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FA)的執行主任Kim French表示,該館將和波市府合作,把十七世紀中國名畫家董其昌的「谷中清天」山水畫複製成巨幅掛軸,圍在通風塔上。Kim French其後在回答本報提問時透露,MFA為此項目捐款六萬元。
波士頓重建局表示,2009年秋,該局邀請社區協助構思如何整修華埠牌樓公園,以期能和2007年建成的華埠公園連成一個更大的公園時,才決定把公園改名為司徒麗英公園,以紀念數年前過世,一向倡議在社區內要有開放空間,關注公共安全的社區活躍份子,也是當年華埠餐廳東主的司徒麗英。
司徒麗英最小的女兒司徒玉美,昨日代表她全家致詞,感謝社區的一起努力,使司徒麗英公園設計更符合大眾理想,讓她母親當年致力改善社區環境的理想,得以實踐。
根據波士頓重建局的資料,華埠牌樓公園建於1983年,座落在麻州交通局(MassDOT)擁有的土地上。該局承諾撥款十九萬元整修,綠路保護會將負責公園的未來維修。
當年組成華人投資集團(CI Group)以建造林肯街一號的陳毓禮、陳家驊等人則透露,整修司徒麗英公園的總經費中,約有一半是由華人投資集團捐贈。
昨日的司徒麗英公園破土儀式,冠蓋雲集。麻州參議員陳翟蘇妮(Sonia Chang Diaz)、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麻州交通廳廳長(Secretary of the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MassDOT) )Jeff Mullan等人之外,麻州亞美局副主席李保華,僑領陳毓璇,中華耆英會行政主任梅伍銀寬、塔芙茨醫療中心行政主任曾雪清,中華廣教學校董事長蔡倩婷,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行政主任陳潔瀠,華人經濟發展協會董事長蔣宗壬,京士頓街120號發展商奧瑞朗(Ori Ron)等等。
海外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的謝中之,這天也特地趕到破土典禮現場,指著天安門紀念碑已「遷址」靠近表面道(Surface road),過往人們更容易看得見。
波士頓重建局基本建設(capital construction)副主任Paul Osborn表示,司徒麗英公園已施工兩個月,由Fleming兄弟公司承包工程,期間遭遇過不少施工問題,但他相信應可如期於十一月完工。
圖片說明:
沈其樂(左起)、陳毓禮、麥家威、Kim French、Jeff Mullan、萬寧路(Tom Menino)、司徒慶羨、司徒玉美、陳家驊、陳翟蘇妮、司徒玉英、羅燕玲、林乃肯、李麗嫦,以及司徒玉貞(後中)等人動鏟破土。(菊子攝)
李麗嫦(右二起)、司徒玉英、司徒玉美、司徒玉貞夫婦、司徒慶羨等司徒麗英的家人一起為公園施工破土。(菊子攝)
天安門紀念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