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7月 05, 2008

國慶日美副總統錢尼抵波向廿六名宣誓公民道賀

美國昨()日慶祝232歲生日。廿六名住在麻州的幸運移民,在美國憲法號面前宣誓入籍後,還獲得和美國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合照,握手的機會。

昨日的這場小規模宣誓,很顯然是為拍照安排的。錢尼夫婦由十三輛車組成的護衛車隊送到場後,走進已排排坐或站好了的移民們中間,站到預留出來的中間兩個空位,抬頭面向一群照相機,拍了照後,只和廿六名新公民們一一握了手,道聲恭喜,就轉身登上美國憲法號了。全程頂多三到五分鐘。

那些昨日要宣誓入籍的人,卻是一早九點,就抵達查理士城(Charlestown)的海軍碼頭,進美國憲法號博物館辦理報到手續,再走到美國憲法號停洎碼頭那兒搭好的帳篷去,聽唱國歌,聆聽法官、美國移民局幕僚長等人致詞講話,領取證書,和美國副總統合照,直到十一點多才結束。

昨日宣誓入籍的廿六名移民,共來自廿個不同國家。其中兩人來自中國福建。女的名叫丁文玉,來美約五年,住在昆士市,擔任見聞旅遊社導遊已有四年。男的名叫鄒恆,來美已十三年,和父親住在尚莫維爾市,擔任軟體工程師。

丁文玉帶著她那剛上北昆士高中就讀的女兒吳夢芸出席。她們看著憲法號的桅桿,以及一身畢挺白海軍服的旗兵,都顯得很興奮,就只是老天不作美,陰雲密佈,還下了點雨,讓穿著短袖的吳夢芸感到有點冷。

鄒恆是自己一個人來出席入籍儀式的。他對入籍的感覺只是了了一件事,最大的不同大概是從此能投票。不過他說,他打算明年再行使投票權。至於父親還未入籍,是因為英文不好,沒通過考試。

國移民局幕僚長湯帕(Tom Parr)在致詞中指出,該局在今年的「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期間,約辦理了150場入籍宣誓儀式,歡迎了約一萬九千名新公民。根據美國移民局的資料,該局每年為五十到七十萬人辦理宣誓入籍。

主持儀式的美國聯邦區域法院法官史坦(Richard Stearns)準備了一篇寓意深長的講詞。他向一眾新公民們指出,船隻象徵著從舊世界踏入新世界,而美國憲法號是美國為爭取自由而戰使用的船隻,因此昨日的宣誓儀式在美國憲法號面前舉行,格外的有意義,提醒著新公民們,自由是要爭取,才能得到的。他也說,美國的開國先驅們,創立國家時的遠見是創立一個人民結合在一起的國家,並不是因為大家都一樣,而是因為儘管彼此不同,卻能團結一致。

美國移民局波士頓區辦公室三日在芬紐廳(Faneuil Hall),為來自八十六個國家的四百多名新移民,也舉辦了一場大規模的移民宣誓入籍儀式。也是當日儀式主持者的美國聯邦區域法院法官史坦(Richard Stearns)談及有八十六國之多時,忍不住指出,其中有三個國家已經不存在了,可見世界變化之快。


圖片說明:


美國副總統錢尼夫婦(前中及左二),和美國移民局幕僚長湯帕(Tom Parr(右二)美國聯邦區域法院法官史坦(Richard Stearns)是昨日移民宣誓入籍的主持人及嘉賓。(菊子攝)


見聞旅行社導遊丁文玉(前右一)夾雜在一眾新公民中,和美國副總統錢尼(左左一)、美國移民局幕僚長湯帕(Tom Parr)等人合照。(菊子攝)


美國憲法號已退役,平時停洎在波士頓的查理士城海軍碼頭。昨日為誌記國慶,才由拖船拖到海中,施放廿一響禮砲。(菊子攝)


美國國慶日,穿著古裝,帶著喬治王受絞刑木偶的示威者,昨日和不少舉牌反對,呼籲彈劾錢尼的人士,紛紛出現在海軍碼頭。

星期五, 7月 04, 2008

鄭世平:中國將不會成為世界唯一強權 未來競爭美國須加快腳步

「世界全球化的趨勢,將來會讓只說英語的美國人,和在說英語之外,還會說另一種語言的中國人、印度人競爭時,落於劣勢」。班特利學院(Bentley College)政治學教授鄭世平昨(三)日的一席「今日中國及其未來」講談,令兒童博物館教師專業發展研習營的滿座學員啞然無聲。
鄭世平告訴出席的老師們,他們必須讓學生們有心理準備,在時移勢易的全球化發展下,學生們高中畢業之時,原本心中想著的工作很可能就已經不再存在了,而他們如果升讀大學,在美國畢業的約二百萬大學生,得和印度的三百萬,中國的四百萬大學生在全球市場中做平等式的競爭時,語言上,反而可能處於弱勢,要保持優勢,得加強保持其創意思考能力的培養。
不過鄭世平認為,十九世紀是歐洲的世界,廿世紀是美國,廿一世紀卻應該是亞洲,而不全然是中國的世界。因為中國雖然大,但發展還只不過是過去十五、廿年間的事,還不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的唯一強權。
他建議出席教師看英國歷史學家Arnold J. Toynbee於1961年所寫,有十二冊之多,追溯了世界上廿一至廿三種文明的誕生、發展及衰亡「歷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從而瞭解各國歷史、文明之間的發展經過與區別。
他也認為,以中美之間經濟實力的差距,以及中國人口之多,幅地之廣的事實來看,中國的個人經濟實力,在未來的多年內,不可能超越美國。再者,中國和現在第一次「崛起」的印度不同,曾經有過佔全世界經濟百分之廿幾的強盛風光,現在只是再度興盛,也因此有許多歷史包袱,有思維太過中國化的問題。中美的同具核武能力,則讓兩國都負擔不起互相衝突的後果。中國買有太多美國聯邦債券,又使兩國經濟依存度太高(根據美國財政部資料,中國約買有1261億元的美國國債),合作共榮才是最理想未來。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2007年十二月調整後的報告,中國的經濟總值約為5.33兆元,在世界上排名第二,比美國的12兆仍差了一倍有多。日本、德國、印度緊跟在後。世銀的報告也指出,中國人民的平均年收入僅4,091元,僅約等於美國41,000元的十分之一。
鄭世平在講談中提及不少數據,以及現象,包括美國擁有十二艘航空母艦,中國卻連一艘也沒有,紐約的摩天高樓大概有四至六百多座,上海卻數以千計,早年湧入美國的中國移民,大多數是低下層苦力,而且大都留居美國,新一代的中國移民,卻更多是受過高等教育者,而且留學生有回流現象。他說,甚至有數據指中國吸引的海外移民總人數,已超過了美國。雖然數據不儘準確,但出席老師們對差距對比之大,深感興趣。

圖片說明:

班特利學院(Bentley College)政治學教授鄭世平昨日為洋老師們講中美關係。(菊子攝)

銀線第三期重近社區報告進展



麻州灣區運輸局(MBTA)二日晚派了三名代表,向華埠居民會報告銀線第三期工程進展,說明本月底將完整環境評估報告,九月左右完成初步工程評估,並開始新一輪的進展報告,整個工程預計需時五到六年。

MBTA二日派出社區外展經理蘇希拉(Suhaylah Z. Shabazz),項目經理班奈傑(Sajal Banerjee),以及DMJM Harris公司副總裁葉茲(Gregory R. Yates)等人,在銀線工程社區聯絡員余黃小娜的翻譯下,向華埠居民就銀線概況及近況,做了說明。

蘇希拉指出,整個銀線第三期工程早從2005年起,已做過一輪的環境影響評估、申請工程變更,獲取許可等過程,目前已確定採用查理士街修改路線,做為銀線第一、二及三期工程的連接路線,也確定不會徵用公路村土地。

她也就銀線第三期工程經費來源做了說明。根據2008年會計年度新工程的估計,全部費用約為十二億元。其中40%來自MBTA60%由聯邦運輸局(FTA)的新工程費支付。為爭取包括民意代表及坊間民眾等的各界支持,MBTA刻正不斷和各個機構、社團會晤。據悉,MBTA已於華埠社區聯盟、華埠社區議會、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等機構,做過說明。

班奈傑強調了MBTA和波士頓市政府每月會晤,商談相關細節。

葉茲則在說明工程細節時,說明施工有兩種方式,一為挖開再鋪平的Cut and Cover,一為地底挖掘的Mining。在益士石(Essex)街及查理士街的預定路線上,都各有幾個部份須挖開地面來施工。他還補充指出,查理士街上的所有國家(All Nation)教堂,將在銀線第三期施工階段拆除,做工程用地,但竣工之後,MBTA將把這塊土地撥出,和鄰近的伊利奧特(Eliot)公園合併,讓社區享有一片更大的公園。他也表示,MBTA將在未來的一、二個月間,繼續就交通分析、地下水控制、噪音及震動、樓宇安置、停車及行人道計劃、市區設計等議題,向社區匯報。

