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麻州生命科學中心董事長(president)Susan
Windham-Bannister、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分別致開幕詞。紐英崙玉山科技協會會長馬曾夏慧任司儀。
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在2007年, BIO會議上一次在波士頓舉行時,宣佈十年十億元生命科學計劃,稍後並成立了麻州生命科學中心。
該中心董事長Susan
Windham-Bannister昨日在台灣生技論壇中表示,麻州共有八萬人在生命科學領域工作,其中約五萬人屬於生物科技業,醫療器材在麻州出口產品中也排名第一,相信麻州和台灣有很多合作機會。
論壇安排了在台灣白手起家的基亞生物科技公司(Medigen Biotechnology)執行長張世忠做主題演講,暢談「台灣生物醫學研究、發展、工業化的優勢(niche)」。他稱贊政府經濟部對補助申請的30天快速審批,臨床試驗補助可高達總預算的40%等行動。他也報告政府衛生部資助了九個有臨床實驗單位的醫療中心,四個臨床實驗及研發優異中心。
其他的講談包括哈佛醫學院暨麻省總醫院放射科副教授Van Jay Wedeen講談「來自腦影像的新發現」,台灣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行秘書江惠華博士談「提升台灣生物科技發展」,Johnson
& Johnson, DePuy Spine公司臨床研究及醫藥事務全球主任方威凱談「台灣的生物醫藥機遇與挑戰」,貿協駐紐約辦事處魏光勛談「台灣商務聯盟:把你和亞洲內的盈利世界連上線」。
論壇最後,以「和台灣合作,進入亞洲(Access to Asia)」的座談做總結。台灣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主持,ICARES創辦人樂亦宏、方威凱、Van Jay Wedeen,以及安永集團(Ernst & Young)全球生命科學組領導Glen
Giovannetti,從台灣與北美角度,剖析台灣及亞洲生技產業的商機與利基。
圖片說明:
樂亦宏(右起)、馬曾夏慧、江惠華、李鍾熙、洪慧珠、Susan Windham-Bannister、方威凱(左二)等人在開幕式中合影。(菊子攝)
李鍾熙(右)送紀念品給麻州生命科學中心董事長Susan Windham-Bannister。(菊子攝)
樂亦宏(右二起)、李鍾熙、方威凱在論壇中談和台灣合作。(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