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專協波士頓分會從2010年起,就由該會的職業發展委員會和夢橋夥伴(Dreambridge Partners)合作,針對亞裔在職場上成功發展的需要,陸續舉辦過4次會議,每次都有約97%的出席者在問卷調查中表示,會向朋友推薦這系列會議,7月20日的這次會議,也有將近130人參加。
職業發展委員會主席鄺寶朝表示,該委員會的理念是要給會員接受各行各業領袖啟發,並學習實用技巧的機會。他強調,在職場越久的人,就越知道溝通的重要,因為世上沒有沉默領導者(silent
leader)這回事,每個人都必須幫助其他人知道自己怎麼想的。
在座談中,Hitendra Patel提出了頗為實用建議。他指出,有策略的溝通,其實就是各人要預先設想如何處理自己的事情(How
you do about your what),在職場中向人提問時,不要只是單純的拋出問題,最好是提出幾種解決問題的做法,再向人請教他們的看法。這樣做,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Hitendra Patel還說,在職場中營造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是件很重要的事,要讓別人及自己,都很自然的感到自己就屬於那家公司,那個團體,即使是和高級主管同室相處,也要讓他們覺得自己和他們沒有級別之分;不要凡事以辯論的方式和人說話,最好能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對。
Hitendra Patel也指出,要學會說故事,能簡明扼要的把事情說得讓人記得住,學會如何問問題,要懂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說話、溝通方式,各人必須懂得適時調整。
談及語言障礙時,在中國取得工程學位後,才來波士頓大學修得精算碩士學位,2000年以精算學生的身份進約翰漢考克公司工作,在短短幾年間精通了精算領域的所有層面,獲得過精算學會的獎學金,一路晉升到公司管理層,並從2001年起在波士頓大學任教的張瑞坦言,有不少人問過她這個問題,而她的答案很簡單,練習。她指出,3個小時的課,她花10小時準備,上課前把每一句要講的話都先寫下來。
圖片說明:
亞美專協波士頓分會會議講者張瑞(左起)、Hitendra Patel、司徒仁威等人分享經驗。(菊子攝)
亞美專協波士頓分會職業發展委員會主席鄺朝寶(左)表示,會議要辦得成功,全靠莊沛穎,于豔等該會熱心幹部分工合作。(菊子攝)
林怡良主持「處理困難的會話」工作坊。(菊子攝)
倪齊平主持「有信心的溝通及軟實力」工作坊。(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