在問答時間中,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質疑從開始施工到竣工,共須時多久,地下水的影響有多大,MBTA是否和公路村居民晤談過,公路村居民的態度到底是支持還是反對。另一名共同主席梅陳月嫦則表示,施工時,以及行車路線的變動,都將使華埠居民失去在馬津尼路等地段的街邊停車位,MBTA應考慮如何給回相應的停車位給華埠居民,或代為尋覓解決停車問題的辦法。梅大衛也質問,一旦施工,工程車是否會阻礙鄰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小標題: 推動雙語選票 居民還需努力

華人前進會職員呂嘉媚二日晚呼籲華埠居民會民眾,繼續努力支持雙語選票,以行動要求麻州議會盡快通過此案。她表示,坊間正籌畫短期內再辦一次上州府請願活動,但日期未定。

呂嘉媚指出,波市府通過的雙語選票家規法雖已遞進麻州議會,但迄今還只有文件號碼,未獲得法案號碼,意味著還無資格排進議程。由於麻州議會的本屆會期將於七月底結束,若此法未能排得法案號碼,礙於麻州議會八到十二月不討論新議案的慣例,雙語選票法的過關日期勢必繼續拖延。亞裔選舉權聯盟因此正籌畫再次上州府施壓的行動。

圖片說明:

葉茲()聆聽余仕昂()提出的問題。(菊子攝)


現有的橘線華埠車站,將是銀線和橘線同站,乘客可上下樓轉車的地方。(菊子攝)

TCC介紹緊急藥物發放中心、生命檔案計劃


華埠社區聯盟(TCC)共同主席曾雪清二日晚在華埠居民會的月例會上,說明波市大量分發藥物的基本要點,以及生命檔案計劃,以期一旦波士頓市發生緊急狀況,華埠居民能心有準備的知道如何因應。

華埠社區聯盟經營波士頓公共衛生局贊助,已把相關資料翻譯成中文,並正陸續到各社區機構講解,以期一旦波士頓市全市突然發生緊急狀況,社區民眾都知道該怎麼應付,例如有疫病發生時,就到鄰近的「緊急藥 物發放中心」求助、拿藥。

所謂「大量分發藥物(mass dispensing)」,是指透過事先挑選做「緊急藥 物發放中心」的社區中心、學校,或樓宇等,把大量的藥物或疫苗,迅速送到一般大眾手中,以避免感冒、麻疹等傳染性疾病的疫情蔓延。

波市公衛局在這些中心都派駐有受過訓的專業醫療人士和義工,以確保前往求助、索藥的民眾,可及時獲得所需服務。而且所有藥物和疫苗均為免費發放,領取者無需出示身分證 明、公民證明或保險文件。

波市公衛局也會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時,通過電視台、廣播電台、報章和網際網路等媒體,向市民提供詳盡資訊。

曾雪清表示,「緊急藥物發放中心」歡迎民眾加入波士頓醫療後備隊行列,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提供協助。未受過專業醫療訓練者,也可擔任義工。查詢或報名,可洽(617534-9200,或volunteer@bphc.org

曾雪清當晚還介紹了波士頓急救服務的生命檔案計劃。所謂生命檔案是一個帶磁性的紅色塑膠夾,內裝表格,由持有人自行填上需要服用的藥物、過敏情況、醫療病史、血型、緊急聯絡資料、醫生姓名、個人喜歡的醫院等等資料。這一「生命檔案」資料夾,平時可貼在冰箱上,出門時可放進錢包或手袋中,以俾個人在外發生狀況,急救人員可迅速得悉必要資料,進行搶救。索取生命檔案資料夾,可洽Felicia Robinson 617-343-1126,或robinson@bostonems.org

圖片說明:

CC070308A-1

曾雪清()拿出一瓶潔手劑,說明這是提醒大家注意公共衛生,以及緊急準備的小禮品。(菊子攝)

星期四, 7月 03, 2008

洋老師進波城 探看華埠歷史

貿易、勞工、學生是華人來到波士頓的三大主要原因。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共同會長范王柳娥,董事黃陳金蘭(Deanna Wong)()日向廿多名參加兒童博物館教師研習營的老師們,介紹了許多本地華人也不知道的紐英崙華人歷史。

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的中國文化教師研習營,昨日上午為教師們安排了「華埠歷史徒步遊」。

在出發前,范王柳娥及黃陳金蘭特地為這些老師們做了一場波士頓華人歷史簡介。

范王柳娥拿出一張張華史會經多年搜集,並整理放大的照片,好讓這些老師們有更深刻印象。

第一張照片是中國人的茶店,阿壽公司(Ar-Showe & Co.)。范王柳娥指出,當年美國人不滿英國徵重稅,但仍喜歡喝茶,於是找到中國來進口茶葉,這一茶葉貿易,也就把中國人帶到了波士頓。圖片中的阿壽公司,是最早來到麻州的人之一,定居在摩頓(Malden)市的翁亞壽開的。1853年他和當地美籍女子結婚,也成了當地報章上的新聞之一。

留學是中國人來到麻州的第二個主要原因。早年到中國傳教,名叫布朗的一位牧師,1847年時把名叫容閎、黃寬、黃勝的三名學生,從廣東送到美國康州可沃爾「外國教會」學校就讀。其中的容閎,後來進了耶魯大學,成為第一個取得美國學位的中國留學生。之後由於容閎的推動,從1872年起,清朝陸續共送了120名八到十二歲的少年來美留學。不過後來因種種原因,清朝於1881年中止了官派留學生計劃。

勞工則是和波士頓華埠最有關係的一種來源。那是1870年代,北亞當斯的山普森鞋廠採用機器生產後,引發勞資糾紛,本地勞工以罷工要挾,老闆就派人到加州招聘了75名華工,簽下三年合同。這老闆還因為華工表現良好,讓他成本降低,利潤升高,次年又再多聘五十人。這些華工在約滿後,有些人留了下來,並定居在波士頓。

范王柳娥也在介紹中提及,早年加州排華,太平洋鐵路的竣工慶祝照片竟然一個華人也沒有,北亞當斯工人對華工不滿等等,歸根究底,都是就業機會的經濟因素。

陳黃金蘭以她曾在布魯克蘭學校教書,到外州參加研習,對太平洋鐵路照片事件做了更深入瞭解等經驗指出,歷史,從英文字面看,就是他的故事(history),也就是另一個人的觀點,所以老師們在教歷史時,要讓學生知道,他們有責任去發覺,自己是在從誰的觀點來瞭解、學習早年發生的事。

陳黃金蘭也感慨的表示,中國人、亞洲人在美國,就像是永久的外國人。以她自己為例,她父親這一代就已是在美出生,她自己應該更沒話講的是道地美國人,但時至今日,她仍會遭遇到「你從那裏來」,「你真正從那裏來(Where are you really from)」這樣的問題。

這些教師們昨日在范王柳娥、黃陳金蘭等人引導下,參觀了中華貿易大樓、自由樹大樓,康樂樓、「杏花樓」餐廳、時信市場大樓的單身社會、好事福街的阮氏公所、平安巷,以及廣教學校等地。

圖片說明:

兒童博物館教師研習營的老師們昨日在中華貿易大樓內集合,為「華埠歷史徒步遊」做準備。(菊子攝)

范王柳娥展示清朝時來康州就讀的小留學生照片。(菊子攝)

范王柳娥及黃陳金蘭向出席教師們展示,早年在波士頓生活的華人,拍照寄回老家時,有人選擇傳統舊服飾,有人穿上了西服,顯示了他們各自接受了多少新文化、保留了多少舊文化。(菊子攝)

冷藏、清潔、隔離、煮食以避免沙門氏菌感染 波市拍錄影片宣傳飲食衛生

波士頓市長馬連奧和波士頓公共衛生(BHC)局局長Barbara Ferrer等人,昨()日在華人醫務中心宣佈,即日起推出以降低沙門氏菌(salmonella)疾病個案為主要目標的活動,呼籲社區更加關注飲食上的公共衛生。

馬連奧表示,這一公共衛生宣傳活動的目的,是教育民眾,「冷藏、清潔、隔離、煮食」,適當的處理食物,就不會生病。

Barbara Ferrer表示,波士頓市以往的沙門氏菌病例,平均一年在130150宗之間,2007年卻陡增為169宗,促使該局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小組(Food Safety Task Force),其中的一項建議,就是加強公共衛生安全教育。

波士頓公共衛生局(BPC)的傳染病控制組(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主任M. Anita Barry表示,每年夏天感染沙門氏菌的比率就會升高,但2007年病例,卻出現四歲左右亞裔兒童染患率偏高,約十四宗的情況。但這種疾病完全可以預防,該局才因此決定邀亞裔為演員,拍宣導短片,並選擇在華人醫務中心舉行宣佈會。

波士頓公共衛生局(BPC)的傳染病控制組(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以約二萬五千元經費,製作了一輯長約五分鐘,中英文各四十份的宣傳短片,印製了多語手冊,並將在中華耆英會、塔芙茨醫療中心、華人醫務中心等廿多個地點,免費派發切菜砧板,期以提醒波士頓居民,夏天病菌繁衍最快,要勤洗手,注意食物處理方式,避免感染病菌。

