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BA會長陳映嘉(右一),主持人張劭聿(左一)和三名講者 ,右起,Isaac Stoner,龔南葳,Janine Elliott。(周菊子攝)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劍橋市報導)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和經文處教育組合作,3月19日下午在MIT
56-154教室,舉辦“生醫創業101“講座,邀創業家及創業輔導機構分享經驗。
三名講者中的龔南葳,台灣大學畢業後,來美進修,曾在微軟,諾基亞(Nokia)研究中心工作,獲有MIT媒體實驗室碩士,博士學位,如今年僅30出頭,已創辦過”3dim科技“,以及Circular2等公司。
包括BTBA前會長謝富凱,杜荷洲等人在內,有不下四、五十人出席,提問十分踴躍。
談及創業是否需要寫一份商業計劃書時,三名講者都認為不見得一定要做這一步驟。談及眾籌中的kick
start是否一個資金好來源時,龔南葳直言,創業籌資在資金之外,獲取投資者的經驗,人脈關係,未來繼續投資意願,往往更重要,而 kickstart卻只是一次性的取得資金。近年更多人
把Kickstart當作市場行銷工具來用,藉以瞭解客戶接受程度及偏好。
陳映嘉表示,生醫專業人才在進學術界當教授,去企業界做醫藥研發之外,近年已有越來越多人想要嘗試創業,卻又因為創業的充滿不確定性,煞費思量。該會特地辦這講座,希望幫助有意者邁出第一步,善用波士頓-劍橋地區所擁有的豐沛生醫新創能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