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四,即將畢業的哈佛台灣文化社社長張哲偉表示,該社創辦於1986年,一向致力於推廣台灣本土傳統及文化,並在哈佛校園內舉辦講座或活動,促使人們關注台美議題。其中的「台灣夜市」很受歡迎。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包括開胃菜的蔥油餅、包子、茶葉蛋,主食的鍋貼、台式米粉、香腸炒飯、肉燥飯、椒鹽排骨、三杯雞、台式香腸、芥蘭、白菜、麻婆豆腐,以及甜點的銼冰、烤年糕、杏仁豆腐、蛋塔、波蘿麵包、西瓜,飲料的珍珠奶茶、綠茶等等這些菜餚,全是台灣文化社的社員和義工們親手烹製的。
一名在紐英崙中醫學院就讀,那天到場幫忙的義工說,該社社員們為了烹製足夠逾百人享用的份量,輪班進廚房,可真是做飯做菜,做了一整天。
為了增加活動內容的豐富性,他們這晚還請來麻省理工學院的扯鈴隊,一隊嬉合舞蹈組做現場表演。這兩項充滿活力與動感的表演,搏得熱烈掌聲。
台灣文化社社長張哲偉最後率該會幹部,包括共同會長洪寶修、秘書蔡旭倫、財政施亞倫、社交及外展主席胡蝶、宣傳主席張立人等,感謝一眾社員及來自衛斯理學院、塔芙茨大學、波士頓大學等多所學校的義工。當然他們也不忘感謝台北久久、筷子和湯匙、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等機構的贊助。
圖片說明:
哈佛台灣文化社的洪寶修、張哲偉、施亞倫、胡蝶、張立人、蔡旭倫等幹部感謝社員、義工及出席者的支持。(菊子攝)
會場內,出席同學們邊吃邊聊,不亦樂乎。(菊子攝)
麻省理工學院扯鈴隊表演。(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