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由麻大波士頓分校專業研究及深造學院中國項目主任胡萬里,孔子學院協調專員孫柏鳳做開幕講話。
胡萬里指出,近年來美國的中文教育發展極快,麻大波士頓分校的中國項目中心還爭取到傅爾布萊特獎學金,將選送教師到中國深造。
該中心今夏將辦星談(Startalk)中文教師加強班,幫助教師們進修中國的文化、語言,並安排實習。
胡萬里表示,紐英崙地區現有20多家中文學校,全麻州約有70所中小學開有中文課,希望中國文化日活動,能吸引各校的中文學生及老師,進波士頓華埠參加活動,從實際環境中體驗中國語言、文化,加強學習效果。
麻大孔子學院孫柏鳳當天報告,麻大在2006年時成立孔子學院,在中國有兩個合作夥伴,今年4月和中國漢辦續簽了5年合約,將在支持中國語言、文化教學,促進中美雙方瞭解上繼續努力。
孫柏鳳指出,該院陸續推出了三項新服務。其一為提供中國文化課。目前有生世賢老師教「中國城與華人」,Kathleen
Lusk教長城,以及談中國運河的課程。各校老師有需要,可和該院接洽。其二為中文教師的課堂有效教學輔導。該院已邀請高健做顧問,為老師們提供觀摩其他老師教學做法,並切磋討論的機會。其三為該院將於2014年舉辦首屆中學生漢語橋演講比賽。
當天的會議,共安排有兩場講座,一為波士頓大學現代語言與比較文學系中文講師授黃偉嘉講談「漢字中的中國文化探幽」,一為塔芙茨大學中文老師李文濤(Wentao
Li)講談中文簡體字背後的理由。
黃偉嘉指出,考古發現的文字,最早有蘇美爾文字、古埃及文字、中國漢字、瑪雅文字。其中古埃及文字有5500多年歷史,蘇美爾文字可能更早,中國文字約有3300年歷史,瑪雅文字應於公元前後創出。但這些文字中,如今只有中國漢字仍在使用,和中國漢字背後富含文化意義,很有關係。
黃偉嘉既解釋中國漢字的創造,有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六種來源,也說明許多字背後的文化因素。他以孝字為例,指中國人很早就有孝順這觀念,因為孝字是老加子,由孩子攙扶一名拄柺杖老人這兩個字組成的。他還用安、婦、妥、好這幾個有女字旁的字,意味著女人在家裏是安全的,女人做事是操持家務,女人遇麻煩需人安撫,女人有孩子就是好,來說明當年社會裏婦女的地位。
圖片說明: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的孫柏鳳(右起)、胡萬里,請來黃偉嘉、李文濤為中文老師們講談漢字與中國文化。(菊子攝)
波市公校世界語主任林遊嵐和老師們聚談,總是很開心。(菊子攝)
第23屆紐英崙中國語言教師網會議出席者眾。(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