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任的駐紐約總領事館總領事孫國祥稱讚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走過20年不平凡的歷史。大波士頓僑社,全因為有劍橋中國文化中心這批秉持信念,努力求好的人,才能發展壯大,呈現欣欣向榮美景。
陶凱在儀式進行中,特地指出,該校的湯曉、湯禹模兩名老師,今年都獲國僑辦選為最優秀華語文教師之一。
獲有九至十三歲級跆拳冠軍,得過至少兩次作文比賽大獎的田釪倩表示,她初入劍橋中文學校時,一點中文也不懂,全是學校裏的老師諄諄善誘。
劍橋中文學校暨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創辦人之一的紀虎民,對這機構走過廿年春秋,最為感慨。他憶述起1991年,三名男家長,帶著七名學生,用一張桌子,開始辦起了中文學校。廿年後,這學校不但有近千名學生,還分有劍橋市、華森市兩處校地。最令家長們感到驕傲的是,全校歷屆學生有60%進了全美頂尖大學,也打破了中文難學的迷思。
八日晚,劍橋中國文化中心還在瑞吉斯學院藝術中心舉辦「滿山秋色中華情」大型文藝晚會,邀得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玉新、段小毅、小提琴家李鍾靈、
歌壇新秀黃一、水立方杯海外華裔青少年歌曲大賽賽區冠軍王雯倩等人,和北美合唱協會、天使舞蹈團等一起演出。
圖片說明: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董事長紀虎民(前左四)、副董事長陶凱(前右一)和嘉賓及該北美合唱協會一起歡唱,慶祝該中心廿週年。(圖由劉曉楠提供)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董事長紀虎民(右二)表示,湯曉(左二)、陳國英(右一)等人是劍橋中文學校的第一批老師。(菊子攝)
上海華僑基金會的周中棟,把浙江省博物館複製在絲綢上的「富春山居圖」送給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菊子攝)
香港孔子學院的院長陳瑞端(左二)贈送「當代中國叢書 」給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另一套送給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由在該館工作的高青(右一)代表接受。(菊子攝)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成立廿週年匯報演出。(菊子攝)
滿山秋色的演出之一。(圖由劉曉楠提供)
北京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校長彭瑋(左),送線裝版「論語」給劍橋中國文化中心,由副校長李政玲代表接受。(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