,再來看戲,會更懂得欣賞。有機會他們很願意再看。他們對當晚由琵琶、笛子、古箏、二胡、越胡等中國民樂器所營造出的淒美氣氛也讚不絕口。

不少華人觀眾則紛紛表示,整場演出的聲光色藝,比他們想像得好很多。

廿七日晚,羅德島大學校長卡羅瑟(Robert L. Carothers)也全程在座。策劃表演的羅大孔子學院負責人馬燄表示,慶祝該校孔子學院揭牌,以及寧波小百花越劇團的來到演出等這一系列活動能夠順利完成,靠許多人幫忙,包括美中商務交流服務中心王曉元招呼、接送團員。羅德島華人協會副會長陳和棟、吳子平、宋健文等人幫忙張燈結綵。廿七日晚,中國客棧老闆葉超,PDK Regency老闆鄭心恩、翁利榮夫婦還大方贊助了一頓龍蝦宴,慰勞寧波小百花越劇團的團員們。

圖片說明:

羅德島大學校長卡羅瑟(Robert L. Carothers) (後右七)和寧波小百花越劇團一眾演員,在演出結束後合影。(菊子攝)

「梁祝」的兩名主角,金夢超()、楊魏文()化身為蝶的「比翼」出場。(菊子攝)

梁兄哥驚聞英台妹已許配給馬文才,述說傷心。(菊子攝)

祝英台在梁山伯墳前。(菊子攝)

羅德島大學孔子學院負責人馬燄(左一起)PDK Regency負責人鄭心恩、翁利榮夫婦,羅德島華人協會的吳子平(右一)、王曉元(前右一起)、葉超、陳和棟和寧波小百花越劇團一眾團員,演出後齊聚在中國客棧內。(菊子攝)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綮三十週年

呂代豪憶述從流氓變牧師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廿七日,在東北大學會議廳內,以「真善美的人生」主題,慶祝成立三十週年,吸引來近百人匯聚。

該會董事長李小玉、會長王世輝做開幕致詞後,該會總顧問頒發三十週年特別獎,給該會歷屆的會長、幹部,感謝他們為該會歷年來的持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從該會1979年的會長鍾耀星起,蔣宗壬、王申培、居文、蕭蔚、袁尚賢、王世輝等人,都特地出席與一眾會員同慶。

該會資深會員,曾任幹事的滕永原、李西成等兩名教授,也特地從羅德島州趕來出席,見證了該會的成立,源起於一場在羅德島州舉行的會議。

當天的重頭戲是五場講座,五名講者全是有特殊經歷或成就的學者、專家。其中呂代豪從黑道大哥變成傳道牧師的經歷,以及沈宗李談黑貓中隊U-2的種種,最是引人。

其他的三名講者及講題為夏祖焯「我的美麗文學與科技世界」,周春塘「孔子的真善美」,陳玉律「感恩的一生」。

呂代豪當天首先開講「虎穴亡魂」。他以驚人的記憶力,繪聲繪影加詼諧語氣的故事敘述,把自己從身體自由,心靈坐牢,到現在身體、心靈皆自由的四個人生階段做了一個交待,再進而勉勵聽眾,要培養IQEQ等能力。

軍人家庭出身的呂代豪,當年是在無意中逞強好勇,就此踏上了不歸路。他在街頭打架中當軍師,教會嘍囉削尖竹子當武器,竟真刺穿人體,闖下殺人大禍,從此被捕、入獄、逃獄,就不斷循環。

他的犯罪技術,也在監獄中進步,並且是從小學跳級到博士班似的,一下子就從送管訓,被升級到送關蘭嶼、綠島。

他向他母親保証了許多次,會改過向上,卻始終不能做到,甚至還在三天內以廿多萬元招待唸空軍幼校的弟弟與同學,把他弟弟引得想方設法要退學,以脫離畢業後頂多月薪五百元的未來,讓他母親傷心欲絕。

當他在「混」社會的時候,一度把討債當成最好賺錢的途徑,當年他一身畢挺西裝,彬彬有禮態度的上門討債,但卻笑裏藏刀,五分鐘內慨允展期還款一個月後,回頭一扁鑽把欠債人的大腿刺得鮮血直流,當作上門討債的紀念品,嚇得有些人欠債一百萬,還出一百五十萬,還問夠不夠。

