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表示,想要讓學生學好中文,得先激發學生的意願,尤其啓蒙階段,不見得要一成不變的使用某一種教法,教學大綱也不妨只當作參考,隨時有彈性的調整。留作業時,如果能發揮巧思,建立學生自信,不但能讓學生溫故知新,更能提高學生興趣。
她指出,上課前需做的準備工夫包括,教什麼,怎麼教。
在教什麼上面,高健認為應該包括詞彙,語音,語法,文化。她說,不論是教大學或小學,只要是教基礎漢語,都應該從“你好”開使教起,教一些核心詞,教說日常話,教他們認識常用字。
在怎麼教上,高健強調“少就是多,多就是少,簡單一點兒就好”。在達到教學效果上,兒歌,童謠可能更有效。
高健也指出,教學節奏很重要,例如週四考試,週五講課,週末就寫漢字,而且以畫漢字,講故事的方法來增加趣味及記憶度。她說,只要把內容簡單化,讓學生能專注,就能成功教會學生中文。
在貝爾蒙丘(Belmont Hill)高中任教的高健,早年在中國的大學裏教英文,來美後,起初在西岸的大學裏教中文,後來轉到波士頓的貝爾蒙邱私立高中教中文,前後加起來有30多年的教學經驗。
高健指出,大學和中學的學中文,方向很不一樣,大學講理論,中學講實用。她個人認為學中文,應先從實用著手,因而離開大學,進入中學領域。但那個年頭,連中國人都不是很多,教中文,就更冷門了。1996年她進的私立高中也因這課冷門,分配了一個在地下室,沒暖氣的教室給她,讓她不但得自備小型電暖爐,還得在學校開放日,別出巧思的以煎餃子香氣,把學生、家長吸引過來接觸中國文化。
這些年來,她積極研擬提升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還礙於沒有現成教材,打鴨子上架,從實際經驗中邊教邊編的琢磨,編出5本教材,甚至改變了該校大環境,選修中文的人,甚至超過了選西班牙文的人。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孔子學院的孫柏鳳,中方院長劉成運表示,高健老師的課堂教學經驗之外,該院還有生世賢老師的「中國城與華人」,Kathleen Lusk的長城,中國運河課程,可為有需要的公立學校老師提供輔助。
圖片說明:
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孔子學院的孫柏鳳(前左一),中方院長劉成運(前右一)邀請高健(前中)老師分享教學經驗。(菊子攝)
高健接受獻花,發表感言。(菊子攝)
高健談起中文教學就熱情洋溢。(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