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一, 4月 24, 2017

布朗會議研究臺灣 兩紀錄片敘說原住民及新住民議題

布朗會議研究臺灣 兩紀錄片敘說原住民及新住民議題
駐波士頓教育組組長黃薳玉(前左二)與布朗大學「薈聚臺灣」計畫
教授:Robert Lee (後排中,著白襯衫西裝者)Evelyn Hu-Dehart(前右
)Rebecca Nedostup(後右四)Caroline Frank(前左三)及講者:胡台麗
導演(前左一)、李靖惠導演(前右一)Ed Lin (後左三)、熊秉真教授(
左二)梁一萍教授(前右二)John Shufelt教授(後左四)等合影
(教育組提供)
布朗大學「薈聚臺灣」2017年研討會在420日登場,以「Expats, Migrants, and Immigrants: Taiwan/ese in Flux」為題,探討臺美移民議題。研討會為期2天,放映2部臺灣紀錄片:探討臺灣原住民文化的「讓靈魂回家(Returning Souls)」與關心臺灣新住民議題的「麵包與情人(Money and Honey)」,邀請這2部紀錄片導演與觀眾交流對談。另外也邀請臺裔美籍作家Ed Lin分享其創作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梁一萍教授及東海大學外文系John Shufelt教授也獲邀擔任與談人。

會議首日放映的紀錄片「讓靈魂回家」,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胡台麗博士花費9年時間,紀錄臺灣阿美族太巴塱部落青年向中研院民族所請求歸還原本屬於部落內Kakita'an祖屋裡刻滿著名部落傳說故事的樑柱始末,從協商樑柱歸還、引領祖靈回部落,到重建祖屋所涉及的土地爭議與重現傳統祭典儀式等議題,展現出原住民部落傳統文化、西方宗教傳入後與現代生活型態變遷等交錯複雜議題。紀錄片放映後,布朗大學邀請胡台麗導演與該校歷史系Rebecca Nedostup教授與人類系Nicholas Laluk教授與談。對談中,兩位教授提出如原住民物品歸還(repatriation)議題、整件事由部落青年發起推動的故事等。胡導演說明這是一個很特殊的歸還案例,它最後歸還的不是實體物品(樑柱),而是引領回棲身樑柱裡的祖靈。胡導演也提出,紀錄片中探討到回復傳統的問題,究是要回復什麼時候的傳統呢?目前部落裡,大多數居民改信仰天主教,重現傳說的祖屋與祭典儀式也因涉及很多問題,並非獲得所有居民贊同。祖靈的引回與祖屋的重建,顯現原住民部落面對傳統與現代間的拉扯。特別的是,這部紀錄片不僅紀錄歸還的過程,也持續追蹤探討歸還後部落的發展,探問祖靈引回後,是否真的達到當初運動發起人的初衷:凝聚部落,找回部落遺失的精神呢?

這次研討會除邀請來自臺灣與美國的學者,布朗大學也安排2場學生分享的場次,讓學生報告其臺灣研究相關課程的研究成果。第一天分享的三位學生,Lianne Cho同學選擇從西方媒體報導,研究蔣宋美齡夫人在抗戰所扮演的角色,也運用科技,自行剪輯成介紹影片。Chien Teng Chia則研究流行音樂是否會產生跨太平洋流動,並以4名臺灣與南韓知名藝人,如李玟與王力宏為案例,分析他們結合東西方流行音樂元素的特色,其同時具美國與亞洲(臺灣或南韓)雙重背景,在音樂市場上的優勢與阻礙。最後一位學生Michelle Ng則是研究其祖母故事,探討受日本殖民教育的臺灣人,如其祖母,對日本或臺灣的認同議題。Ng同學展示許多祖母小時受日本殖民教育的照片為例,介紹臺灣過往的日本殖民歷史。

第二天研討會邀請到首位榮獲三項亞美文學獎的小說家Ed Lin,其作品故事背景多取材自身成長環境,如紐約的中國城或臺北。他將分享他的文學創作經驗與美國亞裔族群的現況。另外,會議也將放映第二部紀錄片「麵包與情人」,會後也邀請導演李靖惠與觀眾分享片中討論到的臺灣新住民議題。

布朗大學的「薈聚臺灣」計畫是與臺灣教育部合作的研究計畫,從2015年底開始,執行3年,主要開設以臺灣為主的課程及辦理臺灣研究國際研討會,提升國際間臺灣研究能量。(教育組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