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ASCA輔導老師張君芳(左一)和波士頓的青年大使們做燈籠、猜謎,慶祝兔年。(周菊子攝) |
 |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
(右起)和波士頓僑務委員郭競儒謝謝FASCA輔導老師張君芳 和客家會會長謝如鍵參加FASCA的元宵節慶祝。 (周菊子攝)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牛頓市報導)
波士頓青年文化志工 (FASCA Boston) 2月4日下午在波士頓僑教中心慶祝兔年元宵節,既猜燈謎,又跟導師張君芳學做燈籠、湯圓,聽紐英倫客家鄉親會會長謝如鍵闡釋客家農曆年俗、天穿日,來了一場跨領域學習聚會,收穫豐富。
 |
張君芳老師細心地準備了燈籠製作圖解。 (周菊子攝) |
又稱海外青年大使的「青年文化志工」波士頓分會,共有會員約20人,今年的正副會長是18歲的波士頓學院附屬中學許凱菲和沙朗高中黃冠予。他們平日參加社區活動,為社會公益出力,同時肩負起在海外推廣中華文化重任。
 |
張君芳老師(右)和2名FASCA會長,許凱菲(左)、黃冠予(中)一起煮湯圓。 (周菊子攝) |
2月4日這天,他們難得的自己內部聚會,交流聯誼,還跟著在蔚藍 (Wayland)高中教中文,同時也是文化種子教師的輔導老師張君芳,學會自行用非常可愛的迷你打孔機,為剪紙打孔,選用「金玉滿堂」、「福壽雙全」、「心想事成」、「竹報平安」等吉祥詞句來做迷你燈籠,知道了用糯米粉加水,就可以搓製湯圓,還在12生肖紙燈籠下掛著的謎題,逐一猜答案。還在Natick唸中學的呂祐丞動作最快,三兩下就把燈籠做出來了,一旁的蘇奕軒、蘇奕杰兩兄弟彷彿深知慢工出細活哲理似的,不疾不徐。
 |
迷你燈籠上還都有吉祥句。 (周菊子攝) |
紐英倫客家鄉親會會長謝如鍵這天也應邀到場,從除夕到年二十的簡述了客家人的過年習俗。他用簡報影片說明,客家人傳統習俗的過年,從農曆12月25日就開始了,還有個特殊名稱「入年假」,然後一直慶祝到初五的「出年假」。在入出年假期間,客家人會準備各種粄食,此外還有過年飯,點歲火,敬祖先,初一要吃長壽麵,小孩向長輩拜年,長輩發紅包,要親戚朋友家拜年要帶桔餅等。年二十的天穿日,更是客家人獨有的年俗。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和波士頓僑務委員郭競儒,這天也特地到場,和青年大使們打招呼,稱許他們平日為社區服務,熱心可佳。 (部分內容轉載自僑務電子報,https://ocacnews.net/article/332022)
 |
在Natick唸中學的呂祐丞燈籠做得最快。 (周菊子攝) |
 |
紐英倫客家鄉親會會長謝如鍵講客家人過年習俗。 (周菊子攝) |
 |
張君芳老師展示已經做好的燈籠。 (周菊子攝) |
 |
圍攏學做湯圓。 (周菊子攝) |
 |
糯米粉是做湯圓的基本材料。 (周菊子攝)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