這樣的牟取暴利,一度讓他能斥資一百餘萬元,來購買來比軍隊所用都還高級的M20步槍。

對於他的從流氓變牧師,有人取笑他,現在不混社會混教會了。但在他來說,一切全因為他妻子那二百五十封信的感召。

呂代豪在會末表示,他認為宗教是一種心靈寄託,但耶穌是生命之道,宇宙主宰,不是宗教。

在問答時間中,呂代豪提到最近去世的竹聯幫盟主陳啟禮。他率直的表示,雖然陳啟禮可能不算好人,但他個人對陳啟禮很敬佩,有發自內心的尊重。他相信十一月十八日的陳啟禮葬禮,會有上萬人前往悼祭。

有關沈宗李及中華專協其他講談,將另稿處理。

圖片說明: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會長王世輝(右一)、總顧問蔣宗壬(右二)、董事長李小玉(左一)感謝一眾講者右三起沈宗李、周春塘、夏祖焯、陳玉律、呂代豪等人。(菊子攝)

星期六, 10月 27, 2007

黃官羨閱報室向社區開放

黃官羨(左起),與台山鄉親聯誼會名譽會長劉惠龍、副會長許柏照 (右一起)、吳子瑞、
黃河清等人在「黃官羨閱報室」內小憩。
(菊子攝)
           (Boston Orange周菊子波士頓報導)台山鄉親聯誼會日前舉辦同鄉詩辭書畫展,也藉機非正式的公佈,「黃官羨閱報室」即起向華埠社區開放,再擇期掛匾。

佔地一千餘呎的「黃官羨閱報室」,其實就座落在必珠(Beach)街三號地下室,和台山鄉親聯誼會會址對門而立,開放後有如台山鄉親聯誼會擴大了一倍。該會副會長許柏照表示,鄉親們可以在聯誼會內小聚,打兩圈小牌,也可以很方便的就移步進隔鄰的「黃官羨閱報室」,喝茶、看報、聊天。

台山鄉親聯誼會副會長吳子瑞(右起)、名譽會長劉惠龍、顧問黃官羨、副會長許柏照,
會員黃河清等人介紹「黃官羨閱報室」免費向社區開放。
(周菊子攝)

台山鄉親聯誼會和「黃官羨閱報室」所座落的樓宇單位,都是黃官羨所擁有的物業。黃官羨表示,該一地下室,原本年久失修,他請人逐步翻修後,先是一下樓的右邊,撥做了台山鄉親聯誼會會址,最近左邊整修完工後,他決定挪用來服務社區,不但開放供華人同胞歇腳,還訂全了坊間發行的三份中文日報,照顧一下同胞們的精神糧食,將來再視情況增加書籍。

台山鄉親聯誼會日前也藉「黃官羨閱報室」的空間,辦了次詩詞書畫展。會長李照桃特地指出,台山鄉親多才多藝,搜集來的作品,件件精美,為「黃官羨閱報室」增添了濃厚的文藝氣息,展出的作品中,還包括梁小玲父親,以及書法家吳紹瀅的大作。

「黃官羨閱報室」每日開放時間是上午9時至下午6時。

贈書籍禮品 介紹新同事

副總領事郝曉飛拜會羅德島僑社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副總領事郝曉飛廿五日下午,率同三名領事,探訪羅德島華人協會、欖城安良工商會,致贈書籍、禮品,並介紹該館新到任領事。

甫上任三個月的郝曉飛表示,駐紐約總領事館總領事劉碧偉預定十月廿九日返國,稍後再往愛爾蘭就任當地大使一職。刻已返國述職的原駐舊金山總領事彭克玉,則訂十一月抵紐約,接替劉碧偉的職務。

郝曉飛表示,此行她是代表劉碧偉向羅州僑胞問好,並攜帶了數十套中英對照的中國文化、地理、歷史書,介紹中國山光水色的光碟、錄像帶,介紹2008年奧運概況的光碟,代表奧運「北京歡迎你」的福娃等,送給羅島華協,希望該會藉著這些材料,加強推廣中美交流,宣傳奧運。

