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陳子良,思鐸是一對同性伴侶,育有一名現約十一歲的男孩陳愷樂。
陳子良在敘述一路走來的經歷時,強調自己現在很快樂,但他的聲音,他那有時咬牙切齒的表情,卻讓人無法不感受到他心中迄今仍有受傷感。
搬到芝加哥後,他登徵友廣告,在見面前還很直接了當的問對方是不是只和某一類人約會的米皇后(rice
queen),或洋芋皇后(potato queen),想不想要小孩。他和思鐸見面後非常投緣,七年前還舉行了並不合法的締結姻緣儀式。回台灣探親前,為了“出櫃“,他寫了萬言長信。不過,他的兄弟姐妹怕年事已高的父母,會因此受打擊,要他別說出來。但是當他和思鐸準備回美國時,他母親已經猜到了。當他父親問他母親,思鐸是否同性戀者時,他母親說,他只是很古怪而已。
在美國,他和思鐸的婚姻生活面對著很多實際挑戰,包括難以享有配偶的醫療保險,沒有領養小孩的自由等等。在思鐸的姐妹願意做代母後,他們如願有了自己的小孩,但沒想到為了取得適當的親子關係證件,他們居然又得經歷許多官僚手續障礙。
由於這些經歷,他們倆人從2004年起,非常公開的上雜誌,出席講座,談他們的育兒經驗,選擇學校,選擇小兒科醫生的經過,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到同性戀者也可以過正常家庭生活。
思鐸在會中介紹了www.siecus.org,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等許多同性戀網站,機構,書籍,建議有疑問者,可以查找的資料。
大波士頓同志家屬親友會
(PFLAG) 執行計畫理事Pam Garramone, MAP for Health 社群發展協調者Tina Oza兩人,本身都是同性戀者。她們簡述了自己身為同性戀者的成長經歷,也說明他倆工作的機構,都以幫助同性戀者更健康,快樂的生活為宗旨。
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台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全峰當天闡述了目前在台灣的現代家庭提案,包括2013年提出來的,修訂民權法972條的婚姻平權法,要容許,承認同性婚姻,容許兩名成人組織共同生活的伴侶制度草案,以及容許兩名以上成人組織共同生活的家屬制度草案。
台青商的下一場活動為七月九日(週三)晚上七點,在MIT 4-163教室,請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局長陳業鑫談青年在臺北的職涯發展與創業契機。會中並將放映
天下雜誌拍攝的《志氣-為人才而戰 》紀錄片。
圖片說明:
台青商會長王力遠(左一),公關張劭聿(右一)感謝五名講者。右二起,吳全峰,陳子良,思鐸,Tina Oza,Pam
Garramone等。(菊子攝)
台青商會長王力遠(右)頒感謝狀給台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全峰(左)。(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