BCP行政助理羅元妤編劇,演員包括華人醫務中心醫師關榮基,BPC員工朱勁韶,以及華埠人熟悉的陳志強等的這輯錄影帶,以小孩發燒,丈夫肚子不舒服,有患痢疾症狀等情況,演繹出可能是奶奶照顧小孩時,沒洗手就探熱,又沒洗手就開始做飯,切菜的刀子用髒抹布擦,把細菌帶進了食物,讓人吃下肚子,才引發病情的故事。

錄影片中強調衛生重點包括,要消滅細菌得勤洗手,用肥皂,搓手至少廿秒。解凍食品時,宜放在冰箱內進行,而不是從冰箱內拿出來放在室溫下化凍。烹煮食品時,宜徹底煮熟,半生帶血的就容易攜帶著細菌。木砧板也容易滋生細菌。家中最好有兩塊砧板,一塊切生食,一塊切熟食。

圖片說明:

羅元妤(左起)、華人醫務中心行政主任衛爾俊(Eugene Welch)M. Anita Barry、關榮基等人,昨日都是降低沙門氏菌公共衛生宣導會上的主要人物。(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馬連奧協助宣傳公共衛生,呼籲市民處理食物要適當的,「冷藏、清潔、隔離、煮食」。(菊子攝)

星期三, 7月 02, 2008

麻州撥款二千萬鼓勵發展商購屋救市

麻州州長派區克昨()日宣佈,為因應州內的房屋贖回權被取消率高漲的危機,州府的做法之一,是與私營貸款機構及非牟利基金會合作,以低利率貸出二千萬元,鼓勵發展商購買被人丟棄,或處與危境的房地產。

這二千萬元中,一千七百萬元來自私人貸款商,三百萬元來自私營非牟利基金會。非牟利或營利發展商都可申請,主要對象是空置物業集中的地區,包括波士頓、布洛克頓(Brockton)、雀喜市(Chelsea)、羅倫斯市(Lawrence)、新貝福市(New Bedford)、春田市(Springfield)及屋斯特市(Worcester)。州府將優先考慮已有明確收購目標,並計劃翻修後使用,或以保護、穩定社區為目的的申請者。

麻州房屋投資公司(Massachusetts Housing Investment Corp (MHIC),以及半官方的麻州住宅夥伴(Massachusetts Housing Partnership (MHP)),將提供一千七百萬元。

MHIC是私營的非牟利機構,由許多銀行及企業投資者聯合於1990年創立,目地在為可負擔住宅發展商及業主提供迫切需要的資金差額(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家驊,現任MHIC投資主任)MHP則是由銀行資助的全州性可負擔住宅組織,協助麻州增加可負擔住宅的供應量。

MHIC行政主任約瑟夫萊雷(Joseph Flatley)MHP的行政主任任格勒(Clark Ziegler)都稱許這一計劃,有助麻州社區的穩定發展。

波士頓基金會將拿出二百萬元,基地在波士頓的Hyams基金會將針對雀喜市內贖回權被取消的房屋,拿出一百萬元來。MHIC將做為這一經費的執行者,麻州房屋及社區發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DHCD))將做為監管者。

收購資金,是可重複使用的信用額度,金額在廿五萬元至一百萬元之間,視乎借貸者本身的能力,以及其穩定計劃而定。這一資金,可助借貸者在市場中以更快動作來購買符合條件的地產。

持有庫資金(Holding pool fund),一旦收購了地產物業後,提案計劃將被放進這持有庫中,由相關單位審核,並就撥給貸款來支持其穩定、長期發展做考慮。

在這兩千萬元之外,派區克州長將從州政府的可負擔住宅信託基金(Affordable Housing Trust Fund)中撥出一百萬元,做為貸款損失的安全保證金,並從現有項目中,撥出每單位可高達六萬元的補助,來支持購買物業,重建為可負擔住宅。

基地在紐約的全國最大慈善及金融機構之一的「生活城市(Living Cities),已撥出五十萬元給MHIC,以協助該機構出售贖回權被取消的物業。

在這計劃初步推行後,州政府估計將有250 500個住宅單位會重新有人居住。

麻州州政府支持的一系列防止房屋贖回權被取消講座,已幫助約350名住宅擁有者和貸款者配對連線,做面對面接觸,修改貸款合約等。州政府將於七月十六日在屋斯特(Worcester),七月十七日在羅倫斯(Lawrence)舉辦講座,查詢可上網www.mass.gov/foreclosure

白謙慎為洋老師秀書法展捲軸

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的「古代與現代中國」教師暑期進修課程,昨()日邀請波士頓大學中國藝術史教授白謙慎(坐者,CC070108A-1)講談「中國哲學及宗教,以及它們對中國藝術的影響」。

本身是書法家的白謙慎在講座結束後,還拿出捲軸,向一眾教師們介紹中國書法作品的保存方式,有方便個人欣賞的捲軸、可供多人一起欣賞的掛軸等,書法字體則至少有正體、草書等。他也在即席揮毫示範(左一,CC070108A-2)前,介紹了中國文字和西方文字的一些不同處,包括古代書寫文字都是由上到下,由右到左,字與字之間沒有空格,早年也沒有標點符號來斷句等。他也提及,中國雖然地大物博,各地方言不勝枚舉,但好在書寫體的中文,卻全都一樣,人們去到陌生地方,雖然語言不通,至少還可以認識路上招牌,或者和人筆談。

白謙慎在講談時還指出,中國人的文字書寫,早年都是寫在竹簡或絲帛上,直到蔡倫(東漢時代)發明了紙張,書才開始普及。席間有教師疑惑的表示,她以為紙張是埃及人發明的。汪剛柳回應解釋,埃及人的紙張,其實只是把一種天然材料弄得薄如紙狀,並不是紙張。

出席的一眾金髮、棕髮,藍眼、碧眼的教師們,聽得興緻高昂極了。

兒博館的亞洲部主任汪剛柳昨日還邀請北京京劇協會,給出席教師們上了一堂中國戲曲認識課。

波市牌照局打綠燈 京士頓街120號 好事福街可負擔住宅 過關

北美乞臣集團的京士頓街120號發展計劃,和華人經濟發展協會的好事福街10-12號可負擔住宅計劃,昨()日雙雙獲得波士頓區域規劃局(zoning board)八名委員的無異議通過,只等波市政府發下施工牌照,就可動工了。

北美乞臣集團發展商奧瑞朗(Ori Ron)(),華經會副董事長陳亞倫()都鬆了一口氣,表示將進行下一步的籌資、開工準備。

昨日的聆訊,出席人數眾多。

支持京士頓街120號發展計劃的出席者,包括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鋆、紐英崙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中華廣教學校副董事長蔡倩婷、中華耆英會行政主任梅伍銀寬、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何遠光、華埠主街計劃主席余俊明等不下十數人。支持者的理由大都是兩座建築可為華埠社區增加居民,繁榮地方,美化環境,增加可負擔住宅。余俊明在發言時還指出,京士頓街120號和好事福街的可負擔住宅發展計劃是兩位一體的發展計劃,支持其一,反對另一,是行不通的做法。

反對者包括皮革區社區議會主席Christopher G. Betke,華人前進會代表梁愛薇等數人。Christopher G. Betke指波士頓市長數個月前曾宣佈,為保護甘迺迪綠路景觀,沿路的樓宇都不宜太高,但京士頓街120號發展計劃,儘管已照最先公佈的設計圖降低了(六十呎左右),顯然仍不符合該一要求。此外該樓蓋起後,將影響地方上的房地產價格,提高租金價格。梁愛薇則指出,華埠一帶已過度發展,實在不需要再建一座豪華住宅,此外該一樓宇的規格,也不符合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要求。他們倆人在會後都表示,並不反對好事福街的可負擔住宅發展計劃。

圖片說明:

奧瑞朗()、陳亞倫()在會後看著京士頓街120號的模型,鬆了一口氣。(菊子攝)

星期二, 7月 01, 2008

兒博館談孔子說西遊記 波士頓今年夏天很中國




波士頓的今年夏天很中國。五月中推出「杭州少年,中美互連」展覽的波士頓兒童博物館,昨(六月三十)日又再開辦以「古代與現代中國」為主題的教師暑期進修課程。

廿多名來自波士頓各公私立中學,包括華埠內昆士中學的老師們,將在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三日間,參加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的的教師專業發展學院(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摘要的學習中國哲學、禮儀,中國藝術,中國之內及美籍華人的生活,以及中國的今昔未來等。

這一課程由波士頓兒童博物館亞洲部主任汪剛柳策劃。昨日的課程有三大部份,包括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薛龍(Ronald Suleski)講談「孔子與儒教」,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國樂團指揮陳志新與波士頓古箏樂團創辦人楊信誼講談「琴的哲學與美學」,波士頓兒童博物館亞洲部主任汪剛柳講談「西遊記及皮影戲」。

薛龍的講談由淺入深,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就讓聽講的學生們,從孔子的確有其人,到其個人哲學理念為何,放大進社會、國家後對中國歷代的影響,以至於近代中國共產黨從批孔到尊孔的改變等,都有了個概括的瞭解。