羅德島華人協會副會長陳和棟,理事楊薛錦雲等人代表接收這批禮品。羅德島基督教會執事葉超,同工宋秀珍等人則代表羅島羅斯福敬老院接受了一批掛飾,奧運福娃。

郝曉飛也特地介紹,隨她到訪的三名同仁中,外交領事王敏才剛到任,這次也特地出來和僑胞們認識一下。另外兩名領事為教育領事王盈,僑務領事丁永華。

郝曉飛等一行人,隨後拜會了欖城安良工商會,也送贈一批奧運福娃及掛飾,並和會長葉鈺霖、幫辦胡英僚、連漢強等十餘人晤談了近一小時,才軀車趕返紐約。

圖片說明:

羅德島華人協會成員楊薛錦雲(右一)、葉超(右三)、陳和棟(右五)、吳子平(左四)、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牧師黃天佑等人,廿五日歡迎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領事郝曉飛(右四)、新到任外交領事王敏(右二),以及僑務領事丁永華(左二)等人。(菊子攝)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領事郝曉飛(右三)、領事王敏(右一)、領事王盈(左二)拜會羅德島華人協會,贈送一套奧運福娃給羅島華協的副會長陳和棟(右二)、理事葉超(左三)、楊薛錦雲。(菊子攝)

星期五, 10月 26, 2007

天時地利人和 羅大孔子學院昨舉行揭幕式



羅德島大學孔子學院昨(廿五)日在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好郝曉飛、浙江大學外辦主任丁建民、寧波市藝術劇院院長郭國強,羅州副州長辦公室的法律總顧問,以及包括羅德島華人協會一眾理事在內,近百名嘉賓到賀的隆重中,為該校孔子學院舉行了揭幕儀式。

郝曉飛率領外交領事王敏、教育領事王盈、僑務領事丁永華等人,還送給羅德島大學圖書館近三千冊各種中文書籍。

寧波市藝術劇院院長郭國強代表該院,送給羅德島大學小生、花旦等不同角色的越劇戲服,琵琶、笙、越胡等中國傳統樂器,光碟音像資料各一套,以期該校學生有機會更深入的認識中華文化。

羅大圖館資訊系教授馬燄特地指出,羅大有意把該校圖書館建成有如中國古代的天一閣,寧波越劇院在昨日送給羅大的禮物中,也特地包括了一本介紹天一閣的精裝書。

羅德島大學校長卡羅瑟(Robert L. Carothers)昨日在儀式中憶述的指出,該院原本不在中國漢辦設孔子學院的名單上,如果不是該校圖館資訊系教授馬燄的努力與驚人效率,該校不可能爭取到設立孔子學院。他說馬燄獲悉中國漢辦在紐約時,迫不及待的把他找去紐約,然後當他和漢辦懇談時,馬燄就在紐約中領館的樓下起草合約,當他們談完,馬燄不但把合約交給他們簽署,還連拍照的攝影師都找好了。

馬燄則以中國的諺語來形容整個過程,指「天時地利人和」是羅德島大學得以締造這一創設孔子學院歷史的基礎。一方面世界已更加的全球化,一方面該校學生在2004年時,感到中文在世界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群起要求開設中文及中國文化課,並邀得五百名師生簽名請願。該校的終於能設立孔子學院,要感謝的人,寫上五頁紙也不夠,其中包括羅德島華人協會的吳子平、葉超、王曉元等人。

擔任孔子學院開幕儀式委員會委員的羅州副州長辦公室的法律總顧問伍德(Jennifer L. Wood),昨日在會上盛讚各方的努力促成此事。她還透露,作為家長,她也覺得推廣中文教學,是件對學生有益的事。她的兒子小時候學過中文,現在進了高中,也將繼續學習。伍德在會外透露,她丈夫,布朗大學中國歷史系教授Robert Lee,也是華人。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副總領事郝曉飛,昨日在會上代表即將於十月廿九日返國的劉碧偉大使,祝賀創於1888年,以海洋地理、環境科學研究著稱的羅大,設立了孔子學院。她表示,目前全世界有三十六個國家設有孔子學院,宣揚孔子和而不同,仁義誠信等至今仍符合世界取向的理念,盼望羅大孔子學院能辦出自己的特色,為中美兩國的交流做橋樑。

