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會所屬的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和哈佛大學東亞文明系合作,四月一、二兩日在費正清中心放映台灣製作的記錄片,「乘著光影旅行」及「雲的那端」,仿如既述說台灣的文化成就,也傳遞台灣已非常國際化的訊息。
一日晚放映的是姜秀瓊及關本良兩名年輕導演的「乘著光影旅行」。哈佛東亞文明系教授王德威做引言人,費正清中心博士生錢穎在問答時間中,以流暢的中英文為姜秀瓊做翻譯。
姜秀瓊的回答,倒也簡單。她說明初拍這記錄片時,並沒有預設的腳本,原想以李屏賓的攝影技術及光影為主題,但三年拍下來,影片呎數及素材內容太多了,剪接時把主題更偏向探討攝影師、電影人在藝術職業和家庭生活之間的掙扎,又覺得李屏賓母親這條線,內容已經足夠,就沒再做李屏賓妻子這部份。
文建會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專員鄢繼嬪表示,該中心從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的2008和2010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中,共選出四部片來舉辦2012年台灣紀錄片巡迴展,預定四月一日至五月十九日間,和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亞洲語言及文化學系、賓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東亞學研究中心,杜克大學亞洲及中東研究、亞太研究學院、動態影像藝術課程等學術單位合作,在哈佛大學、紐約台灣書院、羅格斯大學、賓州大學、杜克大學、洛杉磯台灣書院及休士頓台灣書院等地巡演。
昨晚在哈佛大學放映的第二部記錄片,是蕭美玲導演,內容記錄其中法混血女兒Elodie在藉由電腦網絡與法籍父親溝通中成長的故事「雲的那端」。
也獲選入巡迴展,將在其他地點放映的另兩部台灣記錄片為朱賢哲導演的「穿越和平」、黃嘉俊導演的「飛行少年」。查詢記錄片展詳情,可上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官網http://www.tpecc.org/。
圖片說明:
姜秀瓊(左)在錢穎翻譯下,回答觀眾提問。(菊子攝)
「乘著光影旅行」的主人翁,李屏賓在片中的一個鏡頭。(菊子攝)
早從1986年起就和李屏賓合作的侯孝賢,接受訪問,談他對李屏賓的欣賞。(菊子攝)
影片中還以一張照片點出,侯孝賢(左二)等好導演,都能把愛電影的人吸聚到一處。(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