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市的初選,甫於九月廿四日落幕,麻州現任眾議員馬丁華殊(Martin Walsh)和波士頓市現任不分區市議員約翰康納利,依序以18.47%,以及17.22%的得票率,也就是20838票,以及19420票,從12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打入決選,將於11月5日的大選中,看選民更喜歡誰,彼此間的競爭,因此更加白熱化。
華埠居民會行政主任殷先彬透露,兩名候選人獲悉該會將於二日晚舉行月例會後,主動聯繫,要和選民見面。
當晚有不下六、七十名民眾出席,其中不少人並不住在華埠,但或為支持自己屬意的候選人,或為聽聽有什麼新說法而到會。
在會中提問的居民梁德生一度批評,指候選人說來說去都是“那三幅皮”,儘是些競選承諾,強調他們得拿出些辦法來才是。
談到發展建設時,馬丁華殊表示,做策略規劃是比較複雜的事,波士頓房屋局來自聯邦政府的經費最近減少了二千二百萬元,就是一大挑戰。一旦他當市長,將和大發展商協調,做重新貸款等安排。他也誓言要保持華埠的活躍生命力,讓來自中國的移民,在這有家的感覺。
康納利指出,他已經訂有一些策略,要為耆英提供買藥折扣,可負擔住宅,也將確保市府聆聽民眾意見。他認為,社會中的所有問題,其實環環相扣,必須從整體角度思考,解決。他以一名十六歲少年輟學為例,指這名少年流浪街頭,結交損友,就可能造成的社會的健康,安全問題,也因此如果減少學生輟學率,社會也就更安全,健康。
當晚出席的民眾中,有一名公校老師表示,約翰康納利自己的小孩就讀波士頓公校,讓人更相信他將做個好市長。
圖片說明:
余顯生(左)指著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右二),說他看來像清官。(菊子攝)
司徒玉貞(左起),陳文浩,陳余寶愛,曾雪清,陳文棟,司徒慶羨等人都是約翰康納利(中)的支持者。(菊子攝)
馬丁華叔(中)和華埠居民會的執委們合影。右二起為,曹鼎榮,陳丹心,梅陳月嫦,余仕昂,殷先彬,馬華,余顯生,余秀情等人。(菊子攝)
馬丁華殊聆聽問題時,十分嚴肅。(菊子攝)
華埠居民會行政主任殷先彬(左)為梅大衛翻譯。(菊子攝)
華埠市長論壇,出席者眾。(菊子攝)
約翰康納利和華埠居民會的執委們合影。前右起,劉華權,陳丹心,梅陳月嫦,余仕昂,余顯生,馬華等人。(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