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6月 04, 2013

波城華人悼六四 24年未間斷

 呂京花(左四)應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之邀,到華埠公園的
天安門紀念碑前鞠躬致意。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劍橋市報導) 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和中國民主長征基金,六月二日晚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禮堂舉辦「六四悼念會」,以行動表示,24年後,他們仍未忘記天安門死難者的犧牲,聲言結束一黨專政、還政於民,中國與世界才會更美好。
      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今年的「六四悼念會」,在會場入口處擺有許多司徒華的書,誌記20111月過世的這位民主鬥士;也擺有許多天安門母親運動的T恤,文件夾,希望有更多人支持「天安門母親」的「死難者家屬有權公開悼念『六四』中死亡親人」等5項要求。
出席六四悼念會者會末在燕京圖書館門前舉燭光悼念。(周菊子攝)
      當晚播放的影音回顧影片中,包括一段2008年時劉曉波接受澳州媒體(journeyman.tv)的訪問錄影。他指中國政府當年決定逮補那些人時,考慮過要付出什麼樣的政治代價,名氣較高者,反而沒有遭遇更嚴厲的打壓。他也表示自己對中國未來看法樂觀,不是因為當局政府在做的事,而是一般人民的力量在增強。
 呂京花由兩名主持人陪同,回答出席者提問。(周菊子攝)
      悼念會主持人,高秉浩醫師與一名女士照例宣讀了一份中英文序言,闡述該會認為,許多無辜百姓在八九民運死難,中國政府應還給他們一個公道,一個真相,稱「穩定壓倒一切」是愚民口號,六四悼念會應在中國的土地上舉行。
      原為北京工人自治聯合會成員,現為中國民聯陣副主席,定居紐約的呂京花,這晚出席波士頓六四悼念會,分享她的個人經歷,她當年的現場見聞。
 呂京花由兩名主持人陪同,回答出席者提問。(周菊子攝)
      呂京花是因為當年在天安門廣場上為工自聯做廣播,其後被列入通緝名單。她透露自己當年逃亡時,朋友打電話給她父母,原本是要報告呂京花安全在逃的消息,不意卻聽到13名解放軍闖進她家搜人的消息。呂京花逃到香港後,申請政庇抵美,曾於1993年時試圖回中國,在北京被拒入境。1998年時,她因母親過世,獲外交特准,回中國7天,但有兩名政府派給的助理,24小時跟隨。呂京花坦言,她非常希望能再回中國去。
      呂京花表示,當年物價飛漲,政府腐敗,才會發生人民走上街頭,紀念胡耀邦,希望促使政府領導反醒他們應該怎麼做的行動。她感慨表示,如今的中國政府,聰明多了,以經濟發展促使人們忘了政治。
 呂京花應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之邀,到華埠公園的
天安門紀念碑前鞠躬致意。
(周菊子攝)
      一名表示自己是198863日出生的出席者表示,六四天安門廣場上的情況,似乎至今仍撲朔迷離,到底有沒發生過學生暴力行動的事,似乎沒人說清楚過。
      呂京花的回應,也未直接回答。她說63日那天下午,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們情緒緊張,直到中午12點半時,仍有許多學生不願撤走,接著坦克車開了進來,人們用大石頭擋路,扔水瓶,讓那些坦克、軍車著了火,也有市民拿出鐵棍來抵擋。大約2點半左右,她帶著一名清華大學的學生,鑽進一個洞口,逃出了現場。直到下午3點半左右,她都還能聽到槍聲,也看到有人中槍,白襯衫上都是血。
      一名出席的年輕人問道,為什麼24年以來,中國從未再發生過類似的學生運動。
      呂京花忍不住表示,她對當今的大學生很不滿意,認為他們太過追求物質享受。她也認為中國政府對六四等的打壓,造成了人們的恐懼心理。
      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的多名波士頓成員,過去24年來,從未間歇的舉辦六四追悼會,藉以做為他們促進中國追求民主、自由的小小堅持。62日晚,他們在哈佛舉辦六四悼念會後,轉往波士頓華埠公園的天安門紀念碑鞠躬致意。