薛龍指出,孔子原名孔丘,又名孔夫子,西元前551年到479年之間在世,本身是個並不富裕的貴族成員,也是古禮儀式專家,相信人類及天庭事務,都經由適當禮儀而井然有序。他週遊各國,講授規矩與穩定國家事務之道。他的言談被後人輯錄成倫語(The Analects)。他說,孔子的個人哲學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乃從心所欲不踰矩」,其目的是要成為君子,要守禮,祭祖,孝順長輩。

其後的孟子,把孔子思想應用到人類社會,進而演繹出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關係的五倫,以及道德規範和價值取向的仁義禮智信等五常。

薛龍談及五倫時,指孔孟儒家相信人類社會中的階級及高下區分是自然存在的,人們應該瞭解這種區分,並適當因應,就如臣應受君管轄,子應順從父命。他認為西方社會,包括美國,其實也存在這種階級區分,但美國人是刻意的假裝這種階級區分不存在,所以子女或學生和父母及老師,都「平等」的互稱名字。但日本、韓國等東亞地區受孔學影響國家,同一句話和不同人說時,都得改變語尾詞,以恰當的表達出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的階級或不同關係,嚴守了這種階級分際。

薛龍說,中國共產黨當年在建國之初,其實是不太贊同孔學的階級觀念的,但礙於中國人長久以來的受孔孟儒學教育,因此一直等到1970年代,批判林彪時,才開始批孔。至於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的孔子學院,則純粹是為了藉以展現中國是一個友善、無威脅性地方的市場行銷策略,藉著人們對中國音樂、食物、古哲學的典型印象,吸引人們到中國旅遊、消費的興趣。

汪剛柳則在昨日向出席者介紹,西遊記其實是個儒釋道,三教合一,天地相生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吳承恩的個人理念,以及民間圓融混合各種教派、主義的現實。書中既有唐僧的佛,孫悟空的儒,也有沙悟靜、豬八戒的道,加上那匹白馬,這四人一馬的象徵了中國五行相生相剋,必須和諧共存,才能發揮最大力量的寓意。

圖片說明: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薛龍(Ronald Suleski)()應波士頓兒童博物館亞洲部主任汪剛柳邀請,講談「孔子與儒教」時,特地帶了幅「五十而知天命」的掛軸,幫助出席研習會者瞭解中國文化。(菊子攝)

波士頓兒童博物館昨日的研習營,還讓出席者見識來自中國山西,趙翠蓮大師製作的皮影戲皮偶。(菊子攝)

波士頓兒童博物館內,收藏有「小石猴稱王」、「白蛇傳」等中英對照版的畫本童書。(菊子攝)

台灣女壘隊七月五日抵波熱身賽

來自台灣的中華民國女子壘球隊將於七月五日到七日,和麻州的新英格蘭衝潮隊(Riptide)進行四場友誼賽,為八月往北京參加奧運比賽熱身。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昨(六月三十)日發出消息,說明中華民國女子壘球隊正在美國做熱身比賽,以為八月赴北京參加奧運會做準備。

該隊預定七月四日抵達波士頓,並於七月五日至七日之間,在麻州羅爾市(Lowell)的馬丁壘球場(Martin Softball Field)和新英格蘭衝潮隊(Riptide)之女壘隊比賽四場,時間分別為七月五日下午一點零五分、七點零五分,六日下午五點零五分,以及七日下午七點零五分。

波士頓經文處新聞組呼籲有興趣者前往觀賽加油。新英格蘭衝潮隊(New England Riptide)的聯絡電話為866-474-7843,網址為www.neriptide.com

昆市華人聖公會展示茶文化

聖公會昆士華人中心日前舉辦「2008昆市茶葉文化節」,邀請潘愛蘭拿出她珍藏多年的茶具,茶餅,為出席者講解要入味的茶,最好用宜興紫砂茶壺,不講究入味的,可用潮州白磁茶壺。泡茶要講究洗杯、暖壺等手續,茶葉放入壺中時,只放一半,泡的第一道茶是洗茶,聞香,第二道茶,到入公道壺後,再品茗。好的宜興紫砂茶壺,還講究一體成型,茶壺身與茶嘴之間沒有接縫。

聖公會昆士華人中心與華夏文化協會合作舉辦這一活動。李國平表示,當天還放映了有關中國茶文化的短片,請來陳解濤、洪梅等人演奏古琴,該會成員示範書法等。師事楊信誼的陳解濤表示,古琴是古代文人自賞的琴具,講究琴具一體成型,而且琴音不若一般演奏樂器般的響亮,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欣賞的音樂。

星期一, 6月 30, 2008

伊莎貝拉花園博物館展出1883年中國

伊莎貝拉花園博物館(Isabelia Stewart Gardner Museum)配合「波士頓中國夏(Boston China Summer)」系列,刻正展出「和伊莎貝拉一起旅遊(Travels with Isabella, Travel Scrapbooks 1883/2008)」藝術影片。

伊莎貝拉花園博物館是波士頓內一個非常獨特的博物館。三層樓的博物館當年是伊莎貝拉設計,目的就在展出她個人的收藏品。她在遺囑中寫明了她這藝術博物館的總體安排,不得改動,因此自1903年該館成立以來,迄今仍保存著一百多年前的風味。

從六月廿六日起,將展至九月廿八日的這「和伊莎貝拉一起旅遊」藝術影片,也是該館駐館藝術家駱璧雅(Luisa Rabbia)把伊莎貝拉1883年到中國旅遊,所留下的照片、素描等剪貼簿,和她自己翻閱伊莎貝拉這剪貼簿時有所感觸而做的畫,融合成一項新的藝術作品。

伊莎貝拉在1883年到中國旅遊時,自己拍,也在當地買了不少攝影作品,包括展現上海、廣東地方景致的牌坊、茶樓,婦女搭乘人力車,戴著木枷示眾的竊賊,農夫推犁,老牛耕田,兩名藝人拉胡琴等。這些都已發黃的黑白照片,展現出當年的中國建築面貌,地方風土。

1970年才出生,在Brooklyn居住及工作的義大利裔藝術家駱璧雅(Luisa Rabbia)2007年夏天,成為伊莎貝拉花園博物館的第廿三名駐館藝術家。她把伊莎貝拉這本收藏本內的每一張照片,數碼化之後,配上她自己的畫,以及Fa Ventilato的音樂,製作成一輯長廿六分三十秒的影片,作為現代的她和伊莎貝拉的古代之間的對話、對比,讓觀眾在同一時間、感受兩個年代,以及東方與西方的差異。

伊莎貝拉博物館現代藝術部主任(Curator of Contemporary Art) Pieranna Cavalchini表示,駱璧雅是一名超現實的說故事者,簡直是把觀眾從一個世界畫進另一個世界。

這一展覽在波士頓展畢後,將於2009年初,巡迴到義大利的托尼(Turin)的默茲基金會(The Merz Foundation)展出。

伊莎貝拉花園博物館繼這首次展出伊莎貝拉的剪貼簿後,該館將於七月份邀請一名杭州藝術家駐館一個月,2009年二月左右,再展出伊莎貝拉東方之旅的一系列五本剪貼簿。

該館的「花園餐廳」也特地推出一份經由中國啟發的全新餐單,包括油亮豬膀子,巧克力五香冰淇淋。

伊莎貝拉博物館每週二至週日的早上十一點至五點開門,週四晚延長至晚上九點關門。查詢可洽617-278-5156,或上網www.gardnermuseum.org


圖片說明:

這本伊莎貝拉剪貼簿,還是第一次面世。內中的照片,全是1883年的中國情景。(菊子攝)

藝術家駱璧雅以藍色的樹根,穿梭在照片之間,連繫起不同景物,也象徵著舊物新根。(菊子攝)

昆市圖書館七月「展現中國」

昆士市的湯姆斯鶴(Thomas Crane)公共圖書館將從七月一日至三十一日,以「展現中國(China Revealed)」為主題,舉辦一整個月的中國文化、民俗藝術展。

該館將在館內的李察遜邊廳(Richardson wing),展出具博物館水準的Ella V. Bowering收藏品,包括中國古老民藝品,有陶俑,磁娃娃,木偶,兒童的老虎帽等等。在Coletti閱讀室,將展出來自東亞藝廊的現代中國書法及繪畫等。

七月九日(週三)晚六點,該館將為這一展覽舉辦招待會,同晚七點安排音樂會,由創辦波士頓古箏樂團,曾兩次獲麻州文化協會民俗藝術及傳統項目的傳統藝術獎的楊信誼,以及畢業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曾任廣東音樂團首席琵琶的甄若茅演出。

展覽之外,昆市湯姆斯鶴公共圖書館的「中國月」活動,七月十九日早上十點半,有捏麵人活動,七月廿四日晚七點,有水橋學院教授杜榮佳放映「波士頓華人」錄影片,七月廿八日晚七點,有新聞攝影記者Barry Pell,藉著他的攝影作品講談現代中國。

「展現中國」活動由湯姆斯鶴公共圖書館之友、摩頓市的華夏文化協會、聖公會昆士華人中心等贊助。查詢可洽617-376-1301 (英語) 617-639-5797 (中文),或上網 thomascranelibrary.org.

