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資政江宜樺之妻,剛轉往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做訪問學者的李淑珍博士,日前應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之邀,從林語堂二度改變宗教信仰的一生經歷,申論“宗教與人生”的關係,或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又或是文化傳承與生存環境的交錯綜合。
1961年在台南出生,獲有布朗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的李淑珍,對民國初期著名文人林語堂,頗有研究,演講當天,準備了不下150張幻燈片,從引用林語堂自述語錄,描繪林語堂“一團矛盾”的前言,到討論林語堂在成長過程中所接受的中國傳統與西方宗教,學問衝擊,思想上從清教徒轉為異教徒的變遷等,既讓人為當年那大時代感動,也讓人在短時間內對林語堂有了更深認識。
從李淑珍的論述來看,林語堂在他一生之中,會從基督信徒轉為欣賞道家,再回歸為基督徒,其實和他的家庭背景,個人性格,成長過程,時代變遷很有關係。世間人們對林語堂的評價也頗為兩極,有人認為他寬大友善,是有教養人的典型,有人認為他不識人間疾苦,不食人間煙火。
人稱“幽默大師”的林語堂,1895年出生,1912年進上海聖約翰大學研習英文,1921年取得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後再赴法國、德國進修,1923年當上北京大學英語系主任,1924年首次以“幽默”來翻譯英文的Humor,1935年後以英文寫成的“吾國與吾民”,以及他41歲後攜全家赴美發展,後來寫的“生活與藝術”等書,使林語堂名揚中外,並於一生中兩度獲得諾貝爾獎提名。
林語堂原本是閩南坂仔農家子弟,倘佯在山林間,習慣自由,有夢想,認同儒家的“食色性也”,反對佛家的“色即是空”,覺得“住在有美式暖氣設備的英國別墅中,擁有一名日本太太,一名法國情婦,一名中國廚子,就是最理想人生”,“對自己國籍敏感的人,根本不適宜旅行”。
李淑珍形容林語堂把自己描寫成異教徒,但父親是閩南鄉下牧師的他,內心卻是基督徒,一方面求學時專攻文學,卻又後悔自己大一時不讀科學。他在一生中經歷了五四運動,軍閥統治,國民黨專制,對日抗戰,國共內戰等大動盪,也在旅居海外期間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法西斯獨裁,共產帝國擴張,美俄冷戰等等大時代事件,五四的反傳統,西方的唯物主義,科學理性,以及非理性主義對宗教的質疑,都不斷衝擊著他的生命。
在談論林語堂的一生時,李淑珍對林語堂自己飽讀群書,卻不贊成女兒上大學,感到很不可思議。但林語堂同時是一名多情善感的人,他在大女兒林如斯自殺去世時,受到很大打擊。晚年住在有如閩南家鄉的台灣,臨終前還想去廈門看舊情人,辭世前心臟停了又跳九次,彷彿表述著他對人間的留有遺念。
李淑珍指出,林語堂認為宗教是一種從個人內心發生出來的東西,不能由任何人來給予。從林語堂的一生看來,各人的生命依歸,也確實看各人自己如何追尋。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當天還邀請曾任駐波士頓經文處教育組組長,現為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的張善楠,介紹了”台灣史前玉器的前世今生“。
圖片說明: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會長周萬欽(左一),董事長王世輝(右一)邀經文處處長賴銘琪(中),致送紀念品給講者張善楠(左二),李淑珍(右二)。(謝開明攝)
張善楠介紹”台灣史前玉器的前世今生“。(謝開明攝)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會長周萬欽(右),董事長王世輝(左)歡迎張善楠回訪波士頓。(謝開明攝)
李淑珍回答提問。(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