文協家庭夜其樂融融

大波士頓區中華文化協會(GBCCA)61日晚在牛頓市F. A. Day中學舉辦本年度的「文協家庭夜」,表揚7名義工,搬演15項節目,聚餐。不下二百多人其樂融融的歡渡一晚。
            文協是個源起於1956年的社區團體,最早以來自台灣的家庭為主要成員。十幾年前開始,兩岸三地人士在這社團內融洽相處。近年來,第二、第三代有許多人和白人、其他族裔人士結為連理,文協也開始華洋雜處,面貌和主流社會越來越像。
            1日晚的文協家庭夜,由宋鑫、龔成德這兩名年輕人出場主持節目。文協會長黃淑英頒發義工服務獎,表揚陳又瑄、吳大辰、陳均豪、姜桐、龔成德、吳茉莉、宋鑫等人籌辦活動,辛勞有功。
            當晚有15項表演節目,悉數由文協旗下組織擔綱,包括青少年國樂團、課後中文班、華心中文學校、華心藝術學校、健身腰鼓班、知音舞韻、合唱團等等,競獻技藝。
            陳志新指揮的文協青少年國樂團演奏「桃花過渡」、「卜卦調」,為文協家庭夜拉開序幕。
            扯鈴一向是引來最多驚叫、讚嘆聲音的節目。朱有珍、龔成德指導的「活鈴活線」、「心有鈴犀」,再度搏得全場熱烈掌聲。
            楊曉蓓指導的健身腰鼓隊則是當晚陣仗最大的表演隊伍,共有30多人上場示範韻律健身操,氣勢十足。
            華心藝術學校是當晚表演節目最多的文協組織,林戰濤的二胡班演奏「賽馬」、「粉紅豹」,張鎮田的揚琴班演奏「美麗的非洲」,周娜的舞蹈班表演「百家姓」,陳志新的打擊樂器班演奏「吐氣揚眉」、「銳不可擋」,都讓欣賞節目的家長、同學報以熱烈掌聲。
            常英、向安麗指導的華心藝校擊劍班,則是第一次在文協家庭夜中示範演出,表演了「白鴿劍舞」。文協的學習西洋劍風氣,當年是由邢健、張善通推動起來的。邢健的一名學生,去年打入美國西洋劍國家隊,也讓西洋劍在文協引起更多人的興趣。
            華心中文學校表演的節目,有李思靜舞蹈班的「搖太陽」,陳弘功夫班的青少年功夫示範。
            其他還有課後中文班在楊羅東老師指導下,表演了「龍的傳人」、「鳳陽花鼓」、「健康歌」等3個節目;知音舞韻演出「彩雲追月」;文協合唱團在王麗文指揮,林妤婷伴奏下演唱了「綠島小夜曲」、「鳳凰于飛」等二首歌。
            整晚的演出,最後在陳弘指導,華心中文學校的「幼獅舞天下」中落幕。
            文協會長黃淑英表示,文協接下來的大活動是承辦69日香港龍舟賽的文藝展演攤位,83日辦第2場健康講座,邀柯曼文講談健康食品。


圖片說明:

            左起,朱惠珍、王淑玲、李希青、白松、林梓玲、姜鍾、陳玉瑛、洗(兩點水)鳳鳴、黃淑英、宋鑫、龔成德、楊羅東、陳式儀等文協幹部在會後合影。(菊子攝)

            文協的活動,全由文協幹部上陣當義工,為出席活動者服務。(菊子攝)

            扯鈴一向是最後歡迎的表演之一。(圖由文協提供,Ken Chen攝)


            知音舞韻表演。(圖由文協提供,Ken Chen攝)