在儀式中致詞的人,還包括浙江大學外辦主任丁建民,以及今年到中國浙大進修的羅大中國工程師項目學生,以及圖館系學生。

昨日下午,寧波小百花越劇團還在羅大校內,舉辦了一場音樂會。廿七日晚八點,還將演出一場越劇「梁祝」。

圖片說明:

羅德島大學圖館資訊系教授馬燄(左一)、該校校長xxxx(右二),邀得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副總領事郝曉飛(左二)、浙江大學外事辦主任丁建民(右一)等人為該校的孔子學院舉行揭幕式。(菊子攝)

寧波小百花越劇團送給羅大孔子學院的戲服,還包括高蹺鞋,把一眾出席者看得嘖嘖稱美。(菊子攝)

寧波越劇團院長郭國強()把「天一閣」這本介紹書送給羅德島大學校長卡羅瑟(Robert L. Carothers)(菊子攝)

星期四, 10月 25, 2007

美國每年約八千人死於口腔癌

慈濟請王世輝教你做牙齒保健

劉惠敏撰稿

波士頓慈濟人文學校日前邀請王世輝牙醫師,講「牙齒及口腔保健」,說明及早發現及預防的重要。出席聽眾迴響熱烈,提問頻繁,會後紛紛表示獲益匪淺。

王世輝在會中指出,美國的罹患口腔癌病例,每年約三萬宗左右,其中高達八千人因而死亡,可見早期發現及預防十分重要。

王世輝也指出,染患口腔癌的初期癥兆,包括酸痛,刷牙時容易流血,疼痛,咀嚼或吞嚥困難,下顎及舌頭咬合不適者, 體重急速下降,聲音頓時改變,各人如果發現自己的口腔有下列症狀時,就要開始注意並找醫師檢查、治療。

在美國,百分之七十五的口腔癌患者,有抽煙、飲酒過量、飲食不正常等毛病,可能導致基因、肝功能失調,用藥不當也是導致口 腔癌的因素之一.

口腔疾病中最常見的是牙周病。

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病,如果牙齒搖動或酸痛敏感,通常已是牙周病的中或晚期,最好趕快醫治。

口腔疾病和其它疾病其實也息息相關,例如懷孕期間的病變,口腔感染, 心臟及糖尿病患者, 中風, 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引起口腔疾病的產生或惡化. 特別是心臟病及糖尿病患者接受牙醫治療時更要注意細菌感染的高危險性.

王世輝指出,定期到牙醫診所做專業洗牙,在家勤用牙線清潔,是避免口腔疾病的最好基本方法。遇上進食後無法立刻刷牙清潔的時刻,他建議大家購買市面有售,具有清潔口腔及按摩牙齦功效的無糖口香糖Xylitol Gum

這口香糖含有天然糖份酒精Xylitol,可有效防止殘渣食物造成的口腔細菌,大人、小孩都可食用。 www.epicdental.com 、或 www.xylipro.com都載有這口香糖的相關資料,價格大約是60粒裝6.50元左右。

談到牙齒美容時,王世輝指出,目前在美國及台灣都流行的是漂白及人工殖牙。但牙齒變黃是因為牙齒上的保護層法瑯質,經年累月的使用後自然脫色,漂白牙齒成效不一,有無必要,見仁見智。一般西藥行或市面銷售的漂白產品,都只有暫時效果,甚至有人用後產生後遺症。

人工植牙則是一種手術,在美國一般都由口腔外科牙醫及牙周病專家一起評估、進行。植一顆牙的費用,約三到四千美金。許多人特地回台做這一手術,主要是因為台灣費用便宜,但治療品質參疵不齊,有心做此手術者,應該謹慎行事,以免留下後遺症。

王世輝也在講談時提到身為開業牙醫師的甘苦談,目前申請牙醫學院的困難度比起往年有過之而無不及,學費也比一般科系要來的高。他的演講,不時幽默舉例,在場聽眾常不禁莞爾,會後都表示收獲很多。

圖片說明:

波士頓慈濟人文學校代表贈紀念品,感謝王世輝()牙醫師為他們講解口腔保健。(劉惠敏攝)