湯姆斯鶴公共圖書館的地址為40 Washington St., Quincy MA 02169

榮光會七月十二要向海峽捍衛勇者致敬

美國波士頓榮光聯誼會將於七月十二日(週六)早上十點半,以「臺海風雲----向海峽捍衛勇者致敬」為主題,假紐英崙中華公所,舉辦七七事變紀念會。已邀得前黑貓(35)中隊資深隊員沈宗李,前黑蝙蝠(35) 中隊成員李國瑞出席講談。

榮光會表示,臺灣海峽保衛戰始自1949年五月上海保衛戰結束,國軍撤往台灣後初期仍据有舟山群島, 大陣等沿海島嶼,時有陸海空軍種衝突。後美國除直接軍援及訓練外,更用西方公司名義組訓突擊隊,34中隊(黑蝙蝠) 35中隊(黑貓U-2)等,向大陸沿海突擊兼作情報搜集。

榮光會已邀得前黑貓(35)中隊資深隊員沈宗李敘述其U2訓練,十八次U2高空任務及諸端經驗感受。沈宗李退伍後曾擔任華航及長榮兩航空公司正駕駛,教師機師及民航局飛行員督訓官。另邀得前黑蝙蝠(35) 中隊成員李國瑞,憶述他在對大陸及越南的各次任務中,低空偵照的情況。李國瑞曾當選國軍戰鬥英雄,支援敵後抗暴任務55次,後更在越南與美軍並肩作戰,獲頒美空軍獎標乙座。退伍後,他活躍於紐約僑界,領導大鵬聯誼會,榮光會與國民党分部等機構。

榮光會表示,有關大陣海域海戰之實情,舟山登步島戰役、大陣突擊經歷暨西方公司合作事實等項因時間所限俟下階段再行舉辦。

紀念會舉辦地點地址及電話為90 Tyler Street, Chinatown, Boston, MA。電話617-542-2574。查詢可洽石家孝508-366-2024,或電郵 ray_shih2004@yahoo.com

推廣部落格輔助教學 中校協會宣傳華語世界網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日前在波士頓僑教中心舉辦「網路及部落格之應用及輔助教學」講座。

勒星頓中文學校的網路工程師(Webmaster)鄭榮濱為出席者做了簡單說明。他表示部落格,又稱博客(Blog),是一種通常由個人管理、定期張貼文章、圖片或影片的網站。部落格上的文章,通常根據張貼時間以倒序方式由新到舊排列。許多部落格是針對一個特定課題發表評論,或張貼相關新聞,也有人用部落格寫個人日記。

由於部落格結合了文字、圖片和通向其他部落格或網站的連接,能夠讓讀者在互動的格式下留意見(comment)的特色,現在許多學校老師都開始利用部落格,來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勒星頓中文學校網站就列有部落格區,不少老師已經在利用部落格來指定家庭作業,要學生上傳功課了。

鄭榮濱當天還介紹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種用於網上新聞頻道、部落格和其他Web內容的技術。他表示,簡單來說,RSS 是一種格式規範,用來傳遞經常更新的網頁內容,例如Blog 或新聞資訊等。由於大多數的網頁、網站經常更新內容,人們要逐個查閱自己喜歡的網頁,很浪費時間,於是出現了RSS閱讀器(也叫作feed reader)的軟件。這一軟件的好處是,一打開RSS閱讀器時,便會出現一堆新資訊從訂閱的網站推送(push)RSS閱讀器,例如時事新聞、部落格作者的發表等,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在單一視窗看不同網站的訊息。常用的RSS閱讀器有SharpReaderFeedReaderGoogleReader等。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現任會長莊紀華當天介紹僑委會全球華文網。莊紀華表示,全球華文網上(huayuworld.org)有師資培訓、教師部落格,以及僑委會的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http://edu.ocac.gov.tw/discuss/link.htm)等,很豐富的中文教學資源。不論是否中文學校老師,都不妨有空時上網逛逛。

查詢詳情可洽莊紀華(978) 318-0328 (H),或電郵neacs@yahoo.com.tw

圖片說明: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現任會長莊紀華()和講師鄭榮濱日前講談利用部落格來輔助教學。(菊子攝)

星期六, 6月 28, 2008

BCNC歡送廿名學生畢業 新移民苦學有成明天會更好

「學習英語、擔任義工、融入社會、交流文化」。波士頓兒童博物館亞洲部主任汪剛柳廿六日在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今年的第二次成人教育班畢業典禮上,鼓勵新移民們利用所學,改善生活,充當文化大使。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一年約有三、四百名學英語及電腦的學生。該中心成人教育課程共同主任梁笑君表示,持續念完六級(SPL6, student performance level)程度,並通過美國聯邦標準的聽說能力測驗者,才能取得該中心發給的畢業證書。廿六日共有廿名學生畢業。

根據該中心另一名共同主任Fred Bennett的瞭解,華埠內除了波士頓華人佈道會之外,目前只有BCNC提供免費的初級程度ESL英語課。華美福利會則提供再高一個程度的免費英語課。由於初學程度英語的需求最大,該中心的等候名單約已排到半年以後。

廿六日,BCNC在兩名共同主任主持下,由畢業班學生們朗讀他們採訪畢業校友,或介紹自己所編撰的文章,還配合放映他們自己發揮創意編輯的幻燈片,整場畢業典禮,不時傳出驚嘆、喜悅的歡笑聲。

1990年初來美國時,曾任BCNC英語教師,現任波士頓兒童博物館亞洲部主任的汪剛柳,廿六日應她的當年老同事Fred Bennett之邀,回BCNC擔任畢業典禮主講人。她藉著自己在BCNC任教,接著才有機會到昆士市、牛頓市歷任公校老師,再於2002年進了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的經歷,鼓勵當天出席的新移民們,把英語學好,在美國開創一片新天地。

汪剛柳還藉著提到波士頓兒童博物館刻正舉辦,展期至明年一月四日的「杭州少年:中美互聯」展覽(Children of Hangzhou: Connecting with China),提醒出席同學,學好英語,幫助自己融入生活所在的美國主流社會之後,不要忘了向美國朋友介紹中國文化,尤其今年的奧運將於八月八日在北京舉行,是個介紹中國的好機會。

在畢業典禮上,二年前從BCNC英語班畢業,來自廣東珠海的校友馬靜芬,和畢業同學分享了她勤學英語的結果,終於從只能在華埠內兼差打工,進步到自助的在羅根機場謀得一份全職工作。她鼓勵同學們要有決心、堅持努力,別放棄。

當晚的畢業典禮,安排了各班同學以英語朗讀、電腦幻燈片播放、合唱等的表演,主題包括「採訪校友」、「參觀圖書館」,「我的生涯規畫」、「我的生活」以及小組合唱「友誼天長地久」、「雪絨花」、「媽媽」等。梁愛蓮、李惠嬋還代表學生致詞。去年畢業,在羅馬天主教會找到一份全職工作的校友黃冬梅則介紹了校友網頁,並邀請畢業同學參加訂七月十一日舉辦的校友茶會,加入在校友網頁上張貼近況的行列。

當晚的三名學生司儀,雷榮富、麥建洪、楊倩等三人,還在同學間發起為四川賑災募款的活動,共募得1475元,將全數交往災區。其中廿一歲的雷榮富,一年前才從台山來美,預定九月進邦克丘社區學院深造。當晚畢業的學生中,年紀最大的是七十三歲,住在牛頓街的陳公權。

圖片說明:

波士頓兒童博物館亞洲部主任汪剛柳()Fred Bennett()之邀,擔任BCNC畢業典禮主講人。(菊子攝)

BCNC第五級英語班同學為畢業生演唱。(菊子攝)

畢業班老師馮登(Russell Fenton)()率領陳公權(後右二)等學生拍下畢業紀念照。(菊子攝)

波市長簽署廿四億元預算

波士頓市長馬連奧昨(廿七)日簽署了波士頓市的2009年預算,總額達廿四億二千萬元,較上一年度增加5.1%

馬連奧在發出的新聞稿中表示,他很高興波市議會週三通過了這一預算案,支持波市政府的運作。他說,預算案中有數項目會直接改善波市居民的生活。儘管全國的經濟狀況不確定,但新出爐的預算案,將容許市府提供基本的市政服務,透過諸如常年經辦的工作機會項目,加強市府對青少年的承諾。

2009會計年度的營運預算案是以十一票對兩票通過。波士頓公校的預算案是以十二票對一票通過,特別撥款(Special Appropriations)預算案、重要(Capital)預算,都是無異議的十三票全數通過。其中的資本預算總額為十五億元,包括新年度授權的一億四千九百萬二千元。

