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處文化組組長黃瑋玉在會中向學生們表達慰問之意,並說明了行政院今年九月完成改組,教育部內文化業務已移交給新設的文化部,駐外經文處文化組,即起改名為教育組。
獲教育部獎助的學生分三種,公費留學生,研究所留學獎學金學生,以及奧林匹亞數理科技競賽獲金牌高中生升讀大學獎學金等。目前在波士頓升學的前述三種學生,公費生約四十多人,留獎生約六、七十人,奧林匹亞賽得獎學生約十一人。
這些奧林匹亞賽得獎學生,都是高中時得獎,目前在大學部進修的學生。教育部為照顧這些年輕學生,特地聘有輔導員。麻省理工學院電腦電機工程系的李翔傑,賴健任,以及化學系的彭峻德這幾名博士生透露,他們每人負責輔導二名,奧林匹亞賽得獎學生,以大哥哥身份,提供課業及生活上的一應輔導,不過這些奧林匹亞賽得獎學生們都很優秀,一般很善於自行解決問題,他們在輔導時遭遇的最大困擾,反而是這些學生們不回覆電郵。
廿四日出席的公費生,有在哈佛大學唸災害管理的李婉甄,在布朗大學唸生物科技的張耀仁,在麻省理工學院唸土木工程及環境的陳德俊,唸資訊電子商務的李宗麟,在波士頓大學唸哲學的鄭義愷,在哈佛公衛學院進修全球醫療的阮紹裘等人。
公費生們談及公費時,坦言經費不足。他們指出,教育部依照政府規定發給的每年學費上限三萬美元,生活補助費一萬七千美元左右,但是哈佛、MIT、布朗這類私立學校的學費,一年的學費至少四、五萬元,美東生活費又比許多地方昂貴,以致他們得兼任助教,甚至其他工作。無法把所有心力都投注在學習上,實在是礙於現實因素。
廿四日出席的留獎學生們包括哈佛大學的王進瑋、陳盈安、傅明仁,林佑達,達特茅斯學院的黎信宏,波士頓大學鄭玠甫、MIT李尚文。
圖片說明:
經文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中)和教育部獎助學生們共慶感恩節後合影。(菊子攝)
曾經在奧林匹亞數理科技競賽中獲金牌獎,現在麻省理工學院大學部就讀的楊泓翊(左起)、陳昱安、王思博、郭育奇、林翰仚。(菊子攝)
奧林匹亞賽學生輔導員,左起,李翔傑,賴健任,以及彭峻德。(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