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講者梅宇國與嘉賓及部分出席者合影。 |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紐英崙中華公所慶祝百週年的系列講座,第二場由波士頓本地書法家梅宇國主講「從王羲之及兒子書法看”晉尚韻”」,介紹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法帖「淳化閣帖」,讓人們又重燃再認識中國書法衍變的熱情。
梅宇國正好最近印發了一本「筆落驚風雨
(Wind and Rain at the Brush)」,特地放在現場展售,和也擺在會場桌上,他寫就的一幅千福圖書法長卷,互相輝映。
![]() |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中),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 (左)為梅宇國 (右)的講座致詞。 (周菊子攝) |
![]() |
梅宇國在會場展示他寫的千福圖長卷。(周菊子攝) |
在許多討論中國書法歷史的書籍中,有些人甚至從仰紹文化時期的象形文字談起,並指秦朝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文字成為秦篆,又叫小篆,之後在西漢時,篆書衍變成隸書,在誕生草書,帶來書法史上的革命,還流行起碑碣,簡牘,也出現了書法理論,三國時期,再演變出楷書。
![]() |
梅宇國印行的新書,「筆落驚風雨 (Wind and Rain at the Brush)」。 (周菊子攝) |
梅宇國特地為出席者整理出王羲之的家譜,讓人看到王羲之一家,不但他自己鑽研書法有成,他的妻子郗璿,也有”書中筆仙”之稱,七個兒子除早逝的長子,其餘皆有官職,王凝之和王獻之還都是書法家。
![]() |
梅宇國藉投影展示王羲之的書帖。 (周菊子攝) |
這天的講座,不但有紐英崙溯源公所主席鄺元傑出席,中華書法會共同會長池元山,紐英崙至德三德公所元老翁宇才,還有不少梅宇國在郊區的學生,以及曾經邀請他到勒星頓公共圖書館藝術會演講的策展人出席,中場休息時,還有人上前請梅宇國為新書簽名。
![]() |
梅宇國和郊區的書法迷合影。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