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協是個源起於1956年的社區團體,最早以來自台灣的家庭為主要成員。十幾年前開始,兩岸三地人士在這社團內融洽相處。近年來,第二、第三代有許多人和白人、其他族裔人士結為連理,文協也開始華洋雜處,面貌和主流社會越來越像。
當晚有15項表演節目,悉數由文協旗下組織擔綱,包括青少年國樂團、課後中文班、華心中文學校、華心藝術學校、健身腰鼓班、知音舞韻、合唱團等等,競獻技藝。
陳志新指揮的文協青少年國樂團演奏「桃花過渡」、「卜卦調」,為文協家庭夜拉開序幕。
楊曉蓓指導的健身腰鼓隊則是當晚陣仗最大的表演隊伍,共有30多人上場示範韻律健身操,氣勢十足。
常英、向安麗指導的華心藝校擊劍班,則是第一次在文協家庭夜中示範演出,表演了「白鴿劍舞」。文協的學習西洋劍風氣,當年是由邢健、張善通推動起來的。邢健的一名學生,去年打入美國西洋劍國家隊,也讓西洋劍在文協引起更多人的興趣。
華心中文學校表演的節目,有李思靜舞蹈班的「搖太陽」,陳弘功夫班的青少年功夫示範。
整晚的演出,最後在陳弘指導,華心中文學校的「幼獅舞天下」中落幕。
文協會長黃淑英表示,文協接下來的大活動是承辦6月9日香港龍舟賽的文藝展演攤位,8月3日辦第2場健康講座,邀柯曼文講談健康食品。
圖片說明:
左起,朱惠珍、王淑玲、李希青、白松、林梓玲、姜鍾、陳玉瑛、洗(兩點水)鳳鳴、黃淑英、宋鑫、龔成德、楊羅東、陳式儀等文協幹部在會後合影。(菊子攝)
文協的活動,全由文協幹部上陣當義工,為出席活動者服務。(菊子攝)
扯鈴一向是最後歡迎的表演之一。(圖由文協提供,Ken Chen攝)
知音舞韻表演。(圖由文協提供,Ken Chen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