波市議會議長費妮(Maureen Feeney)稱讚波市長在困難時期,仍能有責任的提出具修補作用的預算,並把重心放在具環保性的可持續,長期財務健康上。

市議會的財政委員會(Ways and Means)主席莫菲(Stephen Murphy)也感謝市府草擬的預算案。

2009年度預算案中營運預算的重點包括撥列社區學習經費,因應房屋贖回權被取消問題的經費,以及加強市內基本服務,諸如掃街,擴大辦理回收等的經費。

列在重要(capital)預算中的大型項目,包括在未來五個會計年度內,修繕全市行人坡道,以符合殘障法(A.D.A)規定。協助全市公校,波士頓青年及家庭中心進行各種設施維修工程,以及維修某些公園等。

特別撥款預算則包括撥款二百廿萬來擴大辦理經年舉辦的課後就業項目。

波市長辦公室發出的新聞稿雖然宣稱市議員們都讚許市府提出的預算案,但是波市議員米高法拉提(Michael Flaherty),以及尹常賢,在兩日前都曾發表意見,呼籲修訂預算案,指出該預算案暗藏約八十至二百萬元經費,要撥供研究,把波市府遷到南波士頓水前區的合適地點及可行性,市議員們是在沒察覺該一細項下,才無異議通過的。

八八超市同意付罰款廿萬元

麻州總檢察官辦公室昨(廿七)日發出通告,說明八八超市公司的兩名主管,三十五歲住在布魯克蘭(Brookline)的劉喬治(George Luu),五十六歲,住在摩頓市的劉漢榮已和該辦公室達成協議,將繳付罰款二萬五千元,並拿出十七萬五千元,償還三百多名員工的加班費、最低工資差額等。

麻州總檢察柯克莉(Martha Coakley)的辦公室去年三月接獲八八超市前任員工的舉報,指稱八八超市未依法發薪給員工。該辦公室經由稽核員工薪資冊,發現八八超市在2007年的首四個月內,未適當發最低薪資給數難以計的員工。在2006年六月至今年一月初之間,也未能適當的支付加班費,以及週日、假日工作費。調查員發現,八八超市集團六間分店的員工,都有員工遭遇欠薪處境。

八八超市在波士頓市中心有兩家分店,其餘的分店座落在奧斯頓、多徹斯特、摩頓市及昆士市。

麻州總檢察官辦公室和八八超市達成的和解協議,將要求八八超市遵循麻州最低工資及時薪法,而且八八超市必須採行計時及稽核系統,發給手冊,教育員工他們可享有什麼樣的員工福利。

2008年一月一日起,麻州內的僱主,照規定都必須發給員工最低每小時八元的薪資。若員工一週工作時間超過四十小時,僱主必須付給員工1.5倍的時薪。凡是僱用員工人數超過七人的零售商店,凡有員工在週日或某些假日工作,僱主也必須1.5倍的時薪。

八八超市昨日在接獲本報查詢電話時,表示劉喬治目前人在國外,其他主管當時不在,他們會找人回覆查詢,但直至截稿前,都未來電。

麻州總檢察官辦公室是最低薪資法,超時工作法,薪資給付法等的執行機構,凡有從業人員覺得自己在工作場所中的相關權利受侵害,都可洽詢該辦公室的公平勞工法熱線(617) 727-3465

星期五, 6月 27, 2008

台灣代表團來波出席藥資協會第四十四屆年會

在波士頓舉行的藥物資訊協會第四十四屆年會(Drug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44th Annual Meeting)(廿六)日閉幕。台灣衛生署藥政處及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組成的代表團,特地於廿五日晚在龍鳳酒樓宴請各國出席會議代表,以及大波士頓內生物、醫學、製藥業人士,藉以達到在海外進行民間外交目的。

藥物資訊協會以製藥相關行業的研發、法規、監管及行銷等從業人員為對象,宗旨在促進交流,互相瞭解,在全世界共有約三萬名會員。

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執行長陳恆德表示,包括產官學界,台灣共有廿餘名代表,從廿二日起就來到波士頓,在今年的藥資會年會中,主持中草藥研究、藥物經濟學、新藥審查、政府與民間合作,藥品與醫學合併研發等五個專題,張掛三幅海報,擺出二個攤位,向各國代表介紹台灣在藥檢業,法規管理以及臨床實驗方面的發展成果。

陳恆德指出,台灣代表團今年獲邀主持五項專題,廿五晚的宴會,還請到2007年年會主席奎格諾婁(Alberto Grignolo)2009年年會主席、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訓練及通訊主任南西史密斯(Nancy D. Smith)兩人雙雙出席,證明了台灣代表團的受重視。

廿五日晚,陳恆德和衛生署藥政處副處長劉麗玲兩人,穿了台灣原住民的服裝出場做開幕致詞,席間還有團員們唱民歌,演布袋戲。陳恆德表示,這一安排主要是為了打破一般人認為台灣藥檢法規業從業人員刻板嚴肅的印象,讓人知道,他們也很活潑,親切,能夠和製藥、醫學研發業人士合作,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務。

劉麗玲表示,廿五日的晚宴,有來自英、美、加拿大、瑞士、日本及澳州等地的嘉賓出席,代表團也和歐盟及日本、加拿大等代表在場邊會談合作事宜。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楊國棟當晚也應邀致詞。他指出台灣近年已把生物科技列為國家產業發展目標之一,投入了大量研發經費與人力。而麻州也是美國的生物科技重鎮,產業發展和台灣有許多相似處,若台美能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可為麻州生物科技產品的對台出口及雙邊合作,創造更多機會。

行政院生技策劃諮詢顧問組首席顧問,也是Shire生化專業製藥公司研發資深副總裁蘇懷仁表示,麻州在生化醫藥科技上,發展蓬勃,和台灣合作的機會很多。該公司最近才成為麻州十億元推動生命科學法案的第一個受益者,從劍橋市發展到往勒星頓(Lexington)另設了一個科技園。

廿五日晚應邀出席的大波士頓生物醫藥界人士還包括,紐英崙玉山科技協會三名前任會長李政欣、許衍明、李文成,以及多位哈佛大學公衛學院與附屬醫院的學者、教授,包括蕭俐俐、呂宗禧,以行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生技小組副主任張音等人。

昨日該團還去參觀了健贊(Genzyme)公司。

圖片說明:

衛生署藥政處副處長劉麗玲(左一)、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執行長陳恆德(右二)廿五日晚主持晚宴,與會要員包括蘇懷仁(右起)、南西史密斯(Nancy D. Smith)、楊國棟、奎格諾婁(Alberto Grignolo)(菊子攝)

促經濟發展助民眾發展生意 波市長麻州長合作愉快

波士頓市長馬連奧和麻州州長派區克昨(廿六)日聯袂出席在洛士百利社區學院舉辦的「發展你的生意(Grow Your Business)」會議中,強調州市政府和民眾要攜手合作,來因應物價飛漲的經濟艱難時期。

派區克在會中強調,小生意是麻州經濟的骨幹,是州內其他事物得以欣欣向榮的支柱,但小生意是靠民眾來創辦經營,政府的角色只是提供或把環境改善得讓民眾更容易開辦生意。在細數好幾項麻州政府即將推行的政策,包括撥款改善社區的基礎設施,發行廿億元債券為可負擔住宅提供資金,下週將宣佈發放八百萬元辦理人力培訓等之外,他強調民眾必須想辦法「擠進去(break in)」,讓自己符合資格,並採取行動的辦理經費、培訓申請。

馬連奧也說,波市之內,百分之九十的生意,僱員人數少於一百,他已從人們口中聽到,最近連食品價格都上漲了至少百分之廿,商家的營運及一般人民的生活都大受打擊。他打趣的說「華府是另外一個國度」,不懂得民間疾苦,州、市政府攜手合作,也因此格外重要。

昨日波市府也發出一份新聞稿,表示馬連奧正計劃推出全市性的合夥購買能源計劃,期以幫助小商家因應無法可管的能源市場變化,在瓦斯費及電費上省點錢。

昨日在洛士百利社區學院瑞吉路易斯(Reggie Lewis)中心舉辦的這一「發展你的生意(Grow Your Business)」會議,是由波士頓市政府鄰里發展局(Department of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轄下的商業援助中心(Business Assistance Center)主辦,美國銀行、波士頓私人銀行及信託公司等贊助,共有約一百多名出席者。

在現場擺放的攤位,除前述兩銀行之外,還包括聯邦政府的小生意行政局,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ACCION、牙買加、多徹斯特、越助中心等經濟發展機構,麻州少數族裔及婦女商業援助中心,波士頓主街計劃等。其中波士頓大學承辦,為期九個月的「街頭智慧商管學位(Streetwise MBA)」,已開辦兩年,針對營業額已達廿五萬元的商家,提供發展培訓。FDIC則提供「金錢智慧(Money Smart)」課程,協助地方機構培訓社區民眾的理財能力。

昨日的三場講座分別是合約及租約法、市場行銷、以及小生意的減稅優惠(tax credit)等。在小生意的減稅優惠方面,講師Arthur V. Ford特別提及,在波士頓市賦予能力區(Boston Empowerment Zone)內營業的小商家,至少可享有兩大減稅優惠,一為僱用住在賦予能力區內者於該區內工作,且至少聘用該人達九十天以上者,可享有每名僱員薪資的百分之廿,最高達三千元的減稅優惠。另一為僱用住在高失業區的人,或是僱用高失業率的種類,如傷殘軍人、年齡在十八至四十歲之間住在賦予能力區者、曾犯罪者等,可享有每名最高二千四百元的減稅優惠。其他的減稅優惠包括加速折舊率,減免資金盈利稅、在賦予能力區內購買或建造大型商業或住宅地產,可享有抵稅債券等等。