昆士亞裔警察學校學員結業 市長警長頒證書

昆士市「亞裔市民警察學校(Asian Citizen Police Academy)」學員們,
高興的舉起結業證書拍照。
(周菊子攝)
左起華樂中心關靜儀、羅文燦牧師、Dunkin Donut代表,昆市警察
局長羅伯康利、昆市市長威廉范蘭、胡振勝、蔡熙、余忠群、
陳景林、梅伍任、陳立良等人出席「亞裔市民警察學校」
結業典禮。
(菊子攝)
昆市華裔警員陳立良(左起)、陳景林、梅偉任、余忠群,以及美國
國土安全局海關及邊境保護組警官胡振勝、華樂中心主任
關靜儀等人在「亞裔市民警察學校」結業典禮上,接受昆士市長
的表揚、感謝。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昆士市報導)昆士市警察局與華樂耆年中心合辦的第二屆「亞裔市民警察學校(Asian Citizen Police Academy)」,昨(廿四)日結業,六十多人開心的從昆市警察局長羅伯郭利(Robert F. Crowley)手中領取了證書,警徽鑰匙環,以及T恤等紀念品。
          昆士市長威廉范蘭(William Phelan)昨日特地出席結業禮,嘉勉一眾學員的認真學習,為維護昆士市的安全一起努力。他也代表主辦單位,頒發表揚狀給支援講課的嘉賓老師,包括美國國土安全局(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海關及邊境保護組(Custom and Border Protection)公共事務警官胡振勝,樂耆年中心的羅文燦牧師及關靜儀主任,朱家樓總經理朱少培,以及甜甜圈咖啡店(Dunkin Donut)的代表等,感謝他們贊助警察學堂場地、點心及結業大餐。
          為期四週,每週三上二小時課的「亞裔市民警察學校」,由昆士市社區警察余忠群策劃,昆士市警察局亞裔聯絡員蔡熙和昆市府亞裔外展聯絡員黃立揮,各自負責講二堂課,協助翻譯。其他的講員包括前述的胡振勝,消防局外展聯絡員Ken Kocerha,以及昆士市的華裔警員梅偉任、陳立良、陳景林等人。
        警察學堂的學員們,在這四週內聆聽了專業人員講談駕車、行路、居家、防火等安全方面問題,以及移民及海關法,身份及信用卡竊盜,家庭暴力,亞裔犯罪等相關議題,一方面瞭解相關法令,警察執勤方式,一方面也認識些警察,知道有問題時,可找誰幫忙。
          昨日,黃立輝在最後一堂課中,還就家庭暴力舉了許多實例,包括不肖子女擅自取用父母的老人金支票,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種,一旦遭舉報,可判刑達五年。黃立輝強調,亞裔家庭中有不少老人、小孩遭虐待的情況,但多半沒有報案。
         胡振勝認為亞裔居民多的地方,都可辦這樣的警察學校,對加強警民溝通很有幫助。在他上課的時候,很多學員問出入境可以帶多少錢,帶那些食品,也有很多人問九一一後,出入境的安全檢查,及貨櫃檢查都有些什麼變化等。他在會外也透露,美東地區的美國國土安全局海關及邊境保護組,迄今還只有三名華人,位階都是主管(Chief)及主任(supervisor),讓他很為華人感到驕傲。
        昆市警察局長羅伯郭利在會外表示,昆士市目前有警員203人,迄今還只有五名亞裔。今年年底估計將有五到六個名額空缺,昆士市市長和他將會商量如何訂定選用標準,不排除引用語言優先條件,來增聘亞裔警察的可能。
         昨日結業的學員,大部份都是老人家。從春田市搬進昆士市才十個月,現年七十五歲的李林錦娉,非常高興自己來上了這些課。她說講課內容對老人家很有幫助,無論是交通安全或防火,都教會了他們保護自己,保護別人。在北昆士已住了幾年,六十八歲的譚志光則表示,他去年也上了警察學堂,但覺得今年的內容更豐富、完善,對老人家尤其有用。
        查詢詳情可洽余忠群617-594-2044,蔡熙617-745-5850,華樂耆年中心工作人員劉興榮或主任關 617-471-9354。昆市華樂耆年中心地址為550號興國街﹐550 Hancock St.,Quincy, MA 02170。(更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