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仁在會中坦言,從小愛畫畫的他,當年志願是要上化學工程系,沒想到聯考成績不如理想,只考到第26個志願,進了成功大學建築系。
那時候,哈佛大學的甘迺迪政府學院原本是找貝聿銘這樣的建築大師做設計,但甘迺迪政府學院和貝聿銘的建築公司,因故未談攏,合作告吹,甘迺迪政府學院轉而找ARC這當時成立僅7年,加上王本仁,不過6個人的小公司做設計。
泰廟的設計,為顧及泰國宗教文化習俗,還得有泰國設計顧問,國王博物館設計顧問、LEED綠色建築認證,以及影音設備的配合等。
王本仁指出,泰國高僧選擇在麻州蓋泰廟,是因為現任泰王浦美隆在劍橋市的奧本山(Mount
Auburn)醫院出生,高僧找到他來設計,是因為小和尚載他遊麻州,找設計靈感時,看到查理士河畔的健贊公司大樓。
他因此從自己的獲得Joe Maybank賞識,加入ARC公司,設計健贊公司大樓,和主理建造泰廟高僧普浦哇齊拉葉(譯音,Phra
Promwachirayan)結緣,拜見了泰國的王子、公主,正在設計造價已由預估的1000萬元增加到6000萬元,一名華裔企業家仍獨資支持的泰廟這經過,提醒青商會員,人生在起步時遇到貴人,注意拓展人脈,維繫關係,不論做什麼事都要和人,和團隊互相尊重的重要。
新英格蘭台灣青商會副會長郭鵑華,現年26歲,畢業於MIT,已在SMMA(Symmes Maini & McKee Associates)公司做了4年結構工程師,。她是當天「我們會晤(We Meet)」的策劃人。她透露,很多人聽到她是結構工程師時,都理所當然的把她當成建築師,這才促使她籌辦這一講座,讓更多人知道,建築師和結構工程師是兩碼事,建築業包括結構工程師、機械工程師、電子工程師、管道工程師、室內設計、以及園藝設計等,是個更全面的形容。
圖片說明:
新英格蘭台灣青商會「我們會晤」活動部份出席者會後合影。主講人王本仁(前左六)還邀來張曼君(前左五)出席,和台青商會長康麗雪(前左七)、副會長郭鵑華(前左八)等青商會員晤談。(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青商會副會長郭鵑華(右)頒感謝狀給建築師王本仁。(菊子攝)
張曼君(前右)和台青商公關張劭聿(左)等人暢談。(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青商會副會長郭鵑華(右二起)、會長康麗雪、魏禹嫻(左一)和李察安德森(Richard L. Anderson)(左三)談電影音效。(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青商會這次的我們會晤活動,出席踴躍。(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