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CEO講座,邀線性資本創辦人王淮(前中) 暢談從臉書到線性資本的過程。(周菊子攝)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MITCEO創業講堂12月10日請到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全球青年領袖”之一的王淮,分享他在臉書(Facebook)工作,創辦線性資本(Linear Capital)期間各學到的五堂課,直言未來三到五年是投資人工智慧企業的黃金期。
線性資本創辦人王淮。(周菊子攝) |
最近才完成第三期融資,募得5億元人民幣加7000萬元美金,如今手頭上有三個美元基金,2個人民幣基金,共管理15億元以上人民幣資產的線性資本,在創辦人王淮和張川領導下,有意專注投資以數據為基礎,人工智慧導向,可商樣化運作的企業,希望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把線性資本打造成中國最好的數據智能(Data
Intelligence)基金,為促成中國在未來10年出現至少10家百億美金規模的企業服務公司盡力。
這趟MITCEO創業講堂請到王淮來分享經驗,既因為王淮正好到波士頓辦事,也因為MITCEO幹部曹圳是浙江大學校友。
MITCEO 創業講堂,線性資本。(現場PPT) |
王淮經歷多,也很能說,滔滔不絕,既把他在臉書所學,經營線性資本的心得各總結為五個要點的分享外,還點評了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特色,中美公司之間的不同。
線性資本打造數據智能基金。(現場PPT) |
1999年王淮從浙江大學畢業後來美留學,為了更容易拿獎學金,選擇到俄亥俄州讀博深造。期間的2004年到芝加哥探望在商品交易所做交易員的表姊時,進了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所參觀,大感震撼,原來學術界以外的世界那麼有趣,於是拿到碩士學位後就決定進社會工作了,可沒想到最快速決定聘用他的甲骨文(Oracle)公司,竟在決定聘用他之後的3小時,通知他整個部門被裁掉了。幸好另一家面試他的公司雅虎,稍後通知他去上班,於是他才能夠一邊進了史丹福大學讀博,學習管理,一邊在雅虎做大數據後台。
2005年時,雅虎有最大的數據系統,這方面的工程師就有400人。然後正當他覺得雅虎的工作不再有甚麼挑戰時,谷歌(Google)和臉書(Facebook)分別透過領英(LinkedIn)來挖角。王淮透露,那時谷歌已是個有萬名員工的具規模公司,臉書卻還不像一家正式公司,但都去面試後,他覺去谷歌自己只會是個螺絲釘,但臉書那兒的人像一群瘋狂小孩,都絕頂聰明,似乎有更大發展機會。
MITCEO幹部曹圳。(周菊子攝) |
2011年,王淮覺得臉書最有趣的日子過去,賣掉一小部份手中股票,從加州搬到西雅圖,天天聽雨看書逗娃,閒得發慌,開始琢磨創業,想著該搬回矽谷,還想回國,卻找不到契機。
![]() |
2013年,王淮還出版了"打造Facebook"。上市不到一個月,立即再版。所有的稿費,他捐了一半給大眾醫保,兒童午餐。
後來決定成立線性資本,他請教過包括高瓴資本的張磊等許多人,起初是完全沒概念,從第一期基金結束時,他發現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都在人工智能領域,於是第二期基金做得更順手也更專注。王淮因此以自己的心得勸想募資的創業者,先搞清楚各創投基金主事者本身的背景,有共通處,才更容易談得來,募到錢。
王淮在侃談自己的經歷時,總結他的臉書經驗有五,一,只和最好的人一起工作;二,你的人生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每7年下一次大賭注;三,在任何可以的時候接受挑戰並成長;四,抱持”是的,你可以(Yes,
You can)”的態;,五,學會做艱難的決定。
經營線性資本三年,王淮也總結了五點經驗,一,學會看清自己,要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影響。二,靠譜是一個時間涵數 ,要懂得有熱情(passionate),能堅持(persistent),具專業技能與態度(professional),前後一致(consistent),要果斷(Cruel),該開除人時就要動作快,別當老好人,還要讓別人信得過(Creditble)。三是少就是聚焦,聚焦就是多。四是要坦然面對不確定,並從中獲利,要懂得判斷並重複。五,生命太短暫,要做點大事,並欣欣向榮。
這天主持MITCEO的曹圳表示,MITCEO希望”聚波士頓英才而連之”,還要連心連手(connect minds and connect hands),共創事業。目前該組織也正在招新,希望更多有理想,有幹勁的人加入服務行列。(圖片已於12月11日發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