該名講師表示,有一部份的波士頓華埠及南端地區,座落在這賦予能力區內,有資格享有這些減稅優惠。要查察自己是否有資格享用這些優惠,可上網到聯邦房住局的網站,或bostonez.org,輸入地址即可。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馬連奧()昨日在「發展你的生意」會議中表示,和麻州州長派區克合作無間。(菊子攝)

麻州州長派區克()、波士頓市長馬連奧昨日聯袂出席「發展你的生意」會議,鼓勵民眾創辦、經營小生意。(菊子攝)

星期四, 6月 26, 2008

麻州長宣佈教改計劃 麻州居民都有機會受高教

麻州州長派區克昨(廿五)日在歷史性的麻州各個教育部門匯聚開會之前,宣佈了他教育改革大計中最後的一部份,要達到2020年時,所有麻州居民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標。
派區克說「今天是個新日子」。他希望長達44頁,共有55點的行動計劃,能作為麻州政府在未來十年內改革教育的藍圖,幫助麻州居民因應經濟全球化,做好在廿一世紀內成功的準備。
派區克政府從六月二日起,就開始逐步的宣佈教改計劃內容,從學前教育到大學系統,幾乎無所不包,他的提案包括彌平成就差距(closing achievement gaps),讓老師做好教學準備,推出全州統一的教師合約,減少州內學區數目,付給更高薪資以吸引教師到偏遠地區任教,或擔任數學、科學等科目的老師等。
派區克還希望目前一年收費3657元的州立社區學院,能免費的讓所有麻州居民進修。
昨日他再進一步的公佈了一些還待落實的計劃細節。包括改革高等教育,創新及系統性的改革,增加廿一世紀人力等。
要彌平麻州內學院、大學教員之間,以及和其他州的大學院校機構教員之間的薪資差距,在2010年的預算中,增加以需要為基礎的財務援助,保障麻州內各州立高等教育機構學分能被互相承認,充份利用麻州大學系統,以及網上教學功能等,擴大學生上課及獲取學分機會,同時支持無證件青少年升讀州內公立大專院校時,支付州內居民級的學費,容許高中生十六歲就升讀大學,容許學生以各種方式取得大專學位等。
這一計劃還列出一系列要在2020年達成的目標,包括高品質教育、從出生就開始,讓兒童能順利就學的照顧兒童系統、把高中退學率降到10%以下,達到百分之九十高中生不須要補課就能升讀大學的結果。
增加麻州廿一世紀人力(Growing a 21st Century Workforce)部份的建議包括,促使教育系統更符合現實世界市場需求,發展全州性的研發設施計劃,行銷獲有許可的智慧產權,在高中內安置就業準備輔導員,提供優惠給以低於市場價格為高品質早期教育及照顧項目提供場地的商家等。
州長辦公室表示,這一教改計劃是成員多達二百人,分成十三個小組的「準備好了計劃(Readiness Project)」,歷經一年半努力才提出來的建議案。該一計劃由EMC董事長Joe Tucci,惠洛克(Wheelock)學院院長Jackie Jenkins-Scott,以及波士頓市前任學校總監Thomas Payzant等人擔任主席。
「準備好了計劃(Readiness Project)」中的財務小組委員會,只有一名亞裔,麻州財政廳副廳長李熙嬡。該組委員之一,麻州教師協會會長Anne Wass表示,他們對麻州州長的這一教育改革方案有很多疑問,尤其是要付給教師不同薪資這部份。

圖片說明:
麻州財政廳副廳長李熙嬡(左)是麻州教改計劃財務小組中唯一的亞裔成員,旁為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菊子攝)

香港中西薈萃 迷人有道理 李歐梵出新書為英語人導遊



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李歐梵,昨(廿四)日應哈佛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邀請,講談他的新書「世界之間的城市─我的香港(City Between Worlds My Hong Kong)」。

聞風而來的聽眾,包括著名中國學者傅高義,譚若思,曾任台灣駐新加坡大使的胡為真夫婦等人,把費正清中心的S153座談室擠得滿滿的。

這場午餐座談,由哈佛費正清中心學者瑪麗高曼(Merle Goldman)主持。

瑪麗高曼在開場時笑說,當年李歐梵還是個研究院學生,竟把她書中的每一個註釋都查核了,當時就覺得這年青人不同凡響,果然後來很有成就。

李歐梵也笑應,當年他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還是瑪麗高曼講的。

自認現在已不是學者,不在哈佛教書,可以自由暢所欲言的李歐梵,昨日也打趣的說,他要打破一切規則,邊吃邊講。

在哈佛任教十年後,2004年退休,遷居香港,並在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系擔任客座教授,李歐梵這十年間在香港的生活如魚得水,不但在各大報章發表文章,也寫了一、二十本書。他在會後開玩笑的說,除了當樂團指揮外,他幾乎什麼都嚐試過了,還當演員,在一部談香港回歸的電影中擔綱十分鐘。香港的電影導演,許鞍華、關錦鵬等人,他全都十分熟稔,就連李安,他也和他吃過一頓飯。

但會寫這本書的起因,是上次回哈佛出席費正清中心五十週年的活動中,哈佛出版社找他寫一本關於香港的書。由於對象是沒時間看書的商人,或僅是對香港文化、歷史有興趣的人,書得寫得簡單易讀,於是他花了大約三個月的時間寫,修改又花了三個月,交稿後,出版社不斷和他商量,要求修訂,並精心配置該社實地拍攝的照片,整個過程花了兩年。

李歐梵笑說本來這書是不需要做研究的,但在撰寫過程中,他忍不住查察了一些歷史,然後一發不可收拾的,讓他對香港有了更深入了解,也讓他可以忠告式的說,香港從表面上看,是什麼都看不到的,必須要深入其中生活,才能領會這個城市的中西薈萃特色,有著處於各種事務之間的迷人魅力。即使香港今日已回歸中國,卻仍然因為一國兩治的關係,讓香港有著它獨特的光彩。

其中的一個特色是香港人幾乎都有多重身份,持有多本護照的人不在少數。

他說人們的記憶都很短暫,而香港從1920年代,到1970年代起,到香港回歸中國,中間有過巨大的轉變,他希望學者們能注意到,香港是鴉片戰爭的附產品(by-product),有過一段殖民地時期,當年統治香港的是英國人,都住在香港島的半山上,太平山下才是華人。一般人民是不問政治,只關心賺錢的。如今,統治香港的是華人官員及商界精英,但媒體自我檢查的噤聲,李柱銘、陳方安生、民建聯等政治環境的困惑不明,讓一般人民無所適從的也就繼續只關心賺錢。

李歐梵指出,香港有著很豐厚的歷史,很獨特的發展,早年在香港學醫的孫中山都曾說,他的一切都是從香港學來的(he learned everything from Hong Kong),在建立起電影王國的邵逸夫之外,1950年代湧入香港的一批知識份子,不會說英語,無法擠入上層社會,自行發展的創建了新亞學院等等,都使香港變得內涵更豐富。

李歐梵將於今日離波城,返香港。他表示,在香港不教書後,考慮回台灣定居,或許也為他的母校台大,做些回饋。

圖片說明:

哈佛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學者瑪麗高曼(Merle Goldman)()、費正清中心副主任朗納索拉斯基(Ronald Suleski)()為李歐梵()安排講談。(菊子攝)


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主任,正在撰寫一本關於鄧小平的書的傅高義()昨日特地出席李歐梵的講談,兩人並相約十一月香港見。(菊子攝)

何日生鼓勵慈濟人超越自己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日前應慈濟波士頓聯絡處之邀,在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的牛頓市會所,和四、五十名慈濟人,以及聞風而來的聽講者,侃侃而談他從媒體人轉入慈濟的心路歷程。

27歲就當過全國聯播節目主持人的何日生,1995年時又在南加大傳播管理學院進修,曾歷任中天、台視、超視的新聞主播及製作人,以及中國廣播公司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他主持的節目曾榮獲電視金鐘獎、行政院新聞局社會建設獎以及新聞局有線電視最佳新聞節目獎。他2004年製作的「清水之愛」,更榮獲國際艾美獎,入選亞非地區最佳新聞紀錄片。

何日生說當年他認為自己要當個好記者,不適宜有宗教信仰,儘管受「他家師姐」是慈濟人的影響,卻一直未跨入慈濟門坎,直到從美回台七年後,越來越覺得台灣傳播界的氛圍不好,和自己追求發展,講究意義,不善迎迓的個性不符,又經由證嚴上人的催促,在他四十一歲那年,他終於「回」到慈濟。

何日生笑說自己的成長就像台灣的發展歷史,都不中、不西,似乎也因此奠下基礎,讓他在找尋人生真意的尋尋覓覓中,接受了慈濟這融合中西與台灣的思想。

他是宜蘭人,在田邊長大,但只有小學程度的父親從事機械工作,所以他從未務過農。母親因為當年住在九份金瓜石,下山就得三小時,因此沒上過學,不識字,但父母對他的愛,讓他成長得很健康,也一直很單純,小時候在師長的厚愛下,總是當班長,經常參加演講比賽,也總是得獎,讓他養成很愛挑戰別人的習慣,但一路發展的順遂,甚至在2002年時,國民黨、民進黨的人都拉他從政,不時讓他意氣風發的興起自我偉大感。也給他帶來「麻煩」,連妻子都批評他最愛自己,最終在四十一歲時,也接觸過基督教的他,才在尋尋覓覓之後,慢慢瞭解,要單純、大量放棄慾望,幫助別人,超越自己,人生才會快樂。

何日生去年出版的一本書,「一念間:我所體悟的慈濟思惟」,就闡釋了證嚴上人結合了中國、西方,以及很台灣的三種思維。

很西方的是證嚴上人很理性,講究科學,不迷信。建醫院,開大愛電視台,使用電腦上網等。很中國儒家,是佛教講究割親捨愛,六親不認,但證嚴卻重視家庭,要慈濟人視病如親。很台灣是證嚴有如台灣人的務實,成本控制做得極好,克勤克儉的講究一步一腳印。

當晚出席的慈濟人,包括慈濟的波士頓第一顆種籽蔡靜薇,以及人醫組陳光偉,陳裕逢等人,都為何日生能在短暫的訪美行程中抽出時間與慈濟人晤談,感到開心不已。

圖片說明: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日前在波士頓和慈濟人分享他的慈濟經驗。(菊子攝)

譚樂平驚悚 Dalia武俠 中華專協跨國小說創作座談聽眾投入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日前在波士頓僑教中心舉辦的「專業小聚:跨國的小說創作」,為華人社區介紹了兩名背景迥異,但作品都廣受歡迎的作者。

他們一個是中文有限,撰寫英文驚悚 (thriller)小說,經常擠身暢銷書排行榜的華裔女作家譚樂平(Tess Gerritsen),一個是鑽研中國文化四十年,撰寫中國武俠小說,第一次出書但廣受好評的義大利裔美籍男作家Albert A. Dalia

本身是牙醫師的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NEACP)會長王世輝去年底發覺「骨頭花園(Bone Garden)」這本以1830年代在波士頓市發生的事為背景的小說,作者竟然是華人,而且還是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已出版了不下十一本小說,幾乎本本小說都已波士頓為背景的作家,特地花了一番功夫,把她從緬因州邀了出來。

根據網站上的資料,譚樂平是美國目前最受歡迎的小說家之一,在過去十年間,售出的書不下一千五百萬本,翻譯成三十一種語言。

母親來自昆明,父親來自廣東的譚樂平,這天簡單介紹了她自己。在聖地牙哥(San Diego)長大的她從小喜歡寫作,但為順從擔心她將來「沒飯吃」的父母,她進了醫學院,當上內科醫生,還嫁給另一名內科醫生Jacob Gerritsen。當她懷孕,暫時無法行醫時,她重拾舊愛,開始寫起小說,並把稿本送去參加好奴魯努(Honolulu)雜誌所辦,夏威夷全州的短篇小說比賽,沒想到竟得了頭獎,之後她開始走上寫作之路,利用她的醫學知識,寫了好幾本羅曼史的恐怖小說,並從「收獲(Harvest)這本講述收割人體器官來販賣的書開始,全美聞名。

這本1996年出版的醫學驚悚小說,主要內容是一名在波士頓一家醫院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身體出狀況,做手術的醫師追查器官來源,被停在波士頓海港一艘貨船上的蘇俄匪徒劫持,這才發現船上關著一群被人從蘇聯綁架來的青少年,等著成為販賣人體器官黑市的犧牲品。

她預定今年九月出版的新書是「紀念品(The Keepsake)」。

由於和書商簽有合同,她現在每年都得至少寫一本書,所以已養成習慣,每天至少寫四頁。有時為了構思題材、找資料,壓迫感很重,也因此她覺得緬因州真是很好的寫作環境,當地也住有很多作家。

她說,人們對醫生做的事都很有興趣,所以電視片集「急診室(ER)」等會那麼受歡迎。她的小說題材,也就從那些令她感到困惑、好奇的事開始,再發揮想像力,應用她的醫學知識,編織出悚人的故事。譬如她在報上讀到一則新聞,警察發現一名女子陳屍寓所,身邊撒著許多藥丸,認定該女子服藥過量致死,就把她送進了停屍間,沒想到這女子在查死因的解剖醫師正要動刀剪開屍體時,突然醒了過來,把解剖師嚇出了心臟病。她去查資料後發現,「死人」突然翻生的事情,其實並不罕見。這一「線索」就引發她寫了「雙體(Double Body)」一書念頭。

1830年代,孕婦臨產的死亡率高達25%,法國有一小鎮,還幾乎每名產婦都逃不了死亡噩運,傳出了產熱症(childbirth fever)這樣的病名,後來一名麻州的醫生提出,可能是接生醫生的手帶有細菌的理論,才有人歸納原因是早年的衛生知識不足,即使是醫生也沒有洗手之後,再為下一名病人診治的習慣。她的「骨頭花園(The Bone Garden)」一書,就是從這歷史事件背景發展出來的。

有華裔畫家妻子高靜華為新書「龍池之夢:道的追求(Dream of the Dragon Pool - A Daoist Quest)繪製封面的Albert A. Dalia,從大學時代起就鑽研中國文化,尤其醉心唐代盛世,曾先後在台灣師大語言中心就讀,獲有夏威夷大學博士學位,在中國大陸擔任過雜誌編輯。他說近四十年的研究中國文化、歷史,他最偏愛唐朝與李白,特地挑了李白做主人翁,鋪陳一個講中國江湖俠義之氣的故事,書中武的部份其實沒那麼多。「前字(ForeWord)」雜誌、全國最佳書籍獎幻想科學類在評選年度書刊時,都把這書選入最後的評審階段。網上書及現代事務評論(On-Line Review of Books and Current Affairs)還把2007年的小說類年度書獎頒給了這本書。有書迷表示,這本書關於俠義、關於劍道的描述,和「星際大戰」電影多所相似。

當天有出席者探問,怎樣才能出版書籍。譚樂平和Albert Dalia都說,經紀很重要。譚樂平進一步指出,對初出道者來說,最好先把整本書寫完,再找出版機會。參加作者會議(writer’s conference)會很有幫助。

圖片說明: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會長王世輝(左起)邀請高靜華、Albert A. Dalia、譚樂平(Tess Gerritsen)Jacob Gerritsen講談他們的寫書經驗。(菊子攝)

譚樂平()為當場購書者簽名。(菊子攝)

星期三, 6月 25, 2008

首屆「絲竹春吟」青少年中國器樂比賽即日起接受報名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將於今年九月,在麻州波士頓舉辦首屆絲竹春吟青少年中國器樂比賽,即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止報名,九月廿日比賽,凡年齡在九至廿二歲之間的青少年,都可報名參賽。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譚嘉陵表示,這一比賽的舉辦宗旨為激勵青少年學習中國器樂,進而引發他們對整體中國文化的興趣與喜好。凡能自費親抵美國波士頓參加複賽及決賽者,不分地域、國籍,都歡迎報名參加。

比賽共分為四組進行,甲組: 9歲及以下;乙組:10-13歲;丙組:14-17歲;丁組:18-22歲。每組分金獎($100)、銀獎($60)、銅獎($30)各一名,另依參賽狀況安排特別榮譽獎數名,頒予獎狀。所有初賽入圍者,皆頒獎狀以玆鼓勵。器樂種類則分為絃樂、管樂、彈撥樂器、打擊樂器等。報名截止日期為2008831日,報名費為每人25美元,如同時報名兩項以上樂器,第二項以上之報名費為每項20美元。

這一比賽的評審委員,將由兩組共10-12位藝術專業人士組成。評審過程分三階段,初賽以DVDVHS進行審核,複賽與決賽則須親自到場演奏,每人表演以獨奏不超過六分鐘為原則,參賽曲目則以傳統中國樂曲為主。評分依技巧、音樂性、整體表現等為準。

評審將包括陳志新、張正山、黃少堅、高宏偉、李平、林戰濤、祿艷容、秦君、楊信宜、趙志明、張鎮田、甄若茅。

為求慎重,從複賽開始,評審將為每位參賽者撰寫評論。比賽過程也將全程錄影以昭公信。

決賽訂於2008920(週六)晚八時,在波士頓第一教堂(First Church of Boston),以公開演奏方式進行。

決賽演出開放給各界有興趣者入場聆聽,門票每人10美元。這一比賽由譚氏文教基金會贊助,也接受社會大眾免稅捐款。

第一屆青少年中國器樂比賽簡章及報名表,可至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網站下載www.ChinesePerformingArts.net。查詢可洽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781-259-8195,傳真781-259-9147,電子郵件Foundation@ChinesePerformingArt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