Comcast 即起至7月4日開放Hotspot

喜歡或有需要在不同地點無線上網的人,即日起至74日,多了一個免費服務選擇。康卡斯(Comcast)刻正在該公司的全美約15萬個無線熱點(hotspot),為任何人提供免費上網服務。
      康卡斯(Comcast)的本地媒體公關Marc Goodman(3)日證實,該公司從去年9月起,就已推出Xfinity的寬頻無線熱點服務,在各大交通重鎮為民眾提供無線上網的方便,希望能吸引更多人轉用該公司的服務。訂購該公司商務網際網路服務的小企業,也可隨各自意願,決定是否開放其寬頻無線熱點供顧客使用。
      康卡斯公司的Xfinity網際網路用戶,原本就已可經由各自訂購的Xfinity網際網路服務,使用Xfinity寬頻無線熱點服務,但現在的這促銷活動,在未來數週內,容許非康卡斯客戶,也一樣可以免費無線上網。   
      在未來數週內,任何具有寬頻無線(Wi-Fi)功能的移動設備,都能連接上“xfinitywifi”的網路,享受快速網上遊覽,下載視頻的樂趣,卻不需要擔心用掉太多每月限量的移動設備數據流量。
      想要使用這一寬頻無線網路者,可使用Xfinity WiFi應用程式,或是拜訪www.xfinity.com/wifi網址。非xifinity網際網路用戶,也可搜尋 “xfinitywifi” 這網路名稱,然後在登入頁右上角,點擊 XFINITY網際網路用戶?”的鍊接,從拉下來的選項中,選擇「夏日宣傳(Summer Promotion)」。

      康卡斯表示,該公司在整個波士頓市,麻州東部,建有數以千計的寬頻無線熱點,舉凡哈佛廣場、戴維斯廣場、庫里吉角等受歡迎的地點,以及許多社區中心,都設有熱點,容許人們無線上網。

星期一, 6月 03, 2013

FBI Releases Preliminary Annual Crime Statistics for 2012

According to the FBI’s Preliminary Annual Uniform Crime Report, released today, the nation experienced a 1.2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violent crimes and a 0.8 percent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property crimes in 2012 when compared with data from 2011. The report is based on information the FBI gathered from 13,770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that submitted six to 12 comparable months of data for both 2011 and 2012.
Violent Crime
  • In 2012, the violent crime offenses of murder and nonnegligent manslaughter increased 1.5 percent from the 2011 figures, aggravated assault increased 1.7 percent, and robbery increased 0.6 percent. Forcible rape offenses declined 0.3 percent.
  • Violent crime increased 3.7 percent in cities with populations of 500,000 to 999,999,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the city groupings. There was a 1.0 percent decrease in violent crime in the nation’s cities with 10,000 to 24,999 inhabitants. Violent crime increased 1.2 percent in metropolitan counties and declined 0.9 percent in nonmetropolitan counties.
  • Murder and nonnegligent manslaughter offenses increased in all city groups but one, with the largest increase (12.5 percent) occurring in cities with populations of 500,000 to 999,000. Cities with populations of 50,000 to 99,999 showed the only decrease of murder and nonnegligent manslaughter offenses (1.3 percent). Murder and nonnegligent manslaughter offenses declined 4.8 percent in metropolitan counties and 0.4 percent in nonmetropolitan counties.
  • Cities with populations of 1 million and over in population experienced a 3.2 percent increase in forcible rape offenses. Cities with 25,000 to 49,999 inhabitants experienced a 3.5 decrease in forcible rapes. Forcible rape offenses declined 1.2 percent in metropolitan counties and increased 1.3 percent in nonmetropolitan counties.
  • Robbery offenses decreased 2.9 percent in cities with 10,000 to 24,999 inhabitants, but increased 2.4 percent in cities with populations from 250,000 to 499,999. Robberies increased 1.1 percent in metropolitan counties and declined 1.1 percent in nonmetropolitan counties.
  • Aggravated assaults remained virtually unchanged in cities with 25,000 to 49,000 in population and declined 0.6 percent in cities with 10,000 to 24,999 inhabitants. Aggravated assaults increased in all remaining city groups, with the largest increase, 5.2 percent, occurring in cities with 500,000 to 999,999 in population.
  • Violent crime increased in three of the four regions (3.3 percent in the West, 1.3 percent in the Midwest, and 0.6 percent in the South). There was a 0.6 percent decrease in violent crime offenses in the Northeast.
Property Crime
  • Nationally, the property crime offense of burglary decreased 3.6 percent in 2012 when compared with 2011 data. Motor vehicle theft increased 1.3 percent, and larceny-theft offenses remained virtually unchanged.
  • Property crime increased 0.4 percent in cities with 50,000 to 99,999 inhabitants. Decreases of 1.0 percent in property crime were reported in cities with 25,000 to 49,999 in population and in cities with 1 million or more in population. Property crime decreased 3.5 percent in nonmetropolitan counties and 2.1 percent in metropolitan counties.
  • Burglary offenses decreased in all city groups, including the largest decrease, 7.0 percent, which was reported in cities with 250,000 to 499,999 in population. Burglaries decreased 4.3 percent in nonmetropolitan counties and 3.1 percent in metropolitan counties.
  • Larceny-theft offenses increased in all city groupings except those with populations of 25,000 to 49.999 and those with fewer than 10,000 inhabitants, each of which reported a 0.2 percent decrease. Larceny-thefts decreased 3.2 percent in nonmetropolitan counties and 2.2 percent in metropolitan counties.
  • Motor vehicle thefts increased 4.9 percent in cities with 250,000 to 499,999 inhabitants, but decreased 5.1 percent in cities with 1 million or more inhabitants. Metropolitan counties reported a 2.1 percent increase in motor vehicle thefts while nonmetropolitan counties reported a 2.1 percent decrease.
  • Three of the nation’s regions had decreases in property crime in 2012 when compared with data from 2011. These offenses declined 3.5 percent in the South, 2.1 percent in the Midwest, and 1.6 percent in the Northeast. However, property crimes increased 5.2 percent in the West.
Arson
  • Arson offenses, which are not included in property crime totals, decreased 1.2 percent nationwide. Arsons declined 4.3 percent in both the Northeast and the South, but increased 1.6 percent in the Midwest and 1.0 percent in the West.

麻大進華埠辦中國文化日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中國項目中心和波士頓華埠的昆士小學、廣教學校、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等機構合作,61日推出首屆中國文化日,為廣大社區展示中國文化,導覽波士頓華埠歷史。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中國項目中心主任胡萬里表示,希望這中國文化日活動,將來也能成為波士頓華埠歷史的一部份,每年都吸引各個開辦中文課程學校的老師、學生、家長,匯聚波士頓華埠,彼此交流,親眼觀摩、親身體會就在身邊的中華語言、文化、歷史。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深造及專業研究學院及中國項目中心舉辦的這中國文化日活動,在61日時,分昆士小學、廣教學校、亞美社區發展中心等三地同步進行。出席者領取有波士頓市長簽名的「護照」後,中午還憑證享十幾家中餐館的10%折扣。昆士小學校長何少華,廣教學校校長曾秀芬紛紛配合中國文化日,在各校安排活動。
      昆士小學部份,分別在體育館、禮堂,兩個場地舉辦活動。禮堂部份,早上有胡萬里為開幕、閉幕致詞,北牛頓高中暨天使表演藝術會現代中國舞學生Sydni Lockeby (Jiang Hong)為開幕做舞蹈表演後,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深造及專業研究學院副院長Dennis Maxey擔任主持人,邀來麻大學術事務資深副校長的資深顧問Edmund Beard,波士頓市新波士頓人辦公室主任陳清音,麻大波士頓分校管理學院市場行銷副教授劉瑞明,麻大註冊管理部及孔子學院的行政及財務主任Michael Todorsky等人講談該校與中國有關的各種中文項目,以及移民經驗。講者名單上有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行政主任伍綺玲,但她並未出席。
            下午有昆士小學交響樂團演奏,麻大波士頓分校亞美研究項目主任江念祖以「外賣、刪掉的:分享波士頓華埠的過去與未來(Take-Out Out-Takes: Sharing Boston Chinatown’s Past and Future)為主題,分享他的個人經驗。
            江念祖說明他本人是混血兒,父親是華人,母親是愛爾蘭人。小時候,長相更有華人影子,在學校經常面對族裔歧視困擾,因這親身體驗,他深知移民在美國社會生存所面對的困難。對波士頓華埠有著極深感情的江念祖,為出席活動者介紹了華埠曾經歷排華法案,政府建公路拆屋等等衝擊,望合墳場葬有許多葉落未能歸根的落寞遊子等歷史,一度忍不住哽咽。他也介紹了社區內出現華美福利會、華人前進會等為移民服務機構,陸續建造大同村、華信屋、信義大廈等住宅。他指出,每個人,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故事。他鼓勵出席者回家後和父母深談,找出自己家的歷史。
            廣教學校部份,有李平老師率揚琴班演奏,粵劇演唱、茉莉花舞蹈團演出中國民族舞蹈、音樂演奏、波士頓少林功夫中心林明輝率隊示範功夫等表演活動。廣教學校的各個正在上課的教室,供出席者實地參觀廣東話角落、中國民族樂器教學、普通話角落等教學活動,參觀學生展出的藝術作品,麻大中國項目中心的星談教學項目,穿越中國地理旅遊等。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的屋街社區室,從早上11點到下午四點,重複播放該會製作的「華埠饗宴」CD
中國文化日活動中的一個亮點是華埠遊。約12名學生由江念祖教授培訓一日後,擔任導遊義工,一整天帶了不下450人,參觀華埠內10餘個有史蹟的地點,闡述波城華埠歷史。
14個地點包括現為紐英崙中華公所大樓的昆士小學舊址,廣教學校現址,Phillis Wheatley牌,華裔美國退伍軍人會牌匾,中華貿易大樓,康樂樓,平安巷,華埠公園,華埠牌樓,司徒麗英公園,波士頓安良工商會大樓,大同村,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的庭苑及信義大樓等。
麻大中國項目中心副主任Renee Covalucci531日剛畢業的義工學生曹美英(Maryanne Chao)都指出,其中的Phillis Wheatley,最是特別。她是大波士頓地區的第一個奴隸,也是第3個出版詩集的女性。1761年時,她就是站在必珠街與泰勒街交界處,貼有標誌牌的這地方,被賣給John Wheatley做奴隸。Wheatley太太很喜歡她,從沒讓她做家務,反而教她讀書、識字,並於1776年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

圖片說明: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中國項目中心主任胡萬里(後右)麻大波士頓分校亞美研究項目主任江念祖(後中)與部份學生在講座中合影。(菊子攝)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深造及專業研究學院副院長Dennis Maxey(左起)擔任主持人,麻大註冊管理部及孔子學院的行政及財務主任Michael Todorsky,波士頓市新波士頓人辦公室主任陳清音,麻大波士頓分校管理學院市場行銷副教授劉瑞明,邀來麻大學術事務資深副校長的資深顧問Edmund Beard等人座談,一旁有中英雙語翻譯。(菊子攝)

      昆士小學體育館內,幾名學生穿著舞服等上場。(菊子攝)

      曹美英()站在中華公所的孔子像旁,介紹華埠歷史。(菊子攝)


      波士頓少林功夫中心為中國文化日示範功夫。(菊子攝)

華文作協春季會論科幻小說談白話與革命

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倫分會及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日前在哈佛燕京圖書館聚會廳,舉辦春季中國文學演講會和書展。6名學者各有側重,與會者也各有所好,全都十分享受同是文學愛好者的交流時光。
演講會及書展,由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倫分會會長張鳳主持。講者及講題包括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副教授段馨君講「西方經典在台灣劇場」,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靜講「詞[被女性作]之反思」,曾任記者,在網上寫作出書的湯竹芬談「部落格寫作經驗談」,維斯里安(Wesleyan)大學副教授吳盛青談「任郎相對喚真真:近代詩歌中的影像寫真與慾望演繹」,衛斯理學院東亞系副教授宋明煒講「中國科幻的新浪潮」,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李楠講「啟蒙的命運:演說~談話~魯迅雜文」。
宋明煒指出,美國的科幻小說、電影風潮,至今未歇。許多人以為中國除了聊齋誌異等神鬼故事之外,基本上沒科幻小說,但90年代以來,王晉康、綠楊、韓松、星河等人的作品,各以不同特色,撐住了中國這類文學的陣營。
宋明煒幾乎看過中國作者出版的所有科幻小說,曾把韓松的「乘客與創造者」,王晉康的「轉生的巨人」譯成英文。他認為,中國科幻小說作者,一般想像力,未來性,不如西方作者強,但王晉康引用中西醫學基本理論差異的「生命平衡」一書,韓松的1999年在小說中設計紐約世貿中心被襲,2006年以「紅色海洋」談中國崛起後的新秩序,2010年在中國高鐵事故發生前數月出版「高鐵」,都引人探究作者構思源起。
吳盛青闡述照相是種早年人們認為會把靈魂勾走的玩意兒,原本只有帝王之家請人拍照,但流傳進入民間後,初期多半是戲子、妓女之流,為招攬顧客而採用,又因為照片和被拍者的真人極其相似,文人輾轉的把照片稱為真真,借用為美女、佳人的代稱,寫入詩歌等轉折。
李楠從她對晚清、民國時期上海小報的研究,暗指白話文文學是革命能得百姓支持的源起。而白話文文學的衍進,始自彭翼仲為開民智,以「演說」體辦「京話日報」,轉述時局世勢,繼而有當年北京市民家中最普遍的兩份報紙,成舍我創辦的「世界日報」之外,另一份由記者王柱宇以「談話」體撰稿,發表內容無所不包的「實報」,後來是魯迅無完整論述的雜文,才逐漸成型,並啟發了民眾對平等對話的要求,進兒播下革命種籽。
      張鳳表示,該會訂66(週四),下午二到五點,辦六月份講座,同樣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聚會廳舉行,邀陳波、徐德明、劉新中、李躍力等教授、學者講談。講座召集人為王德威、張鳳。查詢洽changphong@gmail.com

圖片說明:

      左起,宋明煒、李楠、段馨君、湯竹芬、張鳳、張靜、吳盛青等人合影。(圖由紐英崙北美作協提供)
      李楠展示的一幅,張大千送給王柱宇的畫作。(菊子攝自現場幻燈片)

      出席者在休息時間翻閱書展。(菊子攝)


      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倫分會書展擺出來的作品,有張鳳出版的「哈佛、哈佛」,史超俊出版的「三朵茶花」,王申培的「哈佛冥想曲」,宋耀良的「人面岩畫之謎」,王宏辰的「你到美國幹什麼來?」等等本地作家出版的書。(菊子攝)

波市選務局確認7人可名列市長選票

波士頓選務局公佈,達到繳交3000個有效支持簽名的波士頓市長候選人,現在有7人。
波市議員查理揚西(Charles Yancey)早前一直不肯承諾,到底是要競選連任市議員或參選市長,昨(2)日成為波市第7位市長候選人。
波市長萬寧路宣佈不再競選連任後,約有兩打人表示有意競選市長。其中約16人繳交了民眾簽名支持的提名表。
波市選務局早前確認,已達到繳交3000個有效支持簽名要求,可名列選票的候選人有小阿若約(Felix Arroyo)、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康沙弗(Rob Consalvo),麻州眾議員馬丁華殊(Martin J. Walsh)、薩福克(Suffolk)郡地方檢察官康雷(Daniel F. Conley),以及社區組織員巴洛斯(John F. Barros)
楊西是目前波市議會中,在位時間最長的市議員,已擔任民代不下30年。他還未正式推出競選市長的活動,但透露,約有100多名義工,為他搜羅了8000多個簽名,達到3000個有效簽名要求,他並不意外。
他說自己不像那些競爭對手,有人挾著百萬元財庫參選,有人背有龐大勞工體支持,擁護他的人,全是草根階層。
楊西早前已獲確認,達到競選連任第4區市議員的簽名支持要求,可名列市議員選票上。這代表部份麥特潘(Mattapan)及多徹斯特(Dorchester)的選區,共有7人領取了參選表格,但迄今還無其他人獲確認可名列選票之上。
楊西把握了之前很少人注意到的波市選舉法,可以同時競選市長及市議員,但不能同時擔任市長及市議員。
在近年的波市歷史中,也無人同時參選這兩種職位。

圖片說明:


            楊西早前出席波市公校畢業致詞生